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2021-11-23 08:43黄露陈江华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观者雕塑创作

黄露 陈江华

一、教学设计缘起与美术语言分析

(1)阿佩尔是眼镜蛇画派的代表艺术家。他主张学习原始绘画、民间艺术、儿童艺术,作品中常常出现这几种艺术形式中的鲜艳色彩、稚拙图案以及图腾形象。他以非凡的想象力创作出一大批“既熟悉又陌生”的奇怪动物,成为艺术领域里独树一帜的艺术家。(图1)

阿佩尔的雕塑《不锈钢鱼》(图2)以“似鱼非鱼”的造型诠释了他对雕塑艺术的理解。鱼的身体倾斜,充满活力,似乎正要飞向空中。垂直支撑物和水平底座却给我们带来稳定的视觉感受。整件作品即在这样一种动静对比中形成了平衡。

艺术家以几何形状对鱼的有机形状进行提炼,通过点、线、面、体等形式组织鱼的身体结构,统一的秩序给我们带来和谐的审美感受。鱼身体上的鳞片被概括成大小不等的半圆形,支撑物上也增加了半圆,丰富了形象的层次感。从近距离看,两者都在运用变化给观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离远了看,两者却是形成呼应关系,有统一的作用。色彩上,艺术家运用三原色加补色绘制的方法,强化了形象自身的结构。而鱼身体上的蓝色、绿色又与天空、草地融为一体,让雕塑与所处的环境融为一体。

正是从阿佩尔的作品出发,我们设计了本单元的第一课《鱼非鱼,鸟非鸟》。其目的为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从形象创造的角度,引导孩子运用“嫁接”的方法,通过想象来表现自己的纸雕塑形象。

其二,在形象表现过程中,学习阿佩尔对形象的提炼和形式统一的方法。首先,去掉形象中细枝末节的部分,通过几何形状和不规则形状建立形象的秩序,保持形象的视觉统一效果。其次,虽然阿佩尔的作品是用不锈钢制作的,但是作品的形式、色彩与民间剪纸艺术的表现方法却极其相似。因此,我们將结合中国的剪纸艺术,从形象的立体层次和主观色彩两方面引导儿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布朗库西对现代雕塑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象征物。这种象征物的雕塑形式具有单纯、简洁的特点。他以此强调形象的本质属性,并赋予观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空中之鸟》是布朗库西最著名的雕塑作品。作品中,“鸟儿”一飞冲天的形态使得飞翔的概念具象化了。看来艺术家不仅想刻画飞鸟的形状,而且想揭示鸟飞行的本质,其中暗含着鸟对空间的征服。如果我们绕这个雕塑看一圈,便会感觉一只鸟正在振翅高飞。从这个角度看,这只飞鸟其实比真实的鸟更真实。艺术家并不从形象真实性上打动观者,而是将鸟与飞翔的概念,猎豹与快速的概念,鱼与游泳的概念联系起来,通过表现形象背后的象征意义,追求与观者的精神共鸣。(图3)

布朗库西的雕塑作品给儿童艺术表现带来这样一种启示:艺术作品应该从自然出发,但不能拘泥于再现自然,而应该进行大辐度地精简与概括,在形象本质属性的表现中体现我们的想象力和审美修养。

帕安肯纳蒙的木乃伊盒,其塑像面无表情,仿佛超然于尘世之外。在木乃伊箱的表面,彩绘的场景和符号描述了死者来世会过很好的生活。

这两幅作品启示我们设计了本单元的第二节课《流动的雕塑》。因为第一节课的出发点是启发儿童对创造想象和形式统一进行探索,所以本节课将主要引导儿童对如何调动观者的视觉移动节奏进行探索。

具体而言,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其一,如何通过形体的流动性让观者感受到视觉向上的节奏。

其二,通过在形体不同的面上绘制故事画面,引导观者的目光跟随形体的动势而移动。

(3)《背后的故事》是艺术家徐冰近阶段创作的新作品。图5作品的正面是一幅典型的中国山水画,我们能看到湖光山色、重峦叠嶂、水天一色、凉亭与小船。而在磨砂玻璃背后,我们会看到麻丝、干枯植物、草、木棍、树枝各种自然材料,以及报纸、棉球、纸片、塑料袋、宣纸等生活物品。(图6)它们通过胶带和鱼线互相连接起来,然后通过空间中光影的微妙关系转化成正面的作品。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正面是中国艺术传统,背面则是生活中的自然物品。它们格格不入,却又合为一体。

从儿童艺术理解的角度来看,这幅作品既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创作理念,也代表了“从生活到艺术”的实践理念。但它最重要的价值并不是理解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和意境之美,而是对形象的创作形成理解。例如,用一根小树枝形成一棵树,这种视觉魔术某种程度上能打破我们认知中的“视觉恒常性”习惯,帮助儿童理解形象创造方法的开放性。而在作品的正反两面,艺术家又通过真实(山水画)与真实(自然物品)对比打破了我们的认知习惯,形成强烈的“似与不似”心理冲突,这也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

黄宾虹曾说:“作画当以不似之似为真似。画有三,一、绝似物象者,此欺世盗名之画;二、绝不似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亦欺世盗名之画;三、惟绝似又绝不似物象者,此乃真画。”本单元的三节课其实都是在帮助儿童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表现规律,同时,每节课都试图从材料转化的角度,帮助儿童认识形象创造的方法。

二、课堂提问的设计

(1)对比阿佩尔创造的动物形象与真实动物形象,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2)如何保持纸雕塑两面的基本形一致?

(3)布朗库西的《空中飞鸟》完全看不出鸟的样子,艺术家在表现鸟时给我们带来的什么感受?

(4)在你的流动雕塑作品中,你将如何调动观者的视觉观看节奏?

(5)在分析徐冰《背后的故事》系列作品后,你对艺术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三、教学注意事项

第一节课 鱼非鱼,鸟非鸟

(1)关于工具与材料:底座采用比较厚实的PVC板材,以保持纸雕塑稳定的状态。为保证纸雕塑的硬度,最好选用300克以上的卡纸,选择大号剪刀。同时,为保证纸雕塑的立体感,需选择有一定厚度的泡沫胶带,还可以在两层纸之间用小块海绵叠加。(图7)

(2)关于造型:纸雕塑对儿童的设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儿童需要在创作之前通过草图来对雕塑的形象进行规划。通过欣赏阿佩尔的系列作品,引导儿童学习如何运用“整体打散、局部重组”的具体方法,将鱼和鸟的基本特征“嫁接”到一起进行草图设计。开始制作时,鼓励儿童把握好整体造型,抓住不同动物最典型的特征,大胆表现。(图9)

(3)关于剪纸:通过学习民间剪纸艺术,灵活选择阴刻与阳刻两种方法,也可以选择部分纹样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注意形象的左右对称关系。

(4)关于形象的立体性:用基本材料粘贴即可获得立体形象。在调整新形象的过程中,可以在身体边缘添加几何化的鱼鳞、翅膀、羽毛等细节装饰,丰富形象的细节和立体感。提醒孩子随时退后,审视作品,调整身体部分的大小、遮挡以及形态的平衡感。

眼睛是动物的灵魂,需要采用叠加的方式进行表现其立体感,从大到小进行叠加,3-4层即可。

(5)关于色彩:孩子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象征性色彩,可以灵活采用补色对比、明度对比等方式,注意纸雕塑的上下、前后色彩之间的相互呼应,也要注意不同色彩的重力与形态之间的结合。(图8)如果某些形象细节不够突出,可以采用勾边、装饰等方法进行强化,创造出形象最精彩的视觉焦点。

(6)最后的建议:教师可以自己先尝试进行纸雕塑创作,对儿童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进行预判,将有助于我们辅导儿童创作出更具想象力、主观性和审美规则的艺术作品。

第二节课 流动的雕塑

(1)关于工具与材料:雕塑内部骨架主要由铁丝搭建。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力量,需要准备粗细不同的铁丝。鼓励孩子用手结合钳子自主搭建骨架,记得将铁丝头处理好,以免受伤。底座选用木质板材,有利于固定铁丝骨架。选用韧性比较好的厚丝袜塑造形象,下面连接处用热熔胶固定。

(2)关于雕塑的造型:用铁丝结合丝袜造型时,注意作品的宽窄、高低、多面、弧形等变化。首先应避免作品过宽,保持其高度,才能讓作品呈现由下而上生长的视觉感受。其次,要注意形体的流动节奏感。再次,尽量保证丝袜的平整,让作品保持光滑圆润的效果。

(3)关于草图:创作前需进行草图练习,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画出雕塑的3个面。仔细观察雕塑的外形扭曲状态,先画出外轮廓,然后用学过的立体主义方法和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方法,根据自己的创作主题选择合适的动物、人物、风景进行自主表达。注意色彩的对比与协调、线条的疏密变化以及形象的辨识度。可以适当考虑表现不同平面内容的空间节奏关系。

(4)关于创作:正式创作时,注意雕塑不同平面内容的转换和衔接。尤其需要思考如何调动观者的视觉节奏,由下至上观看画面内容。

第三节课 新中国山水

这节课的核心在于对磨砂玻璃、自然物品和光影进行合理处理,只有在三方面均处理好的基础上,儿童才能创作出成功的作品,进而理解传统经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和谐共生关系。

(1)磨砂玻璃板是这节课的关键材料,建议选用有机透明板,再贴上中度透光磨砂膜即可。灯箱可以选择现成的灯箱,也可以选用有一定厚度的PVC板材自己制作。

(2)麻丝是最主要的自然材料,树枝、树叶、玉米壳次之。(图10)可以选择几种麻丝,用柔软细腻的麻丝表现画面“虚”的地方,如远山、云雾、水波等。硬度更高的麻丝则可以用于表现近山的轮廓。(图11)

(3)作品所呈现的画面,不仅取决于材料和画面形式,也取决于光的调配。(图12)就像徐冰所说,这种艺术形式本质上可以认为是“光的绘画”。如果背后的物品靠近磨砂玻璃板,玻璃板的正面就会显示出清晰的形象。反之,如果距离远,形象就会模糊起来。通过对距离进行巧妙调控,就能制造出虚实相间的画面效果。

学生作业

作者简介:黄露,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教师

陈江华,湖北宜昌西陵区营盘路小学高级美术教师

猜你喜欢
观者雕塑创作
巨型雕塑
Jazz
我的破烂雕塑
端午节观龙舟赛
写实雕塑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创作失败
自然雕塑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