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2021-11-24 04:42王子翔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
灌篮 2021年17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协作体育教师

王子翔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要从应用型、实践型的技能教学出发使学生掌握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但同时,职业院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也要分析社会对于人才提出的全面综合要求,通过立足教育环境改革教学手段,保障学生掌握工作实践所需的专业技能,也通过对于学生职业态度,职业适应能力等的综合培养来使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建设,更好的开展工作实践。

高职院校学生走向工作岗位面临着学校到社会的过渡,而立足学校环境对于高职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其更好的对于个人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学生踏入社会之后,再进行个人工作实践的调整存在着时间上的浪费、个人发展的延误。通过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优化,教学活动的创新既可以立足教学工作,更好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可以在高职院校环境下为学生提供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方向,尽可能规避由于学生不适应社会而带来发展受阻问题。

一、立足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性

体育教学有着长远的历史,而体育教学中也强调通过社会活动的组织,在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参与过程中,综合对于学生进行能力的训练。体育活动的开展有着一定的规则与条件的约束,而人在体育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可以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也可以改善其心理状态。

首先,体育作为社会的产物,体育教学与社会密切相关,而体育中的各项规则与规范也融入了社会发展的互动规律。体育教学中立足体育运动项目的组织,学生既可以达到身体素质的锻炼,同时也能更好的了解社会规则、更好的参与社会建设,在之后的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中,也能以更加平稳的心态,更加良好的状态参与到社会工作。

体育作为与社会密切相关的特殊学科,对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也要立足于体育教学的环境,在体育教学中彰显体育精神,通过体育所倡导的团结互助坚持不懈等精神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个人品质,在强身健体、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也为学生更好的参与社会建设奠定生理、心理基础。

其次,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适应能力的培养也是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在结束学校的系统学习之后,一般会选择踏入工作岗位,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一环,其在培养高素质劳动立的过程中要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组织出发,也要从社会需求入手,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

在人才培养中融入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也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高职院校学生面对社会的多元需求,其自身的职业发展也离不开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学生迈向工作岗位,既要有着意识上思想上对于社会的认同,对于工作的认可,同时个人也要掌握顺利融入社会、发挥个人工作价值的方式方法。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要求下,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其更好的了解社会的实践环境,提高其对陌生事物的认知理解能力。面对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之间的区别,学生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更好的参与社会建设。

最后,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要不断的优化与完善,而社会当前对于人才也有着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岗位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而高职院校学生在个人发展过程中也要关注,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来保障企业就业的顺利性。

社会需要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和高职院校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时,要关注社会发展建设的变化,分析企业对于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高职学生从关注日后发展需要出发,要意识到在学校学习阶段提升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性,在学生对于社会正确认识,对于个人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来保障其融入社会的顺利,在学生未来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中,也通过社会适应能力来确保其后续各个人生阶段顺利的完成过渡与转化。

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践策略

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可以在把握体育学科社会性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工作的调整与优化,在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学活动的优化中,对于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社会适应能力训练,通过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增强学生坚强意志,在提升学生人际沟通交往能力的过程中,保证学生参与社会建设的顺利性。从现实的角度分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全面人才

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要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立足课堂的教学环境,探究课堂创新、课堂优化的方式方法。体育教师在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组织教学实践工作时要意识到体育教学对于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环境下,体育课不被重视,影响了体育教学的顺利活动与实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从思想上认知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针对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要求,高职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单一强调体育训练的教学方式,通过既关注专业知识,也关注综合素质发展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独特教育价值。

体育教师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要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意识到体育教学的组织必要性,强调在教学实践环节不断的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不断的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水平。体育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可以使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的优化调整方法,体育教师要持续的学习、不断的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的分析社会对于人才要求的转变,针对于学生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难,体育教师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要基于学生的情况,在与学生顺利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存在的现实困境,从社会的人才需求出发,改进教学计划,在体育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下,以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优化来保障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在体育教学中的顺利落实。

(二)组织团队活动增强团队意识

对于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同的方向,而团队协作能力作为学生未来参与工作必不可少的个人能力要求,学生要意识到团队协作的必要性,要掌握在团队中与他人配合的方法。体育运动强调团体共同协作的项目多种多样,足球、篮球、排球等团队的体育活动活动都可以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体育训练中会组织各种各样的团队协作,而团队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共同应对挑战,也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方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团队协作的体育活动入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部分学生在团队中存在着缺乏大局观,缺乏系统把握的问题。而作为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队伍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于团队的工作进行安排,对于体育实践活动中的团队配合进行思考与实践。

教师体育教学的组织可以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在打破原有班级小组的基础上,通过以学校为单位灵活的进行小组的安排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与陌生人交际交往的空间与机会,通过学生在学校环境下主动与他人开展沟通协作与配合来促进学生交流能力的提高。在多样化的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高职院校教育环境下,针对性的对于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素质教育作用。

以“排球”为例,竞赛过程中队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是保障良好体育效果的关键,而团队中对于个人不同职责的确立是保障团队协作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团队型体育活动的指引,让学生自主的安排位置,调整团队协作策略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也逐步训练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基础上,以学生有效的参与团队的各项工作来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三)开展耐力训练增强学生意志

学生在融入社会过程中会遇到现实的挫折与困难,而学生其社会适应能力的不强,部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抗压能力不强的个人实践情况导致了其参与社会工作的种种问题,而学生在工作中面临的巨大压力以及强烈的挫败感对其正确的自我认知有着负面的影响。

学生良好精神意志品质的形成对其正确的参与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体育教育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培养耐力与毅力的体育活动,来使学生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下坚强意志,使学生以坚韧不拔的态度对待生活,在体育训练中有效的对于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耐力训练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能力的重要方式,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对其极限的挑战是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对运动的坚持过程中既可以得到身体素质的提高,也能获得自信,获得强大的意志力。因此教师在体育活动的组织中,除了要设置强调团队协作的体育项目之外,也要从耐力训练出发,强调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得到意志的锻炼。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活动有着多种形式,而长跑作为培养耐力的重要方式,教师是要意识到该项运动的组织必要性,而针对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存在的不重视、不实践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耐力训练,对于学生未来成长的积极意义,针对学生训练过程中表现出的不适应不积极的情况,教师要通过体育训练的组织,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实践训练,在坚持不懈的体育活动参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

三、结束语

体育教学活动对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要有理论的基础,也要在实践过程中加以强化。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性,针对团队协作能力、精神意志品质等不同的适应能力要求,教师的体育教学活动要采用不同的方式,结合体育项目,通过差异化的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办法,在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实现立足体育课堂,对于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在学生良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以恰当的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策略来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持续提高。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协作体育教师
轻型合成营高原山地进攻作战环境适应能力评估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雷鸟
鲁渝扶贫协作进行曲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