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文化、绩效管理与员工发展的关系研究

2021-11-22 17:20宋虹霄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行政审批局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6期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建设

宋虹霄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行政审批局

引言

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技术一并传入我国,并迅速点燃了相关学者的研究热情。之后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纷纷引入绩效管理、薪酬制度等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文化建设也随着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与人力资源管理一起推动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管理并不只是一门学科”,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曾提出:“管理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具备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和表达方式。”[1]在当前我国持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背景下,文化管理更是被赋予了更丰富的责任,将文化建设、绩效管理与员工发展相结合,不仅能够有效增强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凝聚力,塑造良好的单位形象,而且有助于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新时代获得更深远的发展。

一、机关事业单位文化、绩效管理与员工发展概况

从机关事业单位的角度来说,文化管理即“企业文化”、“文化建设”,其核心内容就是组织所信奉并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付诸实现的价值观念,是指组织在运营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被全体员工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运行制度、价值观念、发展目标等精神内容的总和。我国对文化建设的关注与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机关事业单位进行体制改革,借鉴国内外组织的先进经验,逐渐开始研究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并将其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事业单位通过绩效管理过程全面考核员工的工作表现,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员工岗位、薪酬待遇、聘任合同续订情况等进行调整,以达到督促员工进步、提高员工工作表现的目的[3]。近年来随着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化,绩效管理逐渐成为机关事业单位员工评价的主要方式,并成功引起了组织与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讨论与重视。

员工发展主要指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员工个人成长情况,包括专业能力、职业规划、思想品质、综合能力等多个方面内容。机关事业单位内的工作环境、文化建设、培训活动、绩效管理、薪酬制度、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都会对员工发展产生影响[4]。近年来人才对机关事业单位发展的影响愈发深远,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生产关系中人的作用,机关事业单位也纷纷立足员工发展探索管理途径与管理办法。

二、机关事业单位文化、绩效管理与员工发展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探索机关事业单位文化、绩效管理与员工发展关系的重要意义

机关事业单位文化建设可分为两方面内容[5]:政治思想建设和文化思想建设,借助文化建设过程提升员工的政治素养与文化素质,使员工在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中逐渐端正人生态度,获得更好的发展;绩效管理则主要通过带有强制性的管理方式,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提高员工绩效表现和工作能力。两者分别刚柔并济,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员工发展。对三者关系的研究,能够从方法论的角度,探索推动机关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绩效管理和员工发展的有效措施与途径。

(二)机关事业单位文化、绩效管理在员工发展中的应用

首先在文化建设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在不同发展阶段通过文化建设工作向员工介绍组织的发展历史、未来战略、管理制度等,帮助员工加深对组织的了解,逐渐建立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将自身与组织相联结,推动自身发展;同时文化建设还能够引发员工对个人发展的思考,发现个人兴趣、发掘自身潜力,进行职业规划,获得更好的发展。其次在绩效管理方面,机关事业单位通过绩效管理规范员工行为、明确岗位责任、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员工在这个过程中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组织管理,不断规范个人行为,从而提高个人能力,有利于员工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三)机关事业单位文化、绩效管理与员工发展的现状与发展

首先,文化建设方面。尽管文化建设作为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开展群众活动、进行文化宣传的重要方式,始终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单位整体氛围影响,一直存在工作松散、氛围过于放松、竞争力相对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近几年,机关事业单位为适应市场环境,加速整合业务部门资源,将发展重心更多放在了技术更新与效率提高等方面,文化建设没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甚至有边缘化、形式化的趋势。其次,绩效管理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引入绩效管理用于规范员工行为、提高组织绩效水平,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专业能力不足等,现行的绩效管理办法,与机关事业单位具体的工作内容、发展方向并不能完全适应,以至于绩效管理多停留在表面,难以发挥真正作用。

三、机关事业单位文化、绩效管理促进员工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文化建设,营造员工发展氛围

针对文化建设过于松散的问题,机关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完善文化建设相关制度,规范文化建设活动流程,并进一步强调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来改善当前现状。具体来说,机关事业单位首先应以文化建设促进员工发展,构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文化氛围,鼓励员工深入研究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知识与技能水平,获得更高远的发展;其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由单位组织职业规划活动,使员工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再由人力资源部门定期帮助员工分析个人特点与发展潜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探寻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另外,构建和谐的文化环境,以人为本,积极征求员工对于组织发展、制度规范的意见建议,增加团体文娱活动,加强员工与团队、组织的联系,从而提高员工对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增加员工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归属感,继而鼓励员工将自身发展与机关事业单位战略规划目标相结合,促使员工在提升自身的同时,带动组织绩效的提高,从而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发展。

(二)完善绩效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工作表现

首先,完善岗位说明书,通过岗位说明书的制定明确员工的岗位职责,规范员工行为;其次,通过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事业单位内部严格实施该项制度,保证绩效评价的公平性与科学性,提高员工竞争意识的同时,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内部运行秩序;另外,重视绩效结果的沟通过程,由领导或管理人员根据绩效考评结果对员工进行沟通,有针对性分析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肯定员工成绩,指出员工错误,促进员工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的提升,使绩效管理切实发挥其积极作用。

完善绩效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从工作规范性、强化责任意识、正确分析个人优缺点等角度,帮助员工总结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表现,对员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强化文化建设、绩效管理与员工发展的联系

有效指导招聘活动,通过分析应聘者性格特点、价值观与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文化间的匹配度,在面试阶段帮助机关事业单位快速筛选出合适人选;提高员工培训回报率,将文化建设与培训活动进行深入结合,激发员工参与培训、提升自身的积极性,避免培训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培训活动效果;发挥一定的激励作用,机关事业单位通过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制度等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文化建设则通过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配合激励措施发挥激励效果等方式促进激励效果的实现,激励制度的透明、公正能够促使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同时文化建设也能够作为推动激励制度规划化、有效化的重要力量,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机关事业单位进行文化建设必须发挥文化工作灵活性的特点,时刻吸收时代精华,积极引入先进思想,在形式上也应避免陷入固有模式,根据市场环境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及时对文化建设工作进行调整;降低绩效管理的负面效应,文化建设通过精神激励和环境改善两方面为员工提供更人性化的组织环境,从而降低绩效管理带来的生硬感,体现人本性,提高员工对管理制度的认可度。

文化建设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间接影响员工发展;也可以直接通过企业文化培训与宣讲,搭建与当前时代年轻员工风格特点相适应的文化桥梁,结合员工知识背景与文化层次,直接启发员工关注自身发展,推动员工进行自我开发;还可以通过构建独特的企业文化影响员工发展的方向、进展与深度。绩效管理则直接作用于员工的工作表现,通过提高员工工作能力,促使员工在特定岗位上继续深耕,提高专业能力。强化三者联系,并不是要将三者单独分离出来,探讨彼此间的相互影响,而是应通过机关事业单位的各种管理活动和运营过程,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加深三者间的联系,形成良性互动,以达到促进员工进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发展的目的。

四、结语

机关事业单位任何发展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重视员工需求、员工发展,积极优化与人的因素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对机关事业单位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机关事业单位文化、绩效管理与员工发展关系的研究,立足机关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绩效管理与员工发展这三方面内容,通过探索文化建设、绩效管理通过间接或直接方式对员工发展的影响,再结合当前机关事业单位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探索相应的改进措施。

猜你喜欢
机关事业单位建设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打开机关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