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契合社交技能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6 03:43柳迎新张琎高崇昕
当代医学 2021年32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疗法社交

柳迎新,张琎,高崇昕

(锦州市康宁医院精神科,辽宁 锦州 121019)

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意识和智力尚可,部分患者会合并认知功能障碍[1],早期起病缓慢、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抗精神病药物虽能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阴、阳性症状,但药物疗效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安全性有关,且对患者社会交往能力并无明显改善[2-3]。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指导患者培养正常的思维、思考逻辑,生活契合技能训练推动患者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二者联合干预巩固社交技能。本研究选取2017 年3 月至2019 年5 月本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7 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生活契合社交技能训练联合行为认知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 年3 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程随机分为实验组(n=44)和常规组(n=43)。实验组男27 例,女17 例;年龄27~72 岁,平均(47.5±3.6)岁;病程3~8 年,平均(4.2±0.5)年。常规组男25 例,女18 例;年龄25~63岁,平均(46.2±3.5)岁;病程3~10年,平均(4.5±0.3)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符合相关诊断标准;②沟通理解能力尚可,具备初中及以上教育经历;③干预期间病情稳定,未存在严重躯体性疾病。排除标准:①合并脑部器质性病变;②以往接受过相关治疗;③存在物质依赖,如酗酒、吸毒等。

1.2 方法 常规组予以科室社交技能训练护理,以小组形式,在责任护士或训练师指导下完成各项模拟训练。实验组予以生活契合社交技能训练疗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①按照设计、实施步骤,研究人员设计一个微型社会,包括模拟超市、办公区域、居住区、娱乐区,可充分利用院内结构开展上述活动。在上述模拟活动中,研究人员引导式提问,通过询问-回答-总结形式,引导患者主动提出此次模拟活动的需求。如在日常购物中,首先在护理人员陪同下进行单人训练,护士询问此次购买的物品、计划中的价格、同种商品中如何选择等,在患者回答后护士进行总结,按一定逻辑帮助患者整理本次购物计划表;后续训练中则进行双人或多人模拟训练,促使患者之间互相沟通、意见,尤其是办公模拟训练区,研究组可选择不同办公主题,鼓励患者以小组形式进行探讨;在娱乐区则进行交友训练,可定期开展团队式体育活动,如接力赛、桌球等简单易行的活动,培养患者的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②思维系统训练,采用贝壳认识疗法,提醒患者在模拟训练时注意自己平时容易忽略的意识交流,研究人员以拍摄形式指导患者在交流中出现的思维,分析患者为何出现情绪障碍或病态信念,再反向论证,纠正其错误思维模式。

1.3 观察指标 ①干预前后,采用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估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精神分裂症状越严重。②采用SSSI(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估两组社会功能,项目包括社会性退缩、对自己的照料、对环境的兴趣、责任心和计划性、思维紊乱、兴奋冲动等,每项按照三级评定,总分12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③采用IPRO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效果评定量表)评估两组康复效果,该量表包含5个分量表,共36个项目,总分144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恢复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PANSS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PANSS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PANSS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s,scores)

表1 两组PANSS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PANSS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s,score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实验组(n=44)对照组(n=43)一般精神病理36.5±6.7 27.4±5.9a 6.761 0.000 36.4±5.2 31.5±7.3 3.585 0.001时间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阳性症状23.6±5.8 18.5±6.5a 3.883 0.000 22.7±6.4 20.3±4.1 2.071 0.042阴性症状25.2±8.6 14.3±5.7a 7.008 0.000 26.3±9.5 20.4±6.6 3.345 0.000

2.2 两组SSSI 及IPROS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SSI 及IPRO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SSSI 评分、IPRO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SSI及IPROS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SSI and IPRO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2 两组SSSI及IPROS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SSI and IPRO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注:SSSI,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评定量表;IPRO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效果评定量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IPROS评分116.3±7.5 84.5±10.6a 16.245 0.000 115.4±11.8 103.2±10.4 5.145 0.000组别实验组(n=44)对照组(n=43)时间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SSSI评分9.7±2.4 8.3±1.2a 3.461 0.001 9.7±2.6 8.6±1.5 2.431 0.017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主要表现为懒散寡语、孤僻利群等,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失,导致其在社会交往中无法构建正常的人际关系,从而加重精神分裂症症状[4]。精神分裂症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环境、个性、人格等心理因素有关[5],有研究[6]认为,可能与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的代谢相关。基于此,通常予抗精神分裂症药治疗,但需长期、规律服用,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并无明显作用,因此,在药物治疗同时还需予以精神护理干预[7]。结合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特点,本研究采用生活契合社交技能训练及认知行为疗法加强效果,因精神分裂症患者脱离实际生活,生活契合社交技能训练是利用当前已有建筑或事物形成一个模拟场景,按照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如购物、休闲、办公等培养其社交技能,贴近实际生活[8-9]。为及时发现问题,在首次训练中由护士带领进行单人培训,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抵触感,再进行双人或多人培训,增加彼此间的交流。上述技能培训是外在环境强加给患者,对患者的意识、态度并无明显改善,因此,还需辅以认知行为疗法。该疗法主要目的是矫正患者信念及态度,本研究采用的贝克认识疗法,通过确定问题、检验表层错误概念、纠正其核心错误概念、进一步改变认知、巩固新观念[10],为深入分析,本研究中在培养社交技能中采取摄像形式,观摩患者发表错误信念时的前后动作,分析诱因,再进行纠正。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SSSI评分、IPRO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患者对环境的兴趣、计划性、思维等明显改善,于他人交际中能逐渐聆听对方,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计划和想法。此外,干预后,两组SSSI评分、IPRO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除基本药物治疗的影响外,还可能与患者心理状态改变有关,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生活契合社交技能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患者建立社交信心,主动结交新朋友并适应新环境,长期、规律的进行干预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对住院患者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康复训练措施。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疗法社交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