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本位理论下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

2021-11-27 09:01孙鹤娓谭佳玉关天竺
山西青年 2021年21期
关键词:声旁合体笔顺

孙鹤娓 谭佳玉 关天竺

(1.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2.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新慧谷学校,吉林 长春 130024;3.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8)

一、字本位理论的基本内涵

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大环境中,一元论和二元论一直在矛盾的发展。一元论即词本位在国内盛行,而二元论即词本位和字本位的结合在国际上广受推崇。汉字门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偏旁门槛是汉语教学二元论的重要特征。对于对外汉字教学,其中“字本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所谓“字本位”即从字形出发,由独体字产生合体字,单字加语法从而构成句子。[1]所谓本位,即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而字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但词终究是由字组合在一起的。所以,只有“字”才能称得上是“本位”。

二、字本位理论下的对外汉字教学任务

(一)初级阶段

在对外汉字教学的初级阶段,需要学生掌握足够的字量和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从而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都是由笔画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在日后书写汉字阶段起着基础、重要的作用。在笔画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们清楚地知道汉字的基本笔形,介绍经典的“永”字八法,包括“点”“横”“竖”“撇”“捺”“提”“折”“钩”。或者使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规定的“札”字进行汉字教学,包括“横”“竖”“撇”“点”“折”五种基本笔形。与此同时,笔顺的教学也是同样重要,要让学生在学习汉字初级就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日后的汉字书写做铺垫。谨遵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进行教学,包括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外到内后封口以及先中间后两边。当然,也有一部分汉字是特殊的,不遵循上述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如:先竖后折的“王”、先折后撇的“万”、从内到外的“凶”、先两边后中间的“火”等等。[2]

在汉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率先给学生笔画以及笔顺的书写规则,使用归纳法进行总结,对于部分特殊的字,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个让学生们注意即可,无须在一开始就把常规的字和非常规的字都教给她们,这会增加他们学习汉字的压力,潜意识增加学习汉字的难度,不利于日后的汉字书写教学。此外,在笔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跟随式的方法,跟随教师或者多媒体,通过让学生指认笔画来检验学习效果,课后可通过笔顺临摹、整字抄写加以练习巩固。

(二)中高级阶段

在对外汉字教学的中高级阶段,也要不断给学生充实汉字量,这就需要遵循字本位理论,分析、整合汉字的构字部件及构建原理,充分利用汉字为表意文字的特点进而提高汉字课堂的效率。在此阶段,要进行独体字和合体字的教学任务,利用图片法解释字义,利用卡片法将每个合体字的结构先拆分后整合,使学生清晰地识记合体字的间架结构。前期要介绍汉字的部件以及偏旁部首,在《说文解字》中:象形字占4%、指事字1.1%、会意字12.4%、形声字占82%,形声字所占比例非常高,而且形声字是由字义类属的部件和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任何一个形声字都是由声旁和形旁构成的,其中大部分的形旁是由象形字构成的,如:吩、氛、忿中的“口”“气”和“心”,声旁是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构成的,如:沐、沫、沽、湖中的“木”“末”“古”和“胡”。同时,在形声字中,部分字的声旁相同并且读音也完全相同,如:铜—桐—酮、珠—诛—株。通过典型的独体字和典型的形声字作对比,使学生对形体字的结构有一个整体的认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将汉字的形、音、义与表音表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从而加深学生们对汉字的结构与意义的认识。中期所接触的形声字几乎是声旁的读音与整体字的读音相近甚至完全相同。对于字音与声旁都不相同的形声字,如:都、特、江、儒、错中的声旁“者”“寺”“工”“需”“昔”,学生在课上或者课下遇到了可以先告知读音,定期汇总一部分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在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中显示,学习者感兴趣、所需要的内容比不感兴趣、不需要的内容遗忘得慢。因此,在后期可以适量加入带有中国文化要素的汉字教学,汉字在语义类别中可以分为农业类、医学类、交通类、官场类、婚姻类等等,把所学的汉字进行有理据的划分,有利于增加汉字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进课下自学。

在《汉字频率表》中前2500字可覆盖语料的99.12%,所以在选字方面要尤为重视,选取复现率高、与现实生活实际相关并且构词能力强的汉字,使学生在短期内就能有成就感,帮助其克服对于汉字的畏难情绪,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并增强其学习汉字的信心。[3]此外,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我们可以较为夸张地说,在部件以及偏旁部首的教学基础上,完成形声字的教学就完成了汉字认读和书写任务的一半。在汉字教学的中级阶段,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偏旁和部首的表音、表意功能介绍形声字,举一反三,通过一定的部件偏旁部首的学习基础让学生猜测一些形声字的读音和写法,从中去发现并感受汉字的奇妙之处,达到增加学习汉字的趣味性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卡片法,以声旁和形旁建立起来汉字学习的过渡桥梁。同时,教师应注意汉字之间的对比,重视汉字书写的训练,加强并且及时复习,通过书写识别汉字,达到高效的目的。

三、字本位理论下的对外汉字教学的意义

(一)字本位理论下的对外汉字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字本位理论下的汉字教学,从字形出发,先是学习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笔画,注意汉字的笔顺规则,从汉字最简单的地方入手,使学习者对于初级阶段汉字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消除对汉字的陌生感。接着学习汉字的部件和偏旁部首,介绍独体字和合体字,然后进行形声字的学习,根据音、形、义的讲解加深学生对于形声字整体结构的认识。在每个阶段都必须有书写的环节,而且要及时练习加以巩固,通过一系列小练习不断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在后期阶段,要注意书写的速度和美观与否。汉字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包括认读和书写汉字两项技能,缺一不可。以上的每个教学阶段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遵循“语文并进”的教学原则,争取达到口语听说教学与识字读写教学同步的目标,充分认识到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及作用。字本位观下的由字带词再到句子的汉字教学,增加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其在短期内可以有较大的成就感。

(二)字本位理论下的对外汉字教学效果显著

汉字可以分为两大类,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是由一个基础部件构成的汉字,现代汉字中,独体字数量极其有限,约占全部汉字的5%,汉字中大部分为合体字,约占全部汉字的86%。但独体字具有强大的构词能力,崔永华(1997)对《大纲》的8822个汉字进行了统计,其中独体字有350个,参与构字多达4522次。[4]由此可见,独体字是对外汉字教学的基础。并且合体字是由独体字为基础构成,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认读并书写很多合体字,达成高效的教学目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一级常用字的覆盖率高达97.97%,学生们通过认读并书写以上常用汉字就可以阅读报纸、杂志等文本材料,可以与中国人进行简单的对话甚至也可以进行短小的书信交流。很多教材在编写中也注意到了汉字频率的问题,以《阶梯汉语(初级汉字)》为例,该书中的课文所用到的汉字控制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狭义常用字(2500字)以及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汉字表的范围之内,并且能覆盖前300个高频汉字、前300个高频词用字和前300个高构词能力汉字。[5]通过高频汉字组成的教材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汉字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字本位理论的引导下,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要时刻向学生传递“汉字不难”这个观点,无论从教学中还是生活中潜移默化感染他们。这同时也与心理学中的第一印象效应有关,所谓第一印象效应,即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所以,如果学生在学习汉字初期,潜意识中具有“汉字不难”这个想法,这会大大减轻学生在学习汉字过程中的懈怠感和消极情绪,有利于教师进行高效的汉字教学课堂。同时,教师要不断探索汉字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寻求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使汉字课堂更高效,进而促进对外汉字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声旁合体笔顺
硬汉合体
形旁在形声字识别中的优势作用*
笔顺游戏:用手指描画
这些笔顺,你都写对了吗?
课本内外
最易写错笔顺的字
声旁类推法在平翘舌声母方言辨正中的应用分析
聚散
“一丝不苟”的糗事
“止”字变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