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创新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2021-11-23 02:31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三民中心小学杨佩莲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师应事物特征

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三民中心小学 杨佩莲

写作文具体是指学生运用所学文字和语言基础知识创造性表达自我、阐述观点以及抒发情感的过程,是知识输出的过程,对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在充分认识到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基础上,积极探究并灵活采用创新型的方式和手段开展教学,以期为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一、设置多元写作题目,促进学生思维发散

现如今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仍旧采用单一化的命题方式开展教学,导致学生的语文思维和创造能力被极大限度地束缚住。为了使这一不利局面得到有效扭转,教师应摒弃传统以单一命题为参考写作教学模式的束缚,通过设置多元化的写作题目,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学生的写作想象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开发,写出别具一格、生动有趣的好作文来。

例如,以“习作:游______”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记录并描述自己的出游经历,将外出游玩时所看到的景物特征清晰、有条理地记录下来。这一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自主确定写作的题目,并依据自身经验将旅途和游玩过程中的心情生动地展现出来。通过多元化、开放性写作命题的设置,使学生的写作思维和灵感得以被激活,促进了创新型写作教学课堂的构建。

二、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提升学生写作热情

生活本身是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和灵感的重要方式,因而生活化素材的引入和运用对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重对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和现象进行细致观察,使学生能够在深入了解事物本来面貌和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写作,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阐述能力的提升。

例如,以“习作:我的心爱之物”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运用比较、联想、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展现自己喜爱之物的特征,这一写作主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自己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且喜爱的事物或是物品如某种动物、玩具、衣服等作为素材写进作文中。并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意识地对这些事物、物品的特征进行观察,比如,自己喜爱的动物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是怎样的,自己喜爱的衣服款式和颜色是什么样子的等,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写作。如此,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素材的挖掘和巧妙利用,使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更具生活气息、生动鲜活,学生也能够始终保持写作的热情和动力。

三、注重加强阅读训练,拓展学生认知视野

阅读作为知识输入以及提供写作素材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充分认识到阅读与写作之间内在关联性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知识储备和阅读量不足的现状展开教学,给学生提供或是推荐一些与他们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相符的书籍,让学生阅读,达到提升学生认知视野、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目的。

例如,以习作“家乡的习俗”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对这一主题下的写作素材有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搜集一些介绍节日习俗、服饰、饮食或是民居文化有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材料是从哪些方面对这些事物的特征进行介绍的,自己写的话又该从何写起,在了解这些习俗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写作。如此,便使学生的写作素材库变得充实起来,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写作,促进了学生写作质量和水平的改进和提升。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在秉承与时俱进思想的基础上,积极地将一些创新型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作文教学中,促进作文教学朝着更为丰富、多元的方向发展下去,从而最终实现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语文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教师应事物特征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抓特征解方程组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