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M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研究

2021-11-22 02:41黄少芝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协作探究

黄少芝

(福建省建瓯第一中学 福建 建瓯 353100)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而STEM教育是科学(S)、技术(T)、工程(E)、数学(M)四门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缩写,代表国际上一种新的综合学科背景下的教育思潮,是一种重视实践的跨学科教育理念。它具有以下特点:综合性课程,跨学科的融合;项目制活动,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好奇心,培养动手能力;交互性学习,引导团队协作。基于stem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通用技术学习中,将各学科所学的知识和资源信息不断的融合到当前的通用技术学习中,从而有效的进行知识的整合,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将多学科知识汇总转变成一种新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更加轻松、灵活的去应对和分析问题。同时STEM,在通用技术教学中也能够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我们非常需要学生掌握的一种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对基于STEM的通用技术教学开展了策略分析。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我们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应该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通过创设情景教学,让学生去深入的理解,课堂上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在基于STEM理论的教学下,教师在设计和开展课程时,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将学习要求导入到课堂的教学中,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增强知识的实用性。这样也能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这门学科的真正含义以及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例如在高中通用技术“步入设计殿堂”这一课教学内容:“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设计,设计的源泉是人类的需求,那么设计的本质就是创新”。一般,我们是通过设想有目的进行规划和创造,这样才能够实现设计。而设计的原则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安全性……等,我们在基于这一前提,为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比如我们生活中随处所见的汽车,它们的外形呈流线型,这是为什么?然后通过一些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去分析其中的原理。引发学生思考,确实生活中会见到这样的现象,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一来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在课堂导入环节就能更能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从而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

2.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通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及科学性较强的学科,为了进一步的让学生去掌握所学知识的原理和概念,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让学生自己乐于探究相关的问题才能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去根据自己的问题展开探究与联想,这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比如在“学习结构与力”这一章节内容时,其中有很多非常抽象的概念,那么在这部分学习中学生可能理解得不是很透彻,所以我们在课程开展之前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给学生录制成更生动形象的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初步了解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然后学生再进行自主学习,之后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疑惑和问题,而后带到课堂上一起讨论。这样也能很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学生积极的探索,能够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通过问题意识的引导也能不断的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更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STEM教学理念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小组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协作探究。例如在“学习体验设计实践”这一章节内容时,在教师引导之后,让学生自己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动手实践,让学生通过操作去体验和设计,并且请各小组代表来展示成果。这样各小组同学通过分工和合作,既能有效的提高设计效率,又能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际科研中,很多项目都是由团队完成的,所以我们在通用技术教学中也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总结

总而言之,在基于STEM教学理念下,我们的通用技术教学应该是更加灵活的。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应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学习需求来开展,通过多种策略的实践,让通过技术的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科学素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协作探究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鲁渝扶贫协作进行曲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