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集中支付下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2021-11-23 06:21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5期
关键词:国库账户资金

开 颖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高校财务管理是对高校的经济业务往来进行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颁布与实施,为促进资金支出管理、预算管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支持,同时也有利于推动资金优化配置以及使用率的提高。但实际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财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管理质量与效果。面对这样的情况,有必要深入分析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并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

一、国库集中支付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有利于减少甚至是消除财务风险

在高校内部管理中,财务管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收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面临着诸多风险,其中财务风险是最主要的一种风险。国库集中支付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诸多改变,高校应设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仅有一个零余额账户,确保银行账户可以及时归档,实现对银行账户的全过程、动态化管理。采取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抑制乱开户的现象,避免贷款滥用的发生,从而可以有效减少甚至是消除财务风险,为财务管理的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于提高财务收支的透明度

国库集中支付下,高校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是应用现代化技术,建立资金支出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工作以往采取的方法相比,采用该系统可以对高校资金支出进行全面审核与监管,同时能对资金支付信息进行上报。全方位监控下,可以实现对不合理资金支出的有效规避。采取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挤占资金、挪用资金的现象,实现资金运作效率的提高,实现资金配置的优化,提高财务管理的效果。

(三)有利于实现预算管理效果的提高

高校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资金配置。国库集中支付下,财政资金不会再下拨给高校,而是由财政部门审核之后的预算编制计划,可以采取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实现对资金的合理配置,不可随意更改资金的用途。改变以往事后监督的局面,推进预算资金申请、拨付关系的规范化,实现事中监督,切实实现有预算才有支出的规定。采取这样的方式,可以改变以往粗放管理存在的问题,实现预算执行效率与效果的提高,减少不合理资金支出,实现资金利用率的提高,达到提高预算管理效果的目的。

二、国库集中支付下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资金划拨核算的难度大

财务管理工作中,根据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高校的零余额账户,已经不可向上级主管单位划拨资金,也不能向其他同类账户进行资金转移,这无疑使得资金划拨核算的难度大幅度提高。同时,对于电汇凭证等填单、银行存款支付,必须规范、完整地填写账户信息,以避免由于账户信息错误、不全而给账户资金安全带来的不利影响。但这种工作方式手续比较繁琐,使得工作量大幅度增加,降低了高校财务管理的效率。

(二)项目支出滞后

国库集中支付下,高校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项目支出滞后是一个影响较大的典型问题。在项目立项阶段,应当切实做好相关准备,以往的制度下,项目经费下达滞后,因此时常发生项目预算下达前便已发生支出,需要其他资金垫付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是采用科研费用。以前,高校必须要对实拨资金进行自行调整,以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国库集中支付下,不可朝同类型账户划拨资金,导致原本需要做垫付用途的资金依然存在零余额账户之中,从而给其他项目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用款额度下达之后,项目经费方可执行,通过全面监管控制项目资金,确保额度在每年年末收回,由于前期等待花费大量时间,导致项目执行过程中后续工作难以得到顺利开展,后期为规避剩余额度收回消耗资金,会给经费使用效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资金使用权严重受限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面临着其资金使用权严重的问题,给财务管理的效果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具体来说,财政部门对资金调度权进行集中掌控,全部资金被纳入到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范畴下,创建统一账户,并开设分类账户配置使用。采取这样的方式,使得自主开设账户的现象被改变,但会导致高校沉淀资金的减少,导致高校筹资能力被降低。

(四)预算计划与实际执行不符

国库集中支付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针对已经批复的用款计划,需要由相关部门审批之后,再根据实情选择财政直接支付或者是财政授权支付的方式来划拨资金。但是,实践过程中部门预算存在不确定性,不利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执行。例如,年度部门预算通常是在上一年度上报,高校招生计划应在预算年度招生前批复,这就导致了收费期间会出现超出预算收入的现象,预算执行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但是,国库集中支付下,高校不能对预算进行随意调整,也不能随意改变资金用途,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虽然允许调整,但是过于滞后,导致预算计划与实际执行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三、国库集中支付下高校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国库集中支付下,为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在制定财务管理制度的时候,应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定额标准,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实现会计核算、部门预算之间的有效衔接,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能够得到有序、规范执行。高校财务管理中,应找到可以满足国库集中支付要求的制度与方法,如内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方法、预算管理方法以及会计核算方法等,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进行优化,有机结合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实现预算资金执行效果的提高,进而提升资金利用率。

(二)提高预算管理的效果

高校财务管理中,应深入分析国库集中支付及其具体要求,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从而实现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中,应根据相关规定,科学编制预算,并要对预算进行认真执行,不可随意更改预算渠道。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切实落实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资金支付业务的规范性。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构建完善的指标体系,采取有效方法对预算项目内容进行细化,提升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实用性,确保资金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避免资金缺口的发生。

(三)创新工作模式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结合高校实情,对零余额账户规定进行合理调整,适当给予政策支持,财政资金归还提前垫付的自有资金,或零余额账户划拨资金到二级独立核算账户,实现资金配置的优化,并确保资金安全。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分析,明确国库集中支付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建立科学的归垫机制,保障项目执行过程中资金的科学配置与高效利用。同时,积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整合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财务系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银行清算系统、财务系统之间的跨平台连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实现财务管理工作效果的提高。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定期更新,全面监控财政资金支付,推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四)提高高校的筹资能力

筹资能力较弱是当前高校的一个突出问题。国库集中支付下,为提高高校的筹资能力,应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通过精简审批手续,强化高校的资金自主支配权、资金使用权,来激发高校的筹资积极性,同时针对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应给予更大支配空间、更大力度的资金支持。此外,应积极开展银校结合、校企结合,吸纳社会资金,丰富资金来源渠道,为高校科研、教育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维持资金链的良好运行。

四、结语

综上,国库集中支付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包括有利于减少甚至是消除财务风险、有利于提高财务收支的透明度、有利于实现预算管理效果的提高,但同时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着资金划拨核算的难度大、项目支出滞后、资金使用权严重受限、预算计划与实际执行不符等问题。为此,应采取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管理的效果、创新工作模式、提高高校的筹资能力等措施,对财务管理进行优化,进而实现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国库账户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如何切换Windows 10本地账户与微软账户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关于我国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外汇账户相关业务
全国各地财政厅局国库处、国库支付中心负责人名录
父亲的股票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