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血站人力资源培训

2021-11-22 17:20薛富平赤峰市中心血站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6期
关键词:采供血血站献血者

薛富平 赤峰市中心血站

《血站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血站从业人员应当符合岗位资格要求,并接受血液质量安全和业务技能培训与考核,培训合格方可上岗。血站从业人员每年应当接受不少于75学时的继续医学教育。”《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第三部分(组织人员)从业人员必须接受岗位职责质量体系文件的培训和基本技能培训,经过评估能够胜任本职工作,有培训计划、评估标准、培训记录及考核评价;接受所在岗位法律法规的培训;新增人员必须符合《血站从业人员资质要求》经过理论专业技术培训,掌握血站质量管理基本内容,具有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能够胜任本职工作;业务主管和质量主管经过系统培训,具备采供血业务管理和质量管理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一、培训方案

成立以站长为组长的血站培训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培训制度、培训措施、培训管理办法及奖惩机制,业务科按照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抓落实。年初业务科发布全年站级培训的具体安排,并按计划组织落实,同时做好站级培训全程管理工作。对各科室的科内培训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

(一)站级培训计划,由业务科负责制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卫生政策要求,结合血站的业务发展对培训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后制定,主要是年度培训计划,对于采供血方面国家颁布或修改的规范及标准,可以制定短期培训计划。要对培训内容做好评审工作。由于血站工作的特殊性,采血、检测、血液运输等大部分工作都在上午进行,医院周一至周三手术安排相对较多且用血量大,因此站级培训时间应安排在周三以后下午进行。

(二)科室培训计划,各业务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的培训工作,以及本科室的员工培训考核、评估工作。根据本科室业务工作内容、专业特点、操作规程要求制定本科室的年度培训计划及月培训计划,报业务科审核批准。

二、培训内容

(一)政策与法律规范

1.法律:《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等。

2.法规:《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等。

3.规章及部颁文件:《血站质量规范》、《血站管理办法》、《血站实验室质量规范》等。

4.地方性法规:《内蒙古实施〈献血法〉办法》等。

(二)业务

重点培训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操作规程;新技术、新项目。

1.消毒灭菌操作规程;医疗废物处理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与保养。

2.无偿献血者征询、初筛、献血前准备、采血等操作规程。

3.辐照血液、滤白血液操作规程;血液成分制备操作规程。

4.血液储存与发放操作规程;血液运输操作规程。

5.各项血液检测操作规程。

对采供血各岗位人员要结合实际明确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向,设定不同的培训学时,对于一时期内采供血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和技术性较为集中的问题要进一步细化培训内容,解决重点问题。

(三)质量管理

为了依法加强对采供血机构的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卫生部制定颁布了“两个规范”,要求采供血从业人员进行持续有效的教育培训。

1.质量体系文件对四层体系文件进行系统全面培训,培训重点是操作规程。

2.卫生安全:采供血人员职业暴露如何预防,紧急情况如何处理,血液及标本包装与运输防止受到污染;献血员及员工的防护;危险品的使用与保存。

3.管理系统:数据安全与数据备份;信息系统瘫痪应急处理与恢复。

4.记录: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管理;献血者的个人资料、信息、检测结果等保密制度;记录规范、完整、准确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记录的存档与管理。

5.质控:重点培训采供血全过程血液质量符合各环节质量要求;采供血过程的质量审核。

(四)优质服务

采供血机构面对两大群体,一是健康适龄的广大奉献爱心的献血者;二是急需输血救治的患者。面对献血者要提供优质服务;面对患者要提供及时、安全、有效的血液。

1.服务礼仪:服务用语、仪容仪表、形体仪态、接待礼仪。

2.服务环境安全、卫生、温馨;服务设施设备精良。

3.献血者征询:献血前的告知、知情同意;献血者体格检查及血液初筛。

4.献血者献血前护理、献血中护理、献血后护理;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及随访;献血后血液检测信息反馈。

5.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

三、培训形式

(一)集中业务培训:一是由血站业务科室学科带头人担任培训师资,对采供血业务某一领域、某一环节以及关键控制点进行专题讲座;二是聘请临床输血专家、免疫学方面专家、血型研究专家等到血站进行讲座。对于不同岗位的员工可以分时间段分批次进行,保证全员接受培训。

(二)实践技能培训:如全血采集的静脉穿刺技术、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保养维护、献血者的招募、献血者血液筛查等一些关键环节的技能操作培训,由业务科室技术骨干实地现场操作演示,明示操作难点、控制点及标准操作规程,接受培训的员工可以模拟操作、深入体会,提高实践技能及业务水平。

(三)参加短训班:选派采供血各岗位人员参加各省市自治区血液中心、输血协会、医学会举办的输血、无偿献血、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质控等各类培训班学习;亦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业务工作质量管理发展比较好的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参加学习交流。

(四)邀请国家级临床输血专家、血型研究专家、质量管理专家等来血站指导,重点检查发现采供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专题培训,剖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制定整改及预防措施。

(五)培训学科带头人及专业骨干。选派专业人员到省级血液中心就某一学科某一专业(如血型研究)进行学习,学习时间三个月至一年。要有组织、有计划、重点专业进行分期分批送出去进修学习,形成专业技术人才梯队,为血站的发展提供保障。

(六)新媒体培训:鼓励采供血专业技术人员运用多媒体进行学习,包括自媒体、短视频、微博、微信等各种媒介形式学习无偿献血招募、血小板及全血采集、成分制备、实验室检测、质控等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基本技能和理论水平。

(七)新员工培训:培训血站的组织纪律、奖惩制度、安全卫生、服务礼仪、职业道德规范;拟任岗位职责、程序文件、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与保养、应急措施、两个“规范”等法律法规。

四、培训效果评估

(一)采取闭卷考试形式进行测试,测试题从培训大纲培训内容中筛选,题型为单选题、填空题,题量设计为一个小时答题时间,考核培训效果。

(二)知识竞赛技能演示进行测试。通过寓教于乐分组知识竞赛形式,让全员职工参加,题可以是单选、多选,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亦可通过实践技能演练操作测试培训效果。如采血过程,观摩操作者从献血员征询、静脉选择、手臂消毒、穿刺的角度及深度等进行测试;如设备消毒,从消毒液的配制、消毒步骤及方法、消毒记录等进行测试,实际考核培训效果。

(三)间接评估:接受培训后对员工所在工作岗位工作胜任情况、工作完成情况、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以及差错事故的发生率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培训效果。

通过规范有序的培训使血站所有从业人员增强了依法执业的意识,“一法两规”的细化培训让员工深入了解、掌握采供血工作依法执业、依法操作的严肃性和严密性;通过培训可以不断提高全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培训可以进一步增强全员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切实有效地保证了采供血业务各环节的工作质量,减少了不合格项的发生;通过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的血液安全观念,明确了采供血各环节各关键点,强化了全员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及各种规章制度的意识,从而保证了血液安全;通过培训,特别是外出进修学习进一步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工作热情,结合实际引进新的技术,在血液成分制备等方面开发新的制备项目,不断满足临床用血需求,达到了合理用血、合理治疗的目的,为血站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采供血血站献血者
采供血机构实施财务绩效管理的成效探讨
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配置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
南通市中心血站
血站建立和实施审核组模式的体会
7666名互助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知识认知及献血心理调查
江苏省采供血机构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