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构建研究

2021-12-01 08:28张姝末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个性化空间智慧

张姝末,朱 波,王 飒

(黑龙江工程学院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伴随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5G移动通信技术被应用到社会诸多领域,对图书馆阅读空间多元交互的智慧化探索也进入创新化实践应用阶段。多元交互的智慧阅读空间作为图书馆智慧服务的重要平台和读者自主阅读的共享空间、学习能力的孵化空间、多元交互的智慧感知空间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共享、文化信息传播、阅读服务推广的重要机构,应明确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构建的内涵,遵循人本理念,以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为导向,通过引入智能技术开展智慧服务,深入分析读者阅读的目的,依靠建立智慧服务感知体系、智慧阅读服务体验平台及多元交互的阅读交流空间的方式构建智慧阅读空间,提高知识服务效能,开展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 图书馆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的概念与特点

1.1 图书馆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的内涵

图书馆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就是融入智能技术以实现智慧感知、智慧判断、智慧服务的阅读学习空间,阅读交互行为同时在物理空间与网络虚拟空间产生,因此,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可以根据情景感知、环境感知、信息感知,智能判断读者的阅读需求,以自适应的方式引导读者融入智慧阅读环境,通过自然交互、知识聚类及个性化推荐的方式实现物理空间与网络虚拟空间的无缝衔接,帮助读者获取个性化阅读服务和良好的阅读学习体验服务。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推动了图书馆阅读服务在内容、方式、用户体验层面的全面升级,同时在物理空间、网络虚拟空间支持读者的多种阅读行为和学习范式,可以帮助读者提高创新力、学习力[1]。

1.2 图书馆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的特点

智慧阅读空间的构建使读者的阅读主体地位得到了全面保障,使读者能在感知交互、概念交互、知识交互的智慧阅读环境开展深度化、个性化、智慧化的阅读学习,最终产生与社会、工作、生活相匹配的实践智慧、理性智慧、价值智慧,详见下页图1,这也反映出智慧阅读空间具有交互性、人本性、建构性的特征。

1.2.1 交互性。物理空间与网络虚拟空间紧密衔接的智慧空间使阅读各个要素之间的交互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从阅读交互角度分析,智慧阅读包括人机交互、环境交互、信息交互、知识交互四方面内容。图书馆通过传感器系统、智能系统及匹配传感器系统实现对读者阅读兴趣的智能感知及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的智能分析,使智慧阅读空间具有良好的信息感知力和环境感知力;通过不同类型的阅读生态系统与阅读共同体促进读者与阅读空间的多元交互,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实现知识交互、信息交互[2]。

图1 图书馆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组织模式

1.2.2 人本性。图书馆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的构建遵循“以读者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理念,读者个性化需求分析、阅读资源获取方式的设定、阅读路径的设置都以激发读者阅读热情、调动读者积极性、培养读者学习力、创新力及高阶思维发展为目的。

1.2.3 建构性。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以帮助读者构建知识系统、认知思维、发展思维能力为目的,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构建以读者高效阅读为中心、有利于信息高效获取、知识快速内化的阅读学习环境,采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为读者提供个性化阅读路径,为读者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2 图书馆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建设的意义

2.1 促进阅读体验多元化呈现

图书馆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的构建使阅读活动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可随时随地进行。从提供阅读物理空间到24小时自助智慧阅读共享空间,再到网络虚拟空间的自助图书馆,图书馆既有线上智能阅读系统,也有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的个体阅读空间[3]。阅读不再是读者的单向行为,而是融入环境感知、行为分析、智能技术、阅读服务的多元交互行为。层出不穷的阅读指导活动、多样化的阅读场景,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阅读方式,让阅读走出图书馆,走向社区,走向民众,不分学历,不分行业,不分层次,让阅读成为全民共享的社会行为。

2.2 推进知识传播智能化体现

图书馆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为读者提供了“随时随地开展阅读学习的场景与氛围”,通过智慧感知、智慧分析、智慧服务塑造的多样化阅读场景满足了读者个性化、多元化、智慧化的阅读需求。智慧阅读空间为读者提供了智能化知识传播平台,读者可以借助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登录线上智能服务系统随时随地共享知识,满足了读者多元化的知识需求。

2.3 推动阅读资源整合共享

构建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是实现阅读资源全面整合、精准分类、深度聚合、全方位共享的重要途径。图书馆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文献数据进行精准挖掘,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图书馆数字资源进行精准分类和优化共享,借助智慧系统对读者个性化需求进行精准判断,最终促进智慧阅读的全民化和一体化。

3 图书馆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的构建原则

图书馆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的构建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以智能技术为导向,以读者体验为中心,以个性化服务为支持,详见图2。

图2 图书馆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构建原则示意图

3.1 以智能技术为导向

图书馆智慧阅读空间构建过程中多元交互功能的实现需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的支持。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在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可以使读者实现对知识资源的深度内化与知识认知的螺旋式上升[4]。同时,图书馆应用的智能技术更加注重读者需求分析与能力发展,如:将阅读资源、知识数据融入线下场景学习、线上虚拟学习及移动碎片化学习中,帮助读者建构从未知到已知的知识学习链。

3.2 以读者体验为中心

图书馆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的构建目标是满足读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帮助读者建立多元化的认知结构。在智能技术快速普及的今天,互联网空间中充斥着大量结构化、半结构化、异构化的数据,给读者从互联网空间高效准确获取阅读资源带来了挑战。一方面,面对大量不同结构的信息资源,读者很难快速筛选、精准检索;另一方面,互联网空间中的信息资源分布不均,形态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读者很难甄别。图书馆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的构建应以读者体验为中心,基于大数据技术对不同种类、不同结构、不同形态的信息资源进行筛选过滤,并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为读者创建虚拟化阅读场景,以可视化方式呈现,根据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精准匹配[5]。

3.3 以个性化服务为支持

读者的阅读需求感知、个性化需求分析是图书馆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前提。图书馆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要将智慧感知、智能识别、大数据推荐等技术的引入作为重点,通过感知读者的阅读行为、收集读者的阅读数据、分析读者的阅读需求、建构读者画像为读者提供个性化阅读指导服务。例如,图书馆可以使用智慧感知系统快速感知读者的阅读行为,借助算法工具从读者信息资料库中快速分析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并预测读者的阅读目的,再根据搜集到的读者信息建立读者画像,归纳出每个读者的行为偏好,并对读者的行为进行标签化分类,然后根据标签分类结果划分不同的读者群,最后根据读者群的标签类别智能推送阅读资源[6]。

4 图书馆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的构建路径

4.1 建立智慧阅读感知服务体系

智能技术是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发展建设的前提,阅读资源共享化是其发展建设的基础,数字阅读资源是其发展建设的依托,智慧感知服务是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智能技术、智能设备能帮助智慧阅读空间更深刻地感知用户的阅读需求变化,如:利用RFID智能书架、红外感应器、局域网、传感器、定位系统及读者画像形成具有感知、识别、判断、控制及个性化推荐的智慧感知服务空间;通过传感器实现对不同物体、不同读者的精准识别;根据阅读大数据、网络大数据准确判断不同出版物的受众人群,实现阅读资源的实时更新。

4.2 建立智慧阅读服务体验平台

图书馆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构建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感受。智慧阅读服务体验平台以智能技术为依托,为读者提供包括阅读指导、个性化推荐、阅读资源获取、出版物查询等多种内容紧密结合的综合化服务。在开放化的阅读体验平台中,图书馆应以读者阅读体验为主导,注重与读者在资源获取与服务上的交互,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模式提高读者满意度和忠诚度,减少读者流失,促进全民阅读。

4.3 打造多元交互的阅读交流空间

多元交互的智慧阅读空间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阅读服务方式,扩大了阅读推广服务范围。智慧阅读空间依托智能技术打造出种类丰富的阅读服务活动,阅读资源获取方式以新的场景化、情景化方式向读者呈现。图书馆通过融合不同的阅读资源获取渠道,建立虚拟化的网络交流空间使读者具有更为广泛的交流场所,依托多样化的阅读资源共享渠道实现网络与现实空间的同步发展,使读者获得价值智慧、理性智慧、实践智慧习成的空间,助力读者高效阅读,快速获取知识,快速成长。

5 结语

多元交互智慧阅读空间在赋予图书馆实体阅读空间更多智慧化功能的同时,也使读者的阅读服务、个性化资源获取、交流共享更加便捷。该空间以读者为中心,重视读者的阅读体验,拓展了读者在虚拟空间的知识交流渠道,为图书馆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猜你喜欢
个性化空间智慧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同桌宝贝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QQ空间那点事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