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在科普经费使用效益方面的应用效果探究

2021-11-23 06:21吕鸿英贵州科技馆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5期
关键词:效益科普项目管理

吕鸿英 贵州科技馆

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的人均受教育程度与水平相对较低,重视并强化大众整体科学素养与品质的提升是提升我国人均受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非常重视科普工作的开展,并拨付了一部分科普经费来为科普工作进行支持与保障。但是由于科普经费使用效率低下,如不加强针对性管理,那么很难提升科普经费使用效益与效果。鉴于此,在科普经费使用效益方面应用项目管理,对科普经费使用的每个环节与流程实施细节化、全面化与科学化管理,能够推动科普工作更好地落实到位,将更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普及给公众,使得我国的地区差别、职业差别以及城乡差别的得到更好地缩小,建立我国多层次的科普教育工程,推动我国科普经费使用效益得到更好提升。

一、项目管理与科普经费的概念及内涵

(一)项目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项目管理主要指的就是项目管理者在有限资源的约束下,应用系统的理论、方法与观点来对项目开展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管理。项目管理从项目的投资开始就已经介入管理,一直到项目的结束,其参与项目的全过程,对项目的计划、指挥、组织、控制、协调与评价,最终促进项目实施目标的更好实现。

项目管理具有很强的普遍性、目的性、独特性、临时性、集成性与创新性,其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管理的范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项目沟通、采购、风险以及集成管理等内容。在实施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要先对项目进行前期调查,并收集与整理相关的资料与内容,制定初步性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未决策层提供更好地建议与辅助决策,然后再对项目进行分析与需求策划,设计项目的组成模块或者组成部分、制定项目完成计划进度表,对整个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与把控,建立较为健全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项目进程控制与成本分析,对项目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优化与解决等等。通过项目管理,能够推动项目流程得到更好地贯彻与落实,管控项目风险,提升项目实施效率与水平[1]。

(二)科普经费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的科普经费,主要指的是财政每年的预算内安排,主要用于开展科普工作的专项经费。在使用科普经费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与方法,其一主要是专款专用的原则,即所有科普经费的使用都要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来进行使用,不可挪作他用,要按照项目的实际用途来进行严格使用。其二是择优原则,即在利用科普经费时要选择高效率、涉及范围较广的科普项目来进行择优支持,对于那些重复性、效果并不明显以及涉及面比较狭窄的项目可以给予小比例支持或者选择性支持。其三是配套原则,即鼓励与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科普项目或者活动,促进科普事业发展而给予的配套性科普经费支持[2]。

在科普经费使用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项目都属于科普范围,在利用科普资金时,必须要明确好科普资金的使用范围,才能够去申请科普经费作为支撑与保障。科普经费的使用范围多涵盖科普宣传、教育、交流、补助、奖励、咨询、评审、公益活动等等。其中科普宣传主要包括科普宣传栏、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失范基地、科普网站以及科普期刊等的建设与利用;科普宣传项目或者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展板购置费、展品费、资料印刷费、宣传费等等。科普教育主要是通过对科普工作者、科技教育工作者以及党政干部等实施的基层实用技术培训以及科普培训所花费的经费;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科技素养以及组织科技夏令营和科技竞赛而产生的专家授课费用与材料费。科普交流主要涉及的就是科普理论研究、科普创作、科普报告会、科普讲座等,同时也包含一些科普调研与考察的差旅费、住宿费以及交通费等。科普补助主要是对科普教育示范单位、组织、学校、示范区、示范基地等组织的科普学术研究、科普重大活动以及科普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经费支持。科普奖励主要是对科普先进工作个人或者基体的表彰性奖励;科普咨询与评审主要是用于支付聘请科普专家的交通、评审以及咨询费用等等。

掌握科普经费的概念与使用范围,那么在利用项目管理来提升科普经费使用效益方面能够更加游刃有余、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的解决科普经费使用效益低下的问题,使得科普经费使用效益与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二、项目管理在科普经费使用效益方面的应用效果研究

面对当前科普经费使用效益的现状与局限性,重视项目管理的全面化开展,结合科普经费的适用范围与效益情况来强化项目精细化管理,促进科普经费能够落到实处、用的恰到好处,推动我国科普工作的更好开展与进行,提升科普工作的效率与水平,同时也能够提升我国的人均受教育程度,增强公众的科普文化水平。下面对项目管理在科普经费使用效益方面的应用效果展开具体的探究与分析:

(一)重视项目管理思路与理念的强化与提升

在对科普经费使用效益进行优化与提升的过程中,应用项目管理方法来对各项科普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所有科普经费在到账后,必须严格按照科普项目管理的要求与标准来进行下拨,规范科普项目的管理流程,使得科普资金能够足额、及时地落实到位,明确科普经费的使用方向,保障科普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得到提升。同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在科学规范与管理科普经费使用效益时,必须要重视项目管理理念与方式的优化与革新,结合科普项目的实际管理现状以及经费使用情况,优化科普经费支出的方向与范围,使得各项科普经费能够得到合理使用,保障科普经费的使用效益不受影响。与此同时,对于一些挪用或者截留科普经费的行为要严厉进行打击与管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来挪用、截留以及滞留科普资金,影响科普项目的进一步开展。除此之外,在科普资金的使用上,针对科普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原则与理念,结合科普项目的异同来优化科普经费的使用效益,切实提升科普经费的利用效率与使用水平,推动科普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助力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

(二)突出科普项目管理核心与重点,增强科普效应

近年来,我国开展的科普项目有很多,不胜枚举。而真正具有很强科普作用的项目少之又少,很多科普项目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局限和狭窄,其起到的真正科普作用并不明显,且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会影响科普项目的更好开展与落实,影响科普效应的呈现与科普经费使用效益的提升。鉴于此,在应用科普经费,利用项目管理来提升科普经费使用效益的过程中,秉承与贯彻“优先发展、突出重点”的原则与理念,对于一些涉及面较广、科普效应较高的科普项目要进行重点扶持或者支持,如优先开展科普教育、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站等项目活动,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监督科普经费的有效落实,对于辐射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科普示范性基地或者科普场馆等也可以实施重点扶持与帮助,推动科普工作得到更好开展与创新,促进科普效应的发挥。与此同时,所有科普项目都具有一定的技术成熟性、行业的超前性、市场的广阔性、经费的规模性以及良好地示范性,在对科普项目实施管理时,从科普项目的调研、实施、验证以及结果呈现的整个流程上来规范科普经费的使用范围,强化科普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健全与完善,为科普项目的更好开展提供便利条件。此外,科普项目管理工作内容繁多,突出科普项目的管理核心与重点,利用科普经费使用的择优、匹配以及专款专用原则,监督与管控科普经费的使用用途、范围以及明细项目内容,并对科普资金进行严格审核与拨付,推动科普经费使用效益得以更好提升,增强科普工作开展的实效性与科学性[3]。

(三)强化科普项目监督与检查,健全与完善科普长效机制

在科普项目计划、执行与实施的过程中,不免会发生很多问题或者存在一些不足。为了能够对科普项目相关局限与问题进行更好地规避与解决,重视与强化科普项目的监督与检查,健全和完善科普长效机制,对科普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动态化的监督与管控,从而对于科普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更加清晰且全面地认知与掌握,从而更好地规范科普项目的实施流程,解决科普项目研究的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在监督与检查科普项目的过程中建立科普长效机制,对于一些科普项目组织、实施、示范效果较好的单位或者个人要给予一定的科普奖励,激励科普工作者或者科普基地、场所等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科普创新工作,使得科普项目实施效应得到更好提升。此外,在对科普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管时,通过大力发挥科普项目的技术示范优势、挖掘科普项目成果并进行展示,不断拓展科普产业开发、科技培训等多元化科普功能,并优化科普经费的使用方向,促进科普经费使用效益更好地凸显出来,呈现出更多科普红利,增强科普工作开展的实效性与科学性,充分发挥出科普经费使用效益与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提升公众科普文化水平,强化科普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能够有效提升我国人均受教育程度与水平。由于科普项目繁多,而科普经费有限,为了能够优化科普经费使用效益,应用项目管理来对科普项目进行优先检查与管控,使得科普经费使用问题得到更好规避与解决,充分发挥出项目管理的优势来增强科普经费的使用效益,为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经费保障。

猜你喜欢
效益科普项目管理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科普达人养成记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