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运化的发生学研究

2021-11-30 01:53李朝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运化阴阳脾胃

李朝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中医发生学作为研究中医的一种方法,是通过运用文献学、史学、逻辑学、哲学和社会学等方法,对中医学初创时期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的形成与演变,作出客观而确实的解释[1]。发生学的研究方法比较适合中医理论的研究[2],因为中医理论经过上千年的发展,虽然理论丰富,但是很多概念名词流传至今变得模糊不清,需要利用发生学的研究方法使一些名词概念回归至其发生形成的时代,确定其发生背景,从而更清楚地理解这些名词、概念的含义。

脾主运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化精微,是指从饮食中吸收营养物质,使其输布于五脏六腑各器官组织。二是运化水湿,促进体内水液的运转和排泄,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来源中医大辞典)。脾主运化的发生学研究就是把脾运化功能放回到其形成的具体历史时间中,动态分析和归纳脾运化功能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脾主运化的发生学研究有利于在更深层次理解中医脾脏象理论,丰富现代中医脾脏象理论,更好地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脾脏象理论。对于“脾主运化”的发生学研究,其要点在于确定“脾主运化”理论形成的大时代背景,以及“脾主运化”理论形成的文化背景及社会背景,把握“脾主运化”理论在发生形成过程中的认知思维方法,此外还有该理论的研究方法[3]。

1 古代哲学思想

1.1气 古代哲学思想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并且事物运行的内在动力就是气。这种哲学的气理论被古代医家吸收转化,从而形成中医学的气理论,用来解释人体生命活动和指导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之气是人体内运行的一种活力极强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4]。

气是脾胃理论的核心,贯穿始终。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升降相因,燥湿互济,阴阳相合,为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生命活动重要的一部分,故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与万物同本同源,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从元气角度,元气演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离合运动,产生三阴三阳的六元之气,三阴三阳的相互作用,产生偏于形质的五行之气,具体到人体就是五脏之气[5]。气在不同脏腑又有着不同的名称和功能,所以有了五脏之气:心气、肺气、肝气、脾气、肾气。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以及物质第一性原理,气首先是物质性的,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气的运动。那么脾主运化的功能就是气的功能在脾脏的具体体现,也是主要表现。

1.2阴阳 阴阳是一对哲学范畴,是对具有对立属性事物的一种抽象性概括,阴阳理论作为一种方法学,其应用非常广泛。传统医学的形成就受到了阴阳理论的深度渗透,阴阳理论用来说明人体结构,认识人体功能,了解人体疾病变化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阴阳理论对脾主运化形成的影响主要是用阴阳理论来解释脾的运化功能而使其形成系统的理论。阴阳是一种属性分类和概括,并没有物质存在的基础,但是脏腑分阴阳,有脾阴、脾阳之说,而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脾阴脾阳功能不同,就如阳主升,阴主降,阴静阳躁。脾阳是脾气中阳的活力部分,表现温煦、动力、向上、向外的作用,在脾气中起主要作用;脾阴就是脾气中阴的活力部分,表现濡润、滋养、向下向内的作[6]。借助于阴阳的特性和阴阳的对立制约,能够更好地解释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

1.3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各自的特性作为归类和推演事物五行属性的一种分类法则,五行和阴阳类似是一种属性分类的抽象概括[7]。五行学说对于中医藏象理论极其重要,因为由于五行学说的引进,建立了完备的五行藏象系统,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不仅能够用五行学说解释脏腑的生理功能,并且能够利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脏腑之间复杂的生理病理关系,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脾五行归土,来源于土生万物的思想。土爰稼穑,即农业种植有关的农事活动,引申为有生化、承载、受纳的事物皆属于土属性。土居中央,以灌四旁;脾居中央,以养四藏。土在五行位置上位于中央,脾也居于人体中焦,土生万物,并且脾具有运化功能,为后天之本,故两者具有通性,根据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把脾归属于土。人体之脾与自然之土联系起来表达了中国古代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根据五行归类表,脾与胃相表里、开窍于口、在体为肉、在志为思,脾与五音之中的宫、五味之中的甘、五色之中的黄、五化之中的化、五气之中的湿、五方之中的中,五季之中的长夏相通[8]。并且土在中国古代是有特殊的文化内涵的,秦微等[9]在《脾属土的文化渊源及内涵》中详细叙述了脾土文化的内涵,认为脾土相配理论的形成与古代“土为万物之母”,“中土五行”“土统四方”等思想文化影响了对人体的认识,最终形成了中医的特殊脾土文化。“脾土为枢”的说法,是机体的重要平衡机制。并且在治未病方面,脾土理论起到巨大作用,《金匮要略》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意思是说一年四季只要脾胃功能正常,人体就不容易生病,反之,若是脾胃虚弱,生化无源,气血亏虚,则虚贼邪风易侵袭人体。所以五行归类将人之脾与自然界中土属性的事物以及人体生理病理联系到一起,不仅可以解释天人相应的医学理论,并且还能帮助指导临床疾病的诊疗。

2 文化背景

2.1天文地理、气象历法 古人观天晓地,天文地理学在古代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天文就是观天的学问,地理是察地的学问,观察天地以知空间时间。人类生活在空间和时间之中,空间与时间的变化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所以懂得天文地理,知晓气象历法,是医者必备的知识储备。《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人是时空中的人,所以中医的藏象是时空的藏象[10]。气象历法学是中国古代非常有特色的文化。气象历法即观察天象的变化规律,以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预测气候变化和季节来临。古代历法学非常发达,有物候历、影响历、月象历、星象历。把握了自然界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规律,能够更好地维护人类的生命健康,那么对于规律的把握自然是越精细越好。所以历法的发展在追求健康的动力下,就越发成熟与精细,例如对于一年时间的划分就有四分法,十二分法和二十四分法[11]。

脾通于长夏但是脾不独主时。《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者土也,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根据物候历四分法,一年中有四季,春夏秋冬,并没有长夏这个季节,所以脾不独主时,而是脾旺于四季,即脾主四时,一年四季皆为脾的季节[12]。脾主运化是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所以脾主运化也是旺于四季而不独主时。故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此理论在摄生、治病、康复中都发挥重要作用,是脾胃理论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2.2农学 农学是研究农业发展规律的学科。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业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农民对农作物的播种、管理、收获。古代医家在对农业活动的观察及对农业活动的体验的同时结合自身所学医学知识,取农作物生长之象,比人类自身生长之类。用土地和水对于农业活动的重要性,比喻脾胃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土地承载了一切,所以土为万物之本源;脾胃为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取农事活动中的腐败发酵之象,比脾主运化之类。在农事活动中植物的生长壮老已在一年之中进行,从农作物的播种,发芽到成熟、收割都必须在土地之中进行且得风调雨顺方可。但古代农作物残渣的堆积发酵、被土地吸收,类似于人体脾胃对于食物的腐熟和运化水谷。所以理论源于生活,懂得农学之事能够更好地理解脾主运化的功能。

2.3社会官衔制的影响 中国古代是一个封建社会,君主制是其鲜明的特点。中医学在封建社会的环境中成长,必然受到封建社会文化的影响。利用社会事物和官制文化来阐释中医藏象理论。脾胃的关系在官衔制中都有所体现[13],在藏象系统中模拟封建社会的人事制度,如《黄帝内经·素问》云:“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通过“谏议之官”和“仓廪之官”来解释说明脾和胃生理功能。仓廪是古代储存粮食的地方,就好像胃一样具有受纳食物的功能。谏议是古代的一个官名,又称为谏议大夫,是君王的谏议之臣,帮助君主辨别善恶以达到“知周”。脾的主要功能就是“运化”,从文字发生的角度,“运”最早是“军队的转移、迁徙”,后来演化为“运输”,代表脾输布水液精微;而“化”的意思是“改变、变化”,《素问·天元纪大论》曰:“物生谓之变,物极谓之化。” “化”就是脾把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的过程。通过人尽皆知的封建社会人事制度比拟脏腑功能,以及利用社会文字文化解释脾主运化的内涵,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播中医的脾藏象文化。

3 丰富的实践

3.1医学实践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起点和归宿都是实践。从最早期的简单解剖和狩猎活动,人们不断加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脾胃的最早概念应当是解剖学的概念,可以从当时的原始社会现象和战乱冲突生活状态以及脏腑的文字发生推断得出。《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与胃以膜相连。”说明脾是实体器官,且与胃仅一层膜之隔。《内经》对于脾的解剖形态记载不多,后世医家对于脾的解剖形态做了很多补充性的描述。如《难经·四十二难》中记载“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对脾脏的重量、形状、质地、功能做了大概的描述。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发展受到了生产力的限制,由于解剖条件受到制约不能进一步发展,所以在各个时代背景下,众医家在理论上寻求对人体脏腑的更深理解,对于脏腑的器质研究几乎止步不前,而在理论和功能上的研究大放异彩,百家争鸣。逐步走上“重道轻器,重神轻形”的与西方医学完全不同的道路[14]。

3.2生活实践 生活实践是脾主运化理论的主要来源。人们对生命的理解源于对自身生命活动的观察,通过观察自身的生命活动,人们可以更直接、更形象地看到医学理论的影子。民以食为天,想要生存就要饮食饮水,适度的饮食饮水可以保持身体健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五味的精华可以滋养形体官窍,人体的肌肉四肢百骸依赖营养物质的濡润,若是饮食过度就会出现‘味伤形’。

脾主运化,运化食物和水液。《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就讲述了水液在人体的代谢过程。而食物在人体的消化是可以通过解剖了解到的,《内经》中记载了胃的生理功能,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对人类自身生命繁衍活动的观察。《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讲述了人是从何而来,既人由精化,那么脾自然也是由精化生而来,不过脾是由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化合而成。

4 讨论

现代中医学的发展逐渐发展为重视临床而轻视基础理论。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反馈指导实践,但是实践并不是理论的唯一来源。现在很多临床的中医生过于注重临床而轻视中医的理论价值,殊不知中医的理论是从实践中提取的精华。中医人应当重视中医的理论研究,尤其是中医理论的发生学研究[15]。对脾主运化进行发生学的研究其价值是非常巨大的:一还原中医理论的发生过程,有利于更加深入了解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其中的精髓;二有利于深入理解脾主运化理论和构建大脾胃理论;三准确把握脾胃为后天之本理论的内涵,指导临床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治未病);四是跨学科结合,用新方法研究中医理论,促进现代中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影响脾运化功能的形成的发生学背景是多元的复杂的,但是其中主要包括古代哲学思想、古代文化因素和实践因素。中医的理论来源是多元的并不是唯一的,临床实践是医学理论的重要来源,临床实践固然重要但是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也非常值得深思。这些复杂的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促成了脾主运化理论的形成,这个论证同样适用于整个中医理论。中医“重道轻器”的发展模式和西医的“原子论”发展模式截然不同的原因也就在于中医学发展受到了古代哲学的影响,特有的东方文化对医学的发展方向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猜你喜欢
运化阴阳脾胃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黄精治乏力
浅论守阴阳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
细嚼慢咽护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