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学体育教学的学生核心素养有效提升研究

2021-11-22 23:23谢秀瑜贵州百里杜鹃管理区第二中学
灌篮 2021年10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教师中学

谢秀瑜 贵州百里杜鹃管理区第二中学

在中学体育教学体系内,核心素养属于一种涉及身体素质、体育品德与体育文化素养的综合性概念。由于体育属于副科,与文化课相比教学时间较短,所以许多体育教师都将教学重心放在了技能训练之上,重点关注学生个人水平的提高。而随时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体育教师要快速转变个人理念,紧密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促使其全面发展。

一、中学体育教学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时代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在中学阶段强化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满足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所以中学体育教学应以人文思想为开展原则,培养学生适应并改造社会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能够提升学生基本素养以外,如果要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体育核心素养还需强化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1]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提升体育核心素养,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自身免疫力,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促进文化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此外,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不仅能够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可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提供舒缓压力的方式。

二、中学体育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分类

首先,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培养主要包括健康素质与运动素质两方面。在这之中,健康素质包括学生的生理情况与身心健康情况;运动素质培养则是以良好健康素质为前提的,后者能够促进前者稳定提高。[2]其次,体育品德。体育品德是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表现而出的心理特点与变化,是学生进行锻炼的规范。良好的体育品德能够约束学生的体育行为,有利于形成健康有效的体育行为。最后,体育文化素养。中学体育教学一般包括体育理论与体育技能方面的教学,通过体育理论教学,可让学生对生理卫生知识与其他体育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而体育技能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在两者的综合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得到了强化,并且还加深了对体育相关文化知识的了解。

三、中学体育教学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合理

“内容为王”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首要原则,教学内容不仅是重要的教学载体,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媒介。教学内容既能够实现预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也能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现实应用带来启发,因而体育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就显得格外重要。[3]但从现实角度审视,一些体育教师在授课时存在内容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对体育教学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主要体现为:第一,内容标准化过重,主要服务于考试。虽然此种内容设置能够快速提升体育教学地位,但也易出现教师无法有效落实教学内容,影响到学生的现实发展;第二,部分中学体育教学内容频繁出现脱节问题,教学内容碎片化现象严重,不同教学内容之间基本没有联系。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到学生的现实发展,特别是在目前“互联网+”背景下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个体发展。

(二)师资队伍建设缓慢

对于中学体育教学而言,体育教师既是体育教学执行者,也是素质教育实施者。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师的身体素质一定要过硬,而且在掌握运动技能之外还要了解健康相关知识,由此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示范。[4]因此,体育教师的个人能力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极大。但从现实角度看,许多体育教师存在课程认知误区的情况,在授课时基本没有技能指导,或者担心学生受伤放弃了重要的训练内容。除此之外,一些体育教师的学历为本科,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自身理论基础较为有效,新技能掌握也较为缓慢,不能有效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从而影响到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学生运动意识欠佳

思想是行为的前提,而认知则是行为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乐趣与价值,他们才可能更好地参与其中。[5]从目前情况看,许多学生多体育锻炼的认知程度较低,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其他方面,这其中原因包括两个:第一,传统思维的影响,部分学生认为中学阶段的主要目标在于取得好成绩,身体素质锻炼在进入大学后也可进行。正是这种错误思想,导致学生多体育锻炼产生抵触情绪;第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电子产品的不断出现,学生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而是在课余玩手游、刷自媒体,在这种生活氛围的影响下,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必然会受到阻碍。

四、中学体育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方法

(一)强化理论教学

理论知识往往是中学体育教学常被忽视的内容。体育教师只认为学生完成技能训练提升素养即可,这种认知显然是错误的。从体育教学实质来看,理论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体育教师为学生介绍项目类型与具体内容,但这些理论知识过于枯燥抽象,学生学习缺乏热情,积极性不高。[6]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需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完善理论教学方法,用学生感兴趣的模式帮助他们完成理论学习。例如在足球教学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讲解足球相关知识。所以,体育教师可以在授课时将足球带入课堂,与空洞说教相比,实物展示更具有吸引力。体育教师可让学生轮流上台,摸球、颠球、感球,让学生谈一谈对足球有什么具体印象。当学生讲完后,教师可继续对此话题展开讲解,这样就能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同样也能使学习热情得到提高。

(二)优化教学指导

技能指导始终是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体育技能,可将其视为学生对体育项目掌握的具体程度与生活应用。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展尚不充分,个体间的差异极为显著。因此体育教师在技能传授时要投入更多精力。一般而言,最为普遍的即为分层教学法,其主要是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为他们安排难度不同的任务,科学设置,从而提高个人水平。例如在跳双飞教学时,一些学生因身体素质欠佳,只能完成单摇,仅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完成要求动作。[7]如果体育教师无法对学生差异有效把握,依然坚持集体指导模式,那么能力强的学生就会认为学习简单而逐渐丧失兴趣;而能力差的学生就会感到学习困难而失去信心。所以,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化进行合理划分,因材施教,各自完成适合的学习内容。这样,能力差的学生也可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到跳绳的乐趣,能力强的学生也能尝试难度大的任务,不断进行自我挑战。由此可知,实施该方法后所有学生都可获得全面发展,由此提高了个人素养。

(三)加强道德教育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除了要进行内容传授与技能培养外,还要加强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一般而言,当学生身处良好的道德环境中,才能逐渐形成积极健康的个人价值观。例如在团队竞赛前,体育教师要告诉学生,无论双方哪方获胜,无论竞赛结果如何,都必须时刻尊重竞赛规则。只有真正尊重规则,才能展示出学生的道德风尚。随后,体育教师要以此为基础,不断延伸,让学生掌握做人的道理,转变个人想法与态度,从而让他们在未来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尊重社会规则,适应社会。

(四)充实体育实践

正如上文所述,加强道德教育与品格培养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当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后,就会在学习生活中具体应用,既能够提高身体素质,也能实现品德优化的作用。鉴于此,体育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个人兴趣与真实情况,尝试多样化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不断强化个人能力。例如,在接力跑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跑步技能进行相应训练,并向学生表现出这项运动不仅需要个体跑得非常快,同样也需要团队协作,特别是接棒瞬间不能出现任务问题,否则就会导致落后。中学阶段的学生普遍表现欲与好胜心非常强,他们不愿在任何地方输给其他同学,所以会积极投入学习并密切与同学配合,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训练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个体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能够让当代中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发展的全面型人才,对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鉴于此,中学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重点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个人主体意识与团队协作意识,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强化身体锻炼,提升个人身体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育教师中学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锻炼
新发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