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适能运动对少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021-11-27 09:01郭宇涵
山西青年 2021年2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运动

郭宇涵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5)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也是家庭的未来,他们能否健康成展一直牵动着很多家长的心。心理健康是一个孩子必备的基本品质,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会受到阻碍。体适能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随着教育的深入,体适能运动也越来越得到学校的重视,很多孩子都受益匪浅。

一、目前学前儿童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注重对儿童的知识教育,体能教育缺乏

在现在学前儿童教育中存在一个误区,一些人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知识传授方面,对体能放方面的教育比较欠缺,甚至几乎没有。体适能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促进作用,比如现在的一些孩子容易出现的自闭、胆小、怕生等都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很大联系。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那么其他方面的发展都等于零。所以要注重对孩子的体适能运动,比如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孩子掌握基本的运球方式,还能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这样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所以一些学校忽视体适能运动是十分不明智的,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心理方面的发展。

(二)体适能教育不够专业,没有专门的体适能教师

学前儿童的体适能教育应该在专业教师的教学下才可以完成,但是现在一些学校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很难找到合适的体适能教师。所以一些孩子就无法完成比较规范的体适能课程,这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对体适能教师的引入,让更多人参与到教育中来,这样孩子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体适能课程。这样在教学的时候也比较方便[1]。

二、体适能运动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一)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克服软弱

由于每个孩子的生长环境与家庭氛围存在很大区别,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差异。比如有的孩子比较自信,有的孩子则比较自卑甚至胆小怯弱。最好的例子就是有的小朋友经常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欺负,而有的小孩子则知道如何应对。其实这与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总是被欺负的孩子是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与其他小朋友对抗,没有竞争的意识,而知道如何处理的孩子则表现得比较自信。

其实,孩子的自卑心里完全可以通过体适能运动来克服。比如有的孩子经过体适能锻炼之后自己的肌肉足够有力量了,那么他们就不再惧怕比自己强大的小朋友,就能正确处理与小朋友之间的摩擦。所以体适能运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一些孩子可能对篮球不是很擅长,但是对跳绳却比较擅长,这样就能帮助孩子慢慢建立起自信,防止孩子出现自卑的情况,克服了他们的软弱,提升了他们的自信。

(二)体适能运动可以帮助孩子克服一些性格缺点

体适能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还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性格上的一些缺点。比如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比较优越,遇到困难可能就会选择退缩,但是如果让儿童坚持锻炼,儿童就会在无形中知道坚持的重要性,以后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不会轻言放弃了。对孩子的性格培养具有很多好处。

有的孩子可能比较内向不愿意和人交往,但是体适能运动一般都是在户外并且运动量比较大,所以孩子的性格也可能会发生大的转变,比如会因为运动变得活泼好动等等。这些都是体适能运动给孩子带来的好处。在运动的过程中,儿童还学会了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毕竟有些项目是需要合作才可以完成的。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是比较关键的,多接触运动,多接触人,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开朗,性格也会越来越好。所以必须要加强孩子的体适能运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从小没有一个良好的习惯,长大后想要养成良好习惯恐怕有点困难。体适能运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所以需要孩子有足够的毅力。比如每天让儿童坚持跑步,时间长了他们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如果不锻炼他们还会感觉不适应。一些体适能运动还可以带给孩子很多启示,比如在打乒乓球的时候需要专注力,否则就可能被对手打败。在体适能运动的过程中,一些不良习惯都会被纠正,这些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大有裨益,所以一定要加强对儿童的体适能运动,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帮助孩子全面发展,提升儿童整体素质

体适能运动不仅能帮助孩子锻炼身体,还可以帮助孩子心理发展,对孩子以后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孩子的发展不仅要看身体,还要看心理等其他方面,只有各方面发展都优秀了,这样孩子的健康发展才有保障。体适能运动完全符合儿童的发展,促进儿童全面提升,可以实现对孩子的全面教育。所以学校多开展体适能运动还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提升儿童整体素质,不仅身体素质强,心理素质也过硬,这样的人才能适应以后社会的发展[1]。

三、如何让体适能运动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中发挥最大作用

(一)学校和家长都应该高度重视对儿童的体适能教育

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应该注意体适能运动的运用,一些儿童由于缺乏锻炼,身体素质下降,甚至影响到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高度重视,把体适能教育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现在一些儿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主要就是由于在学前教育阶段没有进行比较系统的体适能运动。

体适能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帮助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在日常教育中要注意应用。比如学校要专门开设特定的体适能课程,让孩子接受系统的体适能课,这样对儿童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学校应该聘请专业的体适能课教师,让孩子的体适能课程有专业人员的指导,这样才能确保体适能课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家长作为儿童的监护人也要发挥自身作用,积极引导儿童多进行运动。比如可以和孩子在游戏中进行体适能训练,比如和孩子一起比赛跑步,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还能让孩子认识到体适能课的重要性,进而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学校和家庭有效配合才能让体适能课发挥作用,帮助儿童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

(二)在进行体适能课的时候要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教学

由于每个孩子的发展情况不一样,所以在教学的时候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有的孩子比较胆小,可以让孩子多接触一些攀岩类的体适能课程,这样才能让儿童克服恐惧,不畏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孩子的胆量也会越来越大了。有的孩子比较内向,不愿意和人打交道,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孩子多接触一些活动量比较大的体适能课,增加儿童的活动量,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好动。还有的孩子缺乏合作精神,比较自私,这个时候可以让孩子多接触一些篮球类的体适能项目,这样的活动一般需要团队合作才可以完成,通过这个学习过程,孩子们就能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以后也会不断加强与他人的合作,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学会合作,才能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2]。

每个人的发展情况不一样,心理发展状态也不一样,教育者要分清楚每个孩子的特征,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这样孩子的发展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在对孩子分组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孩子处于自然状态下,然后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这样就能大体摸清楚孩子的性格了,这样再进行体适能训练就有针对性了,体适能运动在进行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了。

(三)体适能运动要充满乐趣,形式不能死板

体适能运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的。由于学龄前儿童好奇心比较强,但是自制能力差,对事物的新鲜度也比较短,所以体适能运动应该丰富多彩。比如现在流行的平衡车运动就是一个比较新颖的体适能运动,不仅可以让孩子运动,还能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一举两得。所以在进行体适能运动的时候不仅要形式多样,还要迎合儿童的喜好才可以,这样才能发挥体适能运动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篮球运动的时候可以配上一些比较欢快的音乐,这样孩子肢体动作会更加和谐。体适能运动的形式需要创新,教师和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儿童的就可以了,只要能够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并且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可以[3]。

(四)要及时进行体适能运动评估,摸清楚儿童的发展情况

体适能运动不应该停留在表面,应该做到真正有用才可以。所以在进行体适能运动之后的一段时间可以对儿童体适能运动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方案。比如通过对儿童测评,发现儿童在体适能运动意识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就需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发展。

四、结束语

体适能运动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改正一些性格缺点,还可以促进他们身体发展。所以在平时要注意对儿童体适能运动的培养,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虽然在教育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只要稍加注意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孩子的健康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达成。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运动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