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工会经费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浅析

2021-11-23 06:21辛妮妮城阳区审计局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5期
关键词:总工会预算编制工会

辛妮妮 城阳区审计局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会经费的管理和收缴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自全国工会推行“一改三策”为内容的经费改革以来,工会经费由工会收缴变为地税代征和财政划拨,工会经费的审计重点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这项改革有效的改善了以往工会经费收缴难的难题,极大的增加了工会的财力,但同样对资金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给工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区总工会在职责履行、内控制度建设与执行以及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职责履行不到位,缺乏有效监管

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的主要方向是为职工服务,解决职工困难。但在审计中发现,区总工会在开展部分工作项目时,未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制度,脱离了以服务职工为核心的工作目标,未能有效起到工会服务职工的职责。如在推荐市、区两级的“创业带头人”业务活动中,评选出的企业中,存在部分企业基本条件不符合文件要求,甚至个别被推荐企业核查其养老保险缴纳人数为0人,未能实现该项活动选拔出行业领先、业绩全面的先进典型企业的目的,实现“创业带头人”的示范、引领、带动和激励作用;在开展的送“温暖”、送“清凉”活动中,选取的走访企业未严格按照相关资金管理办法执行,存在违背相关资金使用规定和单位制定的走访方案要求,重复走访之前看望过的企业,其中某企业连续四年被选定为走访看望企业,资金未有效起到“温暖”企业的作用,活动本身的公平性、公信力受到影响;在发放生活困难及特殊困难劳模救助金工作中,核查发现领取该项补贴的劳模中,部分劳模存有控股公司或者占股比例较大的参股公司,不符合困难劳模的基本条件。该项资金的使用违反了救助困难劳模的目的,救助资金未有效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

(二)内控制度不健全,相关制度缺位

内控制度是一个单位防范内部风险,提升内部管理效率、确保工作任务可以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在审计中发现,区总工会存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部分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缺失,造成自由裁量权过大以及财务管理漏洞等问题。如在对基层工会开展的活动给与经费补助项目中,因区总工会未制定明确的经费补助标准和依据,导致在批复下级申请的活动经费补助时,自行主观决定性较大,致使同一类活动项目,批复金额的比例从申请金额的100%到20%不等,显失公平;在工会职工技能提升项目中,总工会未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规定,从市里选拔的培训学校库中进行比较选择,直接指定某学院作为工会职工技能培训的定点机构,致使该学院作为唯一培训机构,形成培训垄断,限制了公平竞争,影响了职工自由选择的权利,培训质量和效果均不能有效保证,未能真正起到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和从业能力的目的;单位内部自行采购制度缺失,致使部分自行采购的商品和货物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出现部分采购项目参与询价的企业为控股关系的关联企业、参与询价的企业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不到或者参与询价时该企业已工商注销等问题。

(三)资金缺乏有效管理,未实现闲置经费保值增值

工会经费改革以来,工会经费收缴由地税部门统一进行代收,工会经费收入得以较大的增长。但区总工会对工会经费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在审计中发现,区总工会近几年经费年度结余资金均较大,每年结余资金达千万,资金大多仅以活期存款的形式闲置于银行账户中。因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导致出现了结余资金逐年增长利息收入却未能同比例增长的现象,未能实现工会经费资金的保值增值。

(四)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预算执行率低

工会预算管理工作是工会经费重要的管理工具,是工会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在审计中发现,区总工会预算编制工作缺乏准确性,存在部分支出项目预算执行率低的问题。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在预算编制时,仅参照往年的经费预算额度,却未参考往年工作的实际支出情况和具体业务部分今年的工作安排计划,导致预算的编制不准确,和决算支出相差较大,致使工会经费预算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项目执行率极低,实际支出尚不足预算金额的50%或者根本没有发生支出,甚至出现在上年度预算执行率已低于50%的项目,在本年继续提高预算额度的现象,经费预算编制精准控制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二、提高工会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提高履职尽责的责任意识

一是深化“责任”认识,让履职尽责成为自觉。建立教育防控机制,深入开展“岗位就是责任”专题教育,加强党风廉建设学习,牢固树立“服务人民”的意识,忠于职责、勤于履责。二是强化“履责”考核,让履职尽责落实到位。建立责任制落实情况考评管理制度,实行定期考核、抽查考核和专项考核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核监督方法,确保考核结果的真实、有效。三是硬化“失责”追究,让履职尽责保障有力。建立岗位责任负责制度,对各岗位责任进行分解管理,明确各岗位职责、审批权限,建立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链条模式。

(二)立足实际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水平

建立有效制衡、监督有利的内控环境,加强内部部门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内控管理,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长效机制。根据工会相关科室具体职责,建立不同岗位相稽核的岗位制衡机制,建立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权力有限制、流程可控制的有效内部控制体系,狠抓落实,真正用制度管权,按制度管事,依制度理财,靠制度管人,确保制度的高效、有力执行。一是要提高全员内控管理意识。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规定和条例的系统学习,不断增强对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的重视程度,同时,不断提升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能力和自身抵制权利滥用的意识。二是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根据工作要求的不断变化和职能的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修订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使各项工作有制度可管权,按制度可管事,避免出现制度的缺失和缺陷。三是建立对内控制度执行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定期和不定期考核检查监督机制,建立关键岗位定期轮岗制度和单位AB角色制度,形成单位人员的良性有序流动。加强对发现问题的整改力度,建立有错必改,有责必究的整改问责机制,不断优化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三)加强资金科学管理,提升结余经费效益

结合自身经费预留使用情况,加强对工会经费的科学调度,建立合理的存款结构,着力提升资金收益率。一是明确资金存放管理原则。工会经费存放管理应遵循“安全优先、权责统一”“公开公平、充分竞争”“科学评估、竞争择优”等原则,确保结余经费的安全。二是优化资金存放竞争性方式,探索推行大额定期存款竞争性存放。改进以往单纯以活期存款存放银行的方式,引入公开招投标或询价等方式确定专项资金存放银行,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实施招投标或询价的流程,合理分配资金存放额度,统筹形成资金存放具体计划。三是跟踪考核执行情况。同步建立中标银行履约情况考核机制,制定专项资金银行考核细则,将考核结果与中标银行存放资金额度相关联,对执行情况进行全流程跟踪管理。

(四)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提升预算执行力

加强预算和决算的统筹管理,提高决算结果的运用能力,建立单位预算与决算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联动机制。一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提高经费利用率。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各部门对预算计划的讨论沟通,将工作任务转化为数据指标,增强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力度,及时发现解决预算执行时存在的问题;二建立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跟踪分析机制。定期建立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议,实时汇报各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研究解决预算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解决的措施办法,不断提高预算的执行效率;三是加强绩效评价管理。出台相关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强化绩效评价运用成果,依据绩效评价结果合理配置资源,优化预算支出结构。

综上所述,从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提高履职尽责的责任意识、立足实际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水平、加强资金有效管理,实现闲置经费保值增值以及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提升预算执行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对应的审计建议。对进一步规范工会经费管理,更好地开展工会活动,盘活经费资金,提高工会财务工作水平,提供了审计的助力作用。

猜你喜欢
总工会预算编制工会
西城区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孙劲松当选区总工会副主席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安徽:省总工会启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工会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