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在医院的应用

2021-11-22 17:20魏忻芳远东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6期
关键词:医疗机构融资医疗

魏忻芳 远东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医疗设备,特别是高端医疗设备,对于提高医院经营状况意义重大。但引进这些设备需要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这对于资金不足的医院无疑困难。一方面,资金的缺乏限制了医院引进先进的诊疗设备,对医院长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中国医院大多建立较早,医疗设备陈旧,医疗环境落后。对此类医院来说,单纯依靠财政拨款、自我管理收入等渠道无法满足自身对发展资金的需求,筹资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此,有必要拓宽融资渠道,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医疗设备融资租赁能为医院提供便捷、灵活的融资服务,成为医院开展多元化融资业务的首选方式。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在实践中仍存在市场渗透率低、开放度低等问题。此外,各大公立医院缺乏足够的资金运作主动性。因此,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需要依靠医疗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本文通过实例对此类项目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指导下的医疗行业市场化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一、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主要业务形式分析

(一)杠杆式融资租赁

由于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很多,杠杆租赁通常是各种大型融资租赁项目的特定形式。杠杆租赁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租赁公司牵头的大型融资租赁项目。前者出资约60%—80%,其余20%—40%由出租方承担,设备的正式所有权由出租方享有。虽然杠杆租赁可以使出租人得到信贷或减税的支持,但在医疗设备融资租赁项目中很少使用。

(二)直接式融资租赁

医疗机构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初步根据所需设备选择供应商(租赁公司)。然后,由选定的租赁公司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购买设备,并定期租赁给对方获取租金。这种形式的医疗设备租赁称为直接融资租赁。在租赁业务关系的维护期间,医疗设备的所有权属于租赁公司,医疗设备的折旧、维护、收益权和使用权属于租赁设备的医疗机构。期满后,设备所有权转移给医疗机构。与此同时,医疗机构需要向租赁公司支付较低的名义价格。

(三)售后式融资租赁

医疗机构根据账面价值将自有资产出售给租赁公司,获得融资后再将设备租回,即售后租赁。这种融资方式保持了设备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但融资和销售是一体的。通过售后租赁的形式,医疗机构既满足了自身的资金需求,又保留了设备的使用权,振兴了自身的固定资产。对于租赁公司来说,售后租赁也是一个风险小、收益稳定的投资机会。

二、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首先,医疗机构可以在支付少量费用的基础上获得先进医疗设备的使用权和受益权,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诊疗水平。二是帮助医疗卫生领域获取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医疗卫生领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盘活资产。大医院的陈旧或闲置的医疗设备可以分配给一些规模相对较小、水平较低的医疗机构使用,从而有效地盘活医院资产。

3.对抗通货膨胀。它可以使医疗机构只需支付少量的费用就可以获得所需设备的用益权和使用权,避免了通过融资或贷款很容易错过购买设备的最佳时机的问题。此外,还可以使医院财务安排方式多样化,对降低医院财务风险、稳定医院财务具有重要意义。

4.完善经营管理。允许医疗机构定期缴纳租金,可以有效保证设备管理和维护的及时性。

(二)劣势分析

1.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我国相关部门尚未制定专门的融资租赁法律,仍以《商业银行法》、《票据法》和《合同法》为实施依据,制约了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

2.行业管理混乱。我国三种类型的融资租赁业务由不同的部门管理,暴露出管理混乱和分散的问题。

3.存在认知偏差。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有大量医疗机构对融资租赁存在认知偏差,许多管理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执行制度,严重制约了融资租赁的快速发展。

(三)机会分析

1.政策支持。近年来,中国政府逐步加大对该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先后颁布了两项政策,降低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准入门槛,为此类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

2.医疗服务需求旺盛。目前,“金融+医疗”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已成为社会迫切需要的资源。

3.是重点扶持产业。目前,融资租赁公司重点扶持的行业包括医疗健康行业,这为医疗健康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四)威胁分析

1.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对于出租人而言,除了资金链风险、竞争风险和经营风险等因素外,二手流通市场也可能导致医疗设备融资租赁风险。对于医院来说,医疗设备质量的参差不齐对承租人[5]的长期租金支付能力产生了影响。

2.信用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医院信用体系,致使租赁公司无法深入了解医院的信用状况,增加了这方面的风险。

三、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发展方案策略

(一)完善法律制度

有关部门应该制定合理的监督体系和金融租赁业务准入制度,注重引导和鼓励企业提供相应的条件,积极开展医疗设备融资业务,并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例如增加支持,提高租赁环境和解除限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和经济功能。例如,可以颁布《融资租赁法》,限制此类项目的利润率。同时,通过完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使融资租赁市场真正为民生服务,确保准入机制包括能力齐全、人员到位、文件齐全、制度建立[6]四个方面。此外,在制度发展方面,要保证制度的完善,流程清晰,规章制度健全。

(二)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医院信用体系,学习发达国家在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方面的相关经验,使医疗机构能够获得政府提供的担保。这不仅有效地保护了租赁公司的合法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医院的信用风险。此外,政府还应制定与社会信用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严惩信用缺失的行为。

(三)搭建融资租赁平台

搭建融资租赁业交易平台是解决行业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融资租赁平台的建设可以加强行业内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业内的共识;融资租赁平台的建设有利于相关政策的完善和交易环境的不断改善;融资租赁平台的建设对行业标准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政府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四)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

对于资金相对短缺的医疗机构来说,融资租赁这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可以降低资金的流动性风险。但是,在选择这种融资方式之前,医疗机构应该结合自身的负债、资金和规模,充分分析自身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控制过度负债和盲目扩张带来的风险。

(五)选择高质量供应商

对于医疗机构来说,选择优质的供应商,引进优质的医疗设备非常重要。因此,医疗机构在选择供应商的过程中,既能保证医疗设备的质量,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进口价格的合理性,有效降低价格黑洞的概率。此外,供应商拥有完善的资产回收渠道和增值能力,并负责医疗设备的维护。因此,医疗机构应该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督促供应商及时维护和保养设备,提高其绩效。

(六)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一是事前预防。在客户选择方面,结合行业准入标准,充分了解和明确所涉及的行业类型。在租赁项目开发方面,采用非现场或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每个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充分了解承租方的相关信息。与此同时,金融租赁公司也应该知道租赁物品的所有权和二手市场的设备医疗设备融资租赁项目,从而实现风险的综合评价水平的承租人,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此外,实际调查人员还需要对调查结果的全面性、客观性和真实性负责。第二种是过程控制。针对项目风险的动态特性,我们应该安排专门的人员来指导相关工作,开展实时市场监督根据风险控制的相关要求,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实时风险,确保总是可控和控制风险。最后一部分是事件后的总结。项目完成后,要积极总结租赁设备的经营经验和承租方的行业,保持良好的客户合作关系。

(七)创新融资租赁方式

同时,要注意产品结构的设计,通过设置独特的市场定位和业务模式,避免与银行同质化竞争。在融资渠道拓展方面,积极鼓励融资租赁公司创新融资方式,与其他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发行金融债券、资产证券化、基金、信托等渠道进行融资。积极构建完善的医疗设备租赁产业链,使租赁公司与供应商的合作更加紧密,将剩余价值风险降到最低。

(八)加强员工专业培训

首先,融资租赁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行业法律制度、实务操作、会计知识和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其次,公司员工要深入医疗行业,通过收集商业和行业信息,了解设备,调查医疗状况,充分评估项目风险。

四、结语

在医疗设备的供需矛盾中,一种能够改善医疗环境,有效帮助医院拓宽融资渠道的新型融资方式——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悄然崛起,并得到医疗行业的广泛认可。医院进行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是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至关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改善医院服务环境,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当今医改背景下,明确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重要意义并且制定详尽的提升策略与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总结了当前三种主要形式的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业务,分析设备融资租赁项目的融资方法,指出医疗融资租赁在医院应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医院融资租赁框架改革,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医疗机构融资医疗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