留学预科项目学生管理工作的困境及其路径研究

2021-11-21 10:56产炜炜
大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预科辅导员管理

产炜炜

(四川大学 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四川 成都610065)

随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出国深造,并把其视作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丰富人生阅历和打造未来成功事业的重要途径。自费留学仍然是我国出国留学的最主要群体,留学大众化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0—2021)》蓝皮书显示,父母与亲友的资助依然是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最主要的留学费用来源,且该来源的占比由2013 届的89%上升至2018 届的94.2%,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据统计,我国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约占所有出国人员的九成以上。这不仅促进了我国留学市场的繁荣发展,也成了国家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

国内的留学预科,是更具中国学生的特点,结合国外的教学方式和课程,为学生量身定制的,在国内的留学预科学习,一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满足留学院校的要求;二是一次很好的出国留学前的过渡,为思维、教学理念和学习习惯的转变,提供一个过渡期,以便更好地融入和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当前国内很多高校举行了留学预科性质的涉外办学,主要依托国内重点大学相关专业,课程衔接国内高中和国外大学,招生上门槛很低,报名学生首先在国内学习三个月到三年不等的语言和一部分公共课程后,便可赴国外高校学习完成本科乃至研究生学业,即在国内学习内容相当于大学预科性质,符合条件却可申请国外高校继续学习[1]。留学预科项目为暂未获得合格的语言成绩和需要在国内培训语言的自费留学生提供了便利,而且相比在国外,可以有效地降低留学成本。本文总结留学预科项目学生的管理经验,立足留学预科项目学生的特点,针对目前留学预科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探讨和分析,进一步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一、留学预科项目的学生特点

留学预科学生生源复杂,大多数为高中二年级及高三应届生。近年来,由于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一些已被国外大学录取,但放弃今明两年出国的学生选择在国内攻读预科课程,等疫情缓解后再出国继续完成学业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一)文化基础两极分化,学习态度差异较大

随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涉外办学形式复杂多样且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对各大留学预科项目的招生增加了难度,为了留住生源,降低入学门槛以增加生源竞争优势是大多数项目采取的做法。因此生源质量良莠不齐,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与统招本科学生有很大差距,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两极分化严重。优秀的学生能顺利申请国外理想高校,基础薄弱的学生难以过语言关,更无法听懂专业课,被迫留级或者放弃。从学生选择出国留学的动机来看,有些学生目标明确,学习态度认真。有些学生只是为了混文凭,对出国也毫无兴趣,以应付考试为学习目的。还有少部分学生,只是为了体验大学生活,对学习不管不顾,家长也不管。学生出国留学的目的不同,学习态度不同,给留学预科项目的辅导员在管理方面上增加了困难。

(二)自我意识较强,自我管理较弱

由于留学预科项目学费较为高昂,因此大部分选择留学预科项目的学生家境优越,且多为独生子女,备受父母及家人的宠爱。进入高校学习后,常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较强,只顾自己情绪的宣泄而忽略同学的感受,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弱,缺乏有效的学习及人生规划,攀比心理严重,遇到问题无所适从。

(三)社交活动能力强,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留学预科学生家境较优渥,大部分家庭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兴趣的发掘和培养。例如音乐、美术和体育等。许多学生多才多艺,兴趣广泛,社交能力强。但由于学生成长环境舒适无经济压力,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有些学生在家庭的高期望下,加上语言学习和人际关系的双重压力,如果没有及时宣泄和排解,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在留学预科项目学生中,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二、留学预科项目学生管理困境

(一)留学预科项目学生学风建设面临问题

留学预科项目学生由于录取门槛低,生源良莠不齐,因此学生在学习态度、习惯、方法及目标上与一般的大学生差距较大。不少学生学习目标、留学动机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经常出现旷课、早退以及迟到等现象,再加上学生普遍家庭条件良好,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沉溺于网络及手机游戏,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只要交了学费,学院就应该满足其个人一切需求,否则,就会产生对立情绪,对学风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二)留学预科项目管理模式多头化

留学预科项目作为高等学校涉外办学形式之一,在学生管理上,主要沿用国内高校的管理模式[2]。但由于有些合作项目涉及国内外多个管理部门和人员,有时合作项目人员不仅负责招生,还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后期留学申请,造成项目人员和专职辅导员交叉管理的现象,导致管理模式分工不明确,以至于学生直接听从项目人员的安排,辅导员无从约束学生。

(三)学生管理队伍缺乏稳定和专业性

目前,留学预科项目辅导员都是外聘人员,收入固定且不高。从个人发展来看,没有职称评定和行政晋升的空间,学生管理工作者看不到未来,因此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稳定性不强,这对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了消极影响。部分辅导员无海外留学背景且不是教育学专业出身,缺乏国际意识与国际思维。岗前很多辅导员对留学预科项目知之甚少,岗后缺乏针对涉外办学特色的培训与讲解,更多的是在工作中累积经验。由于缺乏对国外院校的了解和海外留学经历,辅导员难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学业和前途上给学生确切的指导。

(四)学生党团工作难以开展

大多数留学预科项目学生对海外留学及交流的渴望弱化了对党团组织的认知[3]。有意愿向组织靠拢的学生在递交入党申请书后,党组织需要一定的周期和过程进行考察培训,按照党员“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大多数积极分子还没来得及加入党组织就面临出国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留学预科学生对于加入组织的积极性[4]。如果特别优秀的学生在出国前发展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或中共党员,出国后也很难保证党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学生党员在出国阶段面临考察难、发展难、转正难的问题,极易成为“口袋党员”。党组织对国外学生党员也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监管方式,国外学生党员没有归属感,无法向组织靠拢。这些状况都给留学预科项目的党建工作带来挑战和困难。

三、留学预科项目学生管理对策

(一)提升学生录取质量,加强学风建设

为提高办学质量,留学预科学校可以通过录取时加强英语及总分的把控,将应届考生的综合总分纳入考核范围,以选拔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通过口碑效应建立合适及稳定的生源基地。根据留学预科学生的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辅导员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正确的学习观,例如不定时地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和出勤情况,减少和避免课堂无故请假,缺课等情况,构建家校联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合力帮助学生养成更好的习惯,完成学业。结合高校的师资优势与学科优势,为留学预科的学生举办“平安留学”行前培训工作,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传承弘扬红色基因工程。

(二)完善学生管理机制,建立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

为避免管理过程中的混乱无序现象,应当建立健全岗位管理机制,配备专业辅导员、教学团队及项目管理办为学生服务,实现岗位管理精细化[5]。在学生管理岗上,负责制定与完善学生管理手册,包括上课、考勤、请假、自习、作业、考试、住宿等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及校规校纪的宣讲,和家长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应对学生突发情况。在教学管理岗上,承担日常教学工作及管理,负责教学质量的监控建设与运行。项目管理岗按照规定负责各项目的策划宣传推广及监控工作。

(三)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外聘辅导员待遇

外聘辅导员工作强度大、收入低、缺乏身份认同,受重视程度低,这些现实问题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和工作热情。努力提高外聘辅导员的待遇。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努力提高他们的经济和政治待遇。留学预科学院应建立兼具海外留学经历,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队伍,为学生提供人生和学业指导和帮助,提高工作效率。留学预科项目辅导员应至少掌握一门外语,除了满足普通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职责外,还需针对项目特点、学生特征和国际教育掌握更多的技能。还应通过在职、在岗的学习和培训提升学生管理团队的素质和水平,派出相关老师到其他涉外项目办学高校进行交流和学习,对比在学生管理中的优缺点,分享管理经验,拓宽沟通渠道。

(四)发挥网络新媒体,创新学生党建新思路

针对学生入党积极性弱、国内培养时间短,留学期间培养程序难以维系的问题,高校在开展党建工作时要做到“静中有变”。在严格组织发展程序,遵从党员发展规定的前提下,早启动、早选拔、早培养、早发展。结合这部分学生的实际开展差异化、国际化、品牌化的支部活动,调动学生入党积极性。运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党建工作,充分利用“学习强国”“易班”等新媒体平台,创新留学预科学生党建工作的平台和载体,为学生党员提供及时准确、新鲜生动又具有正能量的学习素材,从而提升党组织在学生党员群体中的号召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更要利用好新媒体等各种平台和技术手段,建立海外学生党小组,经常和出国学生党员进行线上交流,及时掌握其学习、思想及工作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保障学生党建工作在国外的规范运行,保证海外学生党员培养的连续性。

(五)关注留学重点和热点,提高行前教育质量

关注目前留学的重点和热点,紧扣“平安留学”主题,依托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开展的各类讲座,诸如文化讲座、国外法律知识讲座、生命急救与实践、安全教育和留学心理调适等。还可邀请长期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教授和学者结合自己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经历为学生开设专门课程,讲授如何联系国外大学,如何与导师沟通,如何遵守学术规范以及如何在国外解决食宿交通等实用知识,使学生初到异国能尽快适应当地的学习和生活,避免减少了出现心理异常和意外伤害等情况的发生,切实让学生通过行前教育的实用性,感受到祖国的温暖。

四、结语

我国作为留学生最大的输出国,培养和管理好留学生群体是留学预科项目学校及机构的首要责任。留学预科学生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基础,也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由于留学预科学生特点鲜明,个性突出,应不断探索及研究符合留学预科学生特点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帮助留学预科学生顺利通过语言关,适应国外的生活环境顺利学成回国,促进我国高等学校涉外办学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预科辅导员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招生政策没吃透会有多少损失?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跟踪导练(二)(6)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综述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