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职业视角下中职教育的管理模式分析

2021-11-27 09:01
山西青年 2021年21期
关键词:实训中职职业

马 静 刘 顺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背景下,社会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出现了变化,对中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中职教育要想对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化开展,就要从社会职业视角进行分析,重新对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向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实现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企业岗位工作需求的对接,真正面向社会职业需求落实教育管理工作,增强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质量。

一、从社会职业视角创新中职教育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从社会职业视角对中职教育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重点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胜任力、职业素养等进行培养,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操守,有助于促进学生在毕业后职业竞争力得到明显增强。对社会职业视角下对中职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的必要性进行解析,发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面向社会职业视角构建全新教育管理模式是促进中职课程变革的必然要求。在职业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情况下,社会职业人才需求的调整对中职教育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中职教育要面向企业发展需求,突出把握社会职业特点对课程进行设计,使课程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岗位工作适应力,能更好地参与到社会职业生活中[1]。

其二,面向社会职业视角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重要选择,也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对人才的社会职业适应力进行培养,强化他们的职业工作素养和职业道德操守,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工作呈现出全新的发展状态。

其三,从社会职业视角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是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的现实需要,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优化,使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能与企业发展需求相适应,为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实现个人价值奠定基础。

二、从社会职业视角优化中职教育管理模式的措施

从社会职业视角对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方向进行准确的定位,促进管理模式的创新,能显著增强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促进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开展[2]。下面就对社会职业视角下中职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进行细化的分析:

(一)以职业应用能力为目标完善课程体系

基于社会职业视角对中职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课程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契合度,能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合理化的训练,教师在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并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有意识地对学生的社会职业发展能力进行训练。例如针对市场营销类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把握学生职业应用能力培养需求的变化,可以尝试开发虚拟仿真类型的课程,为学生搭建良好的职业应用能力训练平台,在特定的虚拟仿真环境中对学生实施教育和指导,从而展现职业教育的价值,使中职教育教学管理的综合影响力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3]。

(二)以企业化管理为参考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中职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增强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和有序性,新时代按照社会职业视角下人才培养工作的现实需求,要想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强化,提高学生对职业工作适应情况,学校在对教育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企业管理模式,引入企业化的管理思想,形成相应的企业类教育管理制度和规范,在学校育人工作中营造与企业类似的发展氛围,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如此就能发挥企业化管理的重要作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作用也能展现其价值,促进中职人才培养工作能呈现出现代化发展态势,能为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职业人才夯实基础[4]。

(三)以岗位适应力为基础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从社会职业视角对中职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进行分析,要将学生岗位适应力的强化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因此要基于人才培养需求和培养理念的变化,积极探索双师型中职教师队伍的构建,一方面邀请企业一线工作者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向教师、学生分享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等,加强学生对未来岗位工作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教师参与企业一线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岗位工作经验,使他们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向学生传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岗位工作适应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职业素养得到合理化的培养。

(四)以帮助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社会职业视角下进行中职教育管理工作中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学习空间,在实践体系教学建设时,需要明确实训基地建设基础性支撑的一大因素,从而保证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在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时,需要加强对资金和设备的投入力度,可以适当地借鉴其他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经验以及模式,结合学校当前的发展现状和学生当前理解能力,提高实训基地建设的针对性以及科学性。还需要结合学生在不同专业学习方面需求和要求突出实训基地的针对性,结合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问题来实施有效的实训基地建设。其次,还可以聘请校企专家学者深入到实训基地中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引导,解决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困扰,帮助学生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从而使得中职教学管理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在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中还需要融入有关学生今后发展和职业规划方面的内容,比如可以在实训基地中融入企业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以及要求,也可以适当地增加企业的工作案例,从而使每个学生能够在实训基地中了解在今后工作岗位中很有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的工作重点,突出实际教学和学习的针对性以及科学性,从而保证学生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提高,突出学校职业教育和管理的特点和优势。最后在实训基地建设时,还需要根据当前市场发展的方向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加强资源流向建设,比如可以融入先进的设备来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理论知识以及技术成果,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以及专业学习要求,加强对理论知识和实训知识的学习,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在对社会职业为背景进行中职教学管理时,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有效建设,构建完整而科学的实验基地,帮助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五)以契合个性化发展为倾向开展职业规划

在中职教学管理工作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方向而不断地学习和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以社会职业为主要的引导全面而系统性地开展职业规划工作,从而使学生能够制定清晰而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职业规划教育要渗透于学生的各个学习阶段,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专业学习特点,有一个系统性和动态性的岗位认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针对性的帮助以及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发展理念以及规划。在学生入学之后,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的规划,对自己所学专业和人生状态进行一个有效的认知,学校也可以聘请已经到社会中工作的学长和学姐,深入到学校中为学生进行职业上的教育以及规划帮助,从而使每个学生可以借鉴其他学长的成长经历,对自己的人生状态有一个更加清晰性的认知,有规划、有目的地进行职业的学习。学校还可以定期让学生深入到企业中认真地观察一线工作状态以及相关的生产经验,从而使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学习加强对岗位的有效认识和了解,并且也可以让学生及时地发现自身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社会职业为主要的导向,形成系统性的职业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和职业能力。

(六)以适应长期发展为导向改革课程教育

在当前中职阶段的教育中,为了使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够有得有效提高,需要相关负责教师结合学生当前的专业发展特点以及在人生规划方面的诉求,加强课程教育改革的力度,从而更加贴合于学生当前的成长需求以及发展要求。在实际教育工作中需要适当的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以就业为导向把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本质性特征,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性能配置和整合,加强对学生综合技能的锻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明确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实现利益的均等化发展,多方位的开发出具有专业性特征的课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学校充分的把握行业发展的规律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将行业规律融入课程教育中,贯穿于教育的始终,提高职业素养教育的质量以及效果。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还需要提高教师对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主动性,渗透职业教育,从而让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掌握在后续工作岗位中必备的核心技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发展。

综上所述,从社会职业视角对中职教育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应该综合分析时代发展背景下社会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重点对学生的职业胜任力、社会适应力进行培养,在对专业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的基础上,按照社会职业视角的要求开发全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体系,确保中职教育工作能凸显时代特色,能为学生的职业成长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实训中职职业
赛教融合下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训平台自主建设探索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职业写作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