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辽宁省海洋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2021-11-22 17:20朱满婷渤海大学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6期
关键词:辽宁省海洋资本

朱满婷 渤海大学

一、引言

辽宁省海洋产业要想更好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金融支持。海洋产业具有需要高额资金投入、投资回报时间久、高风险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政府将是支持辽宁省海洋产业发展的有利途径。

国家颁布了一些金融政策以促进辽宁省海洋产业发展,但是比较零散,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对于海洋产业来说,地方政府的金融政策支持也没有在具体工作中得到落实。在相关的金融政策中,更多的是针对银行提出的政策,对于资本市场没有针对性的政策,致使海洋产业的筹资主体大部分还是来自于银行基本的贷款业务,没有充分的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筹资。在扩大金融市场的筹资途径上,政府认识到了股权投资基金的重要性,积极与银行和企业建立投资基金,这些基金有的不仅会为海洋产业带来资金支持,还会带来技术支持。

基于以上的背景,我们可以看到金融支持辽宁省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性,首先可以完善财政政策,建立完善的财政支持体系,多样化金融支持海洋产业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筹资作用,所以对辽宁省海洋产业的金融支持将是其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辽宁省海洋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现状

金融支持是辽宁省海洋产业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更好地发展海洋产业,目前辽宁省采取的金融支持有:

(一)从银行端角度看

为满足海洋企业的融资需求,在银行内内部设立了海洋产业金融服务中心,专门针对海洋企业的特点金融贷款审核与发放,同时增加产品创新,根据海洋产业的特点,推出多元化金融产品,满足不同海洋企业的资金需求,在海洋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工业企业、渔民等不同方面,有针对性的支持。激励银行业的专设机构把重点放在辽宁省海洋产业的规划上,优化信贷结构,支持海洋产业重点领域快速发展。

(二)从保险端角度看

优化海洋产业的保险覆盖范围与品种,发展多样化保险产品,满足不同海洋企业的保险需求,降低风险,同时规避重复保险机制。同时,加强海洋产业的保险覆盖规模与强度也可以同时促进海洋产业的发展,将保险资金进行专项投资,投资给符合风险条件的海洋企业,以解决海洋企业的融资问题。

三、金融支持辽宁省海洋产业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没有对海洋产业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

关于海洋产业的财政补助制度仍然有待优化。渔业补助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目的是减少养殖成本、捕捞成本和资金的使用,可分为降低操作资本的补助,减少建造渔船或维护渔船的初始资本的补助以及直接收入补助等等。我国财政渔业补助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财政对于海洋产业的补助具有量小而面广的特点,不能有效支持海洋企业的技术改革或产业发展。财政按照统一标准对海洋企业进行补助,没有形成针对性的扶持政策,由于补助金额均值较小,也无法推动海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2)政府对于海洋资源保护缺失。首先,辽宁省已经开始重视对于海洋企业的扶持,推进辽宁省海洋产业的发展;其次,补助所带来的海洋产业的发展将会刺进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理应得到重视,以使辽宁省海洋产业能够合理发展。

(二)特色海洋金融产品种类匮乏

辽宁省在海洋产业的金融支持有限,且金融产品的种类匮乏。在目前,辽宁省海洋企业融资渠道的主要来源是商业银行贷款,企业直接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金融通并不常见。但相比较而言,国外在海洋产业的金融产品种类相对丰富,像海域使用权抵押等特色产品,在我国的金融市场还没有普遍出现,并且我国金融机构还没有与境外机构形成规范合作,进行创新业务研究,这也导致辽宁省海洋企业不能获得符合自身需求的金融产品进行融资,解决资金问题。特别是中小规模的企业中,其融资渠道更窄,抗风险能力较弱,这也体现了金融支持辽宁省海洋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三)金融资源供给不充裕

在海洋经济的发展中,筹资问题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海洋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和海洋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货币。然而,与大陆经济相比,海洋产业的筹资更加困难,这主要是由海洋经济产业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首先,海洋产业的高风险性是由海洋本身特征所引起的。因为海洋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才可以进行海洋产业的技术创新,但是这与银行信贷稳定的收入目标矛盾。同时,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私人投资者没有资金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大规模投资,也使海洋产业法人筹资更加困难。

(四)海洋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准入门槛较高、风险较高,使海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较为困难。虽然创业板市场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成长中的海洋企业带来了机遇,但大多数企业还是难以通过创业板市场成功融资,并使企业更好的发展。由于上市过程复杂且严格,上市期间投入成本较高,且对企业规模与规范性有严格要求,致使海洋企业的上市之路举步维艰。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海洋企业较少,其债权规模较小,债券模式固定,没有根据海洋产业的特色进行多样化品种的设计,与其他产业的债券相比没有进行债券品种创新。此外,一些新的融资方式,如产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等有待进一步发展,具有短期主义,缺乏专业精神。

四、金融支持辽宁省海洋产业的升级路径

(一)加大政府对海洋产业的金融支持

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有专门的财政立法机制,是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而我省对于海洋产业的金融支持的立法涉及较少,我省应该加大金融支持海洋产业的立法机制。

1.健全税收机制、银行产业等金融支持。在税收政策上注意保护海洋产业,对于不同的项目、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税收政策,对于海洋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给予税收优惠。采用税收减免,积极鼓励银行、企业和社会人士投资,在资金的流向、海域权的使用、涉海项目的合作等方面予以各类优惠政策。

2.央行和政策性银行可以联合商业银行共同设立专门的海洋产业发展资金库,增加定向贷款占有率。银行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对海洋经济项目进行扶持,并运用贴息和担保等办法招揽商业银行与涉海企业合营和投资。财务部应支持海洋产业科学技术引进、降低研究开发项目的贷款贴现利率,以促进海洋科技发展风险的转变。

(二)构建并完善辽宁省海洋产业风险投资基金

鉴于海洋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以海洋企业要想创新发展就需要大量的金融支持,可以运用风险投资基金,解决其融资需求的问题。构建并完善辽宁省海洋产业的风险投资基金将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其中包括:多样化集资模式和完整的外部支持体系。(1)多样化的集资模式。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基金体系需要有充足的货币以及多方面的货币来源。目前,中国50%以上的风险投资仍然来自各级政府的投资。中国尚未建立一个有机网络,充分利用潜在投资机构的风险资本。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多样化风险资本模式。(2)完整的外部支持体系。我们需要从政府的政策支持、规范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中介、充分利用金融市场、降低人力成本、加大创新力度六个方面进行改造,才能使风险投资发挥真正的作用。

(三)加强金融同企业之间的直接投资

中国有着多样化的资本市场,且运作模式不断规范,海洋产业企业应抓住这个时机推进企业改革,制定完整合规的企业制度,以直接在资本上融资的方式来解决海洋开发所需资金。从其他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资本需求都可以资本市场呈现多样化的结构,对于海洋企业来说直接的融资方式就是上市融资,我国上市制度开始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这方便了海洋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程序,在创业板市场进行融资,帮助了大量的初创企业,是初创企业的摇篮。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运输业等一些海洋产业或优势产业集团的支柱产业已进入成熟期,拥有较大的规模,可以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政府可以鼓励海洋产业的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以此带动海洋产业的发展。

(四)加大海洋产业对资本市场的利用

开发利用外资途径。可以利用国外资金或专业技术对海洋产业直接投资,也可以通过国际信贷进行融资。还可以通过间接融资方式,例如发行国际债券;扩展债券票据融资途径,拓宽海洋产业的集资途径。辽宁省可以通过发行定向投资于海洋产业的政府债券来解决海洋产业的资金需求。鉴于海洋产业的风险较高,通过政府信用做担保的形式可以较大程度解决融资问题,且成本相对较低。政府牵头根据海洋产业的项目进行招标融资,将是一个可以实施的方式;改善民间投资的审批流程、融资方式和投资范围,扩大民间投资范围,利用民间资本集资速度较快、资金周转灵活、进入门槛低、自己承担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支持市场规模小,但是具有良好的上升空间、市场前景光明的海洋企业成长。

猜你喜欢
辽宁省海洋资本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VR 资本之路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