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竞争中的内卷化趋势及消解

2021-11-27 09:01
山西青年 2021年21期
关键词:内卷竞争家长

何 静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 宝鸡 721000)

近期发生的“家长退群”事件引发了关于教育竞争以及教育内卷化的深层探讨。随着事件发酵,各省市纷纷出台文件,例如辽宁省文件指出:“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严禁家长、学生代劳。”[1]通过此次热点事件,折射出教育内卷化背后深层次的教育扭曲,也引发了我们对教育公平、多元评价体系是否落实的思考。

一、教育内卷化的现状表征及出现原因

所谓“内卷”,即是指无意义的竞争和内部消耗所造成的无意义劳动浪费,而实际上这种竞争追求的结果不但没有变好,甚至可能变差了。教育内卷化就是指教育体系内部通过不断增加教学劳动投入、施加教学压力和加大学习负担以期获得更好的结果,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近几年,内卷化越来越多出现在各个领域中并逐渐成为热词,在教育行业,其主要表现为家长代教师批改作业、辅导班盛行、高三复读热潮、考研热等等。

(一)教育内卷化趋势的现状表征

1.内隐形内卷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行业也逐步迈向市场化,由此造成了基础教育功能失灵。尽管外部力量不断加大资源投入支持,但也只是徒增表面数据,教育质量本身并没有得到发展,这便是内隐型内卷化。

暗藏潜伏的内隐型内卷化对教育质量的损害是难以估量的,尤其是对经济本就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打击更大。有学者指出,内生型内卷化一旦形成,即便是有政府、市场、社会的推动,但农村及农民的内在意识及需求的定型则成为内卷化加固的主要因素。[2]

2.外显型内卷化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在教育体制上,农村教育体制也开始照搬城市教育模式,在教育上朝城市看齐。教育市场化带来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功利主义横行、强调灌输和成绩等弊端在城市和农村中外显。不只是学生、家长,包括教师、学校、社会等等都加入了教育竞争中,推动着内卷化越发严重。

针对农村地区内卷化趋势,有学者指出,这些城市化的教育弊端逐渐成为农村教育的标准,农村学校没有借助于农村乡土化优势而成长,反而一直处于向城市追赶的发展态势上,其结果就是造成教育过程的信息不足,办学、师资、学生习惯和行为内卷化。[3]这种外显型内卷化对教育质量的损害更甚,直接影响教育行业内的风气,一旦形成不良风气再试图摆正将会付出极大代价。

(二)教育内卷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教育内卷化出现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家校教育的错位、无处不在的教育竞争所造成的无意义教育投入,但究其根本原因,社会资源分配不均所造成阶级流动困难。

1.家校教育的错位

家校教育错位在现实情景中主要表现为微信、QQ等家长群成了教师向家长布置任务的工具,教师在群内布置诸如“家长听写、检查签字”等任务。但在教育过度竞争的现实情况下,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越来越多,他们对孩子获得的教育成果的期待以及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心理也使得很多家长对这些本不该的教学压力无法说不。同时,来自各部门、各学校不断加码的教学压力导致教师的工作量也急剧上升,尤其是带多个班级的教师而言,教师不得不把部分压力分担给家长。

2.无处不在的教育竞争

教育内卷化造成了教育竞争,使得教育成了各方利益的博弈与角逐场,家长通过整个家庭在心血、财力、人际等方面投入资源,希望借此提升孩子的成绩和能力,以此实现家庭的阶级跨越和利益再分配。这些竞争现象在近些年越发突出,主要表现为学区房的火爆、辅导班的盛行、高三复读热潮等等,这些现象背后都暗含着家长学生们的升学迫切,可实际上各个学校每年的招生总数变化不大,于是为了可能并没有变好的竞争结果,每个人比以往更拼命付出也更多,因此教育的内耗也就更严重。

3.社会资源分配不均、阶级固化

刘云衫教授曾指出:“在当今教育环境下,必须要看到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是社会结构决定了教育制度,教育很难解决社会根本问题,所以也不应该被异化为利益分配的工具、阶级逆袭的杠杆。”[4]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 卡尼曼在其著作《思考快与慢》中提出了“损失厌恶”理论,即人们对损失的感受是比收益感受强2.75倍的。[5]现在中产阶级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如何维持或者上升阶级成了他们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加大教育投入,希望后代通过教育做到至少不下滑阶级的结果。同时由于孩子生长的不可逆性,一旦错过就无法重来,教育试错的高成本,也使得家长不得不加大投入,这些其实与孩子无关,是家长的欲望和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拥有丰富资源的阶级通过比以往更大的资源投入加入了激烈的教育竞争,长此以往,本就劣势的低阶级越发处于劣势,这种加大了的教育投入换来的结果相较以往似乎并未有多少变化,但这种内卷却使得每一个参与到教育中的人苦不堪言而又无法退出。

二、教育竞争中内卷化趋势的破解路径

破解教育竞争中的内卷化趋势无非就是“去内卷化”,去内卷化的思路应当是结合内外力量。外在力量主要由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调整现有社会结构和经济条件,通过外部调控打破内卷的壁垒屏障,内部力量则应由家长和教师群体为主导,在内部主动突破思维限制,退出内卷化机制、认可多元评价体系、理性看待激烈的社会竞争、认可个体差异性并针对性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培养不同孩子。

(一)政府加大方向性宣传引导

教育激烈的内卷化已经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是逐渐演变为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指导,因此行政部门应针对教育内卷化的不良风气出具专门文件,在宏观层面给出转变方向,以学习教育形式在各行政部门、各学校开展系列学习教育,加大对校外各机构的资格审查力度,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对各校外机构日常教学安排进行抽查。宣传部门应有效利用新媒体渠道,开展各式各样既针对学校教师又面向家长群体的政策导读、知识普及、榜样展出等宣传活动,在精神层面引导正确社会风气,消解激烈教育内卷。

(二)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方案

正确的教育评价体系标准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教育内卷化,教育部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6]只有评价改革方案真正落实,才能促进多元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生成,社会用人选人机制也将更加科学。而检查教育评价体系是否落到实处、有无流于形式口号则需要由教育行政部门或第三方设置相应的督察组织,以不定期检查、抽查、年检考核等形式检查各单位,针对并未真正落实评价改革方案的单位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整改。

(三)家校主动突破思维限制

科学的教育不应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尤其是学校和家长更应该突破这种思维桎梏。现代化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不应该以死板的成绩高低衡量学生。各家长要加强先进教育理念、育人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教育转变思维观念,逐渐认可科学的教育取向,以平和的心态、多元视角看待孩子成长。各学校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通过设置学校规章制度逐渐转变唯分数的不科学取向,只有学校从制度层面放开才能减少教师束缚,教师才能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与研究。

(四)理性看待激烈社会竞争

社会自发的市场行为无法根治,只有越来越多家长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和孩子,理性看待内卷化的社会竞争,不用分数作为指挥棒,更多看重孩子的独特性和成长过程,找寻孩子兴趣特长并注重特色培养。联合学校教师的“减负”工作,还孩子一个轻松学习的成长生活,才能降低教育内卷化所带来的冲击,还教育公平公正。学校也不应以成绩作为对教师的唯一考核标准,在考核教师时可以考虑参考学生及家长意见,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两个主体从根本上影响着教育内卷化的不良风气形成,因此也只有从他们入手才能取得转变成效。

(五)认可多元教育评价体系

弊端诸多的应试教育转变是必然趋势,恶性的教育内卷化也不会长存,设置科学的多元化培养方案与评价体系是消解这种不良取向的良策。同时,科学的教育取向也不是要人人都考一百分,而是要发现不同孩子的天赋与资质并进行个性化培养,帮助孩子成人成才。班级授课制作为现行最普遍教学组织形式,其难以全面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个性化教学难开展的硬伤导致教师个人力量有限,因此需要家长与老师加强合作沟通交流,发现并发挥孩子的兴趣和优势,将孩子往其适合的方向培养,家长和教师都应该认可这样的多元化培养方案与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内卷竞争家长
莫陷内卷空焦虑,有益努力最可取
摆脱内卷焦虑,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
摆脱内卷焦虑,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
你的爱情竞争指数
大热WOB发型
感谢竞争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