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3 06:21韩孝敏山西中部引黄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5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韩孝敏 山西中部引黄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企业管理者大多都对人力资源管理引起了足够重视,并且充分认识到若想实现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就必须以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为基础。现如今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经济竞争更加激烈,这也就要求现代企业必须能够利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加规范,同时为企业引进和培养更为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在进行人力资源时普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亟待解决,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也亟待创新,如此才能促进现代企业在诡谲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简单的说就是对人才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并通过对人才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人才素质能够高度适应岗位需求,促使人力和物力能够相得益彰,发挥出最大价值。除此之外,人力资源管理也会有目的地诱导和协调人的思想、行为和心理,充分调动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以完善的组织性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确保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拥有稳定的人员数量和质量,用以实现包括个人利益在内的组织目标,同时能够结合企业的发展趋势对企业人才的需求量和拥有量进行优化调整。

人员招聘与配置: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人员一定要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为企业招聘更能够高度适应工作岗位的专业人才,做到人尽其才。

培训开发:通过培训、教育、外出学习、经验交流等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促进他们能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斗志昂扬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来,最大程度地确保员工的个人素质能够高度满足职位需求并不断积极进步,努力创造出更高业绩。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科学评价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效果,通过观察和分析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为和思想,便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

薪酬管理:员工通过提供劳动和服务获取企业支付的货币或实物报酬。

劳动关系管理:是指员工和企业之间的服务关系和经济关系。

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在经济体制背景下,市场环境变得更加残酷,适者生存是万古不变的道理。而人力资源管理并不会在短期内显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此背景下,一部分企业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或者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也不能采用合理、高效的管理方法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储备,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因此也就不能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还有一部分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过于粗放,并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因此也就不能发挥出人力资源的价值潜力。

(二)缺乏激励机制,忽视人力资源开发

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着人们的潜力价值,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只有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才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相应的奖励刺激下,员工才能真正将企业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才能毫无保留地扑在事业上。但是现代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大多缺乏配套的激励机制,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死气沉沉,效率低下。与物力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只有通过一定手段的激发才能发挥出无穷潜力,才能创造出更大价值,但是任何奖励手段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企业的成本支出,这就导致企业管理者对此相当被动,甚至有一些领导为了完成任务,会采取只罚不奖的高压手段,这不仅导致员工与企业之间关系紧张,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打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本无法做到人尽其才,导致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但是仍就存在着一些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过于看重人才的眼前价值,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导致技能性人才长期短缺。一些企业领导人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导致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人才的引进战略相脱离,使得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缺乏后劲不足。

(三)员工培训体系不完善

现有的人力资源培训形式过于枯燥,甚至存在着一些企业为了培训而培训,并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科学选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导致培训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相脱离,在增加培训成本的同时也没有收获到预期的培训效果。而且部分企业功利性过强,在经过几次短暂的培训后如果发现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便会终止培训,导致培训工作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对现代企业来说,培训必须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并且培训收益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会显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企业只注重解决眼前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那么培训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四)企业文化建设力度不足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员工的自身追求只有与企业文化高度统一,才会拥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才会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所以企业应该在经营发展中不断渗透核心价值观,不断强化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每一个员工都能对自身与企业的关系有着正确认识,都能在企业这个大家庭中获取温暖,从而真正将企业的发展作为己任,贡献出应有力量。但是绝大多数的现代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呈现轻视之意,并没有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五)盛行家族化管理风格,缺少职业化管理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他们通常会采用家长制的管理方式,通俗的说就是企业所有者同时兼任企业的管理者,虽然这种管理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家长制的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随意性,一些管理知识架构和思维模式必定无法为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支持,而且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相比,家长制的管理方式也明显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在企业内部与外部也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合力,这会极大程度的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影响决策的准确性。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存问题的优化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企业管理者需要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促进员工在创造企业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并且不断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完善员工的培训体系,促进员工快速成长,真正实现自我认同。而且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助于企业留住高技能人才,并为他们的才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员工追求自我价值创造条件。与此同时,现代企业也要不断完善人才招聘制度,要保证招聘环节的公平、公正、公开,从而最大程度地挖掘出适合企业的优秀人才,同时扩大人才的推荐路径,对一些优秀人才可以破格录用,确保企业在长远的发展过程中有充足的人才储备。

(二)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对企业员工进行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所以现代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必须要促进员工在满足自我追求的同时,通过物质奖励鼓励他们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企业的激励方式相对多元:可以是物质奖励,按照员工的贡献价值给予合适的奖励,让他们的付出能够获得相应回报,强化他们的奋斗精神;也可以是职位晋升或者职称晋级,促进企业员工能够多角度发展,让每一位员工都有晋级、晋升的可能;除此之外,企业也要考虑员工的心理诉求,注重对员工的精神奖励,促进员工真正做到以企业为家,对企业忠诚。

(三)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

为了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企业就必须肩负起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义务,并且将培训工作具体落实。在培训中不仅要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进一步强化员工的综合素质,挖掘出员工的最大潜力,促进员工能够与企业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能够在帮助企业在获得更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共建双赢局面。

(四)营造企业文化

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一定是以强大的企业文化为依托的,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企业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企业员工才能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激发自身最大潜能。企业也要加大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深层次解读企业的文化的内涵,让企业员工可以多角度地感受企业文化的存在,从而不断加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五)落实职业化企业管理

现代企业若想长远健康发展,就必须要积极抛弃传统落后的家长制集权式管理方式,采用更为科学的职业化管理方式。企业需要聘请经验丰富的职业管理人,并充分发挥其管理经验和专业特长,促使企业管理结构更加优化。职业化管理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科学的管理制度,这也就要求企业必须强化内部制度建设,严格按照规程办事,以机制为导向规范企业运营,最大程度地保证企业决策的准确性、企业管理的规范性、企业运行的长远性。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若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进行创新,而人才是创新的根本,所以也可以这样讲,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这也就要求现代企业必须充分尊重人的价值,确保人才能够在合适的职位上尽其能、尽其才。同时企业也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用多元化的奖励手段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并积极推行职业化管理,努力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方向指引。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