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工作中的应用

2021-11-22 17:20徐志敏秦皇岛市抚宁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6期
关键词:监督机构计生卫生

徐志敏 秦皇岛市抚宁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

为了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服务效果得到提高,要求保证执法机构的工作效率,并且使相关人员基于服务创新模式实现执法档案的信息化处理,提高执法档案使用价值,保证我国各地区卫生执法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另外,对执法档案开展信息化处理,降低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机构工作难度,将执法监督作用充分展现出来。

一、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工作现状

(一)选拔干部挂职

为了使卫计机构改革新要求得到满足,全面开展卫生机构、计生机构的工作,选择熟悉执法监督、计生政策法规工作的同志挂职。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创建计生监督执法队伍,提高执法力量[1]。

(二)实施教育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使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开展,掌握卫生监督相关政策法规、依法行政等内容。授课教师通过丰富图片对我国基本国情介绍,根据现实案例讲述如何学习卫生监督政策法规。另外,部分工作人员对相关工作情况并不了解,所以在培训时要对卫生监督工作机构、常识、内容进行介绍,通过培训使工作人员掌握卫生综合监督执法工作的内容。

(三)参与日常监督业务

为了使监督员理论结合实际情况,要全面掌握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工作,派出干部到市委计生局监督检查中进行工作[2]。

(四)手持执行终端

以手持终端执法队的行为和程序规范,提高执法效能,使卫生计生树立崭新的形象。目前,手持执法终端设备已经被广泛使用,而且创建了相适应的网络集成平台。通过手持执法终端使传统监督方式改变,节约执法时间,降低错误数据几率。

(五)执法记录仪终端

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充分展现行政执法行为,以此使执法有迹可循,解决现场取证问题,使执法更加的规范、严格。

(六)在线监测系统

传统人工监测方式费时费力,并且无法得出实时数据。现代卫生监督正在对现代监测手段进行分析,通过质量在线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此在线监测平台能够提高日常监督监测覆盖频率,使卫生计生监督员人工劳动强度缩减,实现高效、节能的目的。

(七)卫生计生监督员网络培训平台

通过互联网创新平台培训方式,实现情境模拟教学片的设置,监督员通过自身的工作需求自主选择平台课程。培训管理人员以平台后台对监督员课程学习的情况全面掌握,考核学习效果。

二、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工作的问题

(一)信息化思维转变不充分

目前,信息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领域中,包括服务业、金融业、经济领域、商业等。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关系着民生,所以就要深入挖掘规范管理、数据使用、高效执法等方面的价值。但是,以相应调查结果表示,卫生计生监督机构缺乏充分的信息化思维,导致传统监督管理方式无法结合互联网技术。目前,互联网应用到各级卫生计生监督结构中,除了有手持执法终端机构,还有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针对移动互联网平台研发的专用APP与功能是非常有限的,降低了用户使用率,无法满足实际的使用价值[3]。

(二)信息系统融合问题

信息孤岛指的是功能不关联互助、不共享互换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由于信息孤岛导致信息出现多头使用、多口采集与重复输入的问题,信息更新同步性比较差,对数据正确性和一致性造成了影响。根据相关调查表示,企业为了使信息孤岛导致资源浪费、数据不准确与政务协同性等问题得到降低,研发了全市行政执法监督平台,从而监督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此平台全程监督行政执法主体办案环节,执法监管方式为长效型、精细型。但是,各部门信息数据传输到平台的时候,存在信息不对接等问题,所以要通过手工录入。其次,各部门没有相互查询执法监督信息权限,事前许可审批部门信息没有整合,对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机构顺利开展造成影响[4]。

(三)人员认识不深

因为工作人员对监督管理任务没有明确的认知,只认真学习自己的任务。另外,监督人员认为项目比较多就会增加自己的压力,假如再增加计生监督任务,就会存在抵触情绪。

三、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工作中信息化技术的使用

(一)针对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教育

为了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机构信息化的执法档案目标得到实现,使工作人员了解档案信息化得到创新内容,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创新水平。那么,就要实现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教育,使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执法信息化创新的作用,从而提高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机构工作的效率。其次,工作人员通过培训掌握执法信息化的内容,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工作创新中[5]。

(二)融合信息化技术卫生监督模式的规划

其实,信息化和互联网不仅作为模式使用,还能够转变思维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和人民群众、政府部门的需求结合,创新卫生计生执法模式,使传统监督管理模式改变,对行政执法部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且处理。使工作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实现信息化体系的创建,要求工作人员掌握互联网、信息化等内容,并且成为工作核心内容,使互联网与卫生计生执法工作结合。所以,要想实现信息化卫生监督工作模式,要求设计信息网络平台,对卫生计生综合执法各阶段工作合理分析,在软件与硬件开发过程中为系统融入其他信息预留充分空间,从而降低开发成本,在新信息平台开发前进行调研,合理使用信息资源,避免信息孤岛问题的出现。另外,在开发信息平台过程中,将工作效率的提高作为主要目标,实现标准的统一,在卫生监督工作中应用互联网信息。通过手机软件开展民生互动,宣传卫生计生综合执法内容,实现在线投诉、行政处罚和信息查询等功能,将机构工作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智慧卫生计生监督系统的创建

系统通过核心数据算法、监控中心、数据库、输入输出接口等构成,属于系统的核心。数据采集监控数据为真实、丰富、连续性的信息,通过信息实现卫生监督执法部门的有效管理。对影响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包括噪声、湿度、温度、二氧化碳、噪声等,通过实时监测记录将分析数据进行提取,实现管理政策的制定,对流行性疾病风险进行评估,实现突发性、多发性、传染性的疾病处理。

将医疗废物处置监督追溯系统在医疗机构中安装,利用无线数据自动连接阐述、RFID和二维条码等物联网技术,自动获取医疗废物的产生地点、时间、重量、种类等数据,并且实时上传,自动生成电子报表,通过历史数据针对不规范操作实现各种统计分析,并且实现报警信号的输出,及时处置存在的风险。通过摄像头监控医疗废物是否根据要求、分类、转运做好防护措施,从而有效追查医疗废物流失的情况,以此提供给工作分析数据支持,使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四)提高工作信息化服务水平

基于服务创新水平对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工作进行优化处理,保证工作的服务水平,改善传统执法服务模式,避免工作人员的工作问题。其次,将信息化支持为基础使执法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在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机构开展执法信息化服务的时候,要求工作人员依法履行服务业务,使监督机构执法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

(五)对服务思维充分挖掘

创建互联网信息软硬件设备,提高执法工工作的规范化。所以,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卫生计生综合执法工作中,并且基于服务至上理念进行服务,将执法人员和社会公众作为服务对象。在服务执法监督过程中,使执法记录仪联网的功能得到实现。监督人员通过现场视频管理与检查,对监督员现场执法工作进行规范,完善稽查工作。其次,加强服务公共人员的执法信息公示工作,实现卫生计生综合监督信息公示制度的创建,提高信息透明化,使群众健康知识得到提高,合理选择消费,加强社会监督,实现双赢。

(六)避免影响执法档案信息化

虽然执法档案信息化创新的优势比较多,但是还会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为了对此情况改变,要求工作人员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执法档案信息化创新制约因素表现方式全面掌握,规划合理的解决措施。如果通过员工自身条件对档案信息化进行创新,要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工作利用强制性的措施更换岗位,避免受到阻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执法工作在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机构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掌握,使工作人员对监督执法工作进行重视,使执法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此外,利用创新角度实现执法信息化,有效落实信息化模式和执法管理的目标,提高执法综合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监督机构计生卫生
人口计生法修法获通过明确实施三孩政策
卫生与健康
全国各地财政厅局监督机构负责人名录
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会计监督机构负责人名录
Soybean hairy roots produced in vitro by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浅谈石河子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职能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详解人口计生法修改
卫生歌
卫生计生科教 今年要干这些事
卫生计生整合服务“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