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新创意服务研究

2021-11-21 16:53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融合

杨 屹

(长春市图书馆,吉林 长春 130021)

我国已将文化振兴提升到战略高度,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转化与创新发展,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平台,在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创新创意是将文化服务注入创新思维,加强对现有文化服务的认识,深入挖掘与重构资源价值,实现资源价值的高度提升。文化创新创意服务以文化资源为基础,通过梳理、整合等方式实现文化成果、服务成果的创新与发展。文化创新创意服务是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弘扬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图书馆对区域文化进行发掘、整理、优化与融合的良好形式,能促进图书馆利用不同载体形成有吸引力、创造力的文化服务形态,进一步深化服务范围,拉近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营造书香氛围。在新的历史时期,图书馆应紧抓政策机遇,积极探索文化创新创意服务的新路径与新模式。

1 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新创意服务现状

1.1 文化创新创意产品的研发

当前,部分公共图书馆以文化宣传和推广为基础研发了文化创新创意产品,设计人员将图书馆的文化资源与日常生活学习用品相结合,形成具有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的产品。文化创新创意产品的研发经过了繁杂的环节,通过遴选、重组、价值挖掘、意象设计等环节,将蕴含丰富文化元素的形象附着在一定的用品上,使其具备文化价值与纪念意义。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新创意服务或产品主要包含文化创意和文化载体两个元素,将文化融合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目前,文化创新创意产品主要涵盖三个基本类型:一是仿制类文化产品,即对传世的经典文化资源进行复制。二是制作具有纪念意义的文化创意产品,融合图书馆文化、Logo、文化特色资源、日常生活用品等形成具有纪念意义的文化创新创意产品。三是内涵类文化创新创意产品,即将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诗词、画卷等作为意象,镌刻在典雅的器具上,形成文创产品。

1.2 文化创新创意服务的设计

在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新创意服务的发展过程中,构建科学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绝大多数图书馆都实行总分馆体制,以总馆为大本营,各分馆及自助型服务设施为服务空间,将网络服务作为辅助手段,共同构建了文化服务平台。这种文化服务体系在我国已较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读者服务均等性的基本目标,较好地契合了国家文化服务的需求。部分图书馆在当前文化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推进了文化创新创意服务,将优秀传统文化、科普知识等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的吸引力,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如:在经典国学阅读活动中,部分图书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设计了隔空对话模式,让读者在虚拟的环境中与古代先贤“对话”,创设逼真的阅读环境提升阅读的吸引力;在科普知识阅读活动中,有图书馆利用3D模拟与打印技术,将航天器的整体结构清晰地展现给读者,并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实体模型送给读者,优化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文化创新创意的发展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特征及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并给读者提供了优质的阅读体验,广受读者好评。

2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新创意服务发展的优势环境

2.1 国际国内文化交流频繁

新时期,国家对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为国内外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国际国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跨区域、跨文化的图书馆相继成立,各种文化交流途径畅通无阻,这为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首先,国际国内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会促进图书馆馆际交流,为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便于图书馆借鉴文化创新创意服务形式,逐步设计与建立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新创意服务平台;其次,国际国内广泛的文化交流对民众的文化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激发了民众的知识学习需求,有利于激励民众到公共图书馆阅读与学习,促进全民文化素养的提升,也为图书馆提供了广泛的读者基础;再次,国民经济的发展让民众对高质量生活更加向往,文化服务消费所占比重逐年上升,这为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新创意服务设计及产品研发提供了广阔舞台。

2.2 政策法规日益完善

国家将文化振兴提升到了战略层面,政府层面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性文件,引导公共图书馆及其他公共文化部门形成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体系,推动文化服务的创造性发展。政策法规的颁布为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图书馆可以融合多方资源进行文化创新创意服务,如:图书馆可以寻求与文物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合作,形成具有现代特色的文化服务内容与服务形式,提升自身文化服务能力。此外,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文化服务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保护文化创新创意服务及产品设计成果,提升文化服务的正规性与法制化水平。

2.3 技术手段先进成熟

当今时代,任何行业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公共文化服务行业也是如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样需要科技助力。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了深度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创新与发展也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将馆员从繁重的基础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幅提升了文化服务的精准性,同时使读者服务功能得到有效延伸,让读者能够获得优质的阅读享受;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能够通过读者行为数据深度挖掘其潜在需求,并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产品;VR、AR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文化服务的趣味性,增加了图书馆的吸引力,让读者获得跨时空阅读享受。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化服务创新相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创意服务的形成、成果转化与效能提升,形成更具特色的文化服务形式,实现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高度协同。

3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新创意服务发展对策

3.1 挖掘特色馆藏资源的潜在文化价值

公共图书馆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交通设施便利,人员流动性强,民众素质较高,且图书馆创建时间较早,地方特色资源丰富,人文底蕴较浓厚。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发展的重视,图书馆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进程明显加快,数字化资源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形成了协同发展、优势互补的格局。图书馆要利用各种优势手段将馆藏资源及网络资源“盘活”,将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文化创新创意服务的基础,在进行文化创新创意产品设计时要重视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挖掘文化潜在价值,展示优秀文化记忆。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对古籍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形成文化故事或艺术形象,将史料与艺术相结合,形成文化创新创意产品,提升文化服务的价值,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

3.2 推动文化创新创意服务的融合发展

日益频繁的国际国内文化交流为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新创意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广阔的融合空间。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新创意服务的融合发展主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加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服务创新中的应用,打造智慧化的服务形式。二是加强馆际、图书馆与社会公共文化部门之间的融合发展,为文化创新服务寻找新的空间。公共图书馆要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与文化服务的深度融合,提升服务的自动化、智慧化水平,打造文化交流平台,促进文化信息的即时共享。公共图书馆要善于学习其他优秀图书馆的文化创新服务理念与服务形式,结合地区读者特征形成新的服务形式,在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合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利用其文化服务突出优势,联创文化创新创意服务品牌。

3.3 文化创新创意服务宣传推广途径

在文化繁荣、读者需求多元化的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不仅要进行文化创新创意服务与产品设计,还要注重创新宣传推广,提升文化创新创意服务与产品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读者,扩大知识服务的群体,提升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行业中的竞争力。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新创意服务的推广可以从线下服务和线上服务两个维度入手。图书馆线下文化创新创意服务与产品的宣传推广路径有以下几种:首先,图书馆可以在馆内以电子海报的形式动态展示文化创新创意产品,并同时设置对应的服务体验区,规模较大的图书馆还可以在人流量较密集的高端商业区、交通枢纽、高档小区等场所进行体验式宣传,提升自身影响力;其次,图书馆可借助社会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的宣传渠道扩大自身影响范围,拓展宣传渠道;再次,图书馆应加强与旅游部门的合作,将景区文化底蕴与文化资源相结合,形成文化旅游服务模式。图书馆线上文化创新创意服务与产品的宣传推广路径有以下几种:首先,图书馆可通过网站及阅读App进行文化创新创意服务与产品的介绍与宣传;其次,图书馆可利用热门社交软件,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与推广,同时设置读者意见反馈专区,增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互动,了解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为后续文化创新创意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再次,图书馆可利用微视频进行线上推广,与抖音、快手等平台合作,利用这些平台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容易被关注的优势,扩大影响范围,实现文化创新创意产品的高效宣传与推广。

猜你喜欢
图书馆资源融合
《融合》
我给资源分分类
破次元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