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效果及对患者血压水平及知识掌握度分析

2021-11-26 03:44吴满妹陈佳
当代医学 2021年32期
关键词:慢性病血压高血压

吴满妹,陈佳

(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全科门诊,江西 萍乡 337000)

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高,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体中。高血压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心悸、呕吐、疲劳等症状,若血压水平未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严重时还会危害身心健康[1-2]。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同时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致使该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明显上升趋势,严重降低人们生活质量[3]。目前,对于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尚无药物根治,多采用长期口服降压药加安全、有效的管理干预措施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4]。本研究主要对本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站)2020年1—7月诊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7月本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接收的6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男16 例,女14 例;年龄65~82岁,平均(69.84±5.13)岁;病程2~10年,平均(6.03±2.16)年。研究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64~81 岁,平均(70.03±5.25)岁;病程2~9年,平均(5.93±1.86)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会批准,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确诊为高血压者;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精神心理障碍;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定期以上门随访、电话随访等了解病情,嘱咐其遵医嘱正确服用药物,告知复查时间等。研究组使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具体如下:建立患者个人电子档案,健康体检表,记录患者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呼吸、脉搏、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遵医行为等信息,每年1~2 次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腹部加双肾B超,综合评价病情。患者给予个性健康指导及教育干预:给予运动、饮食、生活方式、遵医嘱用药等干预。病情稳定者一般一季度随访1 次,病情不稳定者2 周内随访。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如发放防治高血压宣传资料,放置知识柜或展板,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在微信平台推送健康知识等,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所患疾病认知和治疗认知,使其了解有效控制血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提升其遵医行为。成立高血压管理小组:每季度安排一次小组活动,包括交流治疗经验,评价效果,个性化健康咨询、健康宣教。邀请相关专家进行高血压知识培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支持:搜集患者疾病资料,如血压情况、疾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受损状况等,并根据其情况给予危险分层,同时制定健康管理方案,科学、合理的对患者饮食、运动等方面提出指导。健康管理:鼓励患者根据自身喜好选择相应运动方式,为其制定科学合理运动方案,明确其运动时间、运动强度以及运动量,并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保证膳食和运动能量平衡。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血压(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使用本社区自拟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知识掌握度,内容包括健康行为、运动锻炼、疾病知识、日常饮食等,每项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知识掌握度越高;以(SF-36)生活质量表为依据,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情感功能、人际关系、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等,每项均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根据本社区自拟满意调查问卷表调查两组管理满意度[5-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比较 管理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比较(±s,mmHg)

表1 两组血压比较(±s,mmHg)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30 30舒张压管理前81.73±6.42 81.81±6.65 0.047 4>0.05收缩压管理前156.62±15.18 156.74±15.66 0.030 1>0.05管理后151.12±13.86 140.25±10.55 3.418 1<0.05管理后78.59±4.07 71.15±3.36 7.721 2<0.05

2.2 两组知识掌握度比较 研究组健康行为、运动锻炼、疾病知识、日常饮食掌握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知识掌握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知识掌握度比较(±s,分)

日常饮食83.39±2.88 95.46±4.37 12.631 7<0.05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30 30健康行为81.34±2.31 93.56±4.83 12.501 3<0.05运动锻炼80.22±2.67 94.30±4.54 14.642 2<0.05疾病知识80.78±2.41 94.73±4.60 14.713 3<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社会功能77.88±5.80 90.33±6.91 4.523 1<0.05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30 30情感功能78.57±5.42 87.25±6.78 5.477 1<0.05人际关系79.58±5.55 88.53±6.89 4.302 6<0.05生理功能78.26±6.51 89.44±7.60 5.024 6<0.05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临床满意度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为临床心血管科常见的多发病,临床症状主要为头晕、疲劳、头痛、呕吐等,若未能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还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危害[7]。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认为与吸烟、酗酒、运动少、体质量高、饮食习惯不良等具有相关性。近些年,因国内居民水平的显著提高,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变化,造成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增加[8-9]。当前,临床尚无有效药物能彻底根治高血压,需要重视患者社区管理效果控制血压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10]。为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效果、血压水平及知识掌握度分析,本研究对本社区接收高血压老年患者60 例资料进行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收缩压为(140.25±10.55)mmHg、舒张压为(71.15±3.36)mmHg,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运动锻炼(94.30±4.54)分、健康行为(93.56±4.83)分、日常饮食(95.46±4.37)分及疾病知识(94.73±4.60)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0.00%,与梅芳[11]研究结果相符,表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升其知识掌握度及管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分析原因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常规管理,可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但由于部分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不深,且受教育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其临床依从性和配合度低,无法长期有效改善或控制自身血压,严重影响治疗效果[12-13]。本研究,将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效果显著,不仅能长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还能进一步提高知识掌握度和管理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14]。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是一种较为新型的管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建立信息系统,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病情状况和血压波动情况,可为实施下一步管理计划提供有效依据和方向;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如发放防治高血压宣传资料,放置知识柜或展板,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在微信平台推送健康知识等,其提高患者对所患疾病认知和治疗认知,使其了解有效控制血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提升其遵医行为[15-16]。此外,对患者给予服务支持,详细分析其血压情况、疾病的危险因素等多种因素,予以全面的评估和实施危险分层,并按照分析结果制定符合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案,保证健康干预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另外,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给予饮食管理和运动管理,通过培养其良好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强化疾病预防和日常保健能力,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7-18]。同时,本研究结果还发现,研究组人际关系(88.53±6.89)分、情感功能(87.25±6.78)分、社会功能(90.33±6.91)分、生理功能(89.44±7.60)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利于其预后快速康复。受外部环境与样本例数等因素,两组心理状态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分析。

综上所述,高血压老年患者应用社区慢性病相关管理模式,可控制血压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和知识掌握度情况,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慢性病血压高血压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全国高血压日
稳住血压过好冬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