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赋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国内外研究

2021-11-22 17:20姜子涵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宁城西支行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6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银行金融

姜子涵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宁城西支行

一、金融科技发展现状概述

2018年至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产业总体发展良好,中国继续引领世界金融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加快金融科技产业布局。在成熟的“ABCD+”技术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即“A”(人工智能)、“B”(区块链)、“C”(云计算)、“D”(大数据),商业银行需要与底层技术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明确其发展特征是必要的。

2019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方案主要从配置能力、应用能力、监管能力、基本支撑能力和财务风险防范能力五个方面进行界定。金融科技强调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根据规划,到2021年,中国将实现金融科技“四梁八柱”的目标,实现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使中国金融科技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1]。

二、金融科技赋能商业银行发展历程

(一)金融科技发展第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以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为主要目的,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交易处理和业务处理的电子化。现阶段,网络技术公司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无关,而只是作为金融机构的成本部门而存在。代表性商品包括各种结算系统、自动取款机、信用系统等。

(二)金融科技发展第二阶段

目前,传统的金融业务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移动互联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一阶段,金融机构通过移动终端和互联网聚集客户,搭建线上业务平台,共享信息,实现金融服务的各个端口的应用。现阶段,代表业务有互联网基金、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等。

(三)金融科技发展第三阶段

金融机构应积极参与技术创新,主动引进技术,朝着智能化、创新型金融管理理念的方向发展。现阶段,金融科技的发展已经开始解决传统金融的问题。现阶段的典型应用包括大数据征信、智能投融资、供应链融资等。在这个阶段,金融科技的核心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信息收集、投资判断、信用中介、风险定价等方法。

三、金融科技在传统商业银行转型中的赋能作用

(一)提升商业银行的获客能力

首先,利用大数据可以对各个单位和不同年龄阶段人群进行数据的整理和搜集,更好地了解大众的不同爱好。其次,商业银行通过运用云计算等新科技对金融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整理,及时了解不同人群的财务状况,从而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进而提升商业银行的获客能力。

(二)化解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

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行业,是一个盈利高但是承担风险也高的行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银行信息不对称或者防控不及时导致商业银行宣布破产。将金融科技应用到传统商业银行中,可以改善传统商业银行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化解商业银行的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三)扩大商业银行的服务范围

传统的商业银行主要是采用线下经营的方式,这种经营方式的客源主要集中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并且商业银行的营业时间是固定的,人们只能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办理金融业务,所以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将金融科技融入到日常工作,可以打破金融服务的时空限制,扩大商业银行的用户,吸收更多的资金,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注入活力。

四、海外银行金融科技布局的先进政策

(一)英国金融科技政策梳理

1.2014年7月,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支持创新和保护消费者利益,为孵化器提供政策建议,FCA授权获得支持,认可企业规章制度发布“创新·倡议”。

2.2016年5月,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设立了“监管沙盒”,为创新型企业提供短期、小规模、安全的测试环境,以发展金融科技。

3.2017年4月,英国财政部发布了《金融科技监管创新计划》,要求监管机构适应并鼓励创新商业模式,使用新技术,以减轻监管机构的负担。

(二)美国金融机构政策梳理

1.2016年3月,金融监管局(FSA)发布了一份文件,为金融服务业提供了指导方针和创新思路。

2.2016年11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讨论了区块链技术、数字投资银行和机器人咨询以及在线贷款等金融服务创新。

3.2017年1月,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实施金融技术功能监管的金融技术框架》白皮书,表明金融技术监管具有法律依据。

4.2017年3月,为加强监管,货币监管办公室(OCC)发布了《金融科技企业申请评估规则》,面向金融科技企业发放银行牌照。

(三)新加坡金融机构政策梳理

1.2015年8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成立了金融创新团队,设立了三个办公室:支付与技术解决方案、技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实验室。投资约2.25亿新元实施金融部门科技创新计划,以鼓励全球金融部门在新加坡建立一个创新和研发中心。

2.2016年6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布《金融科技沙盒监管指引》,鼓励金融机构等企业参与完善部分法律法规,需要监管支持。

3.2016年11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宣布了一系列计划建立一个智能金融中心在第一个新加坡Fintech节日,包括MyInfo的数据应用,一个国家个人信息平台,在金融领域,跨银行跨境支付区块链技术的试验。

五、海外银行金融科技布局的典型路径

商业银行可以围绕特定业务和功能,与互联网、科技企业进行跨境合作,共享科技成果。综上所述,两者的优势是互补的,有利于银行进入新的市场。例如,富国银行就与PayPal合作进行电子支付。2016年1月,英国巴克莱银行与比特币合规公司Chainalysis和会计初创公司Wave合作,致力于区块链技术,完成了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贸易结算服务[2]。

对于拥有颠覆性新技术的科技公司,银行可以通过股权投资或收购在短时间内获得技术和人才。摩根大通和桑坦德银行设立了基金来购买或投资科技公司。2016年后,高盛投资了29家大数据征信、保险、金融、担保贷款等领域的金融科技企业,并通过蓝鳍投资等结算服务获得了最尖端的在线结算技术。花旗银行的风险投资部门专注于金融科技投资,以移动支付公司Square为中心。

通过设立子公司作为孵化器,培养独立开发和应用能力。银行可以设立科技创新实验室,连接创新企业、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致力于区块链、人工智能、监管技术等核心领域的技术开发。银行在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的同时,也能保障科技人才。2015年7月,花旗银行独立开发了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系统的三个应用,成功使用加密货币Citicoin并将其应用于跨境支付。富国银行每年在新技术上投资60亿到80亿美元,与新兴技术公司签订指导合同,教授它们操作技能,并为这些技术公司建立银行后台办公室,进行技术测试。

六、国内金融科技赋能商业银行的路径对策

(一)做强移动银行主业,提升银行核心能力

移动银行是商业银行商业转型和产品创新的载体,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生态智能。手机银行不仅是传统的商业汇款保证金,还需要整合第三方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吸引一些高净值客户,提高附加值。在具体商品和服务方面,致力于提升同业服务能力、交易流程便利性、线上线下一体化。

(二)铺开移动支付业务,增强用户使用黏性

移动支付在商业银行的智能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如支持金融和非金融应用中的交易服务,是提高客户参与度的关键。这也是商业银行落后于互联网公司的主要领域之一。在未来,商业银行要想缩小差距,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从金融到非金融,从商业到生活,不断丰富自助支付的应用场景。第二,用户体验的不断提升,包括便捷的支付方式,指纹、人脸、声波、虹膜、NFC、二维码等新技术应用创新。

(三)全面拓展生活服务,深入开展场景金融

对生活场景中银行的商品和服务的应用,是当前商业银行追赶互联网企业的关键,所以提高商业银行的商品和服务,使客户的黏性得到提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商业银行提供生活结算服务的同时,还能与第三方服务公司积极配合,为用户提供衣、食、住、行等全场景移动生活服务,方便客户提供全新的生活体验。

(四)创新发展电商服务,推动生态价值增值

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和尝试电子商务服务,为用户消费行为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提升生态价值。银行依托客户资源优势,通过自主研发或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创新电子商务服务模式,走出一条差异化的电子商务发展之路。

(五)深度融合社交应用,引领产品服务提升

社会化是商业银行知识产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必须积极与各大社交平台合作,如微博银行、微信银行等。另一方面,通过将用户与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过程紧密结合,增加用户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有效增强用户的粘性。

(六)利用新技术防控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将现代化的新技术应用到商业银行中,促进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频繁,所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金融风险,防控风险一直是所有商业银行要做的事情,同时对于银行来说挑战性也极强。基于这样的发展现状,商业银行必须通过新技术有效地化解金融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安全性,促进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

七、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整体信贷经营环境、居民储蓄增长、表外业务风险不断降低、金融风险不断创新等一系列变化,净利润增长放缓,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压力加大,传统存款必须进行“汇款”转型。因此,商业银行有责任通过金融技术及时地改造和发展商业银行。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银行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P2P金融解读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银行激进求变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