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孙子兵法》

2021-11-25 03:15扈光珉
孙子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孙子兵法孙中山革命

扈光珉 扈 潇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在旧中国错综复杂的环境中,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语),奋起革命,几十年如一日,前赴后继,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先后领导、指挥了大大小小二十多次武装起义。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武装反抗反动势力是最基本的形式,并先后担任过海陆军大元帅、非常大元帅、陆海空军大元帅,创办了著名的黄埔军校,著有《十年国防计划》《军人精神教育》等军事学论著,李浴日称之为“伟大军事家”〔1〕。丰富的军事斗争实践、复杂的军事斗争环境,领导策划了几十次的武装起义,决定了孙中山与《孙子兵法》注定会结下不解之缘。在他的上海故居藏书目录中,就有《孙子兵法》以及《孙子十家注》。孙中山读《孙子兵法》,是把它当作哲学著作来研究的。孙子研究专家李浴日曾说,孙中山先生“对于我国古代各家兵法,亦有精湛研究,就中以孙子兵法为最”〔2〕。但他一生奔波革命,没有时间系统回忆与《孙子兵法》的关系,现在我们只有通过他的革命实践及其报告演说来研究推断、勾勒出这位伟人与这部经典之间的关系。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孙中山接触《孙子兵法》的过程

孙中山接触研究《孙子兵法》从时间上划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接触知晓《孙子兵法》阶段(1875—1885年)

1875年,9 岁的孙中山进入私塾读书。村塾设立在本村冯氏宗祠里,老师姓王,教授中国古代启蒙教材如“四书”“五经”等。儿童教材里,有本叫《幼学琼林》的小册子,里面记述了文臣武将,其中包括姜太公、黄石公、司马穰苴、孙膑、吴起、韩信等军事家及其著作。但可惜的是没有提到孙武,没有提到《十三篇》,因此推断这时的孙中山虽然知道了兵法,但可能还不知道《孙子兵法十三篇》。

孙中山小时候对军事故事很感兴趣,尤其爱听洪秀全的故事。村上有位曾参加过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冯爽观,常常向村童讲述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北伐、西征等故事。当讲到太平天国不幸失败时,孙中山很失望,但他很崇拜洪秀全,自称作“洪秀全第二”〔3〕。

1879年9月,孙中山跟着哥哥到檀香山的意奥兰尼学校学习,这是所西式教会学校,课程有英语、历史、数理化等,学校还开设了兵式体操,深得孙中山的喜爱。在这期间,为了提高国学水平,他特别聘请了杜南先生作为自己的华文教师,为他讲授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他的国学在这个时期取得了长足进步。从他学习经史子集的经历中,可知孙中山这时可能已经了解到了孙子及其兵法。

1883年7月孙中山由檀香山回到村里,这时他已经长成青年才俊。回到村里后,按照兵法套路为村里的年轻人设计了一个“走兵马”的游戏,把参加游戏的青少年分成两队,一队做兵,一队做贼,兵与贼两队互相追捉,哪一方捉的多就胜利。这实际上反映了孙中山的军事兴趣与指挥能力。

从以上孙中山读书的经历、兴趣和老师教授课程及其自学的情况看,他在1879年至1885年这个时段可能已经知道了孙子及其兵法《十三篇》。

2、学习《孙子兵法》内容阶段(1885—1894年)

1885年中法战争后,孙中山立志倾覆清朝,创立民国。从这时开始,他更加注重研究中国历史。而真正对《孙子兵法》的内容有更多的熟知,应该是1886年在广州博济医院学习期间。他一边学习医学,一边自己花钱购买了二十四史,认真学习、仔细研读。由于他求知若渴,脑子聪灵、过目不忘,很快对二十四史烂熟于心,对于其中的一些事件、故事情节都十分熟悉,以至于同学随机抽出几册进行考问时,竟然可以对答无误,被称为“通天晓”〔4〕。

《史记》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记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论是史料价值,还是写作艺术都堪称“绝唱”。孙子就是在《史记》中被最早且比较系统记载的。这部书中,比较有名的篇章是《项羽本纪》,“破釜沉舟”“鸿门宴”等著名故事均出自此篇。而在记述大将韩信生平事迹的《淮阴侯列传》中,也多次引用《孙子兵法》的内容。如在井陉之战前李左车给陈余的建议中大量引用了兵法术语。可以肯定,孙中山此时认真阅读了《孙子吴起列传》,知道了孙武及其兵法《十三篇》。同时,他也从《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伍子胥列传》等名篇中体会到更多《孙子兵法》的内容。二十四史的第二部是《汉书》,在《汉书·艺文志》中有《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及图的记载。因此可以比较肯定地说,通过阅读《史记》《汉书》,孙中山此时已经熟知部分《孙子兵法》的内容了。

3、研究运用《孙子兵法》阶段(1894—1925年)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孙中山有感于国势颓废,立志富国强兵,对《孙子兵法》进行了认真研读。1894 他在上李鸿章书中就明确表示:特别留心于富国强兵之道。〔5〕郑观应作为孙中山的同乡与前辈,孙中山深受郑观应的影响。他多次拜访郑观应先生,学习他的进步思想,并讨论救国救民的真理。在郑观应的影响下,孙中山全身心致力于救国和改革、革命的事业。孙中山还认真研读了郑观应的《盛世危言》,这本书对他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在《盛世危言》中,提到孙武及其兵法的地方很多,其中就有兵制的专门论述,而且还创造性地引用了《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名言。《盛世危言》中说:“何言乎知彼己?知己知彼,百战百胜。”〔6〕孙中山对此名言记得非常牢固。1921年他在《军人精神教育》中仍然将“知己”放在“知彼”之前,可见影响之远。

1897年孙中山批评清政府把兵书、兵法列入禁书的做法。作为清朝的反叛者,政府的禁书,凭孙中山的性格也会认真研读与研究。

在这一阶段,无论是谋划革命暴动,还是演说鼓动,孙中山对《孙子兵法》中的名言要义,顺手拈来,脱口而出。1895年2月在准备广州起义时,就制定了“兵贵精,不贵多”的原则。1903年,孙中山在东京秘密组织成立了“革命军事学校”,聘用日野为校长,小室健次郎大尉为助教,学科除普通兵学及制造盒子炸弹外,尤注重于散兵战术的传授。其中,普通兵学可能也包括了孙子兵法。

1921年12月10日在桂林对滇赣粤军进行的《军人精神教育》的演说中,孙中山提出了军人精神“三要素”,即智、仁、勇,并要求每一个革命的军人、现代的军人,都要养成这三种精神,唯有如此,才可以救民救国。但同时认为军人是要在战场上拼搏打仗,甚至是流血牺牲的,因此还要练成高超的技艺,主要有五个方面:命中精准,隐伏保护自己,吃苦耐劳,奔跑走路,能过艰苦生活。〔7〕

1923年12月9日,孙中山在广州大七营对国民党员的演说中活学活用了《势篇》的语言,对“势”进行了形象表述。他把革命力量比作山上的大石头,如果一旦有人引动,就会形成不可遏制之势。1924年6月16日在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的演说中,孙中山则基本是直接引用了《孙子兵法》的语言。他说:“古时的兵法都说是‘倍则攻之,十则围之’〔8〕。由此可以肯定地说,孙中山此时已经对《孙子兵法》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和研究。

二、孙中山在革命生涯中对《孙子兵法》的战略运用

孙中山对《孙子兵法》的战略运用,就是活用其原理,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其精髓要义,去解决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问题,这方面的运用可以概括为“庙算”“致 和”“造 势”“伐 交”“创 新”“攻 心”“共济”7 个方面。

(一)庙算

《孙子兵法》首篇就是讲预测、庙算,并指出“庙算”多者胜。所谓“庙算”,就是事前的筹划、运筹、分析、预测。孙中山在革命生涯中,每临起义、和谈等大事,他都从时局国情、民族命运、人心向背出发,进行精准的“庙算”,充分显示他过人的洞察力和预判力。

下面试举几个反映孙中山先生精准“庙算”的具体事例。早在1904年,他就信心百倍地预测清朝必然灭亡。1910年3月至5月,孙中山先生对时局、国运作出了三个预言。

首先,孙中山充满信心地断言:清朝政府已经奄奄一息、苟延残喘、摇摇欲坠,不出几年,汉族就会奋起,推翻清政府。

孙中山的第二个预言是:新军将是革命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当时中国的军队有36 个镇,他们之中有很多具有革命思想、赞成革命运动的进步青年,只要善于发动、运用他们,他们就会反过来为革命服务。

孙中山的第三个预言是:中国革命成功后,将建立共和国。中国推翻了清朝帝国的专制统治后,一旦成立共和国,将会发展为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9〕

果然不出所料,这几个“庙算”很快被证实了。

孙中山表现出超强“庙算”能力的,还有擘画三峡一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孙中山认为中国会迎来建设高潮,于是就对国家建设进行了调研考察。经过考察研究,1919年发表了《实业计划》一文。在这篇著名文章中,孙中山首次提出了开发三峡的设想。这是领袖人物对三峡梦的最早论述。1924年他又对三峡的开发建设作出了详细的规划、设想。这都充分体现了孙中山先生超强的预见智慧、“庙算”能力。

(二)致和

我们都知道,孙子虽然是个军事家,《孙子兵法》是指导战争的,但中国人骨子里是个热爱和平的民族,孙子也可以说是和平的大师,他讲究“慎战”,追求“不战”,其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的和平思想被孙中山先生继承并发扬光大。

孙中山认为,革命战争的目的不是流血,而是仁义和平。他多次强调指出:“如果中国人能够自主,他们即会证明是世界上最爱好和平的民族。”〔10〕孙中山是英雄的中国人民的杰出的代表,他身上流淌着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血液,传承着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基因。正是在和平奋斗救中国的思想指导下,孙中山才能在辛亥革命后,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民族和平为要,不计个人名利,退位以求和平。对于孙中山先生的退位,在当时的条件下,也正是运用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好选择。

当时的情况是:从10月10日武昌起义首义到12月18日南北议和谈判开始之前,在宣布独立的18 个省中,被袁世凯直接或间接控制的省占半数以上,而且袁世凯的部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纪律严格、指挥统一、内部一致。而所谓革命党控制的省份,一是内部纷争,政府内、军内、党内意见并不一致;二是经费奇缺,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后国库里只剩下10 块大洋,连维持运转都十分困难,怎么与袁世凯进行战争?在这种情况下,硬拼硬打,没有任何的把握,甚至可以说是死路一条。而进行议和,不战而达到革命目的,推翻帝制,创立共和,是最佳选择。对此,孙中山心中十分清楚,说得也很明白,他说:“我也知道袁世凯不可信,但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借势而为,推翻二百六十余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11〕这正是孙中山致和的远见卓识。

现在回头看看创立共和的过程,便深知孙中山先生对《孙子兵法》运用得是多么娴熟。

一是利而诱之。为了利诱袁世凯就范,孙中山多次公开表示:如果袁世凯拥护共和、结束帝制,就让袁世凯当大总统,而且前面不用加“临时”。这一方面给袁世凯抱了一个大热罐子,为了当大总统,就必须加速逼迫清帝退位;同时也断绝了袁世凯继承“清朝法统”、自己做皇帝的梦想。因为孙中山的态度是,结束帝制,袁世凯才能当大总统。

二是两手对两手。孙中山承诺让袁世凯当大总统后,并不是消极避让、等待和平,而是用革命的两手对待袁世凯反革命的两手。为此,孙中山继续按照计划组建革命政府,事实上形成南北政权对峙的局面。他还提出了袁世凯当大总统的三个条件:清帝逊位,国内和平,列国承认民国政府。对此袁世凯恼羞成怒,发兵围攻南京。革命政府也毫不示弱,孙中山亲自就任北伐总指挥,立即兴师北伐,革命军势如破竹,一直打到徐州。面对此种情况,袁世凯又提出新的方案,即革命政府与清政府同时解散,在天津另行成立民国政府。孙中山随即强硬表示:革命党人决不接受。同时启动了对袁世凯的行刺计划,袁世凯险些丧命。此举令袁世凯感到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被迫接受革命党的条件。

三是顺势而为。早在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前,南北已经开始议和、谈判。如果不承认这个事实就会被孤立。革命党内部,和谈势力相当强大。汪精卫甚至指责孙中山:“你不赞成和议,是舍不得总统吗?”黄兴也因缺乏军事力量而“忍辱劝孙将总统禅位于袁”。〔12〕由此可以看出,议和已经成为当时的大趋势,孙中山先生明透大势,因势利导,最终才成就了共和大业。

(三)造势

从实践上来说,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就是一个造势、借势、用势的过程。在武昌起义前,他麾下没有一兵一卒,他以革命家的胆略、百折不挠的毅力,不畏艰难、屡败屡起,这个革命过程,就是一个造势、顺势、用势的过程。因此他对造势非常重视,论及势的作用,他说:“夫时势者,人事之变迁也;自然者,天理之一定也。”〔13〕

孙中山所讲的势,笔者理解有四层次的意思:一是势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二是势一旦形成,是锐不可当的;三是一定要因势作为;四是势是可以创造的、烘托的。在革命的过程中,他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造势。

一是连续暴动,前赴后继。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屡挫屡奋,屡败屡起。面对凶恶的敌人,每到一地都宣传革命,进行筹款、造势,在实践上举行了多次百折不挠、可歌可泣的武装起义,辛亥革命前就达十多次。正是不停战斗,不断起义,才延续了革命的薪火,形成了革命运动的燎原之势,最终点燃了武昌起义的熊熊烈火。

二是奔波五洲,鼓动革命。从1879年去夏威夷王国、1895年去日本开始,孙中山先生足迹踏遍五湖四海,凡有华侨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每到一地就进行演说、宣传革命、开展革命活动,因此他在华侨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三是海外论战,鼓动革命。革命派以《民报》为阵地,与改良派在思想理论战线上展开了一场空前的革命与改良的大论战。通过与改良派的论战,宣传了革命理论,对海内进步人士进行启蒙。这一系列的革命活动,最终形成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浩浩洪流。

他自己曾总结说:“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精力尽瘁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用能鼓动风潮,造成时势。”〔14〕正是这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精神,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风生水起。团结广大的革命党人造成时势,营造新的革命势能,使其对清王朝具有极大冲击力、震撼力和破坏力。

(四)伐交

我们知道《孙子兵法》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伐谋”“伐交”,它的名言就有“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中山在革命生涯中,平衡列强关系,与列强打交道,进行外交活动是他的工作重心之一。在武昌起义前,可以说他的大部分精力用在游说于列国之中,此即“伐交”。他说:“革命的成功与否,就古今中外的历史看起来,一靠武力,一靠外交力。外交力帮助武力,好像左手帮助右手一样。所以革命的成功与否,外交的关系是很重大的。”〔15〕实际上,孙中山先生在革命生涯中,游历五洲,跑遍四海,鼓动革命,筹款募捐,其本身也是一个“伐交”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西方主要国家的有些政要、政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结识了许多进步人士。武昌起义后,他认为“乃以此时吾当尽力于革命事业者,不在疆场之上,而在樽俎之间,所得效力为更大也”〔16〕。因此他不辞辛劳,从美国到欧洲,争取到了列强对中国武昌起义后建立的新生革命政权,采取暂不干涉的“中立”政策,从而避免新生革命政权因被列强和清朝夹击而陷入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孙中山也是运用“伐交”战略的成功典型。

(五)创新

如果把孙中山的四十年革命生涯用《孙子兵法》的一句话来概括的话,用“践墨随敌”是最确切不过了。因为他的一生就是根据敌情、客观情况变化,不断追求真理、不断超越自己、不断与时俱进、不断走向新高度的一生。

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我们知道古人名字是父母取的,但号是自己对自己性格、追求、目标、本性的一种刻画。孙中山取号为“日新”,本身就反映了他与日俱进的品性。这号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日新又新的追求,也真切反映了孙中山的人生轨迹,真切反映了他追求真理永不停步的品质。

早在1894年,孙中山就以一介平民身份上书李鸿章,提出富国强兵的改革主张,表现出了一个热血青年的家国情怀和远大志向;随后赴檀香山组织近代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895年,孙中山开始实践他推翻清政府的宏愿,发动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被官方悬赏通缉,开始流亡奔波宣传革命。

1905年,为壮大革命力量,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初步建立起了反对清政府的革命统一战线。

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影响下,武昌军人举行了起义。后来,孙中山运用高超智慧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

1924年1月,孙中山首创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掀起了大革命的高潮。总之,他以“知之维艰”的精神不断自我革新,不断追求新的高度,不断迈向新的目标,是勇于革新、不断进取的楷模。

(六)攻心

人心向背自古就是成败关键。孙中山致力革命运动,自然不会忽略了祖传的“攻心为上”的思想战术。孙中山相信人心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力量,他认为如果进行革命行动而欠缺人民心力,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十分重视争取人心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革命过程就是争取人心、点亮心灵的过程。他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演说,争取人心。孙中山是一位杰出的演说家,为了宣传革命思想,发动社会舆论,他曾多次发表公开演说,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孙中山全集》中的文章多数是其演讲的稿子。孙中山在演讲时,声情并茂,很具有煽动力,以至于人们送他个外号叫“孙大炮”。这一绰号从褒义上来讲,就是说他的演说、鼓动就像武器一样具有杀伤力。

二是散发书册,浸润人心。除了公开发表演说外,孙中山还特别注重利用有形的宣传武器,例如散发传单、小册子等。例如,1904年他在美国,感觉美国华侨革命意识比较淡薄,风气闭塞,对革命热情不高,于是就印刷《革命军》广泛散发,到处宣传。“不及半载,知识为之大进,此书之力多焉。”〔17〕

三是舆论宣传,教化人心。报刊活动为孙中山的舆论实践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英国及国内上海等多地媒体报道此事,使孙中山名声大振,成为舆论关注的领袖人物。1905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机关报《民报》,除与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论战外,主要精力用于宣传三民主义,大造革命舆论,鼓动开展革命,起到了教化人心的作用。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把“治心”作为一个中心工作环节,积极努力,很好地起到了教化人心、化风成俗的作用,由此推动了革命运动的蓬勃开展。

(七)共济

团结同心、同舟共济、和衷共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孙中山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在革命生涯中,一直秉承和衷共济、同舟共济的团结奋斗的思想,十分重联合、团结、利用一切可以联合、团结、利用的力量,去奋斗、革命。他曾以“同舟共济”“辅车相依”书赠日本朋友山田纯三郎。孙中山从多次革命受挫的实践中得出的教训就是“欲求成功,必须团结”〔18〕,号召全国的国民要“合为一气,一致进行”〔19〕。从实践上看,他联合其他革命组织创立的同盟会,实际上是一个反抗清政府的“统一战线”的共济组织。辛亥革命成功推翻帝制,也是同舟共济的结果:推翻封建统治的力量,除了革命党以外,还有改良派的力量、新军的力量、会党的力量,甚至也包含了北洋军阀。孙中山正是很好地借助了这些力量,才形成了推翻清王朝、结束帝制强大的“合力”。

三、孙中山在革命生涯中对《孙子兵法》的战术应用

孙中山在革命生涯中,亲自指导指挥了几十次战斗,他“每每召集各军将领指示机宜。于指示时,置地图于桌上,按图指示,如何进军,如何攻守,均合用兵原则”〔20〕。也就是说,孙中山在直接指挥战斗中也常常应用《孙子兵法》的智慧原理。概括起来有:

(一)出奇

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进行的,这一形势决定了孙中山开展军事斗争,不能走常规路线,必须出奇制胜。孙中山于1923年指挥的讨伐陈炯明叛军之役,是一次关键的重要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孙中山出奇兵,断敌后路,绝其粮道,取得胜利,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奠定了军事和政治基础。李浴日评价此战乃是出奇制胜典型战例。他总结说:先生在战术上还有两个贡献,一是游勇战术,二是非常战术。并认为这种游勇战术即出自《孙子兵法》。他说:“游勇战术即现今所谓游击战术。惟现今的游击战术则比较进步了。”游击战术的原则,早见于《孙子兵法》中的“避实击虚”“出奇制胜”。〔21〕在革命成功前,实际运用出奇制胜的典型战例是1908年的钦廉之役。起义之初,义军从安南绕道,分三路突然袭击,路遇清军就假装是清兵,巧妙迷惑敌人,从而击败敌军三营,占据马笃山,取得初步胜利。当时安南法兰西曾评论此役说“可称奇捷”〔22〕。

(二)先发

“先发制人”是孙子兵法的重要战术思想。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采取的战略战术大多是先发制人式的进攻策略。这是因为辛亥革命前,孙中山进行的革命斗争是秘密的,敌强我弱,必须采取先发制人式进攻战略战术。即使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继续革命的斗争中,仍然主张先发制人。宋教仁案发后,孙中山就曾力主主动出击,给予袁世凯以打击,但因党内意见不一,未能实施。对此陈其美在给黄兴的信中比较详细地说明了这一点,并以此证明孙中山在革命斗争中的策略是英明正确的。孙中山在 《军人精神教育》中说,武昌起义的胜利,就是先发制人的典型案例。他高度评价说:“革命党人率先行动,以两盒子弹取得了武昌起义的成功。余以为打破武昌者,革命党人之精神为之兵法云:‘先声夺人。’所谓先声即精神也。”〔23〕

(三)速战

“兵贵胜,不贵久”是《孙子兵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战术思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兵贵神速。孙中山在革命斗争中尤其是辛亥革命前,由于没有可靠的根据地作为依托,也没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作为依靠,更没有自己的军队作为支撑,起义基本上都是采取突然袭击、速战速决的策略。他在1912年《告全国同胞书》中就明确主张速战速决,他说:“运筹宜决而密,用兵当神而速。”〔24〕陈其美在给黄兴的信中也比较详细地说明了宋教仁一案发生后,孙中山先生曾主张运用“速战”〔25〕方式,对袁世凯进行反击。之后虽然有了根据地,也建立了自己的军队,但孙中山仍然十分重视速战速决。1924年在讨伐陈炯明及北伐期间致蒋介石的信中,孙中山再次强调了速战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速战速决可以说是孙中山的一贯主张。

(四)严纪

严格的纪律是胜利的基础。历来治军都十分强调用严格的纪律约束部队。《孙子兵法》十分重视纪律建设,在为将“五德”中专门就有“严”这一条。“令文齐武”中“齐武”也是严。孙子演练宫女斩杀二妃子更是严。孙中山在革命斗争中,深知严格的纪律是保证革命行动的基石。尤其是在秘密状态下起义暴动,容不得半点懈怠,这也决定了严字当头是孙中山治军的一大特色。李浴日说:“先生在同盟会时代,为推翻满清,对革命军所颁布的‘军律’极为严肃”。〔26〕此“军律”共22 条,其中判处死刑的就有13 条,抵罪罚者有9 种情况。在中华革命党时代“所颁布的‘军律’亦极严肃”。共计25 条,其中死刑有16 种情况,禁锢9 种情况。正是这些严格的纪律规定,保证了历次起义的顺利举行,也保证了在革命党的关键时刻基本行动一致。

(五)治气

中国古代用兵作战十分讲究“气”的作用,所谓“一鼓作气”“气势如虹”。实际上,“气”就是精气神,我们常说“人活一口气”,俗语也说“不蒸(争)馒头争口气”。孙子在为将“五德”里面的“勇”,也含有“气”的意思,并且强调说:早上气势凶猛,到了白天就有所减弱,而到了晚上则就懒洋洋地没有了冲劲。孙中山深受其影响,在论述军队的战斗力时,特别强调“气”的作用。他认为革命军队要凭着一股子“气”,要以一当十当百当千当万。他强调革命军之所以是革命军,就必须以教育养成,“革命军就是用一个人打一百个人”〔27〕。他解释说:“是要各位兵士先有奋斗的精神。有了奋斗精神才能够牺牲,才不怕死。军人到了不怕死,还怕不打胜仗吗?”〔28〕由此可见,孙中山对治气是多么重视。

(六)用间

在《孙子兵法》中,用间单独作为一篇进行论述,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孙中山作为圣智之人,仁义之人,用间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我们知道,1895年10月孙中山伦敦受难,被清使馆拐骗,羁押使馆,等待解送回国,因此命悬一线,危在旦夕。但他正是凭借大智大勇,巧妙用间,才得以脱身。情况是这样的:1895年10月11日,清使馆官员邓廷铿在伦敦德文郡街巧遇孙中山,他认出了孙中山,于是主动与他搭讪,套近乎说与孙中山是同乡,于是一起边走边聊。当走到波特兰大街时,邓邀请孙中山去他家“饮茶”,诱捕了孙中山,伺机押解回国。铁窗内的孙中山与世隔绝,多次发出求救信息,都没有奏效。但他不气馁,想尽千方百计,如通过宗教以获信任,通过革命道理以获同情。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他终于获得了公使馆英籍工人柯尔和女管家霍维夫人的同情。在他们的帮助下,孙中山先生向老师发出了求救信息,成功脱险。这正是用间的典型事例。从某种程度说,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可以说是“革命成功,新军在清”。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最成功的用间是他们成功打入清军内部,做通了部分新军工作,使革命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于同盟会领导的文学社、共进社两个革命团体在湖北新军中开展了艰苦细致的革命工作,发展会员,宣传革命道理,传播进步思想,最终争取到了新军对革命的同情支持,进而参与、造成武昌首义,并取得了辛亥革命的成功。对此,孙中山说:“以南皮(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29〕

总之,孙中山在革命生涯中,学习、研究、运用了《孙子兵法》中的智慧,并创造性地进行了发挥应用,为辛亥取得革命的成功助了一臂之力。

【注释】

〔1〕李浴日:《中山战争论》,世界兵学杂志社1942年版,第1页。

〔2〕李浴日:《中山战争论》,世界兵学杂志社1942年版,第3页。

〔3〕翟杰、柳生编著:《孙中山的青少年时代》,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4〕翟杰、柳生编著:《孙中山的青少年时代》,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5〕《孙中山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6〕《盛世危言》卷六《兵政》。

〔7〕《孙中山全集》第6 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页。

〔8〕《孙中山选集》(下),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955页。

〔9〕《南方都市报》 2016年08月16日。

〔10〕《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53~254页。

〔11〕孙重贵编著:《共和之父孙中山》,香港名人出版社2011年版,第130页。

〔12〕周溯源编著:《孙中山全书》(上),红旗出版社2013年版,第210页。

〔13〕《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88页。

〔14〕《孙中山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0页。

〔15〕《孙中山全集》第七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1页。

〔16〕《孙中山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8页。

〔17〕冯自由:《革命逸史》(第2 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江门日报》2011年1月10日第A10 版。

〔18〕陈旭麓、郝盛朝主编:《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40页。

〔19〕《团结报》2016年11月14日。

〔20〕李浴日:《中山战争论》,世界兵学杂志社1942年版,第7页。

〔21〕李浴日:《中山战争论》,世界兵学杂志社1942年版,第162页

〔22〕李浴日:《中山战争论》,世界兵学杂志社1942年版,第5页。

〔23〕李浴日:《中山战争论》,世界兵学杂志社1942年版,第85页。

〔24〕李浴日:《中山战争论》,世界兵学杂志社1942年版,第152页。

〔25〕《孙中山选集》(上),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88页。

〔26〕李浴日:《中山战争论》,世界兵学杂志社1942年版,第145-146页。

〔27〕李浴日:《中山战争论》,世界兵学杂志社1942年版,第85页。

〔28〕《孙中山选集》(下),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915页。

〔29〕孙重贵编著:《共和之父孙中山》,香港名人出版社2011年版,第106页。

猜你喜欢
孙子兵法孙中山革命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孙子兵法友谊辩论赛在滨州学院举办
孙中山的绰号
中西文化的关键性差别
中国的出行革命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孙中山祖上因迷上风水致贫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孙子兵法》这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