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出版媒介融合发展举措研究

2021-11-22 17:20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6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文化

杨 蓦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引言

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以及指导,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趋势和现实。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不断相互融合,在信息传播效率及信息传播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媒体融合的实践过程中,出本媒介缺少相应的经验借鉴,未来发展方向处于逐步探索中。基于此,出版媒介理应顺应时代潮流和受众需求,探索适应出版媒介融合发展的举措,进而更好的发挥出版媒介在聚心铸魂方面的功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智力支持和战略策略。

一、融媒体战略实施背景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出版媒介行业发展态势,强调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等拓展媒介传播的途径,“融媒体”发展战略应运而生。融媒体发展战略,实则就是依据科学技术、社会服务等核心内容,建构数字编排以及大数据技术,打造应用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优先的融媒体平台。出版媒介机构应改变以往过分强调出版的传播知识、传递信息功能的偏差,增加传统的媒体信息传播途径与方式,全面保障各类出版媒介编制质量。同时,各类例如农业网、教育网等宣传网站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数字媒体的发展。

二、出版媒介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

目前,出版业在我国产业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支持作用。出版产业的发展,是出版行业商业属性以及经济属性的时代体现。出版行业在市场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现代出版产业是经济因素参与出版媒介融合发展的重要结晶,更是国家硬实力发展的关键支撑[1]。

(二)文化因素

出版媒介涉及文化品味、精神影响以及信息服务等,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得到文化因素的支持。文化因素参与出版媒介融合过程,主要发展目标就在于创造更多凝聚民族精神以及影响世界的文化产品。此外,媒介内容、渠道及传播能力的提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更多正能量思想,影响世界范围内所有文化产品的发展。在出版行业发展过程中,文化因素的融合是该行业独有的特性。出版一些向来都是文化的代名词,以书籍、期刊、报纸等为载体的传统出版物,是被所有知识精英所认可的文化传播媒介。在经济因素参与出版媒介融合后,发展程度越来越高。文化因素参与出版行业的融合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出版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出版行业的灵魂。

(三)资本因素

出版产业化发展集团化发展管理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出版传媒集团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支持力量。现阶段,我国已从政策层面为民间资本参与出版经营活动提供了契机与大力支持[2]。出版传媒集团和民间资本的融合,可促使出版传媒企业在市场发展中抢占重要先机,实现上市融资目标。通过上市融资,不仅能打开融资渠道,还能吸引更多投资主体参与媒介融合发展。国家在出版媒介税收优惠、创新、融资等方面的安排,不仅能刺激民间资本参加出版经营活动的能动性,同时还可大力鼓励资本参加出版媒介融合发展的全过程,真正提高二者融合效果。

(四)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媒体技术的发展,而技术趋同又在一定程度上为不同传播媒介功能的交叉与渗透带来了推力,促使媒介自身结构得以调整与优化。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与互联网,在出版领域得到了频繁应用,以超快的速度实现了出版媒介与技术的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数字技术及出版媒介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出版媒介的转型与升级。随着出版媒介的不断发展,更是促进了其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如今,出版行业正在不断创新与完善创意环节、生产环节、编辑环节以及发行环节等主要环节,尤其是在数字技术日益融入出版媒介后,传统出版行业在表现形式及发展模式等方面发生了一定变革,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出版媒介和科技融合的速率,掀起了出版行业的科技革命。

(五)业态因素

长时期以来,我国媒体向来都是“分业发展”的状态,各类型媒体之间始终都是“各行其道”,不存在相互干涉的现象,这便在一段时间内促进了我国媒体管理和意识形态管理。然而,在媒介产业不断发展后,我国便对文化管理提出了全新要求,媒体需要创建大文化理念、大媒体理念、大发展理念,促进传媒融合发展。这就意味着,各类型媒体以及各行业应迅速进入融合战略格局,在所有业态间实现融合发展。对于出版行业来说,初期融合普遍是跨媒体融合,不同媒介形式间都要保持融合状态[3]。同时,要在技术层面达到媒介形态融合效果。目前,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真正推动了出版媒介各业态之间的融合,朝向全面融合的方向发展,大力解放了出版业生产力,为出版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六)国际因素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极其迅猛。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现代出版媒介呈现着国际国内互通现象,形成了“全球一体”格局。现阶段,我国倡导“走出去”战略及“引进来”战略。国内出版与国际出版两种媒介间的融合发展,是以“商业互惠”以及“经济共荣”为核心目标的。当然,在发展过程中,要时刻坚持“文化共享”,这样更有利于进入对方出版市场,达到融合的表征效果。在相互进入对方文化市场过程中,双方出版物及文化内涵也会有所融合,进而与物流产业及资本相互接轨。

三、融媒体时代出版媒介融合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强调知识管理与资料共享

在资源共享时,出版媒介信息资源版权需要得到保护。所有形态的媒体中,涵盖了大量资源,但是能够在公共面前分享的资源数量并不多。为此,这便在融媒体时代下实现出版媒介资源的融合发展,带来了一定阻碍。同时,企业知识管理普遍是协助个人或者是协助企业,通过实施信息技术,针对企业知识资源进行高效管理以及共享,进而增强企业应变能力及竞争能力。出版企业在市场竞争背景下,需要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核心手段,科学管理内容资源,并优化采集知识、累积知识,将知识资源变成实质性信息,并释放其传播价值。在出版企业知识管理理论体系下,我国出版行业应积极借鉴国外出版行业发展经验,打造全新的出版产业政策及出版行业标杆,为出版企业未来发展做出战略指导,并为其提供实施方案。

(二)注重融合资金与开拓途径

目前,出版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集团化发展格局及产业化发展格局,这实则都是我国管理政策的引导成果。在我国出版行业不断发展后,产生了稳定的产业链及资金链。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仍需要得到大量资金的支持,如果纯粹的想要借助国家财政资金加以扶持,则难以适应当代出版市场的竞争环境,不仅难以提高其有效性,还会导致其稳定性大打折扣。为此,就需要出版传媒集团得到民间资本的支持,展开项目、资本以及产品的多元融合分析,以便为推动媒介融合带来便利,促进上市融资。上市融资优势众多,不仅能打开资金进入途径,还能吸引资本融入出版行业,进而稳定经济利益,令信息传播更高效[4]。

(三)助推多元文化与产业改革

随着媒介发展理念的改变,便对现代出版媒介做出了全新探讨。出版文化在物理层面上,普遍体现在出版介质及出版形态的选择以及完善等内容。从制度层面上来看,需要针对出版新形态进行设计。在心理层面,要依据读者对新型出版形态的接受程度及认可程度展开分析,参照分析结果做出整改计划。出版媒介文化的多元发展趋势,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是时代环境及经济环境发展下的应有现象。随着经济模式的改变,必然会刺激出版行业发展,全面优化出版产业[5]。面对全新的出版模式,必然会推进出版产业的发展方向得以改革。同时,也会实现多元经济利润以及分散化经济利润模式的发展,促进其与媒体传播模式共同进步。

(四)实施流程再造及组织重构

目前,我国出版行业环境发生了一定变化,以数字化为特点的信息技术革命对出版行业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及市场环境带来了巨大冲击。出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若想更进一步契合市场与顾客,以及提升服务品质、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效益,就需要针对出版流程进行再造与重构组织,以便能适应期市场环境下的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在出版组织重构后,出版内容、出版工作任务及出版流程环节以及绩效管理等,均会更符合媒介融合环境,使出版企业活力全面释放,适应信息技术革命对管理的新要求,真正实现出版行业的跨媒体以及跨地域融合。

(五)推动产业革命与文化多元

若想将媒介置于文化背景和人类社会中,就需要将媒介发展视为连续性文化,展开整体性的研究。在物质层面上来看,出版文化实则就是针对出版形态以及出版介质的扬弃、选择和取舍,而在制度层面上看,需要不断针对新出现的出版形态进行优化与设计,确保其符合相关政策及法规要求。从心理层面上看,出版文化要契合各类读者的心理状态[6]。总之,出版媒介文化的多元发展,主要是建立在新经济模式上的,会改变传播模式的发展,带动出版产业发展模式得以革新。

四、结语

综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融媒体时代出版媒介融合向多元化持续深入发展。为了能够切实适应多元交汇格局,出版行业在工作实践中,应积极顺应变革及融合大趋势,瞄准出版媒介融合方向,重新建构我国出版行业传播体系,提高出版行业竞争力、传播力,以便切实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为建设新闻出版强国而做出一份贡献。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谁远谁近?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