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现状、问题及对策
——以A医院为例

2021-11-23 06:21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5期
关键词:工作量病种成本核算

陆 翔 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随着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重庆市卫生健康委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重庆市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办法(试行)》及成本核算操作指引等政策文件,要求公立医院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成本管理,有步骤地开展科室成本核算,并编制医院成本报表,确保报表质量的准确性、全面性。要求强化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意识,提高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水平,提升医院经济运营管理效率,促进医院持续经营和高质量发展。

一、A医院成本核算的实施现状

为优化A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笔者于2021年1月采用电话访谈、政策研究、数据调查等方法,对A医院成本核算开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A医院属于区级公立医院,是二级甲等专科医院,2012年起实施科室成本核算和成本报表的编制,其它方面情况如下:

(一)财务人员的配置情况

A医院财务科共有财务人员6名(财务科长1名、会计2名、出纳1名、物价1名);学历分布为硕士及以上学历1名,本科2名,专科及以下2名;职称分布为中级职称1名、初级职称2名,无职称2名。

(二)机构设置与制度建立

因为等级医院复评的要求,A医院成立了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将成本管理办公室设立在财务科,主办会计为专职成本管理人员,各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也设立了兼职成本管理人员,目前主要是由财务科牵头完成医院成本核算的工作,由会计人员具体完成成本报表的编制和上报。成本核算是众多财务工作内容之一,成本核算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等相关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情况相对薄弱。

(三)信息系统与核算体系

A医院配置有HIS系统,整合了医生护士工作站、医疗收费系统、药品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于2012年1月更换了财务核算系统,同时在财务核算系统中配置了成本核算模块,基本能够实现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功能,但是财务核算系统未与HIS系统连通,各个系统没有形成统一的成本核算单元,没有形成标准化的编码。

(四)数据采集能力与质量

科室成本核算的数据采集分为三类:收入数据可直接从HIS系统获得,简单的操作提取即可,采集难度相对容易;成本数据中的直接成本可直接从财务核算系统获得,而间接成本则需要进行复杂的分摊,采集难度相对较难;工作量数据可直接从业务科室和职能科室处收集,采集难度相对适中。因为收入数据直接从财务核算系统提取,而且是根据HIS系统生成而来,而支出数据是根据人为的划分和分摊而来,所以收入数据采集的质量高于支出数据统计的质量。而工作量数据的采集是从业务科室和职能科室处获得,因为涉及到长期的工作量统计上报,加之工作量数据作为核算绩效工资的依据,各科室统计时都认真对待,因此采集的工作量数据其质量最高。

(五)项目与病种成本核算

截止到统计时间,A医院并未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和DRG病种成本核算。A医院开展的单病种类型有22种,而实际运行有9种,9种单病种中只有4种开展的例数相对较多。通过与各科室主任电话访谈和历史数据的对比,主要是因为单病种收费标准低于历史收费水平,所以各科室对单病种的开展积极性不高。

(六)成本核算结果与应用

整个单位层面成本核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完成成本报表的编制和上报。由于支出数据的归集和分摊不合理,导致科室成本核算结果不准确、不真实,也导致诊次成本、床日成本的核算结果不准确,无法充分反映实际运行情况。各业务科室成本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科室绩效工资的分配,以及统计科室收支结余的情况。

二、A医院成本核算存的实际问题

(一)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不健全

虽然A医院成立了成本核算组织机构,定期召开了成本核算专题会,学习成本核算规章制度,但院长重视程度不够,实际工作的开展效果不佳。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主要由财务科负责,成本核算人员配备不足,主要是由主办会计兼职成本核算工作,人员不足导致成本核算工作仅仅为编制和上报成本报表,没有深度地分析和利用成本核算数据。各业务科室设立的兼职成本核算员流于形式,没有起到核算科室成本的作用,不利于各科室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二)信息化程度和数据可得性低

A医院HIS系统与财务系统没有连通,没有集成于统一的信息系统中,各系统的核算单元也没有统一,对应编码也未实施标准化,不利于成本数据的采集和对比。市卫健委要求2021年所有公立医院完成科室成本核算,其核算内容和分摊方式较以前有一定的变化,2012年版本的成本核算系统已无法满足新成本核算的要求,成为成本核算结果准确性的制约因素。工作量数据仍然通过原始的人工统计,统计工作人为疏忽以及传输过程的错误,是工作量数据失真的主要因素。

(三)医院成本核算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A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仅仅完成科室成本报表的编制和上报,不重视核算工作质量的好坏,不重视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全面性,对成本核算结果没有进一步的分析和利用。A医院没有开展项目和病种成本的核算工作,对于单病种付费工作开展情况不佳。A医院整体成本核算工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核算结果的运用深度和广度不够,难以为医院提高经济运行提供决策依据。

三、A医院成本核算的优化对策

(一)建立健全成本组织体系与人才配备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结合《重庆市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办法(试行)》,落实公立医院主要领导亲自抓,全院全员参与,完善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组织构架,制定成本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推进成本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同时,配备专职成本核算人员,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从财务会计的角度去提升成本核算的水平,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去提高成本管理的能力,还要从预算会计的角度去落实成本控制的效果,从而有效推动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信息系统与成本核算体系建设

信息化建设对于医院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存在,是整个医院有序运行的基本保障,对于医院成本核算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成本核算需要保证收入、支出、工作量等数据采集的准确与及时,做好信息系统与成本核算系统的对接至关重要。在提倡业财融合的今天,一方面提出了将财务与业务融会贯通的要求,另一方面不断推进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为提高医院经济发展打下基础。同时,按照《重庆市公立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操作指引》建立好标准化的成本核算体系,包括规范核算单元与科室归类、实行统一的科室分类编码、设置标准的三级分摊参数等,进而不断提升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三)拓展成本核算结果运用深度与广度

公立医院需要提高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遵循“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不仅要做好直接成本的核算,还要做好间接成本在科室之间的交叉分摊,其分摊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科室成本的准确性,可以通过PDCA管理工具提升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效果。同时,对于医院成本核算结果的分析与运用,从深度上不仅限于科室绩效工资分配、科室成本核算、医院成本控制、项目和病种成本核算。从广度上不仅限于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可作为绩效考核、收费定价、财政补偿的依据,实现持续帮助医院增收节支,实现医院增值保值的目的。

四、结语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不但要满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而且要满足医院经济运营管理,还要满足医院内涵建设管理。推进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为夯实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添砖加瓦,为医疗服务项目及DRG病种付费提供参考依据,还要为公立医院顺利运行实现成本管控,帮助老百姓减轻就医负担。希望接下来逐步强化成本核算工作,不论是科室成本核算还是项目成本核算,更或是DRG病种成本核算,都能实现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为逐步提高公立医院经济运营能力、提高公立医院市场经济价值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工作量病种成本核算
应用地表覆盖数据估算LiDAR内业工作量的方法研究
“新病种”等十五则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按病种付费渐成主流?
一个兼顾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及其应用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