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色彩与对象的构建
——塞尚绘画艺术风格研究

2021-11-29 05:18夏爽张红岩
长沙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塞尚对象色彩

夏爽,张红岩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保罗·塞尚(1839—1906年)是19世纪末期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也是现代绘画的开创者,他在静物画、人物画和风景画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塞尚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埃克斯小镇,父亲是银行家,家境殷实不仅让他在生活上无忧无虑,而且还使他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但即便处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塞尚也没有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塞尚与生俱来的绘画天赋使他在当地学校连年获奖,这也是他艺术生涯的良好开端。然而,纵观塞尚的一生,他后来的整个艺术生涯并不像小时候那般顺利。1861年,塞尚不顾父母的反对,满怀信心地去参加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的招生考试,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他没有被录取。塞尚只好接受父亲的安排进入银行工作,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在工作的同时仍坚持绘画。次年,塞尚又返回巴黎,但他的作品仍不被沙龙接纳。此后,他的作品仍多次被沙龙拒之门外,长达五年之久。但塞尚从未放弃,始终在不断探索自己的艺术创作,他开始通过结构、构图、色彩等要素来表现绘画对象的多样性,并以此探索对象内在的奥秘[1]106-107。

一 二维半空间的结构表现

塞尚在人物和景物的结构处理上有着独到的手法,常以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去表现绘画对象的结构规律。他细心观察绘画对象的内部构造与外部特征,并且将观察到的对象结构加以剖析与改造。比如在人物的塑造上,他将人看成由几何形体拼接而成的形状。头、胸及臀部被概括成球体和椭球体,躯干和四肢则被处理成长方体和圆柱体。就是这种简单、不加修饰而勾勒出来的人体,更显独特的画面结构特征。事实上,塞尚自己也说过:“处理自然要用圆柱体、球体、圆锥体。”[2]34其代表作《大浴女》中浴女们的形态在青色调群山的笼罩下,透露着一丝祥和与宁静,但仔细观看便会发现,画面中人物的身体被夸张甚至有些变形。这些由几何体组成、被拉长的身体以及过长的四肢便成了塞尚的绘画语言符号的代表,他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与解构人物形体,从而体现出自我主观意识的情感表达及其特有的认知观,即“画自己心中所想,而非眼睛所见”[1]57。塞尚擅长采用几何体将画面进行分割与表现,观看其绘画作品,很容易感受其画面内容所蕴含的时空感、体积感与力量感。

塞尚通过独特的认知来寻找绘画对象新的结构和造型韵律,并在稳定的整体框架中使浴女和自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正是塞尚探索与追求独特结构的例证。这种手法也为他的绘画呈现出二维半空间的结构创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前提。再以其代表作《大浴女》为例进行说明。这幅画通过一组女性人体的组合,展现了浴女们丰满的姿态及女性特有的肌肤美感。在画面的结构与布局方面,塞尚巧妙地安排了两组倾斜向上的树干冲出画面,与浴女们的各种姿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树干的倾斜加强了画面的动感,色块与笔触的自由衔接构建了丰富多变的空间层次。在浴女们身高与体型的结构表现上,塞尚有意识地把浴女们进行人体比例改变,加强了浴女们、树干及画面背景的空间结构刻画,人体的边缘线通过重色的加固更显婀娜多姿。纵观整幅画,塞尚强调了地平线与两旁的树木所构成的三角形状,这种由简单的图形所产生的统一力量是整幅作品的关键,也是画面中结构的重要体现。这种结构使得画面的透视与空间介于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之间,既打破了平面装饰性的二维空间,又削弱了立体感强烈的三维空间,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效果。这就是塞尚打造出的二维半空间。

二维半结构在塞尚绘画中的应用,有效缩短了画面中远景与近景的空间关系,加强了画面的平面性视觉语言,使画面更具装饰美感。塞尚画面的艺术效果与西方传统绘画相比较而言,产生了巨大革新与变化,尤其是画面所呈现的二维半空间使得画面的透视关系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为后期立体主义画派的产生提供了基础条件。可以说,塞尚在处理画面结构层次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画面的结构进行了解构与重构,严谨、独特的画面构图与对象结构打破了西方传统古典主义绘画样式,并将自我主观意识的情感表达融入画面空间,使得画面空间的结构产生分离并又得到严密的重构。粗壮有力的重色亦提升了对象边缘线的空间感,更营造了画面的厚重感与朴实感。

二 独特的色彩表达

塞尚的绘画作品不仅传承了古典主义绘画的沉稳与厚重,而且体现了结构与色彩之间的呼应与和谐。塞尚热衷于从瞬息万变的自然界中抓取、捕捉物象的色彩变化,用色彩的对比关系表达绘画对象之间的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使画面既有平面化的装饰美感又具层次分明的空间秩序感,呈现出色彩与结构相互依存、和谐的力量感。

色彩本是绘画作品中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是表现画面力量的主要构成因素。塞尚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语言非常具有独特性与力量感,常常借助不同的结构样式赋予画面以新的视觉语言,典型代表作如静物画《高脚果盘》《有苹果和梨的静物》、人物画《玩牌者》等。“印象派画家只使用光谱上的7种颜色,塞尚却使用了18种颜色,但这么多纷繁芜杂的颜色却并没有导致像印象派画作那种光怪陆离、喧宾夺主的后果,这就是塞尚高出印象派画家的地方。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塞尚并不停留于色彩本身,而是要回到事物,通过色彩来复活事物。也就是说,除了还原,他还要建构。”[3]34他的建构,更多的是表达在色彩与结构的结合上。塞尚最为出名的作品应为《有苹果和梨的静物》。在这幅作品中,塞尚摒弃了强烈的光线和色彩,更多的是使用一种和谐稳重的色调。虽然使用的颜色较多,但整幅画面和谐而统一。另外,欣赏者不难发现,这幅作品中有关果盘和桌子的透视不太符合逻辑,事实上,在塞尚的很多静物作品中欣赏者都很难看到符合比例的构图和透视法则,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作品的美感,因为塞尚早已巧妙地用色彩将这些物体的结构构建与联系起来。梅洛-庞蒂曾说:“塞尚的天才在于,当从总体上注视画面的整体构成时,画面的透视变形不再被人看出,而使这些变形仅仅有助于(就像其在自然视觉中那样)提供正在产生的秩序,即正在我们眼前显现并组织自身的物体的印象。”[4]21可以说,在塞尚的作品中,色彩便是空间和透视。塞尚对物体本身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刻画,只是竭力用色彩去充分表现绘画对象与绘画空间结构,这种独特的手法也为现代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塞尚的作品中,欣赏者很难看到光线的存在,但能感受到强烈的光感,这与他对色彩独特的处理手法息息相关。作品《埃斯泰克的海湾》中,大面积的蓝紫色海水使得画面整体呈现冷色调,房屋和树木被安排在画面的前景中,橘红色的房屋在深绿甚至黑色树木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明亮,而深绿色的树木与蓝紫色的海水完美地融合起来,给画面增添了和谐且统一的色调。同时,在海湾的描绘中,采用明度和纯度不同的蓝色,这种强烈且浓重的色块使得整个海湾从画布一端延伸到另一端,与岸上的绿色形成呼应,不但让整幅画面具有强烈的空间层次感,而且使欣赏者感受到各种光线的存在。作品中,塞尚用几何色块来构建房屋的形体,并通过色彩的明暗关系突出其结构和体积,除此之外并无过多的刻画。

塞尚也善用色彩的冷暖对比去强化空间结构。他在作品《坐在红色扶手椅上的塞尚夫人》中,完全抛弃西方传统的肖像画法,仅仅依靠色彩的明暗对比来体现绘画对象与空间的变化,画面中甚至看不到任何素描关系。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塞尚夫人的脸部、鼻子和服装的刻画上也大胆使用色彩的冷暖对比去体现其结构转折。如在鼻子的处理上,塞尚将其看成长方体进行描绘,亮面用黄色处理,暗部则用蓝绿这种冷色调,仅仅通过冷暖色的对比便把鼻子的结构衬托出来。塞尚一生都在追求色彩与结构的结合,这种独特的绘画手法也是他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体现。

在绘画对象形体、空间的色彩处理上,塞尚十分注重补色的运用,以使画面和谐、厚重。这也体现出塞尚在绘画色彩与结构上的独特构建观念,打破了传统的画面构图样式,重构了视觉透视与空间的关系,抽离出色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画面具有纯粹性。他大胆地运用富有运动感的笔触与色块,突出色彩之间的对比,巧妙地处理色块之间的衔接与融合,凸显了几何图形所特有的构成元素,并给予画面以深度和力度。塞尚在绘画中成功地将色彩与几何图形相结合,构建了新的视觉艺术效果,超越了经验主义对绘画对象的表面性认识,并对后印象派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巨大的影响。

三 主观认知中的对象构建

塞尚初期的作品受他生活的时代和从小所受的教育的影响颇深。那个年代是一个徘徊于希望和失望、战争与和平之间的悲惨时代,在塞尚的早期作品中,几乎都有象征悲惨时代的对象,如作品《骡与群贼》。画面中那些身穿红蓝色衣服的盗贼和抽烟斗的奇怪男子以及只能看见臀部的可怜的白骡子,充分讲述了当时的悲剧故事;整幅画面呈灰暗色调,加重了塞尚所要传达的悲惨意蕴。但这一切并非现实中存在的对象,而是深受古典文学作品熏陶的塞尚所想象出来的,表达出他对时代的深刻理解和构建。

塞尚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寻求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符号,并力求真实地反映在他的绘画中,但这种“真实”并非自然物象中的真实性,而是人与自然物象所映射出的精神特质的体现。所以,他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极具创造性,他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与现实人物形象有着极大的不同。例如:《骡与群贼》画面中人物的身体全是肌肉,不仅粗短且很壮实,尤其是左下方的几个盗贼,塞尚把他们的身体塑造得如橡皮泥般柔软。这些都是和传统的解剖学不相符合的,因为这些形象在现实中是无法找到的。或许塞尚也从未见过这些人,但他凭借着高超的想象力重构了人物的形象特征,创立了新的人物形象以表达对社会的理解与自我认知。

一直以来,塞尚认为绘画不是简单地照搬自然物象,而是要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挖掘对象所呈现的恒定状态。因此,借助结构与色彩的力量,塞尚开始把目标转向对绘画对象永恒精神与坚实力量的内在关系的追求,这也是他为何在万千物象中偏爱静物的原因。如果说凡·高钟情于向日葵,莫奈沉迷于睡莲,那塞尚则对苹果爱得深沉。在塞尚眼中,苹果并不是简单的描绘对象,而是他倾注自我认知且发自内心的特殊情感的存在。这种特殊情感是对物象观察、理解、感悟的升华,也是对社会和文化的深刻理解,所以在他的作品中苹果居多。

无论人物、静物还是风景,塞尚既是为了挖掘对象所呈现的恒定状态,也是为了追求内心永恒不变的坚实结构,粗狂厚重的边缘线、弱化空间的层次感、概括有力的大笔触正是其内心坚实结构的集中体现。在创作方面,除了将自然物象几何化处理外,他还运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对画面进行变形处理,将绘画对象的内部结构与外在特征进行有机整合并重构。这一手法打破了传统的构图与透视法则,给画面增加了鲜明的视觉冲击力。在其作品《带有高大松树的圣维克多山》中,塞尚依旧采用不规则的几何图形来描绘大自然,并对物象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特殊的处理。绵延的圣维克多山处于画面中间,近景是一片由米黄和草绿的色块组成的房屋和农田。最为突出的是,整个构图被左侧一棵巨大的松树所打破,枝干的生长完全打破了画面的安静,呈现出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塞尚对绘画对象的构建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也间接地印证了日本的浮世绘艺术对后印象派画家的影响。

四 塞尚绘画艺术风格的影响

实际上,结构、色彩与对象的构建并非孤立的表达,而是有机的联系与融合,最终构成塞尚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在塞尚的作品中,结构是最能体现对象体积与转折关系的关键,对象结构的准确表达则有利于我们认知其绘画对象的本质内涵与外在特征,更有利于明确其画面的空间层次、虚实关系。色彩可以说是画面最有力的语言表达形式,不仅传情达意,更能给人以直觉感受以及情感认知。塞尚作品中的色彩还具有一种力量感,这种力量感来自于色彩之间的对比,以及色彩与结构之间的呼应与和谐。总的来说,在塞尚的作品中,结构重在表现对象“形”的一面,而色彩则重在表现对象的“本质属性”,结构与色彩相辅相成,是表达对象内涵与特征的重要构成部分。对象的构建离不开色彩和结构的表达,更无法脱离塞尚独特的社会认知和自我追求。三者相辅相成,最终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价值。

塞尚可以说是一位富有开创精神的画家,他不仅在绘画领域开辟了崭新的道路,更使绘画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始终认为,一幅好的绘画作品应该还原真实的自然,应着重表现对象之间的存在关系,要呈现对象的灵魂所在。塞尚在绘画结构与色彩的表达以及对象的构建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为画家们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使画家们转而重视主观意识与主观感受的表达。塞尚的绘画观点对于毕加索创立的立体画派产生了深刻影响,有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如毕加索在其作品《阿维尼翁少女》中,尝试几何学分解式的构图,将人物形象分解成一个个平面的几何形体;在风景画《工厂》中,更是借助光线和色彩将主体衬托出来,这一手法可谓将塞尚的绘画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塞尚的绘画风格和理念不仅影响了毕加索,也影响着其他画派的艺术家,如野兽派画家马蒂斯。在学习了塞尚的画风后,马蒂斯的作品也不再是简单地复制自然,而是采用明亮的光线和鲜艳的色调,通过作品抒发丰富的内心情感,这也使得马蒂斯的绘画表现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最终形成一种轻松、宁静的绘画风格。其实不光是立体派和野兽派,就连抽象派画家也尊奉塞尚为开山鼻祖,难怪毕加索会说:“塞尚是我唯一的导师,我花了很长时间来研究他,塞尚就像是我们大家的父亲。”[4]31-32如果说印象派意味着传统绘画的终结,那么塞尚就是现代绘画的开创者,塞尚用他独特的结构、色彩语言和对象构建向我们传达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精神,这种艺术风格和精神需要我们抛弃世俗的观念和表象的观察,也需要我们培养一种独特的观看方式——一种善于发掘对象的内在与本质的视觉方式来加以挖掘。

塞尚作品所呈现出的绘画形式上的变革,以及独特的绘画表现手法和自我认知的艺术态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从塞尚开始,西方的绘画艺术从追求真实的描绘自然转换到更加深刻的表达自我;也是从塞尚开始,色彩的运用开始有了新的意义;更是因为塞尚,立体主义、野兽主义才能产生和发展。塞尚为现代主义艺术作出了重要的、关键的贡献。纵观西方美术史,“现代艺术之父”的称谓对于塞尚来说确实当之无愧。

猜你喜欢
塞尚对象色彩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古怪的“苹果男”——塞尚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左拉“贬低”塞尚
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