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究

2021-11-29 01:31
关键词:文化产业红色资源

王 丹

(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文化作为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更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纽带。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1]321众多文化样态中,红色文化是更为重要的精神动力。新时代更需要红色文化来滋养社会。习近平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2]所谓红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红色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新代表,隶属于文化产业的范围。有学者认为文化产业是“所有生产具有文化特性的服务产品和实物产品的部门,不管它们是以市场分配方式经营的,还是半市场分配方式或非市场分配方式运营的”。[3]红色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质量对于整个文化产业具有重要影响。红色文化具有文化的基本特征,也蕴含着经济效益。充分发掘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将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图书出版及音像产业、动画与游戏产业、文博产业等多元红色文化产业方式融合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同时运用数字科技、5G、VR等技术更好地激发红色文化产业的深层价值,让红色文化产业为新时代扩大内需、全面促进消费更好地助力。在文化强国和扩大内需的新阶段,探究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效抵制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多元社会文化思潮的侵蚀,同时能够进一步激发红色文化产业活力,不断推进经济发展。

一、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当代价值

红色文化产业是红色文化的载体。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够激发红色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国民素质,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同时,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够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让其在扩大内需的新阶段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激发新消费。

(一)有助于推动红色精神与红色基因的传承发展

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需要红色文化产业作为载体。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链接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精神形态、物质形态以及空间符号形态。如果单纯依靠这三种形态来传承红色精神与红色基因,其作用无法切实发挥出来,这就需要把三种形态共同融合进红色文化产业中。在改革开放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扩大内需的背景下,利用好红色文化产业对优秀红色文化与红色基因的传承发扬,促使双向互动良性循环,其也有助于经济发展与文化提升同步推进、协同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是弘扬中国优秀红色文化的重要支撑,其蕴含着红色文化附属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系统过程。红色文化产业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特征优势促进红色精神与红色基因的弘扬传承,并能够为其提供相应的物质力量与传播载体支持。

(二)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也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广大农村地区是红色文化孕育的重要区域,许多农村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曾经革命和战斗过的地方,具有丰厚的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底蕴。红色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红色产业能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发展,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更好满足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4]红色文化产业要增强其附属品的研发,例如文化产品、旅游消费等多元形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承载红色文化的农村地区,发掘其在产业发展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明确其作为引领区域发展的重要使命。广大乡村要紧扣自身红色文化优势,讲好红色文化故事,建设红色文化高地,拓展红色文化产品,打造红色文化产业链,用文化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形成新的消费需求。

(三)有助于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

红色文化的形成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发展史。红色文化内容丰富,爱国主义情怀是其重要内容。习近平指出,红色是我们国家的颜色,任何时候,都不能让这个颜色被淡化。发挥红色文化的重要作用,需要把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紧密联系。要正确认识红色文化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红色基因传承中的载体功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努力促使文化建设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合、良性互动,培养出更多的爱国主义接班人、信仰者、新楷模。红色文化的内涵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不仅传承着永久的革命精神,也体现着每个时代的革命情怀。当下,应该将红色文化蕴涵的革命精神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两者有机结合,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引导作用,培养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素养,充分释放民族精神。革命者的丰功伟绩、革命旧址、遗物展示的场景,永远都是感动和教育后代的最佳题材,国家通过发展文化产业,能够进一步培养广大群众的爱国情怀。

(四)有助于凝聚地方红色文化特色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脉与灵魂,是民族精神与民族品质的凝练。红色文化是一种历史资源,是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其具有非再生并且无法随意变化的特征。红色资源的发展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了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区域不同,文化样态不同,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正体现于此。中国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但形成了的伟大“长征精神”,还产生诸多以地方命名的红色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共同形成了各地的地方红色文化特色。区域的差异导致红色文化、红色基因在蕴含共同革命精神特质的同时,又展现着各自独有的特征。红色文化与各地文化相连,能够易于被本土人民群众认同。因此,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区域文化的差异性,挖掘本土红色革命精神,用大多数人民能够接受的方法,更好地凝聚人民群众的价值观与理想信念。

(五)有助于激发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能动的反作用。目前,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其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5]红色文化产业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通过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激发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促进经济发展。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生产要素、科学技术、政策制度等等。文化可以说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层因素。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实践中形成的红色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革命精神与智慧。在新发展阶段下,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经济作用。一方面,让红色基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的价值指引。将红色基因融入人民群众的精神血脉中,促使人民紧密团结,在精神上与行动上高度一致,相互协调,产生凝聚力,从而汇聚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相对集中的革命老区的优势。革命老区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革命景观与良好环境相结合,增强了红色文化的可参观性。因而,要把红色文化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创新红色文化旅游新业态,助力革命老区经济繁荣健康发展。

(六)有助于促进红色文化消费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的独特文化样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提供强大力量支撑。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其同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全面促进消费,就要激发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切实助力扩大内需。站在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投资、消费以及产品输出是影响红色文化产业增长的三大因素。目前以促进红色文化的可参观性、空间性为目的的红色文化旅游以及红色文化产品输出日渐增多。但整体来说红色文化产业在消费中的比重还比较低,这严重制约着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当下,要树立以文化生产带动文化消费的理念,抓紧调整和改善红色文化产品的供给结构,大力推动红色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从而全面推动中国文化消费的发展。

红色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提升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形成以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文化产业体系。运用多元手段,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包装和转化,将红色文化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等多元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总体上来说,要将红色文化产业纳入到包装、营销、策划、消费等环节中,促使红色文化产业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激发红色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和市场化。红色文化产业的开发,既要根据红色文化的具体形态,探寻适合其转化的模式,增加其经济转化率,也要立足文化消费,认真分析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链条,使红色文化产业的创造与供给更加协调、更加规模化和体系化,包装和营销更加贴近红色文化的本真原貌,让其传播更加科学,也更好地激发民众的参与性与消费性。

二、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困境

在我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新时代文化产业在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也亟须实现高质量发展。然而在加快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时出现红色文化资源未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红色文化产业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红色文化产业缺乏专业化人才队伍、受网络不良文化冲击等困境。

(一)红色文化资源未得到合理有效利用

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当前,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未合理和有效地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的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缺乏合理的保护开发。由于缺乏保护开发规划和有效的保护措施,一些旧址、故居被移作他用;部分红色旅游资源缺少维护,出现逐渐倒塌、毁损现象。有一些盲目开发,随意改造和建设不匹配的设施,忽视当地实际情况。还有部分盲目保护,缺少专业修缮知识,造成文化资源被破坏。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工作中,缺少对非物质文化的关注度,其保护开发较薄弱。另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有新的时代内涵。红色资源内涵开发挖掘不足,主题单一,活动形式单调,吸引力不足。当前,红色文化大多以革命活动遗址、名人故居、纪念碑、纪念馆等传统静态的展览为主,再配以图片、文字、解说,只是简单地表现历史事件或人物,未对形象进行深化加工,显得过于单调,缺乏吸引力,容易造成审美疲劳。

(二)红色文化产业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但是,由于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法律与制度建设没有同步跟进,导致红色文化产业法律制度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还不相适应。一方面,法律体系不健全。目前,尽管我国非常重视各领域的立法工作,但是红色文化产业领域的立法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完善的法律制度相对较少,许多领域仍靠一些规章约束。另一方面,红色文化产业主管部门对同一问题存在不同规定,相互之间容易产生一定冲突。由于规定不清楚,在解决相关问题时会出现相互推托、相互扯皮现象,导致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混乱状况。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这些情况,“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可能造成一定的制度障碍”。[6]

(三)红色文化产业缺乏专业化人才队伍

从现有的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来看,专业化人才队伍存在较大问题,这严重制约着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红色文化产业人才层次和结构不合理,出现年龄断层。目前,红色文化产业工作人员主要工作是日常接待和维护,缺少相应专业研究、培训机构。红色文化产业队伍人才缺乏,专业理论不足,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其次,缺乏有效奖励机制,人才外流现象严重。薪酬制度不合理,工资福利缺乏吸引力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红色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与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发达地区更是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北京、上海等地都高薪引进,提供各种条件和平台为红色文化创意人员安家落户。在这种背景下,人才外流现象频频出现。最后,政策、资金和人力的缺乏制约人才的成长。目前很多红色文化企业是由文化事业转型而来,缺乏创新能力。很多企业对文化产业人才不重视,缺乏冒险精神,文化产业人才的成长受到严重制约。

(四)红色文化产业受网络不良文化冲击

“网络媒介作为红色文化资源传播的重要渠道,能够最大限度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物件、图像、音频和视频等融合,并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立体传播。”[7]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为红色文化产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严峻挑战。一方面,网络文化传播具有碎片化特征,其往往截取革命历史事件、人物,并且结合当下事件重新分析,从而歪曲人民群众对真实历史事实的认知;另一方面,网络无线传播的方式为不良思潮的传播提供便利。部分群众缺少独立鉴别能力,很容易被误导。红色文化资源被淹没在大量的“快餐式”网络信息中,其严重侵蚀了红色文化的话语权。

三、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2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是中国精神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标志。其滋养着中华民族奋勇向前,能够有效延续和发展中国精神。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等多媒体的广泛运用,引致各种社会思潮传入。多元文化对主流价值观造成冲击,一定程度阻碍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对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整合优秀资源,发挥红色优势

整合优秀红色文化资源是实现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落实的任务。第一,强调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政治方向性。必须大力彰显红色文化,绝不能造成方向的偏离。要坚持红色文化的政治方向,积极培养人民群众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怀。第二,要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导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在红色文化开发中,不能走竭泽而渔的开发模式。要在开发红色文化过程中,对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注重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合理性与适度性。要协调好开发与保护两者的双向互动,在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对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复原。红色文化资源是珍贵的历史资源,对其进行开发时,应当注意对其的保护。对已经产生破坏的资源要运用高科技等多元手段,积极进行修复、有效保护,从而保证红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第三,注重红色文化自身内涵与时代内涵相契合。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革命中长期形成的一种优秀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其能够对人民群众起到更好的教化作用。当前,我们必须要把红色文化开发和传播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用当下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发掘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含义赋予新时代的内容,从而更好地与时代特征呼应,增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可接受性,提升红色文化资源新时代传播的有效性与时效性。只有红色文化资源得到整合优化,才能够更好地带动整个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保障

新时代,实现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制度保障。“文化产业法体系是调整文化产业领域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有机集合。它是文化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与促进文化产业稳健、有序发展的重要力量。”[8]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法律制度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还不相适应。为了确保红色文化产业良好发展,必须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一方面,不断完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制度。推进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合理有效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既要构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引导和鼓励制度,也要强化监督机制,落实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工作。同时,要构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的问责机制,保证文化产业健康、有序、高效发展。另一方面,建立红色文化产业市场竞争法律规范制度。对一个产业而言,市场竞争制度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同样不例外。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有助于产业良性发展,而不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有可能阻碍产业发展。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必须建立起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制度。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仍不健全。在未来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中,国家要根据我国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规范红色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打造专业队伍,储备人才力量

人才对于各个产业来说作用巨大,水平高、专业性强且全能型人才对解决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对于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而言,需要有专业知识与水平、具备快速学习能力和一定创新意识、服务精神的交叉型高素质的人才。首先,针对人才缺乏的情况,改变与创新现有人才使用与管理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管理机制。同时以自身优势的文化产业为依托,吸引、积聚人才。其次,促进校企合作,加快人才培养。各学校可以根据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进行相应的知识改进,丰富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促使学生的认知不断提高。此外,学校应该加强专业性与时代性相融合,不断优化学科体系从而适应时代的需求,更好地培养出适合新时代的专门型人才。学习的首要基础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而企业正是理论知识运用和实践的有效基地。在企业实践中,切实能够让学生领悟所学知识的价值与作用,为良好发展打下雄厚基础,让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自身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企业获得了新发展的动力,也为企业接触到优秀的人才,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最后,建立以红色文化为基础的产业人力资源库。新时代的发展,人才的竞争成为了关键。选拔优秀人才,需要花费较多资源,这会挤占企业的其他支出费用。因而,建立优质人才资源库有利于企业资金的优化,也加强了人才选拔的质量。建立红色文化人力资源库应将红色文化专家、著名学者、优秀管理人员以及经验丰富人员等人力信息纳入人力资源库。与此同时,及时公布资源供求信息、市场供给信息和市场法规政策信息等。根据相关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培训与锻炼管理红色文化人力资源的人才,不断提升人才管理能力。最终形成保障有力、信息快捷、运行规范、服务周到的红色文化人力资源信息平台,推动红色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依托网络媒体,呈现多元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日益广泛。但是,其呈现形式还相对单一。红色文化产业不仅要实现线下实地开展,更要依托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载体,打造线上线下双渠道产业模式。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化,同时信息表达方式也从单一走向多元。针对这种情况,在红色文化传播中,需要借助网络等多媒体,使其受众群体更加广泛,从而更好地影响更多受众,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现有红色文化传播方式主要集中于网络媒体的传播。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保证了红色文化资源在传播过程中的良性互动。通过多元化的网络平台传播红色文化,增强了红色文化的传播频率,有效增加了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增强了对红色文化的政治认同。平台便捷的公众互动性,对良好红色文化传播氛围的营造起到积极作用。传统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考察主要通过文字和图片等方式进行传播。新时代,文化传播中要广泛运用动画以及游戏等多元化、科技感强的方式展开。除此之外,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在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多媒体技术的便捷性与传递容量丰富,能够将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合在一起。相关市场主体可以通过建立网上纪念馆、博物馆等方式,不断延伸红色文化传播空间;也可通过动漫、流行歌曲等形式实现红色文化的艺术转换;还可采用VR、实景体验等形式再现革命场景。[9]依托互联网媒体进行红色文化投资、消费以及产品输出,扩大群众对红色文化需求。此外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空间的引导和监管。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针对信息传播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不仅对网络信息加强监管,同时政府要注意方式方法,创新管理模式。监管主体要强调媒体的舆论方向,运用大量新科技手段,加大对不合理、虚假以及非法信息的监管,净化网络空气。要不断强化法律法规的功能,引导网络民众进行合理的诉求和表达。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功能不断革新。这就要求国家要相应地更新相关法律法规,以便更好地适应网络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切实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监管。通过有效引导,规范管理,逐步形成针对网络文化传播的科学监管体系。

现阶段,我国文化消费正在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突破点。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国民收入的稳步提高,“红色文化热”逐步兴起。“红色文化热”使全国人民对红色文化的消费逐步增加,成为激发内需的潜在力量。与制造业相比,红色文化产业生产具有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发展潜力大、资源消耗少的特点。实现红色文化产业大规模发展,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目前,红色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形势向好。但是,其在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时代困境,由此对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为此,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制定合理的发展制度,采取恰当的发展方式,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红色资源
红色是什么
我给资源分分类
红色在哪里?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追忆红色浪漫
孟津县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