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会计基础》课堂教学研究

2021-11-29 07:55汪丽莎保山广播电视大学
营销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会计基础会计专业基础

汪丽莎(保山广播电视大学)

■ 信息化对中职会计教育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我国已经进步了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被大众所沿用。在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中,信息化技术在教育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从传统的理论意义上看,信息技术同样也带来了不少的压力。因此,中职学校应该积极对抗这种压力,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方案。唯有采用这样的措施,信息化技术才能更快速地融入中职会计教学中。另外,在运用信息技术方法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提升,这样的话学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学习新的知识,同时,还能让他们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中,这样可以发挥信息技术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作用,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质量与效率。所以,相比起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既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总的来说,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会计教育模式已逐渐发展,有利于为教学提供更加便利、更加清晰的教学策略。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还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有利于促进会计课堂教学的开展。

■ 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会计基础》课堂教学的应用原则

当今社会,我国部分的中职学校在教授《会计基础》这一课程时没有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然而导致课程所教学的内容过于单一、乏味,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离,导致学生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从而未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至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会计基础》课堂教学效率一直较低。所以,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会计基础》知识是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有效途径。那么,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会计基础》课堂教学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一)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原则

课堂教学中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建立交流和分享的平台,例如微信、QQ、微博、钉钉等。此类信息技术平台能够以学生的爱好为主,让学生在平台内部自行操作。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同时能够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信息化会计模拟的原则

会计基础的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过于单一、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缺乏对会计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设立情景模拟的环节,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况与教学内容,使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证课堂的效率与质量。

(三)信息化会计理论知识点框架构建的原则

会计基础知识需要有系统的知识理论框架,这样可为信息化教学打好扎实的基础。学生可以透过知识点框架对知识要点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完成相关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后,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促进学生学习。

■ 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会计基础》课堂教学的现状问题

(一)生源基础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以至于导致他们学习能力较差,缺少自主学习的习惯。然而,为了能够帮助中职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健康的网络信息,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开展《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根据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选定适合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受课程实践限制,影响教学效果

中职学校中,《会计基础》是所有会计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科目。由于中职学校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前,要完成入学报到以及军训,所以真正上课需要在国庆后才会开启。这样的话,会计专业课程的课时量受到了影响。所以,教师只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安排教学内容,重点讲解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核算方式以及会计技能等,难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三)课程本身的抽象性

《会计基础》具有一定的抽象作用,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所以他们在学习会计时难以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即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没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也难以发挥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该多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教学,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

■ 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会计基础》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创设虚拟会计工作情景

信息化背景下的《会计基础》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形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会计基础》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创设虚拟的会计工作情景,让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体验感,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对会计要素和会计平衡公式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创设虚拟的会计工作情景,让学生在此环境中能够顺利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会计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对会计的知识要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为日后学习会计知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充分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手机、平板电脑都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高科技产品,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同样能够为中职《会计基础》提供方便。网络教学资源能够帮助中职学生巩固知识要点以及扩展知识层面。所以,中职教育应该多使用互联网教学,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实行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讲解《会计基础》中的会计凭证内容时可在课前将讲义上传于网易云课堂中,同时发下本课程的任务单,让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目标与重点难点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样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会计凭证的样式,同时可以采取微课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到业务场景,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业务流程,提高会计的实践能力。而学生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一齐完成课堂的实训任务,在活动中,教师巡查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促进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当课堂结束后,学生可以将实训的成果上传到网易云课堂中,让同学在线上进行讨论,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共同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

(三)改变观念,科学认识信息化教学

时代不断地发展,我们的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教育行业的发展中,教师对信息技术具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将相关的教育政策落实下来,信息技术有利于推动教育行业的发展。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学习效果会达到最佳的效果。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传授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对信息化具有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引领学生与时代发展相结合。那么,传统的会计行业根本无法适应社会时代的变化以及市场的需求,所以它无法完成会计管理的任务。在现在的会计教学中,教师要认识信息化的时代,并将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这样才有利于将会计的实践成果传授给学生,为他们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四)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

要在信息化背景下实现中职会计基础教学的目标,就必须确保教学的质量,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将更多的专业知识传授于学生。所以,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专业化发展的培训,学习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与专业知识。

中职学校还可以聘用一些企业财务人员承担会计教学,这样可以提高专业知识的实用性。此外,中职学校应与会计公司保持良好的沟通,邀请专业人士开展校园讲座,让学生通过听讲座的形式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层面,提高自身的会计实践能力。

■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在教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培养技术型人才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现代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基础》课堂教学应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与实践内容,推动会计教育的发展。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会计的专业知识,并拓展他们的知识层面。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能够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并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繁华与稳定。

猜你喜欢
会计基础会计专业基础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和突破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PBL教学法在会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ERP下的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