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的发展留片生长的空间

2021-11-23 02:31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实验小学章兴祥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3期
关键词:原点鸟儿教师应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实验小学 章兴祥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教育即生长,生长本身就是目的。”语文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促进学生的生长,以学生的生长为重心。语文课堂上教师理应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语文素养发展的规律,凭借语文课程自身所特有的魅力去“滋养”学生。给学生以积极的变化,让学生的语言、思维、精神能活泼地生长,让学生真正拥有良好的生长态势与持续生长的能量。

一、构建自然的生长氛围

语文课堂理应努力构建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相“适切”的,与言语活动相“适宜”的环境氛围,让师生、生生、生本间的有效对话能真正展开。

1.营造愉悦的心理氛围。语文课堂本应是师生紧扣文本进行对话、互动,碰撞思想,交汇情感的过程。语文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活泼地生长营造愉悦的心理氛围,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伙伴,共同参与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共同讨论、探究,共同发现,共同享受语文学习成功的快乐。

2.提供充裕的生长空间。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放慢脚步,给学生直面文本留足时间与空间,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有时间让学生能够有滋有味地阅读文本,充满灵性地感悟文本,能让学生对文本张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发现、创造、创新,投入地对文本展开深度的思考,并进行真诚表达,以生长出学生自己的思想,教师应耐心地等待学生,因为有等待学生才有生长的可能。“静待花开”是教师对学生生命差异的一种尊重、一种理解、一种信任,教师如能耐心地等待,或许学生思维的闸门会渐渐打开,从而让学生实现突破性的生长。

比如,在《去年的树》的语文课堂上,由于教师的耐心等待,让学生的语言理解力与表达力迅速生长。

师: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的一至五自然段,看一看从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鸟儿与树是好朋友?

生1:一棵树与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天天给树唱歌。

生2:鸟儿“站在树枝上”唱歌给树听,我感受到鸟儿与树的关系非常密切,显然是好朋友。

生3:鸟儿唱,树专心地听,相互尊重,肯定是好朋友。

师:鸟儿与树是怎样的一对好朋友呢?

生1:鸟儿和树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生2:鸟儿和树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好朋友。

生3:鸟儿和树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二、把握真实的生长原点

给学生的发展留片生长的空间倡导教师“以学定教”,语文课堂上,教师理应把握学生生长原点,即学生已有语文学习的认知经验与学生语文学习的生活实践,这种把握既需教师关注学生群体,更需教师关注学生个体。教师需要理解每一位学生的已有经验,需要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感受,需要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感情,使语文学习活动真正从学生的生长原点出发。

1.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语文课堂上,教师应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去了解文本,用学生的方式去思考文本,探寻、预测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学生已经明白了什么?学习的困惑在何处?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情感生长点又在哪儿?学生擅长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学习等。诸如此类的贴近“儿童本位”的考量,诸如此类的贴近儿童生长界面的追问,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基石”。

2.从教学的视角解读。教师应以“尖锐的敏感”与“严谨的思考”去解读文本。教师应找准情感生长点,扣准技能训练点,踩准言意融合的切入点,精心设计有利于让学生能够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以促使学生语言习得与精神同步发展。语文教师教学立意要高远,找到教学问题的着力点,引领学生从言语的内部,进入意蕴的内核。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启发点拨,可以通过追问评价,可以通过精彩深刻的讲授,力促学生加深或反思自己对文本的体验与感悟。

比如,以《伊索寓言》中的《狼来了》《蝉与狐狸》《狐狸和葡萄》为例,从学生的视角阅读,便会发现这些故事一读就懂,且不少学生已听过或读过,这便是学生生长的原点,又是教学的起点。从教学的视角解读,便可以确定教学的走向,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发现《伊索寓言》的其他故事上。

总之,给学生的发展留片生长的空间,应努力为学生构建自然的生长氛围,把握真实的生长原点,以促进学生的自由生长,从而让学生获得持续生长的能量。

猜你喜欢
原点鸟儿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回到原点
数轴在解答实数题中的应用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鸟儿
嘘——谁来了
7.1 数形结合思想
问疑答难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