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癫痫性精神病患者情感障碍的影响

2021-11-26 03:43曹杰周文琼刘煜丹陈峰罗琦邹显俊
当代医学 2021年32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精神病总分

曹杰,周文琼,刘煜丹,陈峰,罗琦,邹显俊

(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江西 宜春 336000)

癫痫性精神病是由癫痫发作引发的精神障碍,据调查,25%左右癫痫患者伴有人格障碍、抑郁、焦虑、狂躁等症状,若不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精神障碍出现风险更大[1]。癫痫性精神病在发作前后均存在异常精神活动,严重者伴有持续精神障碍表现,如坐立不安、紧张、抑郁、易激怒、心烦意乱等[2]。目前,多采取药物治疗癫痫性精神病,疗效确切,利培酮片是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可明显缓解患者精神病性症状,但会引起兴奋激越,且长时间使用疗效欠佳,具有一定不良反应[3]。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恢复患者精神与认知功能的干预方案,具有可逆性、无创性,现阶段在心理科、精神科应用广泛[4]。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癫痫性精神病患者50例,旨在探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其情感障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癫痫性精神病患者50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 例。对照组女10 例,男15 例;年龄13~64 岁,平均(39.96±9.47)岁;病程6~58 年,平均(25.44±7.62)年。实验组女10 例,男15 例;年龄10~59 岁,平均(39.80±9.55)岁;病程9~44 年,平均(23.75±7.27)年。两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自愿并签署同意书;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 中癫痫性精神病(疾病编码F06.801)诊断标准[5]。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躯体疾病、心血管疾病、脑部器质性病变、听力障碍;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成分过敏;临床资料不全。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选用利培酮片(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330,规格:1 mg),口服,起始剂量为每次1 mg,每天2次,1周内逐渐增加剂量至每次2 mg,每天2次,共服用4周。

1.3.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仪器选用Spirit团体生物反馈治疗仪(成都思必瑞特科技有限公司,型号:SPIRIT-2/4/8),首先将头戴式传感器设备固定在头颅上,设备粘在传感器旁,将BVP 耳夹夹在耳垂上,嘱咐患者放松肢体,集中注意力,后启动生物反馈治疗仪,医护人员协助患者根据反馈系统中的指导口令及屏幕情景遵照操作流程开展训练,以多种视听方式收集EMG 肌电、HR心率、TEMP 皮温,3 种信号参数反馈患者情绪变化如紧张/放松、注意力等情况,每次20 min,每周5次,共治疗4周。

1.4 疗效评估标准 治疗4 周后以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减分率评估两组疗效。PANSS 减分率≥75%为痊愈;PANSS 减分率50%~74%为显效;PANSS 减分率25%~49%为有效;PANSS 减分率<25%为无效[6]。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②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 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评分、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总评分、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总评分、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总评分。HAMA共14个项目,总分56 分,总分>29 分,可能为严重焦虑;21~29 分,有明显焦虑;14~20分,肯定有焦虑;7~13分,可能有焦虑;≤6分没有焦虑;以14分为分界值,评分越高表明焦虑越严重。HAMD包括绝望感、认识障碍、睡眠障碍、阻滞等7 个项目,总分58分,评分>24分为严重抑郁,17~24分为肯定有抑郁,7~16分为可能有抑郁,<7 分为正常,评分越高表明抑郁越重。PANSS 包括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精神病理量表,共33 个项目,采取1~7 级评分制,总分33~231 分,评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MOAS 通过言语攻击、财物攻击、自身攻击、体力攻击4 个方面评定患者发生过的易怒狂躁、冲动暴力、自伤自杀行为,采用0~4 分五级法,通过加权计算后总分40分,总分越高表明病情越重;CGI包括病情严重程度(0~7分,评分越低表示病情越好),疗效总评(0~7分,评分越低表示疗效越好),疗效指数(0~4.00,评分越高表明疗效越好)。③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包括中毒意识模糊、活动增加/减退,兴奋或抑郁、化验异常(尿液、血液)、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其他(腹泻、恶心、出汗、口干、便秘等)等内容,共34个项目,采取0~4级评分制,总分0~136分,评分越高表明药物不良反应越显著。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HAMD、HAM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 周后,实验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HAMD and HAM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2 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HAMD and HAM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25 25 HAMA治疗前28.08±1.96 28.76±2.08 1.190 0.240治疗4周后11.64±1.07 16.08±1.56 11.736<0.001治疗4周后12.60±1.21 17.00±1.74 10.381<0.001 HAMD治疗前25.64±2.13 25.20±2.05 0.744 0.460

2.3 两组PANSS、MOA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PANSS、MO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 周后,实验组PANSS、MO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PANSS、BPRS评分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PANSS and BPRS scores between the twogroups(±s,scores)

表3 两组PANSS、BPRS评分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PANSS and BPRS scores between the twogroups(±s,scores)

注:PANSS,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MOAS,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25 25 PANSS治疗前93.80±12.23 92.08±12.95 0.483 0.631治疗4周后8.76±4.15 13.88±4.31 4.289 0.017治疗4周后57.24±8.14 68.32±9.03 4.557<0.001 MOAS治疗前22.12±6.26 22.44±6.87 0.172 0.864

2.4 两组CGI 评分比较 治疗4 周后,实验组病情严重程度、疗效总评均低于对照组,疗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CGI评分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CGI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4 两组CGI评分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CGI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疗效指数2.93±0.51 1.45±0.49 10.463<0.001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25 25病情严重程度(分)2.64±0.75 4.24±0.89 6.874<0.001疗效总评(分)1.68±0.54 2.96±0.81 6.574<0.001

2.5 两组TESS 评分比较 实验组TESS 评分为(20.56±3.29)分,对照组为(21.48±3.52)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5,P=0.345)。

3 讨论

癫痫性精神病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癫痫性精神病的发生可能是由癫痫多次发作,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生理变化而诱发,严重影响患者认知功能,为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负担[7]。因此,寻找有效治疗方案,缓解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利培酮片属选择性的单胺能拮抗剂,能结合α2 肾上腺素与5HT2受体,有效缓解癫痫性精神病临床症状,但仍存在注意力涣散、动作迟缓、情感迟钝等问题,难以实现生活自理[8]。因此,需与其他治疗方案联合使用,以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是在行为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技术,利用现代生理科学技术,通过人体生理信息的自身反馈,以多种视听方式收集EMG 肌电、HR 心率、TEMP皮温,三种信号参数反馈患者情绪变化如紧张/放松、注意力等情况,让患者学习放松训练,使身体和心理处于一定程度的放松状态,同时让患者学会放松后,再通过生物反馈仪,使其了解并掌握自己生理功能改变的信息,进一步加强放松训练的学习,指导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达到调整情绪目的[9]。齐艳等[10]学者指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脑电生物反馈联合治疗,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行为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HAMD、HAMA、PANSS、MOAS、CGI 疗效总分均低于对照组,疗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电子生物反馈疗法作为一种非创伤性大脑刺激技术,应用于癫痫性精神病患者中疗效显著,可缓解焦虑、抑郁、易激惹、狂躁等情绪障碍,减轻病情,有效减少冲动行为。分析原因可能为,癫痫性精神病患者多巴胺代谢异常,形成的自由基会损伤脑部细胞,干扰脑部功能,而借助电子生物反馈仪将人体通常状态下不易察觉的、极微弱的脑电波活动信息变成可观察到的波形和声音,并通过仪器展现出来,而接受治疗的患者凭借视听觉器官了解脑电信号变化与心理生理的联系,逐渐学会控制自身的生理心理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反复系统训练,可帮助调节改变和恢复大脑的正常工作状态,进而达到治疗目的。本研究还发现,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应用于癫痫性精神病患者中安全性高。原因主要在于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无创、无痛、无需服用药物,无药物不良反应,因而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癫痫性精神病患者疗效显著,可缓解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减轻病情,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精神病总分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都有精神病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60例阈下抑郁人群在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后的转归及P3b的变化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