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分析

2021-12-01 12:13邱天盛绍玺
艺术品鉴 2021年8期
关键词:人声唱法演唱者

邱天 盛绍玺

纵观整个艺术体系,声乐艺术是一种最为经典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声乐艺术无论是在表现手法还是在所用技巧上,都已经得到了较为完善的改革,其具体的展现形式也逐渐向着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同时,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不仅具有自身的独有特征,还包括了传统艺术审美中的各种方式,并且整体审美内涵还处于一种不断更新、变化的过程中。由此可以看出,找寻出一种更加先进、全面的审美方式,对于声乐艺术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一、声乐艺术的魅力所在

(一)中国近代声乐艺术的发展

我国的近代发展,声乐艺术在发展时已经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歌唱形式以及歌唱内容,再加上一大批革命知识以及音乐爱好者的出现,这就为声乐艺术的发展以及转变带来全新的机遇,并且其中还拥有着大量的留洋音乐人,随着这些人的出现,更是进一步充实、丰富了歌曲内容以及演唱形式。在群众的集体活动中促生出了全新的演唱形式,也就是合唱,在民间也出现了声乐演绎方式“城市小调”。这些小调在群众之间的流传十分广泛,这也进一步反映除了当时群众的心理审美状态以及社会面貌。在这一时期创建出的革命歌曲,为群众内心压抑的情感提供除了一个全新的宣泄平台,也进一步展现出了声乐艺术的魅力[1]。

(二)中国现代声乐艺术的魅力

在我国的现代声乐当中,最主要的就是原生态唱法以及流行唱法,这两种唱法也是整体声乐界中的重点所在。其中的原生态唱法,就是在流行乐之中合理融入方言,相对于流行乐,这种唱法更能体现出人物自身的个性色彩,演唱也更加随性,并且在歌词内容上也能够反映出歌唱者的内心世界,使得这种方式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追捧;而流行唱法之中,拥有着极其显著的抒情方式以及个性特点,或许流行唱法的地位与美声唱法之间还有这些许差距,但其自身的普及广、发展快的特征,也能够更好地体现出现代人群自身的心理特征以及生活状态。

二、声乐艺术中的审美原则

(一)艺术表现与声乐演唱技巧的统一

声乐技巧与声乐艺术表现,其在本质上是一种和谐、统一的存在。而一种优秀的声乐艺术作品,更需要优秀的声乐技巧作为主要支撑。相反也是如此,如果没有采用声乐艺术,就算拥有着再好的声乐技巧,也会让整体演唱过程缺乏情感,从而降低演唱的整体艺术价值,所以,将声乐艺术与声乐技巧加以融合,是其审美内涵的主要原则所在。因此,无论是任何时间还是任何种类的声乐表现,都需要做好艺术表现形式与声乐技巧之间的结合。这就要求对起调行腔、运气吐字以及抑扬顿挫等声乐技巧提起重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完善声乐的艺术表演,使得演出效果能够得到稳步提升。

(二)时代品味与作品历史的统一

声乐作品主要就是当前时代下的历史产物,如果在声乐作品当中并没有充分结合当下时代的历史意义,其自身的价值就会逐步降低。同时,声乐作品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也会减少,丧失其自身的艺术价值,这种声乐艺术的历史体现也是现代社会对于历史的一种尊重以及回顾。因此,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必须要准确衔接好现代以及历史这两点,准确找寻出其中的平衡点。

除此之外,更应当对作品历史提起重视,由于观众以及演唱者都属于性质完全不同的个体,其内部的审美观念以及文学素养必然存在的差异,同时,这种差异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就需要遵循时代品味以及历史风貌统一的基本原则,通过历史来唤起群众心理上的共鸣[2]。

(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真实性的统一

声乐表演艺术当中还具有创作的基本特征,这就使其必须要同时兼顾基本、改变以及原始等多种原则,并在客观真实性以及主观能动性方面达到高度统一。因此,声乐作品中的中心思想,必须要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在其中更好地体现出作者的原思想,从而将作品更好地展现出来。

三、声乐艺术中审美内涵的重要性

(一)能够传达出声乐艺术的情感

审美内涵作为声乐艺术的主要体现,也是声乐艺术之中传达出自身情感的关键所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审美内涵还可以进一步体现出声乐艺术之中隐藏的情感内容,使得群众的思想情感能够与演唱者达到更深层次的共鸣。同时,在声乐艺术的表演过程中,通过词曲以及旋律等方面来发挥出审美内涵自身的积极作用,在提升声乐作品自身艺术魅力以及表现力的同时,强化声乐作品内部的审美价值[3]。

(二)可以表现出声乐艺术的价值

声乐艺术的主要价值,可以通过审美内涵加以体现,这就为声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声乐艺术之中不仅涉及了多方面的内容,还拥有着较高的审美需求,并且在声乐创作、声乐内容以及声乐内涵方面,其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审美内涵。由此可以看出,审美内涵在整体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还会对整体声乐表演的成功产生直接影响。除此之外,声乐艺术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也同样在于审美内涵,这种相对较高的审美技巧,也可以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审美能力,使得群众能够更加主动的来弹指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因此,在声乐作品中深入探究其中的审美内涵,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声乐作品之间的艺术价值以及审美价值,更好地体现出声乐作品的表现效果。

四、声乐艺术中的审美内涵的深入探讨

(一)声乐艺术中的“人声美”

相对于器乐,声乐主要就是依靠人类自身的发声器官产生的声音,所以可以将声乐看作一种“以人为本”的艺术形式,人声不仅是人类展开语言交流的主要措施,也是发音器官以及生理机制的具体现象。在人类构建精神文明、创建物质文明的过程中,声乐作为一种思想意识的直观显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其显著的作用。而将人声作为艺术表现形式,将其合理融入声乐表演领域当中,其散发出的属性就会让群众感到更加的亲切、自然,并且人声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这也为声乐作品的普及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声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天生的生理现象,其内部并没有涉及各种精神内涵,并且在发音方面也仅仅只是一种本能,所以,这就需要在艺术领域当中对人声进行更加全面的加工,而当前的各种唱法之中,尽管原生态唱法当中具备着质朴、纯净的特点,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民族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但其却并不是声乐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通过更加现代化的方式来掌握歌唱的主要方法,是声乐艺术进行发展以及传承的关键所在,虽然站在发声原理以及生理结构的角度上来看,人声具有共性,但由于音量、音调以及音色上的差异,不同人声之间就会存在着多样化以及个性化的特点。而在多样化角度上,其不仅拥有着男声、女声以及童声之间的不同,还具有低音、中音以及高音上的差异,再加上发音类型上的不同,就会使得人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豪放的女高音、婉转的花腔女高音等,这些不同表现形式的女高音,可以在高音区将女声的特点进行更加丰富的展示,并且男声也同样拥有着阳刚之美。通过不同人声所形成的合唱以及独唱等演唱形式,并且利用美声、民族以及原生态等唱法使得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而在个性化方面,音色同样也是区分不同人声的关键因素,这也进一步决定了演唱者自身的嗓音以及声乐艺术的发展道路。由此可见,在声乐艺术中,人声之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其全面发展的动力所在[4]。

(二)声乐艺术中的“伴奏美”

在整体音乐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声乐的起源要早于器乐,在原始社会中,人类主要就是通过娱乐以及劳动等活动衍生出相应的歌唱内容,这种十分单纯的表现形式拥有着质朴以及纯净的特征。但由于变现形式上十分单调,导致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不强,只有在乐器进行辅助后,才可以进一步提升歌唱自身的表现力,这也为后续声乐艺术的诞生提供了重要条件。在当前的声乐领域当中,不仅拥有着纯人声进行演奏的方式,还进一步衍生出了由多种乐器以及音响加以伴奏的声乐作品,这也对一些原生态的演唱形式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其也在积极寻找那些符合自身表演特征的乐器,以求能够进一步体现出声乐表演的艺术魅力,尽管伴奏仅仅只是声乐表现所进行的一种外部包装,并没有对歌声内部产生一定影响,对歌唱的旋律也不会产生干预,但站在音乐自身创造力以及表现力的角度上来看,伴奏在其中具有一种无可替代的地位。而在技术层面上,伴奏音乐不仅可以让演唱者的歌曲节奏以及歌曲速度更加和谐、让演唱者能够在歌唱过程中找寻出符合曲调以及韵律的关键所在,并进一步营造出相应的意境以及氛围,让演唱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唱中。在音乐内容的角度上,伴奏可以提升声乐作品自身的表现力以及感染力,使得作品的艺术价值稳步提升。

五、结论

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同样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转变,但其主要核心就在于演唱者自身能够与听众在情感上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从而使得演唱者能够传达出更加高尚的精神追求。而声乐艺术之中的审美内涵,不仅是欣赏声乐、发展声乐的基本所在,也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因此,无论是在声乐艺术的演唱还是创作过程中,都必须要对其内部的审美内涵加以重视,并尽量站在群众审美观念的角度上来更好地展现出声乐艺术的深刻情感。

猜你喜欢
人声唱法演唱者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浅谈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
只有目光好像是直的(外一首)
论科学的发声方法
爱乐之城
浅谈流行唱法的演唱特点及特殊技巧
风流者——他将杂沓人声留在身后,张先生,走好