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残障人体育指导员课程修订(2020)》:概况、内容、特点及启示

2021-11-27 11:29朱东明
湖北体育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指导员学时群体

朱东明,李 良

(1.南昌职业大学 体育学院,江西 南昌330500;2.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333400)

1966年,日本开始正式培养“残障人社会指导员”,培训名称从“残障人体育教练培训”,至其后命名为“残障人体育教练认证培训”与“残障人社会体育员培训”,旨在进一步细化残障人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分类、优化体育课程内容和更新训练方法与手段。1985年成立了“日本残障人体育教练系统协会”,来进一步细化不同层级的残障人体育指导员培训资格与建立相对应的课程培训体系,为后续残障人体育指导员步入标注化发展奠定基础。2013年,JSC制定了《日本残障人体育运动的未来愿景》,以实现共生社会,让健全人员和残障群体都能平等享受体育带来的价值。该愿景显示了如何创建一个融合共享的环境,使残障人可以在其附近地区熟悉体育运动,并且可以预见参与其中的残障人体育运动的需求[1]。2018年日本委托筱川体育基金会发表《关于促进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每天只有19.2%残障群体参与体育活动超过一次,根据残障类型,约有40%的发育障碍(7~19岁)每周进行娱乐活动超过一天[2]。这是日本从2010年颁布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课程后,残障人参与体育活动率较低的年份之一了,如此低的体育活动参与率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伴随着即将举办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残障人体育指导员需求随之扩大[3]。

我国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从2011年开始,经过10余年发展,目前虽然完成了《中国残疾人事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中国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到达10万名”的任务,但培养质量着实令人担忧,培训课程暴露出问题也较多。比如,当前我国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未能依据残障类型进行针对培养,“存在结构区分不到位、未能适应各类残疾人的问题”[4]。“从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培训做法和效果上看,国家级培训和地方培训在培训大纲、课程设计、内容选择等方面基本呈现趋同性,看不出国家培训是否更胜一筹,地方培训是否更贴近实际需求”[5]。

2020年日本残障人体育协会(JPSA)更新修订的《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障がいのある人のスポーツ指導教本)》简称《新版指导课程》,是世界较为先进的指导课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新版指导课程》对旧版进行了修订,希望进一步提升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为日本残障群体参与体育活动贡献力量。因此,本文以《新版指导课程》为研究对象,从结构与修订、主要内容及优势特点进行分析,管窥我国残障人体育指导员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提出相关启示。

1 《新版指导课程》基本概况

1.1 结构布局

《新版指导课程》有7个篇幅共计27章内容构成,从每篇残障课程的安排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第1~3篇)主要从意义、理念等方面深入了解残障人体育运动,结合过去日本残障体育课程的经验进行优化设计,再推进残障人体育文化交流,可以归纳为残障人体育运动的基础实施阶段。第二阶段(第4篇)称之为残障人体育的保障阶段,是承接着基础体育运动和高层次认识和理解残障体育运动的“桥梁”。第三阶段(第5~6篇)是残障人体育的高水平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加深对不同残障类型的身体构造的理解,来进一步挖掘残障群体的体育需求,从通用性的原则上来优化培训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受益人群。第四阶段(第7篇)是实践阶段,也是残障人体育指导员课程的检验阶段,其目的是通过多样化、多层次的残障人比赛来提高残障服务人员的指导能力。

1.2 修订要点

从《基本体育法》的颁布和举行东京2020年残奥会的决定开始,近年来,日本残障人运动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成立了体育总署和制定了《基本体育计划》。在这种情况下,自2013年以来一直以技术委员会发展小组委员会为中心,研究“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课程标准”的修订。主要有以下3个修订要点:1)培养正直品行端正的指导员,近年来,出现了指导员权力骚扰、性骚扰问题、诱导服用兴奋剂问题以及对选手不适当的指导等现象,会直接对整个残障人体育事业造成严重影响[5],因此新课程标准将采用有关体育品德素质的学习;2)培养能够传达运动的乐趣与重要性并能独立思考传授知识的指导人员,作为指导员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向有障碍的人传达体育的乐趣和重要性,同时也能独立思考传授知识的指导员向残障群体传达体育的乐趣和重要性,着实满足残障人体育指导需求。3)着眼于与区域合作的指导人员的培养,培训者取得指导员资格后,与自己所在地区的各种体育相关人员合作,开展活动并加深学习,为残障群体实施体育活动促进,提高自身指导能力;在新的标准课程中,指导员要充分认识到与运动相关的每个体育组织机构开展合作的重要性。

1.3 主要亮点

首先,《新版指导课程》深化了与医学保健部门的合作,将康复、救治等内容纳入新的培养课程体系,着重进行考核;其次,从体育兴趣、体育完整性方面进行融合,构建一体化的体育课程,以期能最大化的适应不同残障类型参与体育活动的指导需求;最后,JPSA将继续根据国家政策和地区条件对“残障指导员”培训系统进行审查和修改外,通过加强残障人体育培训,协会呼吁残障指导员积极与家庭、社区及学校需求合作,共建融合共享的发展平台。

2 《新版指导课程》主要内容

2.1 重新认识残障人体育的意义、对身体结构和残障的理解

如何认识与理解残障人体育运动是《新版指导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残障人更好地提供体育指导机会。《新版指导课程》要求重新认识体育的完整性,学习与体育相关的人应有的姿态和行为;要求基于体育文化的视角来阐释残障人体育运动出现的理念、规范、技术与战略等体育维度。同时,课程从适应体力活动(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人本主义(People First)、包 容 性(Inclusion)、竞 争 性(Competitive)、赋 权 增 能(Empowerment)等5个理念维度与体育融合,不仅能实现残障人自我价值与满足自身需求,还能在残障群体中扭转残障者因缺陷主动与社会隔离进而转向融合;在体育领域,因运动干预帮助残障者重回健康与减少残障数量;在社会领域,由歧视转向包容的残健共生的社会环境,最终目的促进残障群体回归主流社会与减少社会歧视。另外,学习不同残障类型的身体结构及加深对残障的理解是“残障指导员”从事指导工作的重要基础。首先,学习课程从体力活动与训练的视角阐释残障人在体育活动的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新版指导课程》要求依据不同残障类型的背景、经历和训练要素中的“种类”“强度”“量”“时间”“频率”方面建立科学的训练方案,制定PDCA(PDCA是Plan(计划)→Do(执行)→Check(评价)→Action(改善)的一体化体育教学流程,要求一边执行计划,一边重新评估,重新讨论其内容是否有效果),循环训练计划,确保残障人体育活动可持续发展。其次,学习不同视角的残障分类标准,从身体功能方面划分为肢体、视觉、听觉与内部残障4种;根据身体运动的不同,将肢体残障分为截肢、残缺、脊髓损伤、其他功能残障、中枢肢体残障等5类;并了解回顾国内及世界残障人的发展历史,旨在加深对各种残障类型的理解。最后,着重学习残障人的疾病发展动态与医学相关的专业评估知识,促进“体医融合”协调发展。

2.2 重构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沟通与参与路径

德国社会学家鲁曼认为:信息、传达、理解是建立沟通桥梁的3个要素,在各个过程中只有当所有这些要素选择都被综合在一起的时候,也就交流成立了。面对残障特殊群体,日本《新版指导课程》依据残障分类细化不同的沟通技巧与沟通方式,首先从观察、倾听、传达、表扬、好感度与幽默等方式洞悉残障群体的体育活动心理状态与营造和谐沟通氛围;其次关注沟通交流时的身份平等,残障指导员加强服务意识;最后要求残障指导员学习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App科技设备的能力,为残障指导员在具体的体育实践中助力。在参与方面,《新版指导课程》从福利政策视角梳理了日本对残障人体育态度的社会变迁,以《体育基本法》《体育基本计划》等重要法律政策,协同JPSA制定的“日本残障人体育的未来愿景”等重要举措全面推动日本残障人体育发展。内容布局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各地区残障人体育协会、残障人体育指导者协会的主要活动和作用,了解取得资格后参加体育活动时获取体育信息与参赛的办法等”;明确不同层次的残障指导员资格认定标准及资格要求,重点学习残障人体育指导员形成、价值与个人注意事项等科学知识。

2.3 强调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安全与风险管理

虽然说体育活动安全与风险在所难免,但重在预防。《新版指导课程》强化残障体育指导者安全照顾义务,学习有避免事故的注意义务,事故防患于未然的注意事项和体育现场的对策;同时《新版指导课程》列举了常见残障群体参与体育活动发生的事故案例,为残障指导员加深学习(表1)。安全管理主张从体育活动的“准备-开始-结束”三位一体化联动防控机制,风险防控则从硬件措施(如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科技设备与无障碍等)与软件措施(志愿服务、监护人管理、赛事运营、裁判与安保、赛会纪律等)进行防控管理。建议风险防控除了做好天气变化之外,还应从体育赛事的评估、监测及事后处理方面建立防控等级机制与应对策略,旨在通过科学的安全与风险防控机制,保障各项残障群体的体育活动(赛事)正常开展,减少体育活动事故,尽可能地保障残障人的身安全。

表1 《新版指导课程》列举的事故案例

2.4 重视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实践能力培养

残障人体育指导员实践能力的知识内容是残障人体育课程由不同章节的知识点汇集而成的一次重点复习阶段,更是检验残障人体育指导员从业资格认证学习成绩评价的评判指标。首先,《新版指导课程》要求残障指导员能依据不同残障类型制定科学的体育指导方案,残障人体育器械使用方法,熟悉竞赛规则,甚至依据残障群体实际情况,具备创造性建立体育比赛规则能力来满足残障群体的体育活动需求。其次,要求残障指导员熟悉不同残障类型在从事体育活动中地风险防控与管理能力,如据他们的身心特征建立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指导注意事项原则,在不同的体育锻炼环境下,能够因地制宜的开发残障体育指导课程资源。再次,要求残障指导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与学习观,善于从体育训练活动中观察残障群体的身心发展动态,建立长期的训练评估动态跟踪机制;并从中审视自己指导员能力与寻求合作意识。最后,课程要求从心理学的视角,从知识学习、沟通交流、VTR图像训练等方面了解与评估残障群体的心里动态,提供心里指导;同时学习残障运动营养方面的知识,帮助残障群体提供体育活动水平。学习全国残障人运动会比赛时间、规模、组织形式与竞赛规模等,不仅能提高残障指导员对举办各种比赛规则的理解,还希望通过筹备不同层次的比赛来检验国内残障群体的开展概况,从而形成以举办体育赛事为原动力,引领残障体育活动有序发展。

3 《新版指导课程》的特点

3.1 优化课程比重,注重风险防控与管理

《新版指导课程》的初级与中级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课程总学时分别是21学时与59学时,在2010版本基础上增加了3个学时。其中课程在从事残障人体育基本认识领域(残障人体育意义、理念、沟通及推进措施等)等方面的学时一致,增加部分分别是:加深对各种障碍的理解与安全管理课程方面的知识内容。而中级指导课程也相应增加了残障人体育指导注意事项及对各种残障类型理解方面的知识内容。因而,从课程的学时优化比重发现,指导课程要求学员进一步深入了解不同残障类型所从事体育活动的特征,结合PDCA教学与训练计划来注重风险防控与管理,最大限度地弥补残障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人身安全。

3.2 依据残障类型,实施精准化体育指导

依据残障类型,实施精准化体育指导是《新版指导课程》主要特征之一,体育指导实施精准化主要表现在3方面:1)按不同残障类型,要求指导员制定相适应的体育教育者应考虑受损脊髓水平所剩下的运动能力和感觉、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等,在从事体育活动时有必要注意的是,类髓损伤者和上位胸髓损伤者,由于运动压力会出现神经反射;对于脑瘫损伤者,有必要事先考虑运动负荷引起的心跳数难以上升等循环系统的特征,有必要考虑以心跳数为基准的运动负荷的指标不能成立的情况等来制定。2)依据残障项目,建立不同体育交流途径。《新版指导课程》更加细化了体育指导员在面对不同残障类型时提供不同的交流方式,如规范了对聋哑人体育交流手语课程,明确了轮椅篮球、田径(双下肢截肢)等项目的运动员场上交流问题,甚至还在不同项目训练场馆中张贴了告知注意事项等。3)遵循运动、认识和语言发展特点,按年龄实施体育指导。如依据身体发育实际,掌握神经系统(动作)7~8岁,呼吸循环系统(韧劲)12~13岁,肌肉系统(力量)与身高方面在15~16岁时能达到高峰期;而指导课程也从残障年龄进行划分,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课程及注意事项[6]。

3.3 聚焦身心健康,搭建残障“体医融合”体系

为了预防疾病和残障,并提高竞技状态,从饮食中适当补充营养是非常重要的。运动时补充营养的意义在于:适当的能量摄取量。锻炼身体(肌肉肥大和骨骼强化),调节身体机等能较好地促进残障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虽然目前残障群体在体育比赛的能量消耗量没有正式公布,他们的基础代谢标准值和身体活动水平(PAL)也没有确定,但《新版指导课程》鼓励指导员在相同的设备和条件下,分别测量体重、体脂率、肌肉力量与体成分等指标的变化来推测能量平衡,建立个别化评价体系,为实施残障人运动营养摄入标准提供科研支撑。在搭建残障“体医融合”方面,《新版指导课程》从医学视角单独以布置“残障论”的知识章节来解释不同残障的病理机制,介绍了不同残障类型在从事体育活动时应注意的事项和医学治疗与防控措施,如褥疮是指身体与支撑面(轮椅、床)接触的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引起周围组织坏死的疾病;容易发生在骨头突出的地方,脊椎损伤多发生在尾骨部、坐骨部、脚后跟等部位。因为是知觉麻痹,没有自觉症状,而且通常是难以目视的部位,所以有可能被忽略;利用能够分散压力的优质软垫,通过接触面的类次移动(体位转换)等进行预防[6]。

4 我国残障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是夯实我国残障人体育公共服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日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比较分析发现,我国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存在以下问题(表2):1)课程目标模糊,可操作性不强。截至目前,我国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通常是在中国残联协调统筹下进行培训,相比日本通过建立不同层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认证标准来设定相对应的课程目标,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我国培训课程目标较为模糊,仍然处于宏观层面的目标引导。2)课程学时失衡,重理论轻实践。日本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培训课程以培养残障指导员的指导能力为基础,课程学时的重心以深入了解不同残障类型为理论基础,结合不同体育项目特点设定出具有适应性的体育活动课程及在具体实践的注意事项;反观我国残障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时间一般为5~7天;培训地点一般由相关部门临时征集当地高校教室;培训课程设置的17门培训课程当中,有9门通论课程,7门专论课程,较为重要的实践课程仅有1门,课时仅占30个总课时当中的2个[4];课程的学时比重安排不均衡,不利于残障社会体育指导员全面发展。3)课程内容陈旧,覆盖面较局限。我国残障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养课程为了达到快速培养人才的目的,往往采用“快餐式”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模式虽然能够短时间内提高人才数量,但是却难以保证质量[4];同时相应的指导对象也仅是5类(表2),覆盖面较局限。4)课程评价缺失,规范与科学性难以保证。目前“国内在残疾人体育指导者培训的课程建设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往往是由其他体育指导员兼任,缺乏指导的针对性、专业性,特别是初级残疾人健身指导员的培训由各省(市)承担,没有固定教材和培训内容,培训尚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7]。而且,除了缺乏统一的培训课大纲体系外,课程评价的缺失导致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标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难以保证,进而造成社会、高校、科研等机构对残障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的支撑有限。

表2 中日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对比

5 对完善我国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的思考与启示

鉴于残障类型较多,相比健全群体,构建残障人社会体育导员培训课程标准或方案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更何况残障人体质测试标准、适应体育教师指导、残障学生体育课程等领域空缺,很难对完善我国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提供一定的参照或者支撑,导致我国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仍然处于初步摸索阶段。通过梳理日本《新版指导课程》比较发现,在课程目标上,按照认证层级设立不同的课程标准,以突出指导能力的评价。学时安排上,契合日本本土社会对残障群体的社会态度及总结过往日本残障人发生的体育安全事故,加大了对不同残障类型认识与理解方面的学时,特别注重残障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安全防控及不同项目的注意事项。课程内容方面,不仅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残障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指导方法、沟通技巧及指导原则,还细化如脑瘫、脊髓损伤等残障类型等级的指导方案,积极与康复医学融合,拓展残障指导员的知识覆盖面。在课程评价机制方面,除了对指导课程定期更修外,JPSA、MEXT等部门还积极组织同行专家、残障群体、指导人员就课程实施进行评价与反馈,不仅确保了指导课程的精准性与科学性,还能为后续课程修订与完善夯实基础。本文通过对日本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解析与思考,认为我国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应从4个方面进行完善。

1)合理设置课程目标。首先,基于以人为本视角下,突出人性优先的课程培养目标。如果把“课程”定义一种行动计划,那么课程目标则是行动计划的预期结果。残障人社会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立,不仅是针对当下的体育教学来设定既定的课程教学目标,而是课程目标要与残障人成长周期相适应或者相衔接,要把“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目的是培育人与生俱来的成长的可能性”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还要从残障人身体的、社会的、道德的、审美的、创造性的侧面[8]进行多维度考量,以满足残障人全生命周期的体育教学需求。其次,要结合残障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与需求,合理地设置体育课程目标,一是从授课对象,比如不同残障类型、残障等级进行考虑,二是结合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与优化,确保设定的体育课程目标与残障人学习能力相匹配。再次,在设定统一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体系下,不同的残障类型及残障程度决定课程目标设立不能绝对统一,因而又要建立个性化的课程目标。最后,考虑我国当前残障人体育设施及指导员的能力进行设置。如学习日本构建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认证与培养课程标准,建立初、中与高级的“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细化不同层级的课程培养目标,从而强化课程目标的可操性;同时厘清不同层级的指导员的申请条件,疏通从“初级-中级-高级”的资格等级晋升与淘汰机制。

2)优化课程学时比重。重理论轻实践是当前我国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课程的一大诟病,弱化了指导者的实践能力。因而后续课程在修订过程中,加强社会实践课时比重,重点突出对残障社会体育指导员实践与临场的指导能力培养;通过优化课程学时比重来突出课程教学重难点,引领指导员重点关注或解决当前残障人社会体育导员的亟须问题。具体而言:首先,优化课程学时比重要与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课程改革相契合,可从我国残障人体育发展的实际、场地设施、人员配置方面进行考虑,确保课程学时调整合理,能够在课程培养体系中落地;其次,课程学时比重调整与优化要基于较为全面地调研基础上进行,广纳适应体育教师、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残障群体、相关体育社会组织机构等建议,确保学时调整的科学性。最后,课程学时比重并不是简单将实践课程学时增加与减少理论学时,而是应从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能力与残障人体育需求视角出发,确保调整后的课程学时能够有效且准确的符合当下我国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实际需求。

3)优化课程内容。首先,要基于残障人的全生命周期性发展特点为基础,结合当前我国残障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实际,一方面要强化残障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各种残障类型参与体育活动特点进行深入了解,除了课程覆盖的五大群体外,还需提供更多残障人参与体育活动机会、科学的指导方案,同时把风险管理的知识内容一并纳入课程体系中,降低因参与体育活动而产生的意外事故,减少残障指导者、相关部门及残障家庭的事故承担风险压力。其次,课程内容优化还可从沟通交流、体育援助与分类标准上进行修订与补充,确保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最后,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外延性,比如:日本的体育课程内容将安全教育与饮食健康教育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指导要领》规定学校要进一步丰富和创新安全教育和饮食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要密切保健与体育的关系,以适合学生不同阶段发展的需要[9]。因而,课程内容要与残障人的运动营养、医疗康复等领域进行深入融合,全面提升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知识覆盖面。

4)建立课程评价机制。一是要贯穿从课程拟定、推行再到实施的全过程评价机制,环环相扣;还要广纳民意,政府牵头积极与高校、社会组织及科研机构寻求合作空间,认真听取残障家庭、指导者与残障群体等相关人员建议,共同为课程评价与修改完善谏言。二是建立“一体化”课程评价机制,首先,聚焦知、能、行、健的学段层面的评价,从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知识储备,具体的体育实践指导能力;个人的行为与品德(师德师风)和健康状况等,既注重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健康水平地提高,还强调知识的积累、运动能力的提升以及良好行为与品行的养成[10];评价的主体是课程制定者或者管理者。其次,聚焦乐、动、会的体育课堂层面的评价,主要聚焦残障人在体育课堂的表现,如残障人参与体育的乐趣,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并体会或许学会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评价的主体是社会体育指导员[10]。最后,聚焦基本和专项运动能力层面的等级标准评价[10],是指导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基于一定的课程指导实践经验,从残障人运动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反馈残障人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的一种对照评价机制,评价主体包括残障人、课程制定者、管理者等多元评价主体。

猜你喜欢
指导员学时群体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好伙食顶半个指导员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