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2021-11-23 06:21张小忆常州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5期
关键词:资产行政事业单位

张小忆 常州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

由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其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1]。本文的讨论的对象为其中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范围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以及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按固定资产管理[2]。纵观多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工作,虽然资产管理部门在如电脑平台管理等创新管理上,购买、处置等细化规范上在不断强化,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单位情况的具体情况各异,所以大量存在着诸多管理薄弱、实施不规范等现象,这些现象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单位资产在履职上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从而直接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为国有资产流失隐患。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于财政资金,在2019年政府会计正式实施以前实务处理在经费支出中列支,一些单位在固定资产购买、核算中不能严格按照制度规范要求处理,比如因为减少固定资产一系列管理手续直接费用化,以及某些限制购置项目采取变通购入等形成账外资产等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呈现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固定资产管理及监督机制不完善引起的问题

首先,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单位内部未制定切实可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只重视购置,缺少日常管理,对固定资产账务或卡片登记信息不够详尽,而例如电脑、空调等多批次重复购置的固定资产如果缺少细节信息区别,经常在经历几波管理人后实物跟批次、价格对不上号。资产的使用、保管等手续不完备,资产管理人、责任人不明确,造成资产缺失无人负责等情形,如整套维修工具等。

其次,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财政部相关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从各级财政部门到单位主管部门对所属部门或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负有监督、指导、考核等职能,单位接受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并向其报告有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3]。现实中监督往往局限于几个报表的上报,指导则是数份文件的下达学习,考核更属于真空状态,做的好与不好一个样。监督机制的缺失反作用,即使有制度管理也无法得到彻底落实,资产管理人、责任人意识薄弱,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更不会重视,由此产生更多违规现象。

(二)会计核算存在问题

第一,账务系统设置不合理,部分单位账务仅反映固定资产原值,未同步建立资产卡片或台账,缺少信息对应造成账面资产对实物失去控制。

第二,财务会计信息不及时,如调入、捐赠等形成的资产,相关资产调拨单与实物未同步转移,造成漏入账;代建工程资产,资产在项目建设中购置并已投入使用,但有的项目工期长达数年,资产不能及时办理移交,使用中实物与管理严重脱离,等到账目移交,资产因长期处于管理缺失,出现账移无物移交状态。

二、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制度层面

制度更新不及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律的完善政府会计准则、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不断地更新,但单位的固定资产资产管理制度没有同步跟上,更新不及时,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约束机制。

2019政府会计施行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管理制度上无资产折旧等相关条款。2019年1月1日以后,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补提了以前年度折旧,并开始逐月提取。准则规定:政府会计主体应当根据相关规定以及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4]。单位相关部门对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要有深入了解准确预判,才能给单项资产确定一个较为科学的预计使用年限,而不是给同类别资产一个无差别年限。比如道路属于房屋构筑物,行政办公区的配套道路和有较短使用设计年限的作业场区道路,相对就不适用一个折旧年限。诸如此类的新内容都应在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中得以体现,严格执行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单位资产,避免形成资产总量虚增或实质上的浪费。

监督执法不严格。虽然在历年发布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上均对管理中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有明确的损失追责,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等条款,但在现实中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缺少日常检查核对,对于非正常损坏或减少的固定资产无相关部门的共同鉴定、还有部分发现资产损坏、缺失时,由于原因多样且无认定、责任人不清,往往会造成过时不究、法不责众等局面。

(二)单位管理层面

单位领导层不重视。部分单位领导在资产需求产生时在资产配备审批环节做到了审慎原则,而往往忽略了资产后期的产出和效益考察。现实中有的资产在某课题、项目短期使用后无人维护管理,后期发现已不能正常使用,造成了资产的严重浪费。因此单位领导层的重视,根本上决定了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质量。

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管理分工上职责不清,如有的认为固定资产购置到位,财务付款入账,发票上信息齐全,即使今后有什么疑问,根据账务查原始票据能查个一应俱全,顺其自然资产也就归财务管了,财务对资产没有专业认识不利于资产后期的使用和维护,严重违反了会计不相容职务分离的限定。内控制度还有体现在管理细则上的缺失,如预算、审计控制内容等。

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由于长期以来资产管理这一块未能得到单位重视,资产管理基本都是由其他岗位人员兼职,缺少专门业务培训。部分管理人员缺少对这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加上不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提高,先进的资产管理模式得不到拓展,直接阻碍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发展。

三、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路

(一)依法管理,完善机制

牢固树立依法管理意识。单位领导应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如建立单位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单位负责人为全面负责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制,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增强并牢固树立依法管理的意识。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内控制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应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日常管理从编制预算、计划采购,到经费核算,再到管理部门验收入库、登记入账,同时分类、编号、建立卡片、以及资产的领用发出、调拨、报废以及管理工作的考核监督,固定资产的生命全过程均应用详细的制度来规范。

有专用设备的单位,必须对管理和操作人管进行技术培训,建立专用设备的操作、维修、保养、检验等制度;技术复杂、精密度高的专用设备的操作人员,制度应规定在取得相关部门的操作资质证明后方可上岗,如某些生产性事业单位的挖机操作员、高配电工等。安全生产,既是对人的爱护也是对资产的保护。

对于资产类别较多的单位,日常管理的核查、监督工作应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定期如使用部门对在用固定资产的检查核对;管理部门会同财务、使用部门对资产进行全面性清查盘点,账实核对。不定期比如单位内部组织相关部门对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管理部门资产行为实施考核,考核结果可以作为新增资产、绩效评价等的重要依据。外部比如同级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等形式。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应组织鼓励资产管理人员参加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相关政策、制度的学习:通过资产、财务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让规范、制度深入人心,从管理的根源和基本出发,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对专用设备的专题培训:可以让技术、生产使用部门共同参与,通过一些技术参数、使用管理知识的讲解普及,让使用者轻松驾驭让管理者熟悉特性,对专用设备做到真正的有效管理;先进管理软件、技术的推广学习:掌握规范轻松管理的新方法。开展诸如上述培训,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是保障单位固定资产高水平管理的基础。

(三)加快信息化管理进程

应用计算机及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等现代先进管理手段。没有信息的收集,就谈不上管理,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经常出现的实物与财务账目不符的情况,把资产从入账开始到资产报废处置的全过程,采集名称、数量、属性等内容,运用条码等技术为资产打造独一无二的“贴身身份证”,使管理有条不紊、账物相符。运用数据传输技术、权限管理理念,使单位决策者短时间能全面了解固定资产的全面情况,减少管理工作的成本,实现厉行节约的原则。利用信息管理还可以形成多维度丰富而灵活地报表体系,多层次的统计分析,满足不同的统计数据要求。通过资产的使用全过程记录,能及时了解存量资产的利用情况,合理分析响应政府对资源共建共享的号召,对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起到积极地作用[5]。因此建立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做好资产的统计、报告、分析工作,是实现对资产的高效动态管理的重要措施。

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各具行业特色,但综上所述:加强资产安全意识,健全资产内控制度,规范管理行为,用严格的制度和合适的方式方法来连接管理者和资产,推动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文章从三个方面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建议,为今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供了一点参考意见,希望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猜你喜欢
资产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