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对策思考

2021-11-23 06:21李兰兰盐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5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核算资产

李兰兰 盐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伴随政府会计改革活动日益深入,行政事业单位急需组织财务及相关人员学习全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以便能进一步改变财务管理理念及工作模式,逐步完善固定资产工作管理模式。在政府会计制度发生变化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算与管理工作也遭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利用全新的会计核算体系反映真实财务信息,以便能全面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算与管理工作。

一、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在资产核算管理的创新价值

(一)资产价值方面的创新情况

在行政事业单位具体实施资产核算以及资产管理工作时,需要全面参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从多方面分析资产管理体系,明确资产实际具有的价值,并有效划分整体工作,进一步分析各种资产确认间存在的联系以及存在的差异性。一般来说,当行政事业单位得到固定资产后,都需要衡量固定资产的所有价值,结合入账价值展开参考。另外,在针对固定资产实施核算工作时,要反复确认,取出固定资产后,会形成全新支出,这就需要全面展开评估。随着活动估价方法的转变,会直接影响资产核算效果。参照具体固定资产原则,需要重新针对原始价值进行定价。根据旧准则所指出的要求,需要通过评估明确方式,针对具体投资者投出固定资产原价,再进行计算。新准则和旧准则间存在明显差别,其提出在公允价值情况下,需要依据公允价值入账,如果不具备公允价值,就需要结合合同约定,完成价值入账。

(二)会计核算方面的创新情况

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将原有的单核算体系的方式转变为双基础的核算体系,通过使用“双平行”记账方法。财务会计需要应用权责发生制展开核算,但预算会计则要应用“收付实现制”作核算,所有体系既要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在单一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中对资产的价值不进行累计折旧,从而无法真实反映出固定资产预算支出的情况。同样单一按照预算会计体系进行核算也存在缺陷,即无法明确资产实际情况。因此新政府会计准则采用双基础的核算体系能够有效解决单一核算体系产生的局限性,既能够通过财务会计体系来反映资产实际情况,也能够借助预算会计体系来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编制决算报告,对预算决策提供价值依据。同时也让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得到更加高效的信息质量对政府工作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估。

(三)资产折旧方面的创新情况

在资产折旧方面,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由“虚提”折旧向“实提”折旧改变,足以真正展现资产价值。受原会计准则影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未计入费用及支出,仅仅只是冲减了非流动资产基金,因此在成本费用支出控制中也就无法体现出计提折旧的作用,同时也会加大账面价值与实物价值之间的差距,不利于固定资产的实务核算与管理。而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下将“虚提”变成了“实提”,强调了固定资产的折旧必须按照实际用途进行分类计提,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分别计入到当期费用和成本中。只有这样,折旧才能最大限度展示固定资产的具体价值,同时也有助于财务人员更好地分析单位的运营成本,还可以有助于编制更真实的政府财务报告,从而实现科学的资产管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没有有效的内部控制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固定资产是极其重要的物质资产,需要与管理规模互相统一。由此可见,针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与管理尤其关键。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全部由财务部门来实施与管理,但财务部门并不是资产的使用主体和保管主体,因而带来管理权责的错位,同时造成财务部门工作量增大和管理困难等问题。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和保管主体而言,因没有管理的权责,故造成固定资产的大量闲置、随意购置等现象。单位的固定资产卡片填写不及时、不精准以及账目明细不健全,会直接影响内部控制效果。同时,加上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必然会导致单位的资产采购制度缺少审查、调查及有效的评价,进而无法形成优良的前期控制系统,致使固定资产盘点结果、清查结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在应用固定资产时,如果无法及时纠正制度以及管理问题,会计信息也只能记录固定资产数量与使用归属权,无法真正实现信息化,导致内部控制也就变成了摆设,无法发挥实际效用。

(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强烈的意识

现阶段,我国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仍不具有强烈的管理意识,对资产管理工作极其不重视。具体来说,在工作实践中比较看重购置,而轻视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粗放的管理模式:未设置专人管理、未设置明细账、未设置备查账簿、未定期开展清查工作,因而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中超预算购置、大量资产闲置、账外资产多等问题。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方面,规范性不足,精细化管理制度不足,欠缺完善的固定资产责任岗位制度、清查盘点制度、预算管理制度,从而导致固定资产工作无序混乱。

(三)固定资产运行效率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配置缺少统一标准,具体执行工资也未按照仅有的标准落实下去,部门及单位间有关资产的配置非常不均衡。与此同时,“随意性”是固定资产购置时常常出现的事情,普遍以主观需求为导向,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严重忽略了固定资产的运行效率,从而严重制约了固定资产的应用效果,并且还耗费大量资金及空间。

(四)会计人员的素质欠缺

随着新的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和管理工作比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动,比如会计科目内容的变更、折旧、摊销计提与调整、固定资产类别的转换以及定期的清查盘点等,无形中加剧了会计人员工作负担,在会计人员执行会计工作之际,需要承担巨大挑战。但是,现如今所存在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普遍缺少培训时机,并不具备专业素养。如果对于新的会计准则掌握度不高,专业知识不扎实,以及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较低,则达不到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会计管理的具体要求,从而影响了管理工作的顺利衔接。

三、基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算管理工作建议

(一)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和系统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需根据自身工作要求来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结构,设置专业化的归口管控和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资产进行管理,修订固定资产的配置标准、采购方式、处置范围、处置程序、监督资产管理流程和岗位权责,把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上,以便于绩效考核和分析评价。其次要规范建立固定资产的明细账和台账,定期开展资产清查,落实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避免资产过度流失。最后要加强固定资产内部审计和监督的力度,落实监督检查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严禁出现虚假报账、清查以及招标等情况。

(二)加强资产管理意识,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就目前现状来看,仍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欠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每一名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都需要增强自身的资产管理观念,并注重监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升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及能动性。针对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创建以主要领导为负责人,以部门负责人及职工为直接责任人的管理机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要求责任人按照政府采购等相关制度执行,并做好验收、采购、审批等手续。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健全资产清查制度,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和盘点,重点清理账外资产和闲置资产,避免资源的损耗和浪费。

(三)全面增强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因固定资产应用效率不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急需关注,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如果存在资产性能不符的问题,则要求相关使用人在申请预算前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如果存在部分资产在某个项目有效使用之后,在该单位不需要再继续使用了的问题,则应建立灵活的固定资产调剂调配机制,探索实现整合和共享共用的模式,以此来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同时在单位内部创设专业的监督部门,选择专业水平高以及原则性强的职工,保障监督体系队伍独立性及完整性。其次,要明确监督部门权力与职责,确保所有监督人员都能按照具体要求执行监督任务,动态观察单位固定资产应用情况、走向以及效果,以确保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更合法、合理,能切实增强资产使用效率。

(四)加大对财务人员的教育力度

新会计准则的实行,让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核算、计提折旧、信息披露等管理工作更贴合实际情况,同时也强调了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主体责任与义务。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为广大财务人员开展系统性的培训,更新专业知识,尽快掌握新的政府会计准则、政府采购、部门预算等政策要求,提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应为财务人员提供优良的业务学习环境,逐渐规范和制定标准的职工培训方案。针对资产核算时存在的疑难问题,要组织专业小组进行讨论,最后还要强化财务人员对电算化的操作技巧及水平,通过这些方式来全力配合管理工作的衔接运转。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政府会计准则提出后,针对固定资产折旧方面作出了很多变动,会计计量可以用到的方法越来越多了,这些方法极其务实。所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主体应积极改变原有核算方式,在多项资产管理中加以改变。立足全新的资产管控理念,会计人员都应加强会计准则学习及经济政策学习力度,以便能切实保障资产管理工作实效性。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核算资产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