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索

2021-11-22 02:41魏金文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生活化

魏金文

(福建省沙县第三中学 福建 沙县 365500)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端正学生思想认知,发展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的重要学科。在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要能够切实提升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视度;并积极融合现代化教学理念、教育方式,为学生们制定丰富的授课方案,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自主探究,吸收相关知识,并能够将所学内容指导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切实促进学生们整体人文和道德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的授课水平要不断增强,要懂得在教学中多使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素材,把空洞的理论生活化,便于学生的掌握与理解;便于学生爱上道德与法治的教学。

1.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的运用,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还是对于教师的授课活动来说,都有着积极意。在丰富的情境活动下,能够使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等感官得到调动,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填鸭式”教学形式,能够让枯燥单调的课堂活动变得丰富且具有趣味性,并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能够切实增强参与课堂学习的乐趣和动力。同时,还会让教师的教学效率变得更高,对此,教师可以积极吸收学习与情境教学法相关的内容,掌握丰富的情境活动形式,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对应的生活化情境类型,对教学内容和生活化素材进行精准定位,以此使学生加强对于教材内容的感受,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高质量的教学目标。[1]

比如在学习《敬畏生命》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并选择具有生活化的素材,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结合此次疫情,找到与教材相关联的部分,为学生们出示具有生活化的内容,促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事,真正加深对于生命至上、敬畏生命的感受力,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选择生活化素材,提升学生探究热情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与生活实际关联密切的学科,其中很多知识点都是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同时,生活也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能够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有效素材,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顺利。教师作为教学方案的制定者,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素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观念出发,让学生从丰富的素材中感受道德与法治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比如在学习《活出生命的精彩》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了解到,通过本课学习,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从而活出生命的精彩。为了增强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在授课期间,教师可以选择丰富多样的生活化素材,比如运用电子白板,为学生们播放生活中一些能够让人有所触动的视频,比如:农村支教老师不畏艰险,忠于事业,热爱学子,乐于奉献的视频;疫情期间的一个个“最美逆行者”、守卫祖国边锤的“最可爱的人”暖暖视频等,通过这些多样化视频的展示,促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除自己之外不同生命体所呈现出的精彩与美丽,从而切实增强其参与课堂探究的热情。[2]

3.布置生活化作业,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作业是引导学生开展高效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期间,教师要能够在布置作业过程中,注入生活化元素,促使学生能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加强对于生活的感受,并有效提升自己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比如在学习《亲情之爱》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感受家的内涵,明白家的意义,了解为什么我们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并懂得如何孝敬父母。教师可以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选择一些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形式,比如:为自己的父母做一顿饭,做一些利索能力的家务事;和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说一说话;寻找自家和“家风”或家族的“家训”等等,促使学生能够在这些具有生活化气息的作业中,真正投入自己的情感,去感受亲情的美好,体会家庭的美好,并了解自己家人的一些想法,并学会用他们需要的方式,来孝敬他们,感恩他们。这样的作业形式,既能够深化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快速达到学习目标,又能够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并为家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对于提升教育活动质量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综上所述,可以感受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因此,教师要积极做好生活素材的收集与整理,大胆在教学中使用,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生活化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