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渗透劳动教育的探索

2021-11-22 02:41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公共设施班委课本

陈 军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第二小学 广东 广州 510960)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由此可见作为教师应该在讲述课本内容的同时把对于劳动正确的观点和认识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渗透到每一个同学的心中。

1.树立正确劳动观点,使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

高尔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当劳动是一种快乐时,生活是美的;当劳动是一种责任时,生活就是奴役。”每一个学生在小学阶段价值观都是不成熟的,作为教师应当用课本中的内容结合实际的行为告诉学生什么是劳动的意义[1]。

例如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学习中第二单元会学习到“我们是班级的主人”。本单元的第一篇学习中就提到了选举产生班委会的问题。首先作为班委需要承担起班级建设中很多的日常工作,并要肩负起组织参加学校活动的责任,为班级和同学服务。大多数学生对于班委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认为班委是受到班级同学尊重重视的,利用手中的权利可以要求别人为自己服务,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作为教师要让班级中的学生明白,班委之所以受到尊敬是因为公私分明的态度还有合理的举办大家都满意的活动,尊重的是班委的行为而不是手中的权利。作为班集体的班委是要付出劳动的,要协助老师承担一些班级管理的工作,这些工作不仅要求班委具有一定管理能力,更需要他们热爱这个班集体,要为班级同学牺牲自己个人的觉悟。

班集体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环境,除了班委之外,每一个学生都会承担起值日生的责任。在校期间除了要学习知识,每一个学生都是要参与到劳动中去的。通过轮流值日的形式来维护班级内的卫生,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能有的学生在“我们是班级的主人”课程学习前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值日生的意义,只是觉得值日会耽误自己放学的时间,每次值日都是草草了事。通过课程的学习除了班委的责任之外,教师应当让每一个学生明白,我们能够坐到窗明几净的教室中专心学习是因为每一个值日生劳动得来的。每一个值日生劳动的打扫都是值得尊重的,是为班集体内所有人服务的。对于值日打扫十分干净的环境,教师可以在上课后正式授课前提出表扬,或者询问清楚前一天是哪个值日生打扫的卫生,让他起立,然后发动全班同学为他鼓掌十秒钟。让付出汗水的人得到应有的荣誉,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种下正确劳动观点的种子。

2.分享劳动技巧,提升基本生活技能

所在家庭环境不同每一个学生所掌握的劳动技能也各不相同,但是作为家庭成员之一为自己的家庭做出一份贡献是每个成员要做的,哪怕是孩子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同时基本所有的学生长大成人后都要自己独立的生活,所以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每一个学生掌握的劳动技巧分享给家务水平相近的同学,会帮助学生更快的提高劳动技能。

在四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学习的第二单元第5课是“这些事我来做”。讲到此篇课程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先组织一次“家务比赛”,利用周末完成功课的时间去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劳动方式和成果。然后在下一次上课的时候带领着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比如帮父母扫地擦地或者是吃完饭主动去收拾桌子、洗碗等等简单的家务,相信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事情,在课余时间得到活动放松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个人的生活技能[2]。

除了在劳动中获得劳动技能,向父母学习扫地、洗碗等简单家务的经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小学生而言,第一次做家庭劳动难免会显得生疏,需要建议学生在劳动中多向父母请教如何才能干的又快又好。在实际操作中去实践验证是否按照父母的方式比自己刚开始是否能够提高效率。下次上课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把自己做家务的方式分享出来,然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经验,技能的提升与分享要基于劳动水平相似的前提下,所以教师应该少表达一些自己的意见,尽量引导同学们之间相互的交流。在交流过后可以评比出班级里面方法最好的劳动之星。以鼓励为主,刺激孩子们自己提升家务水平的同时把优秀的技巧分享给其他的同学。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和道理之外,培养一个学生的基本的生活技能也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

3.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培养对劳动的热爱

公益劳动的参与不仅可以更加立体的向学生展现课本中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同时公益活动会获得社会和周边大人的认可,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劳动的热爱。作为教师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培养学生社会主人翁不是仅仅停留在嘴边的,而是让学生通过劳动的方式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的活动中去。

例如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8课:“大家的‘朋友’”中,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我们有一些特殊的“朋友”在小区、村庄、街头、公园有许多为我们提供着帮助的朋友,比如垃圾桶可以让我们保持街道的清洁,公园的长椅可以让我们想休息的时候停下来歇一歇。为我们提供帮助的“朋友”就是公共设施,没有了公共设施会给生活增加很多的不便利。作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向身边最近的公园,让学生提前准备好清洁的工具,一起到公园中维护公共设施。在出发前可以向学生提问,让学生主动的回答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可以问问学生,公园有哪些公共设施?它们会受到不文明行为怎样的破坏?我们应该怎么维护它们?

然后让学生做好准备到公园中去。作为教师要保护学生出行的基本安全,同时对于课本中的内容要深入到实际劳动中去。让学生自己去亲自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为公园长期经受风吹雨打的公共设施做一些简单的清洁和维护。在过程中要积极的表扬学生正确的行为,在学生擦干净公园长椅上的风尘的时候可以夸奖他:“做的真棒!本来因为太脏不能坐的椅子已经被你给擦干净啦,现在又可以为下一个疲惫的人提供休息了”。告诉学生他所做的劳动是有意义的,因为他的劳动改变了我们身边的公共设施。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在活动结束后重新回到教室,相信此时学生除了对于课本中应该学习到的知识能够理解掌握之外,也培养了他热爱劳动的心理。在日后的生活中哪怕不是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在学生小区里组织的类似的公益活动学生也会积极的进行参与[3]。

4.总结

综上所述,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劳动的意义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一点一滴的为学生灌输,用实际的行动结合课本所学到的知识,真正的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去。不能仅仅停留在嘴边。通过身边的事情为学生进行讲解,利用合理的活动组织培养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猜你喜欢
公共设施班委课本
政府在农村公共设施协同治理中的角色探析
例谈如何选拔与培养新生班委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一路惊喜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公共设施区位规划及相关研究述评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