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图书馆综合体模式探析
——以福建永泰月溪花渡图书馆综合体为例

2021-11-21 16:53管庆华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综合体文旅图书馆

管庆华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1 文旅融合背景及乡村图书馆综合体创新模式

1.1 文旅融合背景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于2018年正式设立,标志着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进入了新时期。各省市文旅部门在文旅融合新项目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文化和旅游行业对文旅融合新产品的研发和实践也在持续深入。2021年,十四五规划强调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继续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1]。作为文化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图书馆在文化符号和文化内涵上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其在文旅融合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

乡村图书馆是图书馆事业中既具特色又富有个性的一个分类。乡村图书馆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生命力。以乡村图书馆自身为基点,融合乡村文化展示、文化保护、文化传承、乡村民俗体验活动和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形成乡村图书馆综合体模式,是乡村文化旅游的大胆尝试。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图书馆等文化场馆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设施建设运营。这一规划为乡村图书馆综合体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运作空间,乡村图书馆综合体模式应运而生。

1.2 乡村图书馆综合体的创新模式

乡村图书馆综合体是以乡村图书馆为载体,灵活融合乡村特色民宿、乡村民俗文化体验和乡村图书馆游学为一体的乡村文旅融合建筑群,包含乡村图书馆、民俗体验馆、特色民宿、露营地等,形成了可与临近城镇交互的包含食、宿和文化体验的特色旅游点及可展示乡村文化并提供相关文化溯源典籍的游学点。乡村图书馆综合体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旅融合产物,并将以点带面,繁荣整个村镇的文化旅游活动。

2 乡村图书馆综合体概念综述

2.1 以乡村图书馆为核心的文旅集群

乡村图书馆和乡村旅游一直保持着各自发展的态势。在乡村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将呈散点状、各自为政的文旅内容加以整合、联结,是乡村文旅发展的必经之道。乡村图书馆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一环。以乡村图书馆为核心,打造包含食宿、文化体验、游学访问为一体的乡村文旅集群,可包括精品民宿、乡土绿色美食餐饮、系列文化讲座、主题游学体验等。首先,乡村图书馆在立足于地方特色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发挥图书馆收集、整理、保存、分析、利用文献的功能作用,将具有当地特色的历史人文、生态资料进行系统的保存和整理,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信息资源库[2]。其次,乡村图书馆利用场所优势,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推出系列讲座,将乡村民俗导读和自然知识科普纳入图书馆的日常项目中;对于当地的特殊节庆、当地名人典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制定相关的推广日程,如节庆日、名人日和文化遗产日等特殊节点,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展览、体验活动。再次,乡村图书馆应结合自然资源优势,建设以读书、修心为主题的精品民宿项目,并引入乡土菜餐馆、宿营地等文旅配套项目,打造以乡村图书馆为核心的文旅集群,从整体上提升乡村图书馆的文旅吸引力和客群接待能力,盘活乡村图书馆的文化资源。

2.2 以文旅融合为契机的乡村文化发掘保护

乡村文化源远流长又各具特色,代表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和历史文化成果。在乡村文旅发展过程中,文化体验和自然景观游览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结合。在乡村旅游项目中,乡土文化体验是相当普及的一项内容。然而,这些相关项目却往往千篇一律,对乡村文化的发掘仅仅停留在表面,而乡村图书馆这一文化载体却从来都是乡村文化资源的宝库。图书馆的地方志和地方史料文献是对乡村文化的历史整合,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对乡村经济社会变迁中的物证进行征集和收藏,编修乡村史志[3]。以乡村图书馆作为乡村文旅融合的基点,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和保护乡村特色文化,让文化发展和文化保护高度协同。乡村图书馆综合体的出现使乡村文化不仅以文字内容的形式呈现给游客,更能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游客对乡村文化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提升乡村文旅活动的品质。同时,乡村图书馆综合体可以从经济效益上更好地支持和推动乡村文化发掘和保护,深入保护和弘扬乡村文化,实现文化再生产[4]。

2.3 以点带面的城乡文旅交互枢纽

乡村文旅活动从来不是单一存在的,其与城乡交互密不可分。乡村文旅活动的大部分客源来自于周边城市。客群停留时间短、消费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一直制约着乡村文旅的发展。提升乡村文旅活动的文化内涵,提供满足客群需求的食宿消费场所,并依此形成完整的文化旅游线路,是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重点。乡村图书馆综合体正是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乡村文旅和乡村图书馆发展的最佳解决方案。依托乡村图书馆的文化资源,衍生出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进而与周边的乡村自然景观游览、乡土体验活动相结合,以点带面,最终形成贯穿乡村文化脉络、联结城市周边旅游的文化枢纽。乡村图书馆综合体的出现既实现了乡村文化在文旅融合大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又起到了加强城乡互动、提升城乡交流水平的作用,进而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3 福建月溪花渡乡村图书馆综合体服务模式

月溪花渡图书馆综合体项目位于福建省永泰县千年历史古村月洲村,为嵩口旅游风景区的核心村落,因桃花溪流经全村形成月字型而得名。月溪花渡图书馆综合体是以乡村图书馆为核心,集营地教育、亲子村宿、耕读研学为一体的乡村图书馆综合体。

3.1 项目概况

月溪花渡图书馆综合体是一个以图书馆为核心的新乡村生活美学体验馆,功能区域包括图书馆、咖啡吧、艺术展厅、乡创课堂、精品餐厅、精品人文客栈六个部分,是在原月洲乡村发电站的基础上改造而成,总体建筑为结合了永泰当地传统夯土木构三层结构,同时提供了对当地夯土技术的相关介绍和展示。改造后的月溪花渡图书馆综合体建筑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设计藏书量达到12,000册。

3.2 项目功能模块

3.2.1 文旅休闲功能。据统计,自项目开放以来,共接待旅游度假游客超30,000人次,平均周接待量超300人次。在进行旅游接待的同时,图书馆综合体结合乡村文化,提供自耕、自助、读书、亲子的新乡村生活美学体验活动,同时提供人文客栈、帐篷、乡土院子等三种房型,能够满足不同客群的文化体验需求。

3.2.2 自然教育功能。月溪花渡首次将自然教育产业作为核心产业,以乡村文化美学体验为宗旨,全力打造乡村图书馆综合体项目,现有农耕教育营地——泥鳅田,以全自然、全田园、全乡村为教育背景,让小游客从小接触、体验真正的乡村生活,通过对传统农耕家事的体验,学习生活技能、自然知识、团队协作经验以及四时诗词美文。同时,该项目还开展自然教育手工课,让孩子们去田园采集手工素材,在山水中认识自然,在乡村中拥抱自然。自2018年12月月溪花渡图书馆综合体正式开放起,迄今已经成功举办多期亲子营地活动,包括建筑营、农耕营、3D科技、艺术营以及自然手工课,参与游客超千人。

3.2.3 文化交流功能。月溪花渡图书馆秉承乡村传统文化脉络,融入时代艺术气息,打造了一个文艺、教育工作者的交流空间。项目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文化机构、艺术团体来此举办讲座、沙龙活动。钧天南熏古琴社、福建省画院、福建省舞蹈家协会等机构纷纷来访并对乡村文旅和乡村图书馆综合体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月溪花渡图书馆综合体每年都举办各类节庆主题活动,如一年一度的“花宴”、中秋千灯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大力推动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复兴,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实践性的方案,为乡村振兴事业夯实了文化基础。

3.3 现状与发展

目前,月溪花渡项目将进行二期建设,未来将会陆续完成竹溪谷亲子度假村、花溪谷手创工坊村、国际研学村、泥鳅田农耕成长营以及山地拓展营地等研学项目。届时,月溪花渡项目将全面融合当地文旅资源,形成一个新型研学营地村,一个集亲子度假、研学营地、农耕体验为一体的全域研学度假乡村。月溪花渡项目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乡村图书馆综合体发展模式,促进了乡村文旅融合并籍此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引擎。

4 乡村图书馆综合体模式发展前瞻

4.1 财政来源

乡村图书馆综合体的建设立足于乡村振兴和乡村文旅事业融合发展的大前提,需要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十四五”规划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设施建设运营,依据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依托当地地域文化,结合乡贤资源反哺乡村,政府牵头共同开发、共同建设,走合作共赢之路。乡村图书馆综合体的开发既是乡村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也是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既是文旅融合开发的新举措,又是城乡和谐发展的新方向。

4.2 客群来源

未纳入文旅融合规划前,乡村图书馆在来访读者和文旅客群上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数据水平,大量馆藏资源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仍围绕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5],则无法满足外来游客群的需求,无法形成真正的文旅吸引力。乡村图书馆综合体的发展正是这些问题的解决路径,以综合体的模式将乡村文化和旅游符号加以联结,以点带面,将乡村多条零散存在的文旅项目进行有机结合,以此为核心实现辐散发展,可以覆盖全乡域文旅资源。同时,综合体还将连接城乡文旅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旅活动和交流互动,以提升城乡交流。城乡交互的提升将是乡村文旅客群的不竭源泉。城乡互动既是乡村文旅发展的新战略,也是乡村图书馆综合体的发展驱动力。

4.3 文化保护

文旅融合是变革也是发展,而变化往往会导致相对脆弱的文化环境的改变,生帮硬套、移花接木都是文旅发展过程中对乡村文化最常见的破坏方式。乡村图书馆综合体的出现是对乡村文化的整理和再发掘。文化发展和文化保护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文化保护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发展为文化保护保驾护航。乡村图书馆综合体既能为乡村文化保护提供文化依据,又能从经济上解决文化保护的瓶颈,真正实现文化保护和文化资源再发掘的高度协同,实现乡村文化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为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 结语

文旅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乡村图书馆不可安常守故,应依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引入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以图书馆项目为核心,建设复合型乡村文旅综合体,为乡村文旅发展解决经费、客群和文化保护等问题,同举并施,一举多得,真正实现乡村图书馆在文旅融合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综合体文旅图书馆
田园综合体为农旅融合添活力
秦厂村社区中心党建综合体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Tikkurila教堂及住宅多功能综合体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