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中和旅游的实施路径探析

2021-11-21 18:01孙荥镁
当代旅游 2021年30期
关键词:补偿旅游业景区

孙荥镁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山东淄博 255000

引言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辩论上作出了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1]。此目标的提出表达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积极态度,彰显了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更体现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要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就需要我国各行业积极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逐步推动我国各行业碳中和行动的日益普及。旅游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部分,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历史文化的繁荣,但与此同时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等问题仍然存在并亟待解决。

一 碳中和与旅游业的关联性分析

英国未来森林公司在1997年将碳中和(Cannon Neutrality)作为一个商业策划概念提出。“碳”指二氧化碳,“中和”指正负相抵消,即通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者吸收二氧化碳等形式实现相抵消。就目前阶段而言,碳中和行为的实施更多的是基于个人或者团体的环保意识或自身道德素质方面的考量,企业则是多基于企业形象方面考虑从而加入碳补偿和碳抵消行动中。通过逐步实现我国能源结构的升级与转型,建立绿色低碳可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引导并推广低碳与零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注重节能减排,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建设生态碳汇,推动实现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平衡[2]。

要如期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在党中央推动的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战略布局下,鼓励引导各行业、团体以及个人积极主动地开展碳中和行动,使得碳中和的绿色发展理念逐渐被各行业所接受并重视。从行业层面看,旅游业积极开展碳中和旅游(Carbon Neutrality Tourism)。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中涉及的相关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动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日益显示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旅游业作为当下的热门产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也是不容小觑的。碳中和旅游(Carbon Neutrality Tourism)即以旅游资源为基础、旅游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通过节能减排,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建设生态碳汇或通过碳交易购买一定的碳信用等方式来抵消或减少旅游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来实现旅游行业的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平衡。由此可见,加快推动我国碳中和旅游的发展无疑是对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旅游企业、酒店、景区作为旅游业的核心要素,在旅游业的每一环节都应积极主动的开展推广碳中和行动[3]。

二 碳中和旅游的功能

(一)倡导碳中和旅游是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旅游业是全球第一大产业[4],其产生的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业的发展是促进各国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2020年9月27日世界旅游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稳固基础之一。目前不少发达国家或地区不同程度的响应并开展碳中和旅游行动,无疑对于全球旅游业向低碳绿色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人通过旅游相关行业获得生活收入。推动全球碳中和旅游业的发展,相关低碳绿色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全球各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尽管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的旅游业带来巨大冲击,尤其是旅游业收入占本国总收入比重较大的国家。

就国内而言,碳中和旅游是旅游业低碳发展的高层次要求和目标,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是兑现可持续发展承诺的重要途径。旅游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业运行过程中减少碳排放,并通过购买碳信用,景区固碳增汇等方式来吸收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以达到碳平衡的目的。碳中和旅游的实现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具体实现途径之一,倡导碳中和旅游无疑是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旅游业的低碳绿色发展对于降低地区的碳排放起到积极作用,研究在旅游业各个环节中如何通过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来实现我国碳中和旅游的发展目标,对于我国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寻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5]。

(二)碳中和旅游的发展助力我国新能源革命

我国力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是统筹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决策。努力实现我国能源结构的低碳绿色转型。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指出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碳中和旅游的发展对于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起到助力作用。

能源革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能源革命最核心的内容是新能源革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教授欧阳高明表示要实现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首先需要能源体系去碳化,需要新能源汽车储能,用新能源汽车带动新能源革命,实现高质量发展。碳中和旅游的发展对于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起到助力作用。旅游交通运输作为旅游业中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出行旅游人员以及私家车的日益增加,短途自驾游已经成为一种旅游出行的重要方式,由此加剧了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的压力。从旅游业碳排放的整体结构来看,其主要来源于旅游交通的碳排放,尤其是旅游景区过多的车流量带来的尾气污染,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6]。在旅游业碳中和建设中,其重点在旅游交通的绿色转型,构建绿色交通网络,推广普及观光旅行交通的新能源汽车应用,倡导低碳出行方式。旅游交通的低碳转型对于我国整体能源结构转型以及新能源革命起到助力作用,有助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去碳化,提高交通部门电气化水平,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

(三)碳中和旅游推动社会低碳环保理念的普及

个人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推动主体和社会基础。游客群体在旅游过程中涉及旅游交通、酒店住宿、景区观光等时,可以通过购买碳信用、参与碳补偿活动等方式来抵消自己旅游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从个人层面来推动碳中和旅游的开展,由此达到碳中和旅游的目的与价值。

推动我国旅游交通、酒店住宿、旅游景区等旅游行业主体开展碳补偿措施,积极宣传碳中和的消费理念,使得游客群体积极自愿的参与到碳中和行动。2007年12月,我国首家实施碳中和政策的环保酒店—上海urban hotel开业。该酒店计算出酒店经营中产生的碳排放量,个人可以通过购买碳配额以消除其旅程所产生的碳排放,所有配额均获得联合国的验证及认可。此后,碳中和理念被部分高端酒店所接受。2010年,香港富豪荟酒店通过了国际标准守则ISO14064及GHG Protocol为其碳足迹进行专业评估,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家碳中和酒店。2013年,北京稻香湖景酒店顺利通过了英国标准协会的核查,成为该协会在中国认证的第一家“碳中和”酒店。部分的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依托其在线服务平台,推出“碳补偿”相关活动项目[7]。2008年9月,携程旅行网与上海知名的环保组织“根与芽”合作,开发了我国首个旅游在线“碳补偿”平台。个人通过网络在线预订机票时,平台根据其飞行里程计算其个人该次里程的碳排放量、以及个人减碳需要种植的树木数量,并提供相应的“碳补偿”选项。此项活动获得了广大订购旅客的积极响应。作为旅游业核心要素的旅游景区也积极开展碳中和项目。2010年3月,深圳东部华侨城与深圳航空公司签订“碳补偿”框架合作协议。根据这一计划,深圳航空开展6000积分可兑换一棵樟树苗的活动,深圳东部华侨城给予“碳补偿林”活动开展所需的场地支持,让广大游客在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真正的感受到碳补偿,认识到个人行为对于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使得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三 我国碳中和旅游实施的路径思考

(一)建立碳中和旅游行业标准化认证

开展碳中和旅游项目需要通过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按照标准流程进行规范认证。就目前而言,我国在碳中和旅游项目规划设计、实施流程标准以及第三方认证等方面还不规范,只能通过国外相关认证协会组织进行认证。为了推动我国旅游行业的旅游交通、住宿酒店、景区、旅游服务企业等规范化加入碳中和项目,需要加快建立碳中和旅游标准化规范认证体系。借鉴学习英国标准协会制定的PAS2060碳中和承诺新标准等具有协商性质的标准规范,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碳中和旅游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与评价标准,不断完善旅游行业碳中和第三方认证体系,确保旅游业碳中和项目的持续推进与发展。由英国标准协会(BSI)编制发布的PAS2060是一项具有协商性质的综合性碳标准规范,任何组织或协会都可以基于特定主题的实践进行文本标准化设计,从而发展成为PAS标准的其中一项。我国旅游业也应当建立行业标准统一的碳标准规范,便于旅游业相关企业量化自身碳排放以及实施落实行业碳中和承诺,倡导采用从界定声明对象主体,采用统一标准的方法量化既定对象的碳排放,创建一套标准的碳排放管理计划和实施碳中和的承诺,引入或考虑相应补偿项目来抵消其个人以及企业旅游产业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引导,建立碳中和旅游认证支持机制,鼓励旅游行业相关企业树立碳中和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业开展碳中和认证。同时,对于积极参与碳中和认证,采用低碳、零碳或负碳技术的相关住宿酒店、生态景区建设、旅游服务企业给予政府补贴或奖励,推动我国旅游业的低碳绿色发展。

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当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旅游行业相关企业建立碳排放信息公示制度。碳排放信息的不透明、不公开会降低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参与碳中和旅游相关项目的积极性与参与度。目前我国相关企业碳排放信息主动公开意愿不强,从而相应社会监督力度较弱,应当倡导和推动旅游业相关企业积极开展碳排放信息公开,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构建碳中和政府与社会联动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与社会大众的监督作用,助力我国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二)推动我国旅游交通的绿色发展

旅游交通碳排放是旅游行业中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根据旅游路线、旅游目的地的不同、以及个人的喜好需求,游客会选择不同的旅游出行交通工具,例如私家车、铁路、航空等。就里程相对较短的近郊、环城旅游等活动而言,大部分游客会选择私家车出游,此无疑是交通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实现碳中和目标首先需要依靠能源体系的去碳化,要依靠新能源汽车储能,用新能源汽车带动新能源革命,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当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从源头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购车减免税、牌照获取便捷等措施推广普及新能源汽车,使得开始步入低碳减排新时代。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优化公共交通旅游体系,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便捷交通系统,在新能源汽车还未完全普及阶段,使得游客通过公共交通网络便捷的观光旅行。

就里程相对较远的远途旅游,大部分游客多会选择铁路、航空等时间成本较低的交通工具。面对每条交通线上繁重的游客量,其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也是不容小觑的,应当积极鼓励旅游在线平台与航空、铁路等运输公司推出相应的“碳补偿”措施,使个人可以通过“碳补偿”选项抵消个人里程的碳排放量,实现碳中和。2008年9月,携程旅行网与上海知名的环保组织“根与芽”合作,开发了我国首个旅游在线“碳补偿”平台。个人通过网络在线预订机票时,平台根据其飞行里程计算其个人该次里程的碳排放量、以及个人减碳需要种植的树木数量,并提供相应的“碳补偿”选项。2010年3月,深圳东部华侨城与深圳航空公司签订“碳补偿”框架合作协议。根据这一计划,深圳航空开展6000积分可兑换一棵樟树苗的活动,深圳东部华侨城给予“碳补偿林”最充足的场地支持。大力支持旅游在线平台与航空、铁路等运输公司推出相应的“碳补偿”活动,是实现旅游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措施。

(三)提升旅游景区碳汇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强调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从碳汇的角度来看,提升旅游景区的碳汇能力,积极创建碳中和旅游示范区是实现旅游碳中和目标的关键[8]。森林植被能够吸收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土壤或植被中,二氧化碳是植被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在光能的作用下将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变为糖、氧气和有机物,为其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来源。此转化过程就形成森林的固碳效果。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核心要素,应当采取有力措施避免旅游观光造成其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影响其碳汇能力的释放,尽量避免旅游景区内的商业建筑建设对景区生态系统的影响;与此同时,应当与旅游在线服务平台或者航空、铁路运输公司长期合作开展植树造林、“碳补偿”等活动,将个人里程所产生的碳排放通过积分兑换等方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碳补偿林”,创建碳中和旅游示范区,扩大森林覆盖面积,不仅能够发挥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而且能够提高旅游在线服务平台的社会责任和企业形象,让广大旅客在碳中和旅游示范区感受到真正的低碳减排的主张[9]。

四 结语

为推动落实我国2060 年碳中和目标,需要各个行业共同推动碳中和行动的日益普及,以及政府的正确引导和社会每个人的努力。旅游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部分,同时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推动我国碳中和旅游的实施以及制度创新,实现我国旅游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助力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补偿旅游业景区
中国耕地生态保护补偿的省级差序分区及补偿标准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解读补偿心理
无功补偿装置在10kV馈线中的应用与研究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农村土地征收删除补偿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