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遍“陶”花 建构魅力语文课堂

2021-11-22 07:16周春杨
小学生 2021年4期
关键词:陶行知教师应课文

⦿周春杨

陶行知先生用一生的时间完成对教育的奉献,而他留下的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领域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正因陶行知先生有如此卓越的教育贡献,本文将以此为中心,深入分析陶行知思想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创新教学形式,开设场景体验

创新是促进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根本。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他曾经在《新教育》一文中提出“三新”观点,即自新、常新以及全新。他认为,创新是中国教育的出路,不仅是形式方面的创新,更需要精神层次的创新,这样才能内外一致,不偏不倚。尤其伴随着教育新思潮的涌现,语文教学对创新的“呼唤”愈加深刻。鉴于这一教育趋势,教师应创新教学形式,开设场景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探索人生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珍珠鸟》这篇课文时,这是一篇情趣盎然的小品文,在作者冯骥才的笔下,人与鸟之间的情感既细腻动人、又耐人寻味。因此,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感流动,体会人与动物相和谐的美好境地。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在导入环节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幕场景:在一场大雨过后,天渐渐的晴了,乌云逐渐散去。镜头拉近,在一扇窗户前,珍珠鸟改变了原来的高冷姿态,在窗前翩翩起舞,而窗户后面正坐着一个信笔疾书的青年……场景到此戛然而止,教师趁学生意犹未尽之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人与鸟之间会有怎样有趣的故事。在这个环节里,学生受情境的熏染,其思绪渐渐飘荡,想象出了无数美好的场景。

案例中,一堂原本单调的课程,因为情境的创设变得妙趣无穷。在特殊的情境里,学生将全身心的融入阅读的文章,和作者隔空对话,让心灵翩翩起舞,从而有利于学生体会阅读之美、情感之美。

二、置身自然怀抱,沉静学生身心

陶行知先生曾对“生活和教育”之间的关系做出过一番精妙的解读,他认为“生活即教育”,提倡用生活化的方式展开教育,加深学生和生活之间的联系,用“生命教育”替代“知识教育”,升华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这样的观点既发人深省,又耐人寻味。尤其在当下,大多数教师采取“知识教学”模式,一切以应试为主,忽视教育的灵动性。为了改变这样的教育趋势,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室外,置身自然的怀抱。

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教学的难点在于理解老班长对战友以及革命事业的热爱,那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心,这是小学阶段的学生非常难以把握的情感。一方面,小学生年龄小,没有足够的阅历,不能体会这种情感的深刻性;另一方面,小学生所处的时代已经脱离老班长所处的年代,所以理解起来存在难度。对于成长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生,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感受长征精神”的机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去革命红色圣地,聆听这些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当学生置身在大自然的气息里,在讲解员生动的讲解下,那一幕幕壮烈动人的革命场景,仿佛呈现在学生眼前。教师可引导学生为这些革命先烈献花,了解那些在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的先烈事迹。由于是一次户外学习,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其精神也得到了长久的涤荡。

案例中,教师在讲解新课文时,并没有将教学地点选定在课堂内,而是主动拓展,带领学生走出户外,在真实的革命圣地领会革命先烈的精神,这无疑是一次最生动、最深刻的教育。

三、开展游戏活动,促进行知结合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尽管教师的讲解能帮助学生尽快地理解课文内容,但是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培养一个个“听话的容器”,而是让学生能够亲身实践,亲自体验,最终形成宝贵的人生经验。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只有让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学生才能得到真正深刻的体验。为了践行这一理念,教师应在课堂上开展游戏活动,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进而实现行知结合。

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明白成长的过程不仅需要“阳光雨露”,更需要“电闪雷鸣”。也就是说,既要享受他人的赞美,更要承担他人的批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深刻的哲理,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了一次特殊的游戏活动。首先,教师将学生按照三人一组进行划分,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生作为“孩子”,剩下的两个学生分别扮演“爸爸”和“妈妈”。接下来是课堂演绎的部分,当孩子在美术课上画了一幅画,兴高采烈的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但是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评价。“妈妈”热烈的赞扬了孩子,夸他有天分。但是爸爸却愁眉紧锁,目光深沉,犀利地指出孩子画作上面的问题。当学生完成这一课本剧展示,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谈谈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的真实感受。

案例中,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思想以及主题,教师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游戏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还原了课文中描绘的场景,对文中蕴藏的情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理论,更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和学子。本文正是基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并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重点分析了创新教学的相关策略,旨在优化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陶行知教师应课文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背课文的小偷
陶行知夜归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