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程的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2021-11-27 09:01徐孟瑾
山西青年 2021年21期
关键词:学习者知识点微课

徐孟瑾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成为许多人的教学手段,但是由于翻转课堂的时长耗时较长,所以微课程的时间短、内容短小精悍也成为它的优势,成为众多学习者学习的平台,但是由于视频内容缺乏创新,拍摄视频手段没有提高,微课程的优势还没有发挥全部作用。

一、微课程的教学方法

“碎片化”学习在前几年就已经被提出来了,同时也伴随着微时代的兴起,微电影、微博、微信、微课、微技能、微学习等不断出现在人类的生活当中。为了满足网络学习或移动学习的需要,微课程可以说是微时代的重要学习资源,所以广大学习者都会优先选择微课程。微课程的教学方法不是简单地在互联网上进行学习,实际上它颠覆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转变为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课堂回到学习主体地位,成为学生认知内化的主要渠道。开展微课程教学时,课堂内外的预习是开展课程教学的基础。预习要在课堂教学前,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自行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进度,确定学习方法本身的初步学习。课外的预习指的是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学生们利用各种课外资源,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独立、协作或探索性的课外学习[1]。不管是校外的还是课堂上的预习,学生们不仅要记下学习笔记,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还要在笔记中记下他们困惑或意见不同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向教师进行提问。

二、微课程的教学目标

微课程是一种微视频教学材料。教学工具作为教学和学习的素材,可用于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应根据专门知识编制微课程,包括学习资源的四个部分:微课件、微视频、微练习和微测试,此外,应具备反馈和微评价等功能,形成动态互动教学环境。微课程的特点如下:时间短,切割知识点,教学设计完备,人机交互。教学过程中,微型课程资源主要用于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第一,进行知识、概念和原理的讲解。例如《美学和设计原理》,这是学习平面设计必须要学习的课程,只有了解了基础的美学知识,了解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才能更好地为后续的学习增添助益。但是由于课程较为偏向概念性,利用微课程能够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学生通过收看微视频的讲解,对美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遇到困惑的可以记录下来,向教师提问。

第二,进行操作示范和讲解。例如学习设计就要学习一些设计软件:Adobe 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Auto CAD、Corel DRAW等软件,这些设计软件的操作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学生很容易忘记操作的步骤,由于只操作了一遍,学生容易印象不深,在课后再想操作时就忘记了,这时候运用微视频就能够反复收看教师的操作步骤。

第三,进行知识与技能应用方法的讲解和引导。例如:美学基础和审美能力的讲解,在微视频上教师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如:插播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比和感受,还可以利用画中画的剪辑手法,边看边说,大大节省了课堂上的时间。

从中可以看出,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只要能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就能有效利用微课程。此类教学的特点是:内容充分利用集中、在短时间内创建简单的微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利用各种资源,争取独立、协作和探索性的学习,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或感兴趣的问题[2]。

三、“平面设计”中引入微课程的教学方法

微课程使得教学变得更加多元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怎样设计微课程,都需要从微课件、微联系以及微测试出发,这三个方面贯穿微课程的教学始终,只要设计好了这三个步骤,也就能够顺利开展微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微课程学习中有所收获。

(一)设计微课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设计微课程重点在于设计微课件,微课程教材的框架设计包括微观课程主题、学习目标、学习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源于课程内容的分析,包括知识模块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水平相邻关系——课程层次结构之间的垂直进步关系。其设计目的有两点:一是在学校前提供指导,介绍这个微型课程的具体知识点及其排列方式,使学习者能够高效地观看微型视频。二是完成学习内容后,通过重新审视微观课程资料,可以更系统地整理学习的知识,并将其融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体系,在知识总结中发挥作用。但是由于在微课程中缺少教材,所以微课件就充当了教材的作用,主要是阐述微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课程的结构设置以及每一个微课件之间的联系,以供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

为了提高视觉效果,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促进学习动机,制作中应考虑四个因素。第一,图像和文本。因为通常使用文字和图片比单纯依靠文字学习更容易理解,而且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第二,字符数。正确地调整标题和文字使学习者具有视觉美感。字数应适度简洁,突出要点。第三,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利用软件自身的功能设计开关和动画效果,给学习者带来空间感和动态感。第四,背景音乐。应该根据微课堂音乐的主题来选择,在观看时没有违和感。一般来说,可以选择没有歌词的纯音乐或钢琴音乐,为学习者营造了愉快放松的学习氛围[3]。

微课件的制作最常见的是PPT,动画,脚本。在开始制作之前,要了解到每一个制作工具的作用,PPT负责微课的画面感,内容生动。在制作PPT时,就要尽量使PPT页面美观,也要考虑页面整体的逻辑性。建议可以重点设计,封面,开篇,目录和内容页。动画,负责微课内容的过渡,在PPT页面转换中设置动画,插入视频,添加动图等,都能帮助微课内容更波澜起伏,来抓人眼球。脚本是微课的剧本,将PPT和动画串联起来,让微课更好地展开。可以将脚本按照PPT页面分页记录,便于在录制过程中分页面呈现。

(二)设计微视频,整合各种资源进行教学

微课程的教学方法更为开放了,所以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该整合各种资源,丰富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审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目前,网上微型视频主要在课堂上进行视频录制。这种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由于视频的画面有限,把教师主体放大时,就不容易看到板书的内容,看到了板书内容又很难注意到教师的讲课。由于大都是现场录制,所以字幕也没有,学生在收看微视频时十分耗费精力,多媒体技术没有被充分利用微视频,将其改编成类似电影和电视的形式。缺乏激发学习者兴趣的元素,使微视频无法为学生提供简单、愉快和高效的学习内容。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注意微视频演示形式的设计[4]。

这里以素描和色彩的课程为例,先是准备阶段,要确定名称、准备素材以及选择工具,最开始需要明确微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这5~10分钟内,作为教师通过什么样的内容和素材向大家讲授什么内容,当内容明确后,就要为自己的微课取个吸引眼球的名字,拿取标题来说,比较能吸引大家眼球的标题通常符合以下两点:有用或者有趣,有用意味着在标题里就把学习课程的好处直截了当说出来,例如:“素描的学习”“色彩的魅力”等等;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把标题取得更有意思,让学生有把课程点开的冲动,建议可以多关注时事和时下的流行语,加入热点,热词,热门影视剧等,运用明星,名人,专家等,贴近学生的生活的词汇也可以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联系,还有如何搭建一个好的微课结构,做到事半功倍。作为一个10分钟的微课,结构可以设置一些:使用案例来触及学生的内心;利用一些具有剧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身体会素描的方法;通过对话,解决一个难题等等。

(三)设计微练习和微测试,巩固微课程的知识点

由于微课程的学习是没有教师在旁监督的,这就需要学生的自觉性,还要学会自我反思,但是往往现实中,学生们依旧是把微课程作任务一样,看一次就忘记了,亦或把视频开在一旁,然后去做自己的事情了,等到十分钟一过去就把视频关掉,这样的学习效果十分不好,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高,现在的学习视频也会有弹窗进行提出问题,但是学生答错之后就显示错误就继续播放了,达不到测试的目的,为了确保学习效果,必须在微视频中应用交互技术,实现练习和测试的功能。应用程序交互技术的两个设计如下:

一是观看微型视频,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学生回答正确视频就继续播放,但是学生回答错误可以跳转回到知识点上,还可以附带链接到视频之外的教学资源中,以便学生练习,直到操作完成后才能观看接下来的微视频。对于弹出的问题和弹出问题的时刻,必须仔细设计相关的教学资源等。学生回答弹出问题后,立即给出正确和错误的评价,并将测试结果记录在平台上,以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习情况。

二是观察微视频学习后,进行人机交互练习和测试,以评估学习效果。该设计方法必须在练习和测试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仔细设计。内容应从浅到深,不断挖掘知识点,激发学习者的思维。题目的设置尽可能不要选择客观题,可以选择一些主观题,播放一段素描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人物中不规范的行为,或者播放一幅海报设计让学生品鉴画面,这样才能更好地考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文章给出了设计微课程的微课件、微视频以及微测试的具体方法,抛弃传统古板单一的视频形式,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实现视频的趣味性,吸引学生进行收看,微测试内容创新,能够更加客观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推进了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也最大化地发挥出微课程的作用。

猜你喜欢
学习者知识点微课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第十页 知识点 教-8教练机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