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儿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1-11-30 13:45刘玥赵颖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护理人员

刘玥 赵颖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牡丹江,157000)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儿童期发病占有一定比例[1]。患儿在发病之后,常伴有耳聋、耳鸣、耳塞、眩晕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突发的病情对患儿心理冲击也比较明显,患儿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并伴有睡眠质量下降等情况发生[2]。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制定了完善的综合护理措施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16例;年龄8~12岁,平均年龄(10.13±0.6)岁;单耳发病患儿23例,双耳发病患儿9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8~12岁,平均年龄(10.21±0.5)岁;单耳发病患儿22例,双耳发病患儿1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1)患儿及家属知情同意;2)年龄8~12岁;3)智力发育正常,神志清楚,能配合完成数据采集工作。

1.3 排除标准 1)年龄<8岁或者>12岁;2)合并恶性肿瘤、外伤等并发症;3)合并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等并发症。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患儿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监测血压,指导用药等。

观察组患儿采取综合性护理,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下述步骤:1)成立专项小组,实行严格的责任到人制度,护理人员应当全面详读患儿资料,提升对患儿情况的把握度;小组应在护理开展前举行会议,总结过去在突发性耳聋患儿护理方面所遇到的问题,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交流护理经验,全面优化护理水平。2)护理人员应当增强与患儿家属沟通的频率,询问患儿的性格特点,以及患儿是否存在失眠情况,分析并记录可能影响患儿睡眠质量的因素,进而为患儿拟定具备个性化差异的护理方案。3)护理人员在与患儿进行互动时应当重点关注患儿的情绪表达,对过于内向或精神萎靡的患儿,护理人员可采取非语言沟通的方式,借助患儿喜爱的小玩具与其进行互动,增进患儿对护理人员的熟悉感及信任感,然后护理人员可通过触摸、爱抚等方式提升患儿的安全感,降低其焦虑及不安的情绪;对于性格外向或精神状况较为良好的患儿,护理人员可通过小游戏的方式用生动、童趣的话语对其叙述病情(如告知患儿其听力是被动画片中的反派夺走,反派被打败时听力就可恢复),减轻患儿的焦虑情绪[3]。4)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儿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如令患儿家属将患儿所喜爱的玩具摆放在病房内,削弱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同时引导患儿家属用正确的方式与患儿进行非语言交流,提升与患儿肢体接触的频率,使患儿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将护理延伸至家庭之中。5)护理人员应当记录患儿每天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白天有无困倦等情况,并根据患儿睡眠状况的变化调整护理计划。

1.5 观察指标 将2组患儿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比较,抑郁评价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价,焦虑情况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评价,在2个量表中,患儿的得分越低,则表明患儿的心理状态越好。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患儿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得分越低睡眠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2组患儿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儿的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焦虑抑郁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分)

2.2 2组患儿睡眠质量比较 经过治疗后2组患儿的睡眠质量都有所提高,观察组患儿的睡眠质量要优于对照组患儿,且2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睡眠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是临床常见病症,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稳定的递增趋势,罹患该病的患者通常饱受不良心理状态的折磨,幼儿由于认知程度低、心理防御力差,所以其出现焦虑及恐惧的可能性更高,部分患儿还会伴有睡眠质量降低的情况,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4]。

常规护理以完成治疗任务为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患儿的主观情绪变化,所以无法破解“患病-恐惧-睡眠质量降低-治疗效果变差-病情无法改善”的恶性循环,对于患儿康复较为不利[5]。本研究所施行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措施,使患儿接受到更为质朴、本真的心理护理,从而减轻其负面情绪,增进其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可以减轻患儿的不良心理状况,增强其睡眠质量,对于患儿康复较为有利,应当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突发性耳聋护理人员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可处理突发性疾病的智能外套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致聋基因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耳聋左慈丸治肾虚老年耳鸣
耳聋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