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的宿舍管理问题及实践对策分析

2021-11-27 09:01邓国良
山西青年 2021年21期
关键词:宿管校方宿舍

邓国良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随着《职教二十条》的颁布,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也在逐渐扩大,高职院校的体制改革刻不容缓。一方面,高职院校对住宿有需求的学生数量逐步增加,宿舍管理的工作也成为一项较为棘手的工作,需要引起校方重视。另一方面,崇尚个性化发展的理念下,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造成了学生追求个性的特点,使宿舍管理难上加难。因此,高职院校应对宿舍管理给予高度重视,在加大宿舍管理力度的同时,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状态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娱乐内容、防卫意识、人际关系等,可以对学生一天中在宿舍内发生的事情进行有效观察。这不仅能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与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进行判别和思考,还能针对学生整体呈现的表现制定宿舍管理的制度,做到提升高职院校的宿舍管理水准。使宿舍管理条例能够根据问题制定,做到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宿舍归属感。

(一)固定的作息时间

目前高职院校针对宿舍管理中比较固定的条例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这一项,学生的作息时间都是固定的,例如早晨7点早自习、晚上10点休息,比较集中的学习时间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生物钟。然而通过观察发现,多数学生的作息时间非常不规律,在宿舍中长时间的沉浸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失去了学习兴趣的同时良好的作息习惯也被完全打乱,并且对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学习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学生没有良好的自律性无法对自己做到良性约束与改正,这对学生的自我督促能力没有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并且造成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得不到良好的塑造,使得自理能力的欠缺无法对自己进行有效合理的约束。

(二)集体生活的现象

舍友成员是组成宿舍的必备因素,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开展都是统一进行的,通过参与不同的集体活动使自己的校园生活更加的多姿多彩,集体生活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塑造友善的性格,还对学生完善的处理人际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就当前高职类院校的学生集体生活的状态来看,歧视与孤立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类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各自的生活水平不同,其地域文化以及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还未经过社会的洗涤导致思想上的判断较为主观,比较容易以自我为中心,集体生活的不适应导致了在未了解他人生活背景的情况下对他人产生排斥。

(三)丰富的生活形式

学生的高校生活可以说是其人生中最为丰富有趣的时期,不同于初高中的学习压力、不同于工作后的忙碌奔波,高校时期是学生人生观初有形态的时期。其状态像稚子,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热血,而微型社会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学生发散个人思想的同时也在受着周边环境的影响,这使学生人生价值观的雏形逐渐成形。学生以充实的校园生活作为基准,利用自身的爱好与闲暇时间选择合理的课外活动。然而高职院校的宿舍不足以提供活动场景,学生在宿舍中为了满足自身的活动目的自行创造活动条件,致使宿舍秩序没有规范性。

二、实行宿舍管理的重要性

(一)保障学生的人身权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宿舍管理的实行并不是为了约束学生而存在的,恰恰相反宿舍管理不仅保障了学生的人身安全、合法权益,还为学生的生活提供最大程度的便捷。尽管宿舍是集体生活的空间,但宿舍为学生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庇护使学生个人财物的安置拥有了保障,宿管部职工定期清理垃圾、维护学生的纪律使学生生活在卫生整洁的环境中,维持学生的住宿风气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宿舍管理条例的实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以及良好的独立能力,这使学生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个人,这对学生良好的个人素养是极大的肯定。

(二)与企业需求相符合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适用于以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的技能型人才,用人单位在选择未来职员时更加注重职员的知识技能和个人素质,而这些要求正是高职院校注重于培养的方面。这有助于毕业后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帮助学生从校园过渡到社会不会耗费过多的精神与时间。伴随着教育的深入研究、课程改革的实施、更加专业的建设、实习实训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品格以及高尚的职业精神,企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行与实施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更加先进、高效的管理方式。企业关注的正是高职学校需要学习与研讨的、企业推行的正是高职院校需要探索与实践的。

三、宿舍管理的难题

(一)宿舍用途的单一性

宿舍作为学生生活休息的场合只提供了居住的功能,而忽略了人文发展的关键目的。宿舍的生活设施较为老化、功能不全面,能够在宿舍中开展的活动相对较少。伴随着国之壮大,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变得更加重要,校方意识到宿舍对学生习惯以及思想的重要影响,但是宿舍管理工作的进行却没有得到落实,致使学生宿舍的使用设施和管理制度都存在着问题。

(二)管理权力不集中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管理权力是分开的,管理权力的不集中致使学校方面负责学生宿舍管理纪律的发布、宿管部的教职人员负责学生宿舍的日常卫生,这就导致在日常的宿舍管理工作中出现管理和服务之间的不协调。宿管部无法将学生的现状及需求公正地向上级反映,造成校方对学生宿舍生活的需求不明了,从而制度上也做不到贴切的改善。

(三)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从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的宿管人员多为中年人,其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无法在宿舍管理工作中提供思路,无法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方面给予良好的督导和引领。

(四)沟通效率严重不足

校方在制定宿舍管理条例时,忽略了宿管部职工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致使宿管部职工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1]。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依旧遵循着垂直化管理,无法保证有效沟通,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会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这使宿舍管理工作的开展面临很大的阻碍。宿管部职工并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生活节奏,这使宿舍管理条例的实施难上加难。

四、如何改善宿舍管理中的问题

(一)改变宿舍管理思路

高职院校的宿舍绝不仅仅是学生生活休息的场景那么简单,也是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开展课外学习的绝佳场合,宿舍不仅具有私密性,能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感到随性。校方应当利用好宿舍极尽保护隐私的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融入宿舍管理,使宿管职工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创建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宿管职工管理水平的提升

宿管部职工的个人素养间接地影响着学生自我意识价值观的塑造,校方应当提高宿管部职工的管理能力和觉悟,使宿管部职工做到尽心尽力为学生服务。校方通过定期对宿管部职工展开培训、学习管理知识和理念为目的,延伸宿舍管理相关的管理条例之间的探讨,在提高宿管部职工个人素养的同时,打造出一支优良的宿舍管理队伍。

(三)优化宿舍环境

高职学生是推动当今社会发展的核心根本,宿舍的设施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的感受,而学校的宿舍环境直接反映了学校对学生的重视程度,学校应当完善学生的住宿环境,例如注意水电设施的老化程度等[2]。校方通过了解学生的生活诉求,做到尽量完善宿舍生活环境的弊端。让学生在宿舍中更加舒适亲切且良好的居住环境有助于学生身心的愉悦发展,这有利于学生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的提升。

(四)提高学生主人翁意识

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宿舍文化是不容小觑的角色,通过举办宿舍文化为学生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比如以宿舍为单位装饰各自的寝室,以温馨程度、实用性、美观等方面,进行评比,给予分数较高的宿舍奖励,增强学生的宿舍归属与成就感。与此同时同学之间相互协作,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中了解彼此的处事风格、相互磨合各自不利于集体生活的习性,这不仅促进了深厚的同窗情谊而且也有利于宿舍风气的良好形成。

学生作为宿舍的使用者,拥有主体意识与地位,宿舍管理工作的开展学生有知情权以及发表意见的权利。校方应当让学生参与到宿舍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当中,使宿舍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在学生与宿管部职工之间形成沟通的桥梁,与此同时,也提升了宿管部职工与学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有利于宿管部职工更好地开展宿舍管理工作。

(五)管理制度以人为本

宿管部职工在实施宿舍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创造先进有效的管理方案[3]。宿管部职工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其特点实施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条例,在保证规范合理的同时也要保证人性化。

宿管部职工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不同学生特点不同,宿管部职工要做到尊重每个学生的特性,使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从学生的角度切入管理制度的建立点,使宿舍中隐藏的教育功能得到良好的体现。在保证宿舍管理条例具备人性化的同时,学校也要为宿管部职工的管理工作提供帮助与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认同宿舍管理制度使学生宿舍的氛围更加的融洽。尊重是相互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不仅使学生的生活习惯被尊重,也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他人。

五、结语

宿舍不仅是学生的生活场所,也是学生学习与个人提升的场所,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与他人和谐相处都是重要的人生经历。有针对性的宿舍管理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实现更加全面的个人发展,完善宿舍管理条例能帮助学生完善个人的自我管控能力。宿舍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先驱,使学生获得被重视、有归属的感受,这对创造出更加和谐健康的宿舍环境尤为重要,真正地做到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宿管校方宿舍
智斗宿管阿姨
智斗宿管阿姨
热得快炸了
学校到底是谁的
加大力度 全面保障学校学生合法权益
宿管大媽畢業贈言 網友:“像親媽一樣”
查房
吃货的世界
热得快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