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经济背景的高校资助育人新闻宣传工作发展研究

2021-11-22 14:50韩春美昆明理工大学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2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政策

韩春美 昆明理工大学

在新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呈多元化态势,对于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提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积极帮助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消除其学生、成长的后顾之忧,要着力加大学生资助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效果,把“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

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资助力度不断加大,资助领域不断拓展,资助水平不断提升。高校资助工作的理念在于“育人为主,资助为辅”,要想真正卓有成效的完成各项资助育人工作,将资助惠及每一名有需要的学生,必然离不开有效的资助政策解答,更离不开创新性的、人性化的政策宣传。

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内容

其一,坚持以资助政策为导向。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根据资助政策的变化,不断完善相关工作计划,确保在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融合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以及社会责任教育等,要让学生在享受资助政策的同时,加强对于知识技能的学习,引导他们树立“学习报国”的崇高信念。

其二,实现建档学生资助全覆盖。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已经建档立案的贫困学生,要及时、完整的发放资助,并在奖助学金评定、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资助育人项目选拔等资助工作的各个环节上,给予更多倾斜和关注。

第三,进行资助政策宣传。成立资助宣讲团,向社会和广大学生及家长宣传国家、学校的资助政策,广泛宣传优秀经济困难学生和身边同学成长成才的先进事迹以及自立自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典型事迹。

第四,培育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对于享受国家资助政策的学生,要教育他们怀着感恩之心投入学习,引导他们树立起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就业观念,真正使资助与育人工作有机融合起来。

二、高校资助育人新闻宣传工作的发展路径

(一)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传活动

在新经济背景下,要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资助育人主题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传活动,将“立德树人”和“资助育人”的教育理念融入资助工作全过程,以育人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宣传,系统地介绍国家资助政策的相关知识,扩大政策宣传影响力。

1.多渠道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传活动

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干部的力量,开展宣传活动。一方面,发挥招生组教师的作用,在招生工作中同步解读资助政策。搭建学生志愿者宣讲团队,利用暑假返乡机会,开展相关资助政策宣传;组建家访团队,对贫困学生家庭进行精准帮扶,助力其脱贫致富;设置线上交流平台,由专人负责线上解答学生对于资助政策疑问;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干部录制资助政策解读短视频,通过各班级微信群、QQ群、家长群等载体与学生、家长、老师进行互动,利用线上的方式普及国家资助政策,让学生及学生家长明确贫困生资助范围、助学贷款申请方式以及各类奖学金的申领标准等。此外,可以成立“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团,并从过往或正在享受国家资助政策的学生中选聘宣传大使。具体而言,“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宣讲团主要活动内容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给在校生宣讲自己在党和国家及学校、社会各类资助政策的支持下,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或应征入伍服兵役期间的典型事迹;其二,开展送政策回母校活动。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回到家乡、回到高中母校“现身说法”,向学弟学妹们积极宣传,重点介绍自己在国家资助政策帮助下如何顺利渡过难关,成长成才;其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公益服务活动。面向新生介绍“绿色通道”、奖助学金等国家资助政策;其四,开展常态化宣传。宣传大使团成员要利于课余时间设计宣传方案,如制作宣传片、海报,创作宣传歌曲、微电影等,通过各大自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

2.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传活动

一方面,可以举办以文字作品征集、短视频征集以及图片征集为主要内容的“资助育人文化节”系列活动。文字作品征集可以撰写个人或家庭与“帮扶干部”、“大学生村官”之间的感人故事、动人经历,客观、真实地记录个人发展与家乡变化的紧密联系;短视频征集可以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及成效为重点,拍摄家乡脱贫故事,展现个人及家庭生活随着家乡脱贫而产生的变化,展示国家帮扶与个人奋斗合力的巨大能量;图片征集可以以家乡脱贫、家庭变化、个人成长为主线,通过摄影、绘画(可以为素描、油画、国画、漫画、水彩等)等各类作品形式,体现校园内外丰富生活经历、家乡脱贫攻坚政策实施前后的新变化、新面貌、新风采;另一方面,可以组织资助育人主题知识竞赛,引导广大学生了解掌握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帮助学生树立自强自立、诚信感恩、奋发进取的信念,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切实帮助受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竞赛可以采取网络测试的方式,学校对优秀作品进行评选,评选出校级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此外,要充分利用学生高中毕业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提前了解国家对于大学生的资助政策,确保他们不会因家庭经济问题而错失接受更高级别教育的机会。对于享受到国家资助政策的大一新生,要着重进行感恩、诚信教育,如定期举办诚信教育活动和与国家资助相关的征文比赛等,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以及契约精神。

(二)打造校园主题宣传教育网站,加强与媒体的合作

在新经济背景下,新闻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发动全校师生力量,加强宣传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形成从“要我宣传”变成“我要宣传”的大好局面。同时,要充分利用校内媒介,做好内宣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强新闻发布审核管理,整合利用和发挥校园网、校报、宣传栏、校内广播、专题网站、公共电子屏、微信等宣传媒介作用;加强官方微信建设,通过各类媒体对校园各项重大活动进行了及时深入的报道;管好用好学校门户网站、形成融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互动性的校园资助育人主题教育网站集群,弘扬主旋律,发挥其在学生思想引领、资源 共享、生活服务等方面的网络主阵地作用;进一步整合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资源,建立健全校园媒体矩阵,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加强对二级单位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的管理监督,确保所有可用网络平台都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切实形成线上交互性强、政策宣传立体化的校园新媒体联动矩阵。此外,要进一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提升信息和数据共享度,构建多终端、全覆盖的融媒体平台;要不断拓展媒体联系,加强主题策划,开创外宣工作新局面,注重加强与各大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中国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新闻网以及各大地方网站等中央、省市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的沟通,切实提升外宣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能力提升,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新闻宣传队伍

一方面,充实队伍,形成宣传合力。宣传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为切实抓好宣传工作,强调学校宣传工作的先导地位,要逐步形成校长主管,办公室主任负主责,骨干通讯员全力配合的宣传模式,进一步吸收具有良好新闻意识和新媒体意识的、文字功底较好的青年教师加入到宣传团队当中,进一步夯实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团队的工作基础,确保学校享受国家资助政策学生中涌现出的感人事例得到及时、广泛的宣传,在校园内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的同时,向社会展示良好的校园形象。同时,要通过合理的激励举措,对于优秀宣传工作者进行适当的精神、物质方面的奖励,进一步激发其对于工作的热情,初步形成学校报道为主的宣传信息报道网络,往后还将往更高媒体媒介发文宣传,实现学校资助育人宣传的广泛性;另一方面,加强培训,提升宣传质量。为了铸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宣传队伍,提高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加强学校宣传成果,就要从培训教育入手,对宣传员进行“充电”。比如邀专人讲座,就新闻、通讯的写法进行了讲解,从新闻视角的捕捉到标题导语的拟定,从写作的具体要求到日常的注意事项,从新闻舆论导向和如何找准新闻亮点等方面进行一一剖析,通过分发各级媒体投稿邮箱,选派优秀通讯员赴县、学区参加每一期的通讯员培训,不断增强通讯员精准投稿的能力,提升宣传稿件质量。

三、结语

在新经济背景下,无论是高校管理层还是普通教师,都要进一步做好国家资助政策的学习者、传播者,要引导学生做好知恩感恩的践行者,帮助他们切实领会国家资助育人相关政策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使相关政策真正扎根到需要的位置上,真正助力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切实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政策
政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政策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助企政策
政策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