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语篇教学构建与实践

2021-11-21 02:40张强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主题意义

【摘 要】为厘清并丰富主题意义的概念内涵与获取方法,文章构建了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语篇教学框架,通过课例详细诠释了“借助文本特征,预测主题意义”“梳理篇章结构,识别主题意义”“关注语篇衔接,体认主题意义”“聚焦语言形式,升华主题意义”“创设迁移情景,评价主题意义”五个教学步骤。

【关键词】主题意义;概念内涵;获取方法

【作者简介】张强,教师发展处副主任,高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特级教师工作流动站进站专家,浙江省教坛新秀,嘉兴市名教师、杰出人才,平湖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基金项目】浙江省嘉兴市名师专项研究课题“大概念视角下高中英语单元逆向整体教学的策略研究”(JZ20113);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础英语课程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建构研究”(17YJA880081)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英语课程应该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并以此整合学习内容,引领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1]。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语篇教学中,教师要唤醒学生的需要与兴趣、愿望与理想、意识与思想、情感与精神以及价值与信仰,其终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提升学生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2]。主题意义分三个维度和两个层次。即事实(主题内容)、文化(价值取向)、精神(自我成长)三个维度,以及认知层次的意义(谈论对象的意义)、生命层次的意义(自我的意义)两个层次。主题意义的三个维度和两个层次融通外部世界的意义与自我生命的意义,共同形成学生完整的意义结构,为实现学科育人打通意义构建的回路。具体而言,主题意义指语篇形式与意义背后所折射出来的,语篇作者的写作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或是作者向读者阐述的思想观点、传递的价值观念,以及通过认知、情感与行为三个维度的同化与顺应,从而促成个体生命成长的教学意义。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语篇教学依托主题语境,经由一系列语言学习和思维活动,挖掘主题所承载的语言和文化意义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建构新概念,丰富人生阅历,发展思维品质,体认多元文化,形成价值判断,促进学生语言、思维、情感以及文化价值观的全面成长。学生在认识与建构知识意义的同时理解并建构自我的生命意义。

二、主题意义的获取途径和教学逻辑

语篇的主题意义指语篇所呈现的核心思想或深层含义,往往与文化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关。学生语篇主题背景知识的多寡直接影响他们获取语篇主题意义的途径。当学生对语篇主题一无所知时,他们通常会经由“词汇—句子—段落—语篇”自下而上的方式去建构、理解语篇的主题意义;当学生对语篇主题了如指掌时,他们往往会经由“语篇—段落—句子—词汇”自上而下的方式去预测、评判语篇的主题意义;当学生的背景知识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时,他们更倾向于采取一种交互的方式去协商、体认语篇的主题意义。为了更形象地说明问题,笔者将“自下而上”式称为“仰视”,将“自上而下”式称为“俯视”,而将两种方式交互使用的情形称为“平视”(如图1)。“仰视”的优点是能更多地关注到细节,缺点是容易导致意义碎片化;“俯视”的优点是整体感好,缺点是易受主观影响;“平视”则能较好地整合两者优点,消除两者的弊端。

在阅读理解新的文本时,学生的认知结构并非一片空白。由于学生是带着前理解结构(如先前的观念、经验、知识、概念等)进行阅读理解,因此多少会存在认知上的偏差,需要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解来建构更合适的认知结构。一方面,学生会在新概念和旧概念之间建立关联,将新概念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即同化。另一方面,学生也会发现新旧概念之间相互冲突或排斥,需要调整或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即顺应。遵循“前理解(旧我)、协作理解(我)与自我理解(新我)”的基本心理认知逻辑,教师可以设计“读(阅读)、思(思考)与言(表达)”三个核心探究环节(如图2)。学生对某一主题的前理解在移情式阅读体验与协作式对话思考中产生同化或顺应,体认自身在主题认知方面的偏差,通过主题意义探究不斷更新对事物与自我的理解,优化自身认知结构,达成自我理解与表达,进而领悟自我的生命意义。

考虑到学生对于语篇特定主题的背景知识往往介于“一无所知”与“了如指掌”之间,结合主题意义探究的逻辑与过程,笔者选择从语篇视角提出基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交互的方式(即“平视”)来建构语篇教学框架(见表1)。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语篇教学是透过语言知识表层把握语篇背后深层意义的双向循环过程,学生通过视域融合来领悟语篇所蕴含的事实意义、文化意义和价值意义。

三、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语篇教学实践例析

为更好地说明主题意义引领的语篇教学,笔者以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一(2019年版)Unit 5的阅读文本“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以下简称“案例语篇”)为例,示范如何建构语篇教学框架。

(一)借助文本特征,预测主题意义

此处的“文本特征”指在阅读教学的文本材料中,不同于标准字体和字号的文本。它以多种表现形式呈现,如标题、小标题、副标题、插图、表格、特殊的字体符号、字体颜色、底色等。具有以下九个主要功能:激活背景知识、提取文章纲要、综合处理信息、强调关键内容、形成信息清单、提供视觉强化、解释复杂概念、呈现补充信息与突显主要观点。如果能对文本中突显语篇内容的外在特征给予关注,则有助于学生聚焦语篇的重要信息,预测所读语篇的内容与行文脉络,形成阅读期待,主动探究语篇的主题内容与写作意图。

1.巧用插图,构建背景知识

考虑到语篇视觉化的多模态文本特征在吸引读者的同时,也会为读者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及相关信息,有助于读者在阅读前建构背景知识,因此在教学案例语篇时,教师可利用文本材料中的插图(如图3)让学生直观感知不同历史时期汉字“马”的不同书写方式,激活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引出相关的主题词汇(如picture-based,animal shell,carve等),为语篇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2.借助标题,预测主旨结构

标题能为读者提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重要信息,有时甚至直接标明了语篇的主题意义。教师要充分利用语篇标题,引导学生预测语篇的内容、文体、行文逻辑等,初步感知语篇结构。在教学案例语篇时,教师可将标题写在黑板上,并提出两个相关问题:(1)Look at the title and predict what the passage will probably be about.(2)If you are asked to write a passage with the title“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what will you include in your writing and how will you develop your passage?。这两个问题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帮助他们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与行文思路。同时,教师应提醒学生关注标题中的关键词past与present,使其研读标题后能够回答:“The passage will mainly talk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Ill write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in time order.”。

(二)梳理篇章结构,识别主题意义

不同文体有不同的语篇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表达方式,这与语篇的写作目的、主题意义息息相关。选择了某种文体,就意味着选择了与之相应的言说规则和话语形式,读者的阅读也需要尊重这种文体的内在规律。鉴于不同文体的篇章结构有不同的模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篇章结构,比如通过图表直观地呈现语篇段际信息的联系。

1.辨别文体类型,明确组织模式

案例语篇属于论说型文体,兼具说明与议论。篇章各段落间围绕标题呈现出较为严密的逻辑结构(见表2)。第一段提出了语篇的主要观点,即汉字书写体系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后面的支撑段落按照时间顺序介绍汉字书写体系的发展与功能,提供事实依据对第一段的观点进行支撑。一般论说型语篇的主题意义都比较直接明了,语篇标题也会大致体现语篇的主题内容和段落关系。

2.厘清语篇主线,整合段际信息

语篇各部分组成的语篇结构,体现了语篇的组织脉络和结构特点。作者通过合理的布局突出语篇的主题意义。关注语篇宏观结构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抓取语篇主旨及信息组织形式,如时间顺序、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方法等。教师可借助图形组织器(如图4)将语篇段际主线信息可视化,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语篇结构与语义层的逐层构建,从而更好地识别主题意义。

案例语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汉字书写体系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从汉字最初起源于象形文字开始,到甲骨文的出现,以及春秋和战国时期书写体系的多样化发展,再到秦始皇统一书写体系等,交代了汉字对中华文明延续至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关注语篇衔接,体认主题意义

语篇衔接指存在于语篇内部的、能使各个语句、段落成为一个语篇整体的各种语义关系。英语语篇中的衔接分为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及词汇衔接五种类型。语篇微观结构中的信号体系体现语篇信息如何组织在一起,以及由一个话题向新话题转换的信息展开方式,有助于区分主要和次要信息。同时,指代、替代、省略等衔接手段体现语篇行文逻辑和主题推进过程。

1.过滤首段信息,明确语篇重点

厘清语篇采取何种衔接手段达成连贯效果能让学生解构话题展开方式,体会语篇衔接手段,理解语篇如何通过信息的组织以突显主题意义。作者通常会在开篇交代语篇所谈论的话题,因此首段信息往往会指出整个文本内容的走向。

①China is widely known for its ancient civilization which has continued all the way through into modern times,despite the many ups and downs in its history.②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y this has been possible,but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has been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案例語篇第一段中句①的“ancient civilization which has continued all the way through into modern times”与句②的this是重复连接(指代)。句②表示转折的连接词but所引出的内容通常是作者想要重点强调的内容,即聚焦but后面的信息,也就抓住了语篇的意义重点。

2.关注词汇衔接,协商主题意义

词汇衔接指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相互之间存在语义上的联系:或重复,或由其他词语代替,或共同出现[3]。词汇衔接作为语篇结构的有形网络,一方面让整个语篇在语义上达到整体连贯,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显露作者的意图。因此,词汇衔接对于语篇主题意义的获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①That writing system wa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uniting the Chinese people and culture.(民族、文化)

②Written Chinese has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by which Chinas present is connected with its past.(古今)

③The high regard for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can be see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as an art form,known as Chinese calligraphy,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艺术)

④Today,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is still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re beginning to appreciate Chinas culture...(国际交流)

案例语篇在阐释汉字书写体系对中华文明传承所起的重要作用时,作者用了四个importance(或important),前三个立足国内的贡献,第四个则放眼国际交流,呼应了标题中的connect(连接)一词,构成了一条暗线:(1)在纵向时间维度上,统一的汉字连接着中国的过去与现在。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古典文学精髓得以保留和发扬都与汉字的书写体系息息相关。(2)在横向地域关系上,连接空间上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统一的汉字使处于不同地域、说不同方言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成为可能。(3)连接语言与文化。(4)连接中国与世界。后面两个连接是作者跳出时空局限,就汉字发展为书法这种艺术形式后对中国文化所作的贡献,以及世界各地越来越多人愿意学习汉语的现状,综合说明汉字在日后中国的对外交流中起到重要的连接作用。

(四)聚焦语言形式,升华主题意义

语篇由具体的文字组合而成,作者会根据主题和内容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语言形式,为意义的表达服务。词汇的选择和语法结构的运用承载语篇的意义、人物性格特征、情感場景描述、作者观点态度及写作手法等。因此,教师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体会它们在语境中传递了什么含义,以及如何突显主题意义。

1.关注语言表达,理解作者观点

在特定的语境下,语法、句式的选择与运用会对语篇主题的突显与表意的需要造成影响。不同类型的句子可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相同的意思由于使用了不同的句式,所表达的感悟、语气、重点也有所不同。我们要格外注意语篇中准确传达意义的词汇与句式,理解与主题相关的关键信息与观点。

①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y this has been possible,but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has been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②Even today,no matter where Chinese people live or what dialect they speak,they can all still communicate in writing.

以上面举例的两个句子为例,句①中引出中华文明得以延续至今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汉字书写体系。作者采用了has been(现在完成时)而未采用is(一般现在时),意在强调这一重要影响因素从过去持续到现在,突显了其重要性。句②采用让步状语从句(no matter where)与副词all也是为了突显汉字书写体系在不同地域、说不同方言的人之间交流时起到的重要作用。

2.体会作者情感,升华主题意义

任何词语都是通过一定的句法关系、语义关系与其他词语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后,在具体语境中传递信息。教师应特别关注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语言,通过探讨其在语境中所表达的含义,引发对主题意义的思考,进而升华并丰富语篇的主题意义。

... As China plays a greater role in global affairs,an increasing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re beginning to appreciate Chinas culture and history through this amazing language.

案例语篇通过对汉字发展与功用的阐述,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自信。这一点可以从语篇最后一段中的amazing一词中得到验证,作者对汉字的敬畏感与自豪感跃然纸上。

(五)创设迁移情景,评价主题意义

《新课标》倡导实施“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以活动为途径的整合性教学方式”[1],教师需要基于语篇主题、链接学生生活、关联学生认知来设计整合性输出活动,以帮助学生对特定的主题进行理解性表达,形成与主题关联的、可迁移的能力与素养。

1.围绕主题情景,表达文化理解

主题语境作为英语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不仅是学习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场域依托,更是英语学科经由主题意义探究形成文化意识,造就文化品格的重要路径,其内涵包括知识与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及责任担当与行为能力。学生抽象的意义世界应当镶嵌于具体的应用情景之中,如果没有具体而真实的情景支撑,其抽象意义世界将成为他们的惰性知识。也就是说,意义世界的形成要经由“具体→抽象→具体”的协同思维过程。

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对案例语篇进行学习之后,教师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汉字文化节的演讲稿,引导学生结合表现事实与观点的句子,论述汉字书写体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传达信息,表达观点和态度,达到综合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的目的;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加强自身的母语学习,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The Festival of Chinese Characters is approaching. Youve been invited to give a speech to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and call on everyone to do something to promote and develop it.Your speech should include a leading point,supporting points (development,functions,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and a conclusion.

2.反思意义探究,促成生命成长

主题意义的探究为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了新的行动路径,它最终指向学生自主解决真实问题的素养。这里的素养指一个人表现出来的思维品质与做事风格,往往体现在新情景下发现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意愿与能力,而这需要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促进理解的意义在新情景下实现迁移。对于案例语篇的意义反思可从以下几个问题[4]入手,由学生在同伴之间共同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

①What is the key question the author is trying to answer?

②What is the authors fundamental purpose?

③What is the authors point of view with respect to the issue?

④What assumptions is the author making in his/ her reasoning?

⑤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authors reasoning?

⑥What information does the author use in reasoning through this issue?

⑦What are the most fundamental inferences or conclusions in the article?

⑧What are the authors most basic concepts?

⑨What can I do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culture?

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而言,既要在学习中具有国际视野,又要培植自己的中国情怀。要善于从國家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了解语言(汉字)对于我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积极意义,深入思考学习语言的策略与方法。教师围绕学生所学设置的新的问题情景,让他们依据相关文本进行自我理解进而做出关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暴露个体视域下的主题意义理解与迁移。当学生对某一主题的理解达到一定层次后,教师可以组织同一主题下的多视角群文阅读,以学生对于某一主题的不同经历与不同理解为基础,经由协作理解与自我理解,达成“成物”(理解世界)与“成己”(完善自我)的过程。

四、结束语

本文着重围绕主题意义引领下,语篇教学的概念内涵、教学逻辑及评价反思过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我们应当注意: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语篇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然要经历一个迷茫、困惑、冲突与感悟的过程,学生个体只有在前理解的基础上经由协作理解与自我理解,才能收获主题意义探究过后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从形式上看,主题意义探究要与语言能力发展相融合。对于主题内容的认知与思辨需要学生基于具体的事实信息,用英语合乎逻辑地表达对主题意义的理解。从过程上看,深度探究主题意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对于主题意义的探究需贯穿一个单元或者更长的篇幅,深度的主题意义探究有时需要用不同视角的内容带给学生认知冲突,引发其深度思考[5]。从结果上看,由于学生个体对于某一主题内容的前理解、协作理解与自我理解存在差异,因而每个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必然会呈现一定的个体化特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李松林.回归课堂原点的深度教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RICHARD P,LINDA E.How to read a paragraph:the art of close reading[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6.

[5]李宝荣.基于主题意义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路与策略[J].英语学习,2018(11):5-7.

(责任编辑:周彩珍)

猜你喜欢
主题意义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利用教材提示高中生英语读后续写的能力
A Study on Tragic Theme of Desire under the Elms
围绕主题意义探究聚焦核心素养发展
汉译英中释译策略应用试探
《天路历程》中象征意象探析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下)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上)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劳娜古迪荪诗歌主题研究
小学品德课堂主动参与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