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与民办大学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体会

2021-11-22 17:20江汉大学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6期
关键词:民办大学公办民办

方 婷 张 蔷 江汉大学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升级,每年由国家或各级政府拨给民办与公办大学的教学资金和企业的资助资金也随之而增加。办学资金来源的多样化能够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但同时提升学校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加大了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因此,改革民办大学与公办大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学校的内部控制体系,规避财务风险,进而保证民办大学与公办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公办与民办大学财务管理的理念

公办与民办大学的财务管理都必须严格遵循《经济法》和行业会计制度,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公办大学大都以财政部制定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为实施依据来进行财务管理的;但民办大学在财务管理所遵循的准则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民办大学已遵循国家规定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作为学校内部财务管理体系的依据,部分民办大学则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日常财务管理工作。我们队公办大学与民办大学财务管理所依照的准则进行对比发现,公办大学财务管理制度比民办大学更具标准性和合理性,其所显示的财务数据也比民办大学更为准确,能够起到全方面的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反观民办大学财务管理制度的参差不齐,这可给民办大学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公办大学与民办大学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主要是指各民办和公办大学在进行筹资活动时所产生的风险,其中,债务风险是该类风险的主要风险。民办和公办大学经营发展的资金来源有所不同,公办大学的资金来源大都以财政拨款为主,属于非营利性机构,日常运行资金来源于学费、财政补助、科研收入等,这些资金具有相同特点,也就是要求做到专款专用,以满足高校日常成本支出。虽说政府也会给予民办大学补助,但民办大学的资金主要来源还是企业的资助。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增大,教学设备采购量增大,所需资金数量多,但由于公办与民办大学的资金来源渠道都比较单一,使得部分学校为扩充自身规模而采取借贷方式,若学校在经营发展中的负债远大于自身偿还债款能力,则会导致学校的资金链断裂,对学校的经营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危险[1]。

(二)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及投资性风险等。收入与支出时间、规模不统一是公办大学与民办大学的运营资金存在的差异。公办大学收取学费后,需要先将学费交付给财政部门,再由政府部门拨款给学校。但由于国库中资金则是采取零余额额度方式实现进度拨付,如果高校在运营发展中,采取进度拨付方式,一旦高校在运营中某个时间点发生支出增长现象,则会增加高校财务运行压力,产生运营风险。民办大学的办学资金虽也来源于学费,但由于民办大学的学费普遍较高,会给学生的家庭造成一定的压力;其次,民办大学的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的不健全,这会对学校造成一定的财务风险,若学校的资金链发生断裂,则会直接威胁到学校的正常运营。

(三)财务管理风险

资源浪费、内部控制和预算风险等都是造成财务管理风险的重要因素。资源浪费的风险指的是资源浪费现象,即:公物私用、偏高的修理费、职务消费、资产报废、资产闲置等等;内部控制的风险指的是不合理的机构设置、不完善的财务制度、管理人员缺乏素质以及无法应对外部变化等产生的风险;财务预算执行没有执行到尾或预算、设计缺乏合理性等都是导致预算风险发生的重要因素[2]。

三、公办与民办大学形成财务风险的因素

(一)导致形成筹资风险的因素

1.公办及民办大学没有树立风险防控意识

民办和公办大学的负责人在进行财务决策时,未能将财务风险的控制融入其中;或其虽有风险意识,但无法对风险的类型进行识别;或其即使能分辨风险,却没有将防范风险的工作落实到位,进而体现出风险意识的薄弱。

2.公办及民办大学不清楚发展方向

在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的运营过程中,部分学校不能清楚认知自己的定位,盲目扩张学校面积,扩大招生范围,购置教学设备设施,将“高大上”作为建设新校区的目标,将大量资金用于与教学没有关系的项目,完全将“教育为本”的办学理忽视,这样不仅难以保证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而且还会给学校所获得的投资资源造成浪费,给学校的财务管理带来财务风险。

(二)导致形成运营风险的因素

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资金来源不同,公办资金来源主要是以政府拨款为,但其也会自筹资金;而民办大学的资金来源是以学校和投资方投资为主。但二者在资金方面都存在一定缺口,解决该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向银行借款。大学属于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又有政府作为担保,容易取得贷款资金。但部分大学会在贷款前没有从自身财务情况出发,也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还款能力和资金效益,盲目贷款,进而导致偿还的本金和支付的利息过高,造成资金短缺,对学校的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三)导致形成财务管理风险的因素

1.民办及公办大学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由于部分民办及公办大学没有完善、系统的财务管理制度,或学校已有较为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但为将该制度落实到实处。其次,部分大学关于经济责任惩罚体系不完善,责任审计变得片面,导致部分部门和领导人员钻空子,挪用公款、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导致学校资产大量流失,进而导致学校存在众多的财务风险。

2.民办及公办大学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民办大学与公办大学的内部控制工作各有不同,由于部分领导者的意识缺失,在建立规章制度时欠缺参考,导致所指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漏洞较多且难以落实到实处,无法满足大学实际需求。并且,财务人员会根据这些不健全的财务制度只注意原始凭证是否合理合法、签字手续是否完整,而忽略对资金管理的分析与评价,没有对财务信息进行具有实际意义的审核,导致形成财务风险威胁大学正常运营[3]。

四、民办及公办大学规避财务管理风险的策略

(一)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许多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的领导人没有重视起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的重要性,且没有将财务风险工作落实到位,致使学校的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制度产生漏洞或风险,威胁学校的正常办学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民办和公办大学在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时,应先树立风险控制和管理意识,在内部营造出积极的风险防控氛围。其次,各个大学的领导人和财务人员皆担任着控制财务风险的重担,因此,各个大学还应该组织财务人员定期参加风险教育培训。此外,各个大学在处理重大项时,应该采取投票制,保证项目的客观性,进而起到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

(二)提升民办及公办大学的办学实力

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提升筹资能力,应通过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就业能力来实现。具体方法如下:(1)合理投入教学设备,优化教学方案,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2)与学校所涉及专业的就业但为进行合作,提升学校学生的就业率,其就业提供一定的保证。(3)学校的办学资金有限,且其获取资金的渠道也相对较少,很难通过其他方式来筹取资金。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增进和各类社会企业的合作,拓宽自己的筹资渠道,以确保学校能够正常办学[4]。

(三)完善学校内部的财务管理体系

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的财务风险与财务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密切相关,因此,在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时,要重视起完善和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各项工作,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而保证学校的正常办学和运营。完善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的方法如下:首先,完善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需要学校结合财务管理特点、内容和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完善,保证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符合学校的实际需求,进而保证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合理性。其次,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公办与民办大学应自主研发出与学校财务管理、风险管控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统筹财务信息,保证高校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四)健全民办大学与公办大学的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规避高校财务管理风险,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降低财务管理风险带来的各种不利因素。健全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如下:首先,强化公办及民办大学内部的财务经济责任制,并将该制度落实到每个大学部门、领导人员、教师职工等的身上,有效防止滥用私权、挪用公款等不法行为的发生,为学校的正常运营提供保障。其次,全面展开离任审计、年报审计等多项财务审计工作,并将审计报告如实公布,增强具体的监督职能。提升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降低财务风险,提升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进而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5]。

五、结语

风险控制工作是民办与公办大学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但由于民办及公办大学内部人员缺乏风险管控意识,学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的不完善,进而导致产生财务风险,威胁学校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因此,民办与公办大学的内部工作人员应当树立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意识,健全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保证学校资金的合理利用,合理规避财务风险,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猜你喜欢
民办大学公办民办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多源流理论视野下我国营利性民办大学的政策过程及未来思考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民办大学国际化教育50强出炉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夺冠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