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述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2021-12-01 08:29周春雷张琳琳王晓丹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学位综述论文

周春雷,张琳琳,王晓丹,袁 扬

(1.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郑州市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1)

文献综述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在全面掌握某一研究领域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各种已有成果进行的系统而深入的归纳、总结,综述需清晰地梳理出该领域的发展脉络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或空白点,为开展后续研究创设必要的情景和学术对话空间。文献综述不仅集中表达了研究生关于领域研究现状及问题的个人见解,体现了研究生的学识水平,也为评审专家评判研究生的写作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与科研能力提供了观察窗口,还为快速判断申请人的学术视野和论文的研究价值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综述中引用的大量文献隐含了研究生对被引文献的观点、理论、方法、结论、数据等成果的认可、质疑或批判,可为学术评价提供重要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文献综述也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属性,其对领域前沿知识的系统梳理可为学界同行获取一手文献、开展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和参考。

为系统了解综述质量评价的发展现状,笔者通过网络和数据库调研了相关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和文献。笔者于2020年4月2日调研了39所“985高校”有关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撰写规范及评价标准,发现关于文献综述质量的要求散见于学位论文撰写标准或规范中,并没有专门的规范性文件或评价指标。有27所高校列出了具体的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有的还对综述的位置与篇幅作出规定,如:论文应在前言、绪论或者引言中包含必要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可独立成章,有足够的文字叙述,不宜超过实证或者试验研究的篇幅等[1-3]。另外,高校普遍强调文献综述应做到述评结合,如北京大学要求学位申请者应指出现有研究状态、尚待解决的问题、即将展开研究的探索性内容[4]。少数高校对文献阅读或引用情况有具体要求,如东南大学要求总结至少十年以来与课题相关的国内外动态[5];华中科技大学要求硕士学位申请人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占1/3,博士学位申请人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6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占2/3[6]。还有部分高校对引用规范提出具体要求,如湖南大学提出如果参考文献格式、表格等不符合规定,应予退改或缓评学位[7]。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综述的撰写方法、常见问题及质量评价等方面。张丽华等(2004)指出研究生在撰写文献综述时的常见问题为罗列堆砌文章、轻易放弃研究批判的权利、回避和放弃研究冲突而另辟蹊径、选择性探讨文献,建议研究生按照概述(归类)、摘要、批判、建议的步骤组织文章[8]。张文杰和侯云翔(2014)认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述中的问题有:缺乏应有文献、没有紧扣主题、简单罗列堆砌文献、综述缺乏权威性、综述与背景描述混淆、只述不评、多主题并存,建议遵循“文献树”原则、突出权威性文献、评述结合[9]。肖湘杰(2018)调查了湖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论文,发现文献综述部分的问题为:简单地罗列堆砌文献、参考文献不正确、不能紧扣主题、引用的文献不够权威等[10]。王新(2019)也从“综”和“述”两个角度梳理了研究生撰写文献综述时的常见问题[11]。杨培涛(2012)从选题、写作能力、知识水平三个角度建立了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指标体系,文献综述是其中的二级指标,主要考察文献量及对本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的了解程度[12]。俞婉琦(2017)利用文献调研法和德尔菲法建立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文献综述、论文题目、摘要等九个一级指标,其中文献综述又分为“学术价值高、文献收集充分,质量高、逻辑论证严谨、参考文献更新到最近”等四个二级指标[13]。唐耀彩(2019)认为,衡量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写作水准的标准应包括文献挑选、术语界定、现状把握、视角运用和文字表达这五项[14]。

综上所述,目前尚无专门的学位论文综述质量评价标准或指标体系,少量相关研究虽注意到文献综述质量评价问题,但仍着眼于学位论文的整体评价,所提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笔者拟基于学术授信评价理论建立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述质量评价体系,并就如何提高综述质量展开讨论,希望可以为提高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研究生的学术引用行为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文献综述中的常见问题

1.1 文献的全面性与代表性不足

文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指综述中提及的样本文献对研究主题所有相关文献的覆盖程度,可从来源渠道、语种、时间跨度等角度进行判断。检索文献时,合理的检索策略是保障文献全面性的关键因素。部分研究生对检索渠道了解得不够全面、构造的检索式不恰当、检索语种单一、检索时间跨度较小,致使所获样本不够全面,进而难以准确把握领域研究现状和脉络。检索文献后,研究生需认真阅读文献原文,其内容和质量是进一步判断文献相关性和代表性的重要指标。研究生应注意平衡文献全面性与代表性的关系,不能为了全面性而评述不相关领域的发展史,导致综述漫无边界。

1.2 文献述评深度不够

文献综述不能简单地堆积文献,需要对文献内容加以提炼,做到“述”“评”结合。在撰写文献综述时,述评深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一是简单罗列文献,未对引用文献进行系统分类、归纳和提炼,缺乏对以往研究的深度分析以及自身独特性的见解。二是文献述评不到位,难以完整勾勒现有研究的轮廓,无法全面梳理领域学术史,不能明确指出自身研究与现有研究的区别与联系。

1.3 语言表述不规范或缺乏技巧

规范使用学术语言是评判文献综述质量的重要标准,常见的语言表达问题有:①概念术语表述不清、语言表达口语化。不能正确使用专业术语,文中出现大量病句和错别字会严重影响学位论文的严谨性和学术性。②论述不得要领。论点与论据不一致,论述层次不清晰,主次、详略欠妥;行文缺乏逻辑,缺少必要的连接词、过渡句。

1.4 引用不规范

在撰写综述时,研究生应严格遵守引用格式规范和引用行为规范。在引用格式规范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①作者标注不规范。外国学者姓氏和名字顺序混乱、违背大小写与缩写要求,作者较多时不知如何选取。②位置标注不规范。引用标识位置未能按照规则正确标注,不能辨别标注在作者后与句尾的区别。③著录标注不规范。没有按照通用的参考文献格式著录,字体、字号不统一,脚注编号混乱。在引用行为规范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①遮蔽引用。参考他人文献时,通过改变句式结构、转换表达方式规避对引用文献的标注。绕开原始文献,转引二次文献,甚至冒用其他中文论文中对原始外文文献的描述。②滥引。为增加参考文献数量而随意引用,对文献的相关性和质量把关不严,致使综述成为堆砌应付之作。

1.5 学术不端问题

部分研究生由于自身研究水平有限,加之受不良风气影响,在综述中会出现一些有违学术道德的行为,常表现为:①剽窃他人文献内容或观点。采用他人观点却不予注明,故意掠人之美;抄袭他人已正式发表的成果或未正式发表的项目申请书、手稿作为自己的创新点。②对他人文献内容断章取义,歪曲他人观点。部分研究生出于论证自身观点的目的,对文献内容或观点任意裁剪,罔顾事实。③虚假引用,夸大研究价值。部分研究生在没有认真调研大量文献的情况下,不加考证地采信未经证实的、虚假的信息,甚至虚构引用,刻意夸大研究的价值。

2 文献综述质量评价体系

学术界是一个高度依赖信任传递机制的自组织系统,评审研究生学位论文及授予学位活动是非常严肃的基于学术共同体的学术评价及专业认证行为,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保持较高的专业水准及职业素养。只有这样,学术界才能保持良好的秩序,否则必然会出现各种学术失范现象。根据学术授信评价理论[15],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综述中引用相关文献并评述的行为,从本质上说是在以自身的学识素养和专业声誉为担保向学术界和社会传递其对国内外同行的学术评价意见。根据这些意见和对相关文献的描述,评审专家可以分析出研究生的学术判断力及学术视野,这会为他们判断论文是否达到有关学位论文水平、申请者能否通过学位答辩提供重要参考。一般情况下,那些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会被认为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其中记录的内容是真实的、可信的,综述中的大量引文数据也会被视为非常有价值的学术资源,可以用于衡量评价对象在新生代学者群体中的影响力或判断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因此,学位论文综述中对领域文献的描述应做到全面、客观、准确。如果一篇学位论文不符合学术界和社会的期待,不仅会影响学位论文作者的学术声誉,也会对相关学位授予机构甚至评审专家的学术声誉造成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构建了学位论文文献综述质量评价体系,详见表1。

表1 学位论文文献综述质量评价体系及指标说明

2.1 文献搜集能力

文献搜集能力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价:①文献的全面性。全面性主要考查文献的数量、语种、来源、类型、时间跨度以及文献覆盖度等方面。在数量与语种方面,文献综述应包含大量相关文献,中外文文献的数量与比例应与研究主题的实际情况相符。综述可引用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利、网络文献等各种类型的文献。研究生可综合利用学术数据库、图书馆、搜索引擎等多种工具和渠道,结合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等检索方法搜集相关文献。在时间跨度方面,综述应包含研究领域的早期文献和最新成果,如实反映该主题的学术发展史和研究动态,涵盖该领域核心作者群的主要学术观点和经典文献。②文献的相关性。在检索文献时,要选取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中、英文检索词,所引文献要对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主题、观点结论有明显的支撑作用。③文献的新颖性。综述所选文献应具有新颖性,能覆盖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④文献的代表性。代表性是指引用文献应具有较强的学术性,能代表或反映某一研究主题的学术观点、研究水平、研究进程和发展趋势,研究生可结合文献计量学指标(如被引量、影响因子、h指数、Altmetrics指标等)与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引文分析、同行评议等)对文献的学术价值进行综合判断。

2.2 文献组织能力

文献组织能力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①述评概括能力。高质量的文献综述应做到述评结合,“述”要兼顾深度和广度,“评”应做到客观公正,这就要求研究生能够准确提炼文献观点,指出该文献与本研究的关系。研究生还应总结研究主题的历史演变、研究进展与尚待解决的问题,阐述本研究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展示文章的逻辑框架,突出本研究的意义与价值。②文献梳理能力。组织文献时应条理清晰地揭示文献间的内在联系,常见的梳理方法有:主题分类法,即按照综述对象所属的细分主题进行梳理,或按照不同学术流派、研究视角或观点进行分类;时序分析法,即按照研究对象发生、发展的顺序梳理文献。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均要清晰地展示研究主题的嬗变过程,不可简单堆砌文献、罗列人物和观点却不加分析。

2.3 书面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价:①严谨性。综述中出现的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应给出必要的解释,尤其应注意外文术语与作者新提术语,解释应客观、准确、严谨;如多次提及可使用缩写,但首次出现时要使用全称并进行相应说明。②学术性。文献综述的语言应言简意赅,尽量采用学术性用语,避免非必要的口语或网络用语。③逻辑性。综述的论证过程应符合逻辑,可按照“论点—论据”的次序展开,避免出现论点与论据不一致、观点前后矛盾的情况。④连贯性。撰写综述时应正确使用介词、量词、衔接语、转折词、过渡句,保证上下文连贯、流畅。

2.4 引用规范程度

引用规范程度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①引用格式规范。文献综述需要注意参考文献的标注位置、著录格式、字体字号、中英文标点以及作者的署名方式及格式等。对于标注位置,要根据具体情况将参考文献标注于作者后、句中或句尾。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应符合《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 B/T1-2006)等的规定。参考文献列表一般另起一页,所用字号小于正文字号,依据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研究生要按照正确格式引用国外学者的成果,可采用“姓前名后”的引用格式,名字用缩写、姓氏名字首字母均大写。在具体引用中,要根据不同的作者数量采用不同的引用格式:当作者为一人时采用“XXX认为(提出了)”;当作者为两人时采用“XXX、XXX认为(提出了)”;当作者为两人以上时只需列出第一作者名字,其余作者以“等”代替,如“XXX等认为(提出了)”。②引用行为规范。引用文献时应遵守引用行为规范。研究生应阅读原文并为文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不宜转引他人文献;应避免滥引、引用注水等现象,不宜为了装点门面而倾向外文文献、权威学者,不宜过度自引;不能刻意规避与自己观点相左的代表性文献。

2.5 学术道德素养

学术道德素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①学术不端。研究生应坚守学术道德,不得有抄袭、剽窃、伪造、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具体包括:不得抄袭剽窃他人观点、结论,据为己有,要如实标注引用;不得编造资料、注释、引用,用以支持文章论点;不得对所引文献断章取义,使其对己有利;不得在参考文献中加入未引用文献;不得将转引文献标为直引文献,包括对译著的引用标注为对原著的引用。②评述失实。撰写评述时应尊重原文,以其学术价值或社会效益为基本标准,不可断章取义、偷换概念、歪曲事实;不应夸大自身课题的学术价值、经济或社会效益,不应放大已有研究的不足、故意贬低他人的研究成果,评述要客观真实,避免使用带主观感情色彩的词语。

3 结语

虽然本研究探讨的问题是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而言的,但其实对本科毕业论文也同样适用。这类论文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都需要经历相同的步骤:搜集文献、梳理文献、组织撰写、审查格式,在搜集文献过程中都应保证文献的全面性、相关性、新颖性与代表性。撰写者在梳理文献过程中,可按照主题分类法、时序分析法等方法梳理文献,保证综述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在组织撰写时,用语要严谨,力争做到言简意赅、上下连贯;内容上要述评结合,体现自己的文献概括与评价能力;在审查格式时,应根据有关要求对所引文献的格式进行全面审查。

为提升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质量,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广泛搜集高质量文献。学位论文所引文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位申请者的学术视野和专业素养,申请者在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过程中要重视检索工具和检索策略的应用,还要对所得文献的质量和代表性进行鉴别,为文献梳理和评述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对所选论文实施可信度评价。合格的学位论文是研究生证明自身具备专业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社会信赖的重要学术资源。研究生应珍惜这种学术话语权,自信地对本领域的国内外文献实施学术评价,为学术界提供可信的高质量公共物品。研究生应独立自主地衡量相关文献的价值,既关注国外优秀成果,又重视国内成果,客观公正地评价同行的学术成就。三是系统梳理、科学组织文献。撰写综述时,研究生应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文献进行客观解读和引用,对整个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做出合理的评述。四是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学术规范是每个学术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保障学术秩序的重要条件。研究生在撰写综述时要有学术共同体意识,注意语言表达规范和引用规范,提升自我约束意识,自觉抵制学术失范行为。五是坚守学术道德。由于缺乏专门训练,某些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意识较为薄弱,对抄袭、剽窃、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缺乏清醒的认识。广大研究生可将撰写综述与提高个人学术素养有机结合起来,深入了解有关学术规范并积极加以实践,养成实事求是、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好习惯,这样既能提高学术鉴赏力,又能为净化学术风气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学位综述论文
手机依赖的干预与对策综述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知识追踪综述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