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筷子大历史
——读《筷子:饮食与文化》

2021-11-27 10:38刘娅云
山西青年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化圈面条筷子

刘娅云

(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一、筷子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以物窥史,近年来已成学界风气,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专注于“物”,探寻“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有如澳大利亚学者杰克·特纳所著的《香料传奇》,以香料为主线展开历史画卷的铺叙,从欧洲国家对香料的尊崇、竞逐,赋予宗教意义、身份象征,还有医用和食用价值,挖掘了世界人民在肉体、精神上对香料的依恋,跨越5个世纪来展现香料作为奢侈物到其失色的历史背后的文化变迁;英国学者莉齐·克林汉姆的《咖喱传奇》,以咖喱分析社会的变迁,将咖喱的历史与印度历史、食物传播史、人物传记结合起来看各地方对咖喱酱料的改革,反映饮食发生变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结构;英国历史人类学家阿梅斯托的《食物的历史》,通过全球史视野将食物史放入世界史中追踪食物和今日进食方式之间的关联,讨论了食物生态、文化意义,食物生产到消费等方面与人的关系。

对于有心者来说,日常生活及其小物件都大有学问,譬如东亚中常用的饮食工具——筷子,物理学家李政道曾说:“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手能做的事它都能做,可以说是手指的延长。而且不怕高温,不怕寒冷。真是高妙绝伦了!”而美国罗文大学华人教授王晴佳教授硬是把这个学问写成了专著《筷子:饮食与文化》,此书2015年以英文版出版,之后很快被翻译成日文、韩文,2019年中文版出版,获得了广泛关注。筷子,对于国人来说是最常见的生活用品,但对于身在国外的王晴佳来说却事关认同:“谨以此书献给我的母亲和儿子——母亲在中国教我用筷,儿子在美国学习用筷。用筷子进餐的传统不但连接了过去与现在,还从中国走向了世界。”作为一名华人,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当发现我们每天吃饭的筷子,在世界上竟没有一部专著来述说它的故事,作者义不容辞肩负此项重任,开始探索筷子的历史和文化。

在历史这条纵向的河流中,作者通过梳理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来追溯筷子的起源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筷子的各种功能。考古学资料显示,这双每天帮助我们吃饭的筷子已经六千多岁了,最早是在江苏的高邮市龙虬庄被发现,这就是筷子的祖师爷。然而拉开历史的帷幕,我们并没有立刻看到筷子的身影。最早古代先人吃食物的时候,不借助任何工具,直接用手进食。在这部分内容中作者主要论述了饮食的变化对于进食工具的促进作用。换言之,为什么筷子成了今日中国人的取食工具?我们可以看到小米在大唐(14世纪)以前显赫的霸主地位,直接决定了勺子在人们进食中的餐具地位,小米煮成粥最佳,古今皆然。据中国礼仪文献推荐,食粥用勺子更好。筷子主要用于从有汤的菜中夹起食物。到了汉代,筷子的地位有了显著变化。那时,小麦已经从西亚传入中国,走进人们的生活,并且研磨技术随之发展,人们开始将小麦磨成面粉做成面条。很显然,勺子吃面条是很不方便的,而筷子自然而然荣登餐具之首。再加上唐朝引进了胡桌胡椅,人们开始坐着吃饭;宋朝经济繁荣、饮食丰富、茶肆遍地、烹饪艺术等一系列因素促成了“合食制”的诞生。这些都推动筷子成为人们进餐的主要餐具。

二、“筷子文化圈”的地区比较

在地理这条横向的河流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饮食史家如一色八郎[1],以及美国的历史学家林恩·怀特[2]均已经注意到,世界上存在着三大饮食习惯或饮食文化圈:其中占世界人口40%的人用手指吃饭,主要地区有南亚、东南亚、中东、近东、非洲;占世界人口30%的人用刀叉吃饭,主要地区有欧洲和南北美洲;占世界人口30%的人用筷子吃饭,主要地区有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越南。也就是说,除了中国之外,存在一个亚洲筷子文化圈。毋庸置疑,筷子起源于中国,也是筷子文化圈的核心,它与儒家文化圈重叠。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等地区选用筷子,正如受中国文化一样,是一个流布的过程。

越南大约从公元前3世纪到10世纪,一直受到中国各朝各代政权的直接管辖,在汉朝还曾一度是中国的附属国,这种政治力量的统治,使得文化影响也更加深入。至今越南的很多饮食习惯和生活习俗与中国南方等地极其相似,譬如都是以大米为主食,以鱼为菜肴;春节都会挂春联;都种植水稻,把糯米饭当作节日或祭祀的食品;都会吃粽子,只是越南人在过年的时候,中国人在端午节的时候;还有越南最有名的菜式——河粉,与中国南方的汤粉极其相似。但是,与中国最相似的地方是所使用的筷子:底端通常是圆形的,顶端是方形的。这种设计,反映和延伸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信仰。[3]

对于我们的近邻——日本,这套用筷的礼仪也是从中国学习而来的。早在隋炀帝时期,日本的使臣小野妹子就不远千里前来拜访隋炀帝,这是日本人第一次学习中国人如何使用筷子和勺子这套餐桌礼仪。[1]之前的日本人和我们的祖先一样都是用手指进食。再加上中国佛教发展较快,一些僧人也会前来中国学习佛经,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的上层阶级和僧人最先学会使用筷子。大概距离小野妹子拜访隋炀帝几十年后,日本的普通大众才开始使用筷子。由于日本树木较多,木筷最为常见,加之神道教的影响,延伸出了“树木崇拜”认为树木都是有灵魂的,为了更接近神灵,他们更喜欢制作未上漆的原木筷子,称为“白木箸”,这样可以使用筷之人毫无障碍地直接与自然或树神交流。[4]

朝鲜半岛,大约从2世纪,汉武帝征服了卫满朝鲜,开始长达4个世纪的影响,但是并没有文献表明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显著影响,最起码看不到用筷就餐方面的影响。大约从6世纪开始,朝鲜人才开始使用餐具进食。而且,朝鲜半岛的用餐习惯跟中国很相似。他们在早期开始使用餐具进食也是只使用勺子,之后是筷子和勺子配合使用,直到今天韩国仍然是以这种成套的就餐工具为主。或许这与当地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朝鲜半岛与中国的华北地区基本处于同一纬度,因而主食也是以小米为主。使得朝鲜半岛饮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是在15世纪蒙古铁骑的入侵,让肉食重返朝鲜人的餐桌[5],这样不仅直接促进筷子地位的提升,而且对筷子的耐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使用上漆的筷子。而今,在我们所看到的韩国餐厅,大多使用成套不锈钢的筷子和勺子,且以扁状形为主,尤其是吃烤肉的时候,就是为了保证筷子的耐用性。

从历史发展过程中看,占全世界人口30%的越南、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筷子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中,我们不难发现,筷子是以中国为核心一步一步扩散或影响到周边国家的,使用筷子的传统让中国人和其他亚洲人向来认为自己的饮食方式要比其他人更文明。然而,在书中作者也指出,无论是用餐具还是用手指取食,都只反映了一种文化上的偏好,而不能表明文明程度的高下。

三、筷子指引下的中国最古面条

王晴佳教授主要是研究中外比较史和中国文化史的,通过此部著作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宏大历史观,不仅要把这双筷子的前世今生讲得清晰明了,还将其视野放置于全球背景下,来看待筷子文化圈内各个国家的多重筷子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筷子不仅只是一种器物,也是不同社会、文化、风俗的联结点。更重要的是探讨筷子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把筷子比作桥,是沟通不同饮食文化之间的桥梁,不仅连接所有的亚洲人,也连接亚洲人和非亚洲人。在一些国家中人们学习中餐礼仪,用筷方法,品鉴中华美食,探索文化意义,着实因为这小小的筷子架起了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之桥。

当然,《筷子:饮食与文化》涉及的文献资料也是一大亮点,不仅包含古今中外的大量著作,还引注日本、越南、韩国等资料,作者要跨越语言的障碍,历史的维度,还要跨越中国到亚洲其他国家的文明,其难度可想而知。不过在引经据典的时候,有一个小小的观点值得商榷。在《筷子:饮食与文化》22页,作者论述筷子角色发生变化时,引用了2005年由中国社科院发表于英国《自然》(Nature)上关于中国最古老面条的报道,其中说到世界上最早的面条是在中国青海喇家遗址中发现的,这种由小米制成的面条,有超过4000年的历史。[6]然而,李旭正在《面条之路》一书中对此质疑,他不仅到青海省民和县喇家村进行了实地考察,还咨询了专家学者。实地考察的结果和专家学者的推测都不赞成这个“世界第一面”,如日本的石毛直道教授:“坦率地说,我认为中国喇家地区发现的面条实物遗存不可信,据说面条是用小米做的,但小米的韧性很差,就算是现在要将小米做成面条也是很困难的,凭当时的技术几乎是不可能的。”[7]中国浙江工商大学的赵荣光教授也表示:“我只看过喇家流域出土面条的照片,不方便说什么,但我认为缺乏对面条遗存的深度分析,有必要和专家一起进行更深度地分析。”[7]李旭正在专家的指引下将目光投向了保留很多古城遗迹的新疆,对新疆文物考古所里的干尸和文物进行了实地拍摄和考察,其中一个篮子里便盛有出土于火焰山,距今2500年的面条,经现场挖掘指挥、考古博士刘彦国介绍,这有可能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面条。[7]

虽然这部分内容与整本书筷子的关系不是很大,但是通过对历史进一步的考证,可以让我们更接近事实的真相。尽管李旭正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像《自然》这样全球权威机构的认可,但追求真相是每一个学者的理想以及实践的方向。面条之路和筷子文化,都大有堂奥。

猜你喜欢
文化圈面条筷子
冬天里的干菜面条
晒面条
竹筷子
Chopp ed!
圈里事儿
擀面条
筷子礼仪
打好文化牌,拓展南海“朋友圈”
铜鼓文化圈的演变过程
请拿好您的“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